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运动休闲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2021-11-22 20:17林素絮
体育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湾区粤港澳大湾

林素絮 黄 萍

粤港澳大湾区运动休闲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林素絮 黄 萍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65)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运动休闲产业是塑造“健康湾区”的重要举措,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符合湾区内实际发展的需要,符合大众对身心健康的利益诉求并具有一定的基础优势。世界三大湾区的运动休闲产业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丰富经验,通过借鉴三大湾区的经验,文章就粤港澳大湾区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提出优化运动休闲产业法制环境,健全相应的体制机制;完善运动休闲产业基础设施,注重产业链的延伸;注重环境保护,推动区域运动休闲产业的协调发展;开展特色体育项目和赛事活动,提升湾区吸引力和公众参与度;培养和引进更多优秀人才,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对运动休闲理念的宣传力度,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等发展路径。

粤港澳大湾区;运动休闲;体育产业;健康湾区

运动休闲产业是以各项体育运动资源和休闲环境为基础载体,以促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为社会群众提供一系列运动休闲产品、项目和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1]。在众多西方国家中,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已较为成熟,运动休闲作为一种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几乎融入了每个家庭之中,具有明显的文化特性。

中国传统的休闲活动喜“静”,而现代运动休闲却更强调“动”,运动与休闲之间存在着一定矛盾。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中西方的“运动休闲”产生了一定的碰撞与融合,逐步在中国本土发展为一项新兴产业并走向完善,成为当下中、青年人士追逐的时尚潮流。近年来,我国多项政策中均指出需促进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实现全民健身运动,党的十九大也提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当前主要的经济发展地带,需要打造成为国际一流湾区,以点带面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更多创新产业的支持,运动休闲产业作为体育产业中的一颗新星,与湾区开放、创新、健康、绿色的发展规划相得益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三地应共同推动粤港澳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合力塑造宜业、宜游、宜居的“健康湾区”。因此,运动休闲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也将成为粤港澳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1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运动休闲产业的市场前景

1.1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运动休闲产业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

近年来,我国颁布了多项政策支持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2016年,《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等多项政策出台,均强调应加快促进我国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引导健康消费理念,实现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建成体育强国。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指出要以“运动休闲”为主题建设富有独特体育文化内涵的体育运动产业基地和全面健身平台,同时推动运动休闲小镇试点建设工作。

粤港澳三地早在2003年便签署了《粤港澳体育交流与合作协议书》,意在推进三地大众体育的发展,促进体育资源共享和体育人才交流。2019年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强调三地需推动湾区内体育产业、体育事业的协同发展,合力建成“健康湾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发展框架(稿)》已由广东省体育局完成起草,今后也将为粤港澳大湾区运动休闲产业的融合协调发展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1.2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运动休闲产业符合湾区内实际发展的需要

一是符合经济融合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经济亟需由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在湾区的未来发展规划中也提议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融合发展。粤港澳地区经济总量规模大,但粤西、粤北等地区的城市发展水平与湾区内核心城市的发展水平相比仍具有较大差距。运动休闲产业与旅游业、服务业、制造业等多个产业都有较高的关联度,能充分利用各城市间的资源形成优势互补,促进产业融合升级,缩小地区差距,开创经济合作共赢的局面。二是符合打造“绿色湾区”的需要。目前湾区内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面临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运动休闲产业主要以自然环境为依托,属绿色产业,发展运动休闲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湾区内的环境问题,促使人们尊重和保护自然。

1.3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运动休闲产业符合大众对身心健康的利益诉求

改革开放40余年来,无论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还是思想观念、生活条件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大众对身心健康的利益诉求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一方面,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生活节奏快,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使人们逐渐产生了逃离城市的倾向,更加渴望返璞归真,缓解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去亲近和感受大自然;另一方面,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让人们更有能力去享受生活,提升各方面的幸福指数。

2020年春节前夕,我国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广大公众生命安全,也给全国的经济和各大产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据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称,各年龄阶段人群对新冠病毒普遍易感且无特异免疫力。在此情况下,人们愈加意识到运动与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开始重视自己与家人的身心健康问题。增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也将成为日后科学预防疾病感染的一个重要手段。

1.4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运动休闲产业具有一定的基础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经济、人口、产业、交通、文化等方面的基础优势,为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一是湾区的经济总量规模大,据统计,粤港澳三地2019年的GDP总量规模约占全国GDP总量的10%,超过11万亿元人民币;二是湾区内的人口集聚效应明显,目前湾区内的人口总量已超7000万,预计在2050年可达到1.2亿至1.4亿;三是湾区的产业特征明显,沿海地区以生态环保型产业为主,东西两岸分别以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拥有金融中心、科创中心、制造中心、娱乐活动中心等多个完整的中心产业链;四是三地交通愈加便利,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为主的快速交通网络不断发展完善,港珠澳大桥的正式通车,使粤港澳的区域产业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五是湾区内文化同宗同源,联系紧密,粤港澳三地以开放包容的岭南文化为根基,一脉相承,历史悠久。

2 世界三大湾区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经验

2.1 具有专项法律法规和相关体制机制的支持

运动休闲产业具有较高的自然依托性和产业关联性,需要相关法律法规与体制机制强有力地支撑来保障其健康长远的发展,主要应从立法、执行及守法等多个层面来促进运动休闲产业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从世界三大湾区发展运动休闲产业的一般经验来看,各项法律和机制在促进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日本东京湾区在法律体系的建设上最具代表性,主要通过《体育运动振兴法》《体育振兴基本计划》《关于面向21世纪的体育振兴战略》进行顶层统筹规划,并通过《体育场馆法》《体育彩票法》等专项法律来保证湾区内运动休闲产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美国的纽约和旧金山两大湾区除了通过大量专门法律的出台为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外,还通过长远的规划部署、确定行业规范、提供税收优惠、健全体育保险机制等方式,进一步推进了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2]。

2.2 重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链的延伸

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配套的体育基础设施保障。目前世界三大湾区内均已建成了多个大型体育场馆、城市公园及各类休闲活动中心,为社会公众的运动休闲活动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平台。其中以纽约湾区为代表,纽约市举办过多次高水平体育竞赛活动,据统计,当前由政府部门统一管辖的运动休闲活动场地设施超过5000个,包含多个公园绿地、篮球场、网球场、滑冰场、高尔夫球场、游泳池等,活动总面积超过120平方公里,约占城市总面积的14%[3]。

同时,三大湾区十分注重运动休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交融发展,通过“运动休闲+制造业”“运动休闲+服务业”或“运动休闲+旅游业”等方式延长产业链。旧金山湾区的甲骨文球馆,东京湾区的迪士尼乐园,纽约湾区的猎人滑雪场、钱伯斯湾球场等,便是将运动休闲与旅游资源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2.3 重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

运动休闲产业是环境依赖型的产业,世界三大湾区中许多运动休闲项目均是立足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例如登山、户外攀岩、徒步、帆船、滑雪等。自上世纪起,三大湾区在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中取得了积极成效,为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纽约湾区主要致力于水环境的治理,湾区成立之初便由区域计划协会(PRA)率先制定了全球第一个湾区规划,对水污染问题形成原因展开详细调查,颁布《水供应法》,建造污水处理厂,加强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以推动湾区内水环境的改善。旧金山湾区除了对水环境的治理,还注重对大气环境的改善,专门成立湾区空气质量管理区就环境保护与治理进行相应的讨论规划,投入光伏发电,实施固定源污染物控制排放技术来改善湾区的空气质量[4]。东京湾区在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中投入了一系列先进的环境基础设施,并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在生产中投资环保设备,共同发展可持续产业体系。

2.4 发展职业体育,举办知名体育赛事

世界各大湾区往往是体育产业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主要通过发展职业体育和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来提升知名度,促使大众投身于更多运动休闲活动之中。纽约湾区以体育组织总部为主要特色,拥有众多职业体育组织总部,颇具世界影响力的NBA、MLB、NFL、NHL、MLS等体育联盟的总部均设址于纽约,时常举办多场高水平职业体育赛事活动,吸引了众多体育爱好者的目光,甚至由此衍生了多项业余体育赛事,使广大群众均可亲身参与其中[5]。旧金山湾区主打体育赛事,并拥有多个职业球队和大学生运动队,其中较为出名的有金州勇士篮球队、奥克兰突击者橄榄球队及奥克兰体育家棒球队。东京湾区主推的体育赛事中最受欢迎的当属日本职棒联赛,同时还十分注重体育文化内涵,东京体育协会曾提出体育运动需重视三个“C”:即“Chance”—不论年龄或性别,为所有人提供参与体育的机会;“Challenge”—允许不同水平的人接受体育挑战;“Cheer on”—无论居民以何种方式参与体育运动,均为其欢呼喝彩。

2.5 以金融和高新科技作为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以金融、创新科技来推动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能让运动休闲产业更为长久、稳固地发展。世界三大湾区中的城市群都是以一个大都市为核心从而建设起一个开放的湾区金融贸易圈,并以创新科技作为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东京湾区利用各城市间的优势互补,强调区域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发展[6];纽约湾区以华尔街作为金融中心,依托高科技发展金融、保险、外贸等产业,汇聚了大量金融与科技领域的精英[7];旧金山湾区的硅谷以科技推进了产业的集聚与发展,是知名的世界级高科技研发基地,聚集了多个高科技企业与新兴互联网平台,如谷歌、苹果、Facebook等。金融与高新科技的进步为湾区内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经济的发展能带动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能开发出相应的网络信息系统和个人社交平台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各项运动休闲活动中,并在短时间内完成运动休闲产品的咨询和预定服务等。

2.6 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群众基础是世界三大湾区运动休闲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又一重要保障。一是高素质人才资源丰富。东京湾区内涵盖东京大学、庆应大学等近300所高等学府,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在本科以上分别占比42%、46%,远高于全美28%的平均比重,同时两个湾区内拥有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多所世界级名校,为运动休闲产业各方面的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使运动休闲产业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二是体育人口比重大。西方发达国家民众骨子里极具探险精神,喜爱户外运动,较高的收入水平也让人们有足够能力去消费高质量的运动休闲产品。纽约湾区居民热衷于参与各类户外运动和体育项目,具有较强的体育锻炼意识,学校各年级均要为青少年开展适量的体育活动,成年人中超过60%能达到每周体育锻炼标准,同时还具有多个社会贤达体育机构组织,向各类人群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服务,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5]。

3 粤港澳大湾区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路径

3.1 优化运动休闲产业法制环境,健全相应的体制机制

为保证粤港澳大湾区运动休闲产业的持续协调发展,需要不断优化运动休闲产业的法制环境,确保运动休闲资源的合理开发使用,规范市场行为。但目前,无论是全国还是粤港澳大湾区,与运动休闲产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总体供给不足,专门的“体育产业法”尚停留在倡议层面。从世界三大湾区的经验来看,强制有效的法律能够营造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改善湾区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环境,打破湾区城市间各自为政的壁垒现象[2]。因此,需要加快运动休闲产业立法,健全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源头上对运动休闲产业的开展进行有效规范,维护市场秩序。

同时,与世界三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因历史原因面临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复杂背景,在关税政策、贸易规则、交通规则及文化等方面均存在差异,需要相应的协调机制保障运动休闲产业能在三地之间求同存异,顺利发展。一是政府间的协调合作机制。三地政府间可联合成立“运动休闲产业联合发展协会”,做好总体的布局规划,创新制度供给,设置专项支持资金,各部门合理分工,相互配合,明确分管权责,以此来推进湾区内运动休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信息共享机制。大众的运动休闲意愿、入资企业的资信状况、开发场地的实际环境状况等均需要进行广泛的调研和论证工作,通过互联网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能够实现粤港澳三地各项信息的互通,为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为优质资源和服务。三是多主体参与机制。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社会的协作和大众的参与,政府应简政放权,构建“政府+社会资本”的PPP发展模式激发更多社会资金和多元主体的参与。

3.2 完善运动休闲产业基础设施,注重产业链的延伸

借鉴三大湾区发展运动休闲产业的经验,需要注重有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是完善交通系统。美国旧金山湾区通过5座跨海大桥的建设,将湾区内的交通联系起来,满足了经济、产业发展对交通的诉求。近年香港特区九龙西高铁站的开通和港珠澳大桥的正式通车,加速实现了湾区内资源的互通共享,在未来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间的交通系统,以推动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二是完善运动休闲产业硬件设施。世界三大湾区内拥有多个大型体育场馆和城市绿地,为运动休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场地保证,据统计,纽约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6m2,而粤港澳大湾区内许多核心城市的人均场地面积仅有约3m2[7]。因此,粤港澳大湾区亟需将运动休闲产业硬件设施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因地制宜构建更多优质的体育公共活动设施。三是完善教育、医疗等生活基础设施。通过对文化教育、医疗保障等生活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提高大众的生活质量,真正打造宜游、宜业、宜居的运动休闲城市群。

此外,运动休闲产业与其它关联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能够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与运动休闲产业密切相关的行业包括旅游业、信息业、服务业、餐饮业、健康产业、医疗业、房地产业、教育业等,可通过“运动休闲+”模式进行跨界的融合发展,如打造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以运动休闲产业为主导辐射带动关联产业的资源要素叠加,形成良好的竞合关系,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对运动休闲产业的多样化追求。

3.3 注重环境保护,推动区域运动休闲产业的协调发展

运动休闲产业对自然环境的依存度高,湾区内环境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休闲运动活动的开展。如户外徒步、登山等休闲运动需要原生态的山林环境,帆船运动需要优质的水环境,马拉松、骑行需要良好的大气环境等。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多个社会经济指标与国际三大湾区水平接近,在环境治理方面虽已通过各项政策手段积极改善,但粤港澳大湾区内的环境状况依然十分严峻,水污染、大气污染、雾霾、酸雨等问题突出。为此,加大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需要三地各部门、企业与公众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治理,通过调整能源供给结构、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实施垃圾分类、实行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等措施保障运动休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内运动休闲产业的交流合作目前主要局限于体育赛事的合作,并主要集中在香港、深圳、广州等核心城市,合作交流的形式较为单一,层次不高且辐射面小,尚未形成区域的分工与合作机制。同时,三地发展运动休闲产业均主要考虑自身的利益,导致其运动休闲产业集聚性不强,甚至存在同质化竞争趋势。基于此,粤港澳大湾区需要进一步明确城市间的分工,促进资源要素共享,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广州、深圳、香港等核心城市在金融、科技和服务业方面的优势开展高端运动休闲项目合作,建设一流运动场地设施;利用东莞、佛山等城市的制造业优势主营运动休闲用品制造;利用澳门博彩业优势发展体育彩票等,以此推动区域运动休闲产业的协调发展,实现“1+1>2”的联动效应。

3.4 开展特色体育项目和赛事活动,提升湾区吸引力和公众参与度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运动休闲产业的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拥有众多相似体育项目及赛事活动,如广州、深圳、香港等地竞相举办马拉松赛和网球公开赛,缺乏特色。借鉴世界三大湾区的发展经验,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以“特色”主导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一是要注重文化特性。粤港澳大湾区内不乏具有浓郁历史人文色彩的传统运动休闲项目,如武术、划龙舟、舞龙、舞狮等,坚持从本土底蕴中打造运动休闲特色项目,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还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二是要注重自然特性。运动休闲产业相比其它产业更强调“自然”,公众需要的是更多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无论是运动休闲项目还是与之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均应立足于原有的自然属性,能让人亲身体验并享受其中。三是要注重潮流特性。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虽有许多赛事的举办权,但大多赛事级别较低,缺乏吸引力,公众参与度不高。2018年港珠澳大桥的正式建成通车,成为粤港澳地区融合发展的重要标志,若是能通过港珠澳大桥广泛组织开展粤港澳大湾区体育赛事活动,如定期在港珠澳大桥举办马拉松比赛或骑行挑战赛,并重点推进国际高端体育交流合作项目,必然能引起更高的关注度,改善湾区内同质化竞争现象,进而带动粤港澳三地间的运动产业发展。

3.5 培养和引进更多优秀人才,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高素质人才在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粤港澳大湾区在此方面与国际三大湾区相比处于相对劣势。纽约湾区在三大湾区中最具代表性,拥有多个世界级高校,其中有五所位列于“美国常春藤八校联盟”。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应重视人才的培育与引进工作。第一,要提高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三地间的学术交流合作,通过高校联盟的方式合力培养专业的人力资源队伍。第二,要加大对人才的引进,通过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奖励制度,从各大高校和社会中引进产品开发设计、营销、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的优秀人才。第三,要健全相关人才流通机制,目前粤港澳地区相关的体育资格证书如培训师、教练员等无法互认,港澳地区人才准入机制的设置阻碍了三地间体育人才之间的交流[6],需要推进粤港澳地区资历框架的构建与对接,保证人才能够畅通有序地流动。

在信息科技时代,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需要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例如对运动休闲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发展状况的统计、消费者满意度等,都是建立在对大数据的对比分析之上,因此需要建立“互联网+运动休闲”的发展模式,引入高新技术协作运动休闲产业解决运营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构建完备的信息服务系统,搭建供需两侧的沟通桥梁,以此才能促进资源要素之间的集聚和重组,保证高端运动休闲要素的持续供给[8]。

3.6 加大对运动休闲理念的宣传力度,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

运动休闲产业在中国尚属新兴产业,尚未广泛推广和专业运作,且与中国传统观念里的“休闲”概念具有一定的偏差。传统观念里的“休闲”主要在于“静”,认为“休闲”就是休息和放松,与运动似乎无关,但如今运动休闲将锻炼、娱乐、自然、健康等概念集于一体,具有时尚型和健康性的特点,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加积极健康的生活。因此,需要大力宣传和提倡将运动休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是要把握中、青年人群。中、青年作为当代人群中的主力军,相比较于年长的人群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更有能力和意愿去消费时尚前沿的产品或服务,运动休闲作为一种时尚的理念和消费,需要牢牢把握当下的中、青年人群,促使他们成为运动休闲的代言人,进而带动全社会观念的转变,注重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9]。二是要重视学校体育。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容易忽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出现完成任务式体育教学、体育课被基础课占用等现象,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因此需要对学校体育进行改革,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出发,将体育运动作为日常繁重学习生活中一项休闲娱乐活动和放松身心的方式。此外,学校间可通过友谊赛的举办,培养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为未来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打好根基

[1]张雷.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概念、类型与发展路径[J].体育科学,2018,38(1):18-26.

[2]周良君,赵毅,王强强.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法治保障[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0,37(1):17-22.

[3]NYC Parks. About the New York city department of parks&recreation[EB/OL].(2018-01-20)[2018-05-21].https://www.nycgovparks.org/about.

[4]杨阳.经济与生态双赢格局背景下全球湾区绿色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35(3):322-330.

[5]丁一,戴健.核心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下纽约体育发展现状研究及其对上海的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9,36(4):385-392.

[6]周良君,肖婧莹,陈小英,等.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体育学刊,2019,26(2):51-56.

[7]李广.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特征与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9,39(4):25-27.

[8]张向荣,孙建华,陈永欣.五大发展理念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方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9(7):87-92.

[9]李梅.大众认知与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37(3):62-64.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Route of Sports and Leisure Industry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LIN Suxu, etal.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65, Guangdong, China)

2019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粤澳资历架构体系构建研究”(GD19CJY06)。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校级教学案例库“产业经济学案例库”。

林素絮(1981—),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黄萍(1997—)。

猜你喜欢
湾区粤港澳大湾
诗画里的中国 首届京粤港澳青少年儿童诗歌节暨第三届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儿童艺术交流周
强中心、联湾区、撑南沙,广州未来14年地铁规划来了!
“新物种”重新定义空间服务!实力赋能湾区城市发展
2022DMP大湾区工业博览会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妙语论道!湾区加速度,宜居新主场!
徐士伟:金融岛TOD,以湾区加速度,激活全新宜居格局
编读往来
粤港澳大湾区:差异就是最大的价值存在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