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环保产业智能化转型及思考

2021-11-22 16:32姜亦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发所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6期
关键词:宜兴智能化企业

姜亦华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发所

江苏省宜兴市从上世纪70 年代初兴办环保产业。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园是中国唯一一个以发展环保产业为方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园区。近几年来国内外环保产业竞争加剧,宜兴环保产业面临智能化转型升级。通过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智能化公司的多元合作,已初步取得绩效,但依然存在智能型龙头企业偏少,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本文参照国内环保产业向智能方向转型的一些做法提出4 点建议。

一、多年贡献 面临升级

宜兴市环保产业始于上世纪70 年代初期,原有的机械加工厂转向生产污水处理设备销往全国,获“环保之乡”称号。1992 年11 月宜兴市获得批准,建设全国唯一一个以环保产业为方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园。通过40 多年来的发展,全市到2020 年拥有5 008 家环保企业,崛起了鹏鹞、双盾、远新、一环、碧诺、蓝必盛等龙头企业,规模以上环保企业163 家,高新技术企业141家,拥有我国首个环保领域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首个院士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研发机构35 家。现为全国乃至全世界规模最大、种类最全、最具创新活力的环保产业集聚地,获得中国环保装备示范基地、国家环保服务业示范区、中国—东盟环保技术和产业合作示范基地等称号。

随着国内水处理工厂的增多,市场竞争加剧。发达地区的数字化、智能化已经展开,在数字化、智能化大潮中已具新水平。宜兴环保人士认为必须抓紧向智能化方向迈步,以适应国内外市场。近几年,一些企业应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升级产业链各环节,形成了“智慧监测+智慧检测+智能制造+智慧交易+智慧服务”五位一体的新型智能环保生态,环科园启动了“中宜环境医院”等一大批科技创新平台。全市打造了以环境科技园为主体的研发区,以高睦产业科技园为主体的环保设备制造区,以环保科技城为主体的产品物流区,形成产业集群。一批企业先试先行,争做环保物联网领军者,逐渐形成涵盖感知、网络通信、处理应用的智慧环保生态圈,出现了60 多家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天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国新一家环保物联网的开拓者,为全国30 多个省市区,500 多个城市的环保部门和排污企业提供咨询和服务,被业界人士誉为中国环保企业信息化的“设计师”。中宜环科仪器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微处理水质监测站点,由于互联网能够实行远端无人值守,已经广泛应用于天津、雄安等地的企业。鹏鹞环保装备智造园在新创的智能化车间,其智能技术与核心设备有效契合,实现了环保装备的高性能、高附加值改进。传统的电控企业森维电子有限公司亦向物联网环保执法转型,研发出环保电力使用检测系统,提升了互联网环保执法的精准度。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环保运维技术已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智能运维成为热点。宜兴的环保企业通过物联网对环保设备的性能、故障实施监控,管理人员通过移动互联网,使用移动端和PC,随时了解系统设备的负载、故障情况,帮助客户实现工艺优化,降低人工成本。此间的康宇水处理设备公司、艾科森环卫公司、沛尔膜业公司等10 余家企业皆已确立环保智慧运维项目,在环保市场上各有所长。在智慧交易方面,宜正电商环保交易平台引入云鲸网,集采集、电商、金融、销售于一体,通过大数据挖掘和分析,延伸至供应链及产权交易等方面,是全国环保交易量最大的平台。

二、广揽人才 多元合作

近几年宜兴致力于高端人才的引进,与国内外300 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携手合作,建立了南大宜兴环保研究院、中宜生态土研究院等15 家重大合作平台,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460 项。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 000 多名,包括外籍院士9 名,曲久辉、罗锡文、任南琪等“两院”院士19 名,同时邀请华为、InteL、中节能、中电智云等国内外智能化企业入驻。2013—2019 年间,环科园研发投入增长了311%,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总值增长了362%,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增长了120%。培育出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企业90 多家,连续7 年开展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承担各级各类科技研发项目130 多项,建成各类科技研发机构135 家,其中包括国家级科技研发中心3 家,江苏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63 家,无锡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69 家,促进了高校科研人才、先进科技成果向园区转移。其中江苏省(宜兴)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完成了科技部环保数据库建设,参与部委中长期规划的编制,承担着数十项国家级、省级重大专项。

宜兴中宜金大分析检测有限公司系南大和宜兴环保科技园合资建设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该公司在环境、农业、食品等领域的2500 项指标作出精准分析、经准制定,拥有国际CMA 和CATL 资质,系无锡市第一家环境司法鉴定所,亦是全国四大环保设备检测所之一,承接损害环境的司法鉴定业务,确保鉴定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阻击环境污染犯罪提供精确的司法证据,为长三角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有力支撑。2019 年中宜公司引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实现“互联网+线下业务”的完整对接。另一家环境检测机构迈斯特有限公司,系江苏省政府和省生态环境厅第一批认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现已为宜兴市环保局、江苏华电昆山热电有限公司等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企业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检测,并出具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

宜兴十分注重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提高创新资源集聚度和转化率。环科园先后组建13 个国际清洁技术转移中心,承担中新、中韩、中美、中以、中德5个合作项目,带领企业参与幕尼赫环保展、日韩环保展、美国水展等国际展会,引进100 多项先进技术。通过联合举办中韩、中欧、中澳等25 场环保技术交流会,促成多项国际技术在此间落户。目前,宜兴已有70 多家企业在南非、东南亚、中东国家实施环境治理项目,借助“一带一路”的市场机遇,建立了中国--东盟环保科技及产业合作示范基地,中非、中柬环保技术转移中心、中新水处理国际创新园区,将环保技术装备和环保服务输往国际市场。如:艾科森环保项目“生态厕所”产品销往南非,凌志环保项目参与建设了孟加拉皮革污水处理厂和污泥发电厂;碧诺环保的污泥脱水机销往马来西亚。南宜研究院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工业水回用技术委员会的技术对口单位,为增强我国环保产业的国际话语权作出贡献。

宜兴历来重视与上海强强联手。2020 年5 月与上海签订合作协议,总投资231 亿元,37 个项目集中签约,如航天环能产业园项目、固体弃物无害化焚烧处置项目、环保物联网大数据中心、环保24 小时应急指挥中心等。在环科园内建立中钢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长三角区域总部,涵盖土壤修复、水环境治理与修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危险废弃物处置、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以及节能服务等。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推出镁合金注射成型机10 台,数控加工中心50 台,为镁合金深加工产业链提供国内外最环保的装备。宜兴与上海的合作将从环保切入国内国际两个大循环。

三、问题与对策建议

目前宜兴市环保产业规模以上的大企业尚少,多数企业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原因之一是宜兴及无锡市的大的环保项目基本上由央企或省、市国企承接,转包给宜兴的民营企业,民企盈利较薄,无力实行智能化改造。因此,须得从体制上理顺国企和民企的关系,较多地让大中型民营环保企业承接较大的环保项目,或让民营环保企业与国企联合承接大项目,并鼓励大型民营企业参与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从而加速国企、民企双方的智能化转型步伐。体制改革的道路漫长,在艰难探索的同时,参考外省市的做法,提出四点建议:

(一)多方采用新技术,创新智能化模式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5G、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涌现,且有政策红利的驱动,环保企业的技术进步增加了许多新选择。2020 年开始的数字化成为新一轮风口,为环保行业带来新机遇。环保企业抓住机会上云,用数,赋智,便有可能创新智能化模式,提升环保产业的层级。国内各家新兴的科技公司看出环保产业运用新技术的前景十分广阔,纷纷寻找有志于创新的环保企业合作。北京用友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企业软件和企业云服务商,正在与广东省环保产业协会携手,助力环保企业向数智化转型。东莞市创拓信息科技公司已运用信息化技术为排污企业提供在线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环保互联网咨询策划服务。宜兴所在的无锡市是全国的物联网示范地和感知中心,有条件借势打造环保装备智慧云平台,再创环保设备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网络化管理,构建大数据生态环境诊析平台,建成集环境诊断、装备检测、司法鉴定于一体的环境科技资源库。

(二)走向国际垃圾处理市场

自从我国严禁洋垃圾进口,发达国家垃圾堆积泛滥,一时来不及处理。浙江的环保企业前两年已派人派物前去处理垃圾,并回收有用的资源。宜兴宜采取积极步骤走向发达国家、一带一路国家以及任何需要大量处理垃圾的地方,为地球村的生态共同体作出贡献。

(三)发展总部经济,推进环保总集成总承包

江苏的南京、苏州和全国许多城市都发挥本地的行业龙头企业的优势发展总部经济。宜兴环保行业的龙头企业数量在全国居首,可着力吸引环保跨国公司及研发机构来此集聚,将现有重点企业升级为总部企业。同时鼓励本地环保企业发展系统设计、设备集成、调试运行、维护管理的多方位服务体系,形成涵盖水、气、土壤、固体废弃物等环境综合要素治理和修复的总承包模式。

(四)尽快开办环境大学

宜兴历史上有重教育才的优良传统,几年前就计划开办一所环境大学。现已与江南大学联合办学,但尚停留于培训阶段。宜兴有民办企、事业的经验,可参考杭州创办西湖大学的做法,走民营股份制办学之路,使环境大学尽早开办,为本地和全国培养环保人才。■

猜你喜欢
宜兴智能化企业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企业
企业
企业
宜兴釉陶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