探究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效性路径

2021-11-22 15:01罗焕
就业与保障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思政院校

文/罗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建设好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对新时代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发展尤为重要。

一、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办好高职院校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随着高职院校“双高计划”的提出,要努力形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需要思政课这一关键课程以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实现立德树人。而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作为职业院校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仰者,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宣传者,作为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的重要弘扬者,思政课教师队伍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成效,关系到未来职业技能人才的质量,更关系到“双高”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

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困难与制约因素

(一)队伍增长迅速,水平参差不齐

近几年,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迅速扩充,为思政课教师队伍注入了新生力量,但队伍内部的各种水平差距问题也开始凸显。首先是学科背景专业化水平有差距。许多高职院校在招聘思政课教师过程中将专业条件设定为哲学社会科学类,有利于将优秀人才吸纳进思政课教师队伍,但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专业性较强学科的人占比偏低,且大部分为硕士学位,容易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础薄弱,一定程度上影响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学术研究。其次是教学经验、教学水平存在明显差距[2]。新入职教师来源主要有三类:一是刚毕业的学生;二是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员;三是其他院校教师,包括其他职业院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他们普遍缺少思政课教学经验,难以在短时间内整体把握思政课教材内容,而且缺乏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规律的认识。再次,思政课教师队伍年龄、职称结构分布不合理,年龄整体偏向年轻化,正高级以上职称教师人数比较少,既缺少学科带头人又容易造成人才断层现象,不利于思政课学科梯队建设,也不利于思政课教师队伍未来发展。

(二)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多重压力,内生动力不足

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师队伍肩负重大使命与责任,同样也面临多重压力与困难。首先,自身能力难以适应思政课教师要求,存在理论学习与知识储备不足的压力。习总书记说:“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门课程的要求高。”思政课课程内容的特殊性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有宽泛的知识面,也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既能保证教学内容常备常新,也能正确引导和回应学生问及的敏感问题。其次,思政课教师被赋予多重身份,存在工作上难以协调和适应的压力。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守好思政课这一“主渠道”,更要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的推动者,是学生理论社团指导者,是宣传思想队伍、网评员队伍的参与者……最后,新入职教师也存在团队适应性压力、同辈竞争压力、职称评聘压力等,种种压力都不利于整个思政课教师队伍健康发展。

(三)立足职业教育不足,尚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高职院校思政课和普通高校思政课在授课对象、教学内容侧重点、教学方式和手段上都应有所不同。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存在多样性,有“3+2学生”、高职学生、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学生,随着“百万扩招”计划的开展,整个高职学生群体更是出现了在职人员和非在职人员并存的新结构,思政课教师缺少依据不同类型学生开展针对性、适应性的教学设计。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仍以课堂灌输式讲授为主,线上教学、互动式教学效果不明显。在教学内容上,更多关注学生思政课这一课程内容的掌握与理解,缺少对其所学专业及将来从事工作中的价值理念和职业追求的挖掘。

三、守正创新,探索拓宽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效性路径

(一)构建学习、培训及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教育体系,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提升

思政课教师的主观意识要从“不得不学”转变为“我要学习”,将阅读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视为习惯与爱好。把集体备课建设成为教师学习的重要阵地,发挥教师不同专业背景优势,建立良好的交流研讨机制,丰富教师们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体系;把“三会一课”作为提升政治修养的重要环节,“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学习领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学习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方案,了解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特点及育人目标[3]。在“双高”计划建设的大背景下,思政课教师要把握高职学校的办学方向和目标,将思政课建设融入职业教育发展;学院也要不断充实图书资源,组织读书交流活动,创造理论学习条件。

加强岗前培训与在职培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化理论水平。高职院校要建立一套适合其特色的培训方案,在岗前培训中,以市委统一培训为基础,以学院特色培训为主要内容,通过参与部门工作、深入课堂听课、兼职辅导员等,促进新入职思政课教师尽快适应角色,为教学做好前期准备。根据教师队伍梯队结构及教师能力水平分类开展在职培训,拔尖人才参加高级研修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骨干教师研修班等,鼓励所有思政课教师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参加高校联合集体备课、各类专家讲座等。探索推进思政课教师赴国外考察和调研,在比较分析中深化对中国发展的认识。提供资源和条件,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攻读在职博士,提升理论素养。

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社区服务、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与劳动生产等实践活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实践认知[4]。积极推动思政课教师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企业、农村、政府共建校外实践基地,共同培育思政课教师队伍。实施思政课教师实践锻炼计划,将思政课教师到农村社区、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实岗锻炼经历作为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鼓励青年思政课教师参加校内岗位锻炼,这是培养促进思政课教师多方发展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

(二)推进梯队分类发展,加强内部沟通与交流,增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许多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已按比例配齐,为了更好地发挥其整体效能,要逐步推进梯队分类发展。一是强化思政课教师管理团队,打造一支具有改革创新意识、较高学术成就、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的管理团队,准确把握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发展方向,协调学校各部门制定实施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评聘制度等,以解决教师关心的突出问题。二是建设教学研究团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依托,积极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属二级学科,明确每位思政课教师二级学科归属和研究方向,由学科带头人或者青年骨干教师担任二级学科研究方向负责人,邀请各个研究方向领域内专家、教授定期开展理论指导与交流,深入研究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难点问题。三是提升教学团队,实现“师徒结对、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的目标,发挥老教师及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帮助青年教师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培育师德师风,提高教学技能,改进教学方法。青年教师要提高新媒体素养,协助老教师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将思政教育的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探索“互联网+”“VR/AR+”等思政课新形态,推进数字马院建设。

(三)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导向,突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高职特色

思想政治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高职院校思政课要真正发挥育人功能,要以学生为主体,针对“百万扩招”计划下多元生源特点,分类型分专业制定思政课教学计划,灵活安排授课时间,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运用案例教学、虚拟仿真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讨论式、参与式方法改革,由传统灌输式向互动式转变,让学生在互动参与过程中内化知识。推进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程协同育人,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挖掘提炼其他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色,研究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定期邀请校内教师、行业专家、技术能手、道德楷模、企业负责人等一线专业高技能人才,开展交流研讨。用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充实教学内容,用身边人、身边事,讲好职教故事,强化学生对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理解,自觉把个人的职业追求融入国家建设与发展的需求中去。

四、结语

新时代必然会面对新要求,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也将面临不同的任务与挑战,这不仅需要思政课教师个人的努力,更需要学校、学院及其他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共同解决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六个要”为标准,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结构合理、业务精通且具有高职特色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做好立德树人与守正创新统一,为国家培养更多品德高尚、有责任、敢担当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思政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