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方法探讨

2021-11-22 10:37曾繁淼
读与写 2021年7期
关键词:随文识字汉字

曾繁淼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石坑镇中心小学 广东 梅州 514798)

引言

新课标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识字量做出了新要求。在第二学段的教学中,需要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1]”。在三、四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历经低段积累,已具有初步的自主识字能力。为此,教师应激发学生对汉字文化的了解热情,运用随文识字法,使他们在文本阅读中认识汉字、学会书写汉字、了解字词意思,让学生认识字的音形义,从而,化解枯燥教学问题,使小学生掌握汉字学习方法,加深知识印象,促进“字”与“文”的有机融合。

1.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方法运用意义

新课标的实施,强调汉字教学应当遵循“识用结合”原则,避免使学生在机械记忆中进行汉字的识读与书写。传统的识字教学,多为教师进行知识讲授,使学生识读,提醒其注意书写笔顺、间架结构,让他们边查字典与词典,边进行识字学习。优化汉字教学过程,重视对随文识字教学方法的运用,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关键能力、思维能力的和谐发展,需要调动他们的识字学习兴趣,促进阅读与识字的结合。从而,让学生对汉字学习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感受母语文化之美,具有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成语言运用与理解能力,良好的审美意识。这样不仅将达到1+1>2的教学效果,也将促进汉字学习的音形义融合。让学生能够读准字音,观察字形,在文本语境中初步了解字义,使识字教学成为一个有机整合。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积累后,学生便能做到看到字形知道其音义,听到相应的汉字知道其形义,想到汉字的义联系其音形,具有充实的语言知识储备库[2]。

2.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方法运用策略

2.1 构建教学情境,激发识字兴趣。步入中段后,小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发展更为迅速。为此,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构建生动教学课堂,积极运用随文识字教学法,使汉字学习变得更加科学化、有效化与系统化,促进学生的关注,提高其汉字学习热情。例如:在部编三年级上《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与文本描述相贴近的场景,使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以便走进边疆小学,通过一窥多民族融合校园中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景象,使学生展开阅读,认识“坪、坝、戴、汉、晨、绒”等新生字。并且,可与字理教学法相结合,让随文识字更高效,使学生了解汉字文化,注意观察字的结构,让其感受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体会西南边疆小学的多彩生活,在阅读中探讨,进行识字学习。

2.2 融入识字游戏,实现寓教于乐。为促进学生的快乐识字,在中段教学中,教师还可在随文识字中融入汉字游戏。从而,实现寓教于乐,增强学生的识字能力。例如:在四年级上《蟋蟀的住宅》教学中,便可准备相应的识字卡,并与图片结合,在随文识字中,使学生能认、会写、了解“抛、置、骤、倾、掘”等新生字的意思。以组间比拼的方式,让一位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做出相应的动作,另外的同伴领会其所要表达的意思后,正确的书写相应汉字,并结合阅读学习感受,说说汉字的意思,进行组词等。在随文识字游戏中,使学生形成更加深刻的学习印象。

2.3 关注创新施教,增强自学意识。为了让学生掌握有效识字学习方法,教师在中段识字教学中运用随文识字教学法,还应具有创新意识。可结合不同文本内容特点,选择适宜的授课引导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可以看图填字、翻转课堂、在线互动等不同的方式,使学生结合阅读学习内容,认识汉字,了解不同字的音形义。在四年级下《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自主预习。通过设置悬念,让他们进行独立探思,在阅读中探究为何曾经的地球“霸主”会飞上蓝天,并在阅读中认识“笨、钝、谈、鸽、毫”等新生字。在正式教学前,可检验学生的预习成果,促进重点施教。

3.结语

总之,识字与写字十分关键,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中段识字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语言及文字运用能力发展,帮他们夯实高段学习基础,增强其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并非一蹴而就的[3]。教师应具有生本理念,重视对随文识字教学方法的运用,以更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学习特点的识字方法促进教学工作深入实施,从而,协调阅读与识字教学的关系,使学生汲取文本知识,在具体语境中认识更多地汉字、了解其意思,并展开学习交流,促进小学生听说读写等关键能力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随文识字汉字
提高小学生随文练笔水平的实践研究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识字儿歌
快乐阅读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汉字这样记
快乐阅读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