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协同办公软件的设计和实现

2021-11-22 18:27肖银莹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1年12期
关键词:国产化插件浏览器

肖银莹

(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深度衰退,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以中美两国为代表的博弈更加激烈,全球网络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网络空间已成为各国争夺的重要战略空间。此前,中国IT底层标准、架构、产品、生态大多数都由美国IT巨头来制定,由此存在诸多的安全、被“卡脖子”的风险。因此,相关部门提出了信息创新国产化工作的总体部署要求,各企事业单位也积极推动信息创新国产化项目建设工作,以应用为牵引,逐步完成包括终端、服务器、外设、数据库、中间件、操作系统、流式软件、版式软件等相关的基础软硬件的国产化替换。

2 建设原则

本次建设技术路线采用升级现有应用支撑平台,使其适配国产化环境;在应用支撑平台基础上建设原有的协同办公软件,满足国产化适配要求。在不改变原有界面的同时,优化系统功能,满足建设需求。具体建设原则如下:

2.1 国产化原则

协同办公软件构建在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环境和应用支撑软件的基础上,可适配国产化软、硬件环境,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支撑协同办公工作的开展和业务的运转。

2.2 可靠性原则

统一支撑平台保证系统的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需要采用可靠性、安全性、可维修性和优化设计等技术,建立可靠性模型,强化协同办公和质量保证,提高系统可靠性。

2.3 实用性原则

充分分析平台的开发需求,尽量采用成熟的技术,制定并遵循人机界面设计规范,保证人机界面的用户友好性和一致性,确保系统好用、实用。

2.4 标准化原则

严格遵循国家相关的信息规则和标准,尽量选用规范化、商品化的设备。

2.5 开放性原则

体系结构设计充分考虑其开放性,注重异构系统的互联、互通,采用软件平台思想和具有开放性体系结构的操作系统等。

2.6 安全性原则

在操作系统及网络设计上,充分考虑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建立多重保护系统,各层保护相互补充,当一层保护被攻破时,其它层保护仍可保护信息的安全。

2.7 扩展性原则

基于提高系统扩展性的要求,采用灵活的架构设计,确保系统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可以随着业务的发展,逐步扩展系统功能。

2.8 独立性原则

在保证系统架构标准化的前提下,保持本系统在逻辑和物理上的独立性。保障系统运行过程可控,对外服务可靠。

3 技术体系

本次建设采取的是层次化和面向组件的软件体系结构。层次化的体系结构模式是在分解一个大的信息系统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体系结构模式,它将系统划分成不同的任务组,其中每个子任务组处于一个特定的抽象层次上。软件组件是具有公开接口和确定意义的可被组装的软件制品。它可以不加修改或者基本不加修改地作为一个部件和其它组件一起组装成更大的软件或软件成分。软件组件具有高内聚、低耦合的特点,并在一定的运行环境中运行。运行环境(如符合J2EE规范的应用服务器)规定了软件组件设计的规范,并为其运行提供生命周期管理、安全管理、事务管理以及名字服务、分布式通讯服务等低层支持。

采用层次化、组件化的软件体系结构。具有如下的好处:

3.1 系统体系结构稳定

由于软件构件根据实现的任务划分了抽象的层次,较高层次的软件构件通过定义良好的接口使用低层的支撑服务,这样某个层次的代码的变动只影响到本层的代码,不会波及其他层次的应用,从而保持了系统体系结构的稳定。

3.2 可移植性好

由于系统划分了层次,因此只要低层软件更换了可以移植的部件,就可以继续支持上层系统的应用,使系统能够很快的移植到其他系统平台。

3.3 系统易于扩充

低层的支撑服务通常是公共的通用服务,在此基础上可以很容易的为新的业务需求构建应用,扩充系统的功能。

因此,在J2EE平台上采用面向组件的软件体系结构,可以充分利用中间件应用服务器基础框架,帮助建立、运行和管理多层次体系架构模式的应用,并能充分复用基础通用业务功能组件。

4 关键技术

4.1 面向国产化应用的统一业务支撑平台

面向服务的统一业务支撑平台建设遵循统一的技术体制标准,为协同办公应用系统提供应用支撑、共性服务、服务集成和通用业务,满足企业事业单位在日常办公领域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实现“用户访问的统一、业务应用统一、业务协同生成、数据价值体现”,满足系统快速定制的应用需求。

4.2 屏蔽国产化与X86平台差异的平滑过渡技术

本次建设实现屏蔽基础硬件平台差异、屏蔽操作系统差异、屏蔽中间件等中支撑引擎差异的通用化平台新技术。本次项目采用的是JavaEE架构,具备很好的跨平台性、易扩展性等优势,符合企事业单位日常办公以及国产化和自主可控的要求,克服传统Client/Server模式的弊病,迎合Browser/Server架构的潮流,为应用技术开发服务器端应用提供一个平台独立的、可移植的、多用户的、安全的和基于标准的平台,从而简化业务软件的开发、管理和部署。

4.3 在国产化平台上实现复杂业务流程处理

国产化办公平台由建设包括公共模块功能、领导指挥模块图形化展示功能、领导指挥模块其他功能、密码管理处功能、业务部门管理功能、办公室管理功能、监督检查处功能等业务子系统组成,不同工作人员之间要通过工作流平台实现各类业务流程的协同,实现对业务流程的处理。对于工作流平台建议采用统一工作流平台软件,并且此工作流平台支持复杂业务的流程处理,并能够在国产化软硬件环境下快速、自主的构建新流程。

4.4 采用智能表单实现自主化定制

国产化协同办公软件建设满足企事业单位具有自身特点的管理业务和管理理念,在既考虑高效开发又满足特性业务需求,采用灵活的、具有良好自主化定制能力的通用服务平台作为支撑。在本次建设中,我们将采用智能表单组件技术,对业务流程处理的界面提供所见即所得的良好客户化定制。

4.5 采用数据交换服务实现国产化平台应用集成

数据交换服务的目标是在在物理网络互通的多个业务系统之间,建立一个基于HTTP协议,轻量级、松耦合、高性能、集中式的数据交换中心,为各业务系统提供对等的、透明的数据交换服务,本次平台建设实现基于数据消息的可靠路由和传输服务,集成X86平台应用系统,为本次国产化办公平台提供数据服务,实现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

5 国产化适配

5.1 服务器适配验证

本次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服务器等设备从处理能力到运算效率都有较大变化。为使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需要对应用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服务调用机制、相关运算算法、程序代码结构进行全面适配工作,具体包括分析、设计、开发、调试、测式等工作。

5.2 国产化终端适配验证

本次项目的应用系统采用国产化操作系统,采用B/S结构开发。所以用户将使用国产化操作系统内置的浏览器作为访问系统的工具。应用系统中对国产化操作系统内置的浏览器的适应程度将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体验度。应用系统中所有运行于客户端代码及功能,都需要根据国产化操作系统内置的浏览器的功能、标准、稳定性、可靠性、对JAVASCRIPT的解析能力、对CSS样式的解析能力、对图片信息的展示效果、响应速度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开发、调试、压力测试等工作。

5.3 浏览器插件适配

目前国产终端支持Firefox(火狐浏览器)和360浏览器。其中浏览器插件适配为终端适配的首要任务。

现有的各种浏览器分别定义了不同的插件标准,Activex、PPAPI、JavaApplet、Adobe Flash等,这些标准有的只支持特定的操作系统(例如JavaApplet只能在Windbows中运行,不支持国产终端的浏览器),有的只支持特定的编程语言(例如Java Applet只能使用Java语言开发插件),应用程序难以通过一种插件实现对所有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的广泛支持,必须重复开发不同的插件,才能保证在不同的浏览器上运行。

为了应对终端浏览器插件移植的工作难点。目前国户终端的浏览器维护厂商对主流的插件提供了支持,包括以下类型:Flach插件、PDF插件、视频播放插件、Java Applet插件、Activex插件、应用程序自定义插件的一些应用系统可能已经面向浏览器编写了插件程序,这些插件多数使用C/C++编写,因此在移植到国产终端上都需要使用源代码重新编译,并且还要在国产终端的浏览器上进行适配测试及优化工作,保证功能正常使用。

5.4 浏览器兼容性适配

本次建设将在开发阶段针对尽可能多的浏览器进行测试验证,不仅要针对IE,还要对火孤、360等主流的开源浏览器进行测试。保证同一套代码在所有浏览器上都有相同的外观。

5.5 数据库软件适配验证

本次建设中所有涉及到与数据库之间的交互操作功能,比如数据库连接方式、数据库表建立与存取、SQL语句表达、视图、触发器、存储过程调用等,都需要根据国产化要求进行适配,改造工作包括分析、设计、开发、调试、压力测试等工作。

5.6 中间件适配验证

本次建设将采用国产中间件。系统将运行在国产中间件软件中为用户提供服务。系统中所有代码及功能,都需要根据国产中间件软件的服务(部署服务、数据源管理服务、安全服务、日志服务、监控服务、集群服务、负载均衡服务、灾难恢复服务)、稳定性、可靠性、处理事务的效率、吞吐能力等进行全面的分析、设计、开发、调试、压力测试等工作。

5.7 操作系统适配验证

本次建设将采用国产操作系统,用户将在国产操作系统上访问应用系统。系统中所有代码及功能,都需要根据国产化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处理事务的效率、响应速度等进行全面的分析、设计、开发、调试、压力测试等工作。

5.8 浏览器适配验证

本次建设将使用国产化操作系统内置的浏览器作为访问系统的工具。系统对国产化操作系统内置的浏览器的适应程度将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体验度。系统中所有运行于客户端代码及功能,都需要根据国产化操作系统内置的浏览器的功能、标准、稳定性、可靠性、对AVASCRIPT的解析能力、对CSS样式的解析能力、对图片信息的展示效果、响应速度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开发、调试、压力测试等工作。

5.9 办公软件集成适配验证

在桌面程序、WEB浏览器插件和API等层次提供应用接口,实现文件编辑、拟稿和成文等过程的相关集成适配,实现各应用系统配套表单与格式对流式文件编辑套件的兼容性适配支持。

5.10 OFD版式文件集成适配验证

通过版式文件写入插件实现流式文件格式的公文转换成OFD版式文件,并确保文件编码、字段、字符集、段落格式、图标等兼容性。实现对OFD版式文档的浏览器与客户端支持。实现OFD版式文件的转换、写入、读取与各应用系统的兼容性适配。

6 结束语

针对信息创新全面国产化工作的总体部署要求,我们需积极推动信息创新建设工作,突破基于国产CPU和国产基础软件的系统集成、应用迁移和优化技术,研制和建立基于国产CPU和国产基础软件的信息系统,形成面向企事业单位的协同办公信息系统的国产软硬件应用解决方案,以应用为牵引逐步完成包括终端、服务器、外设、数据库、中间件、操作系统、流式软件、版式软件等相关的基础软硬件的国产化替换。

猜你喜欢
国产化插件浏览器
特大型桥梁供电系统国产化改造探讨
元器件国产化推进工作实践探索
ASM-600油站换热器的国产化改进
基于国产化ITCS的卫星导航仿真研究
自编插件完善App Inventor与乐高机器人通信
反浏览器指纹追踪
基于jQUerY的自定义插件开发
环球浏览器
MapWindowGIS插件机制及应用
基于Revit MEP的插件制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