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策略与方法

2021-11-22 10:37杨锐东
读与写 2021年7期
关键词:指数函数习题思想

杨锐东

(宁夏中卫中学 宁夏 中卫 755000)

引言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要建立起逻辑化的数学思想,需要咱们教师认真分析学生学情,找到学生学习数学存在的问题,强化学生数学思想意识。教师还要尊重每个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特点,有效利用教学设备渗透数学思想,教师转换教学模式并渗透数学思想。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也在发生改变,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数学思想渗透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中。高中数学知识的综合性较强,学生在理论引导下深入理解应用数学知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教学模式,最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1]

1.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知识相对比较繁杂,其中涉及到建模、函数、方程等知识,学生想要真正的掌握这些知识并且将其应用,那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和学习方法。倘若教师使用传统的系统化教学,学生一味的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很容易出现数学困境。所以,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数学思想的渗透方式,加深对学生知识的理解,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策略与方法

2.1 借助信息技术,渗透数学思想。随着信息技术快速的发展,信息化教学模式为高中数学提供了很多帮助。高中数学教师可以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数学中的几何图形,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以此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从而深化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高中数学教师利用图像和视频在教学中由浅入深的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重视数学思想。

例如:在学生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指数函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一些数形结合思想转化在对指数函数的认识中,让学生感受数学思想的便利。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借助信息技术演示动态化的图形,积极使用数学思想教学,让学生在课件中观看指数函数的形成过程,加强学生对指数函数概念以及性质的理解。学生会在课堂中逐渐认同数学思想,并且体会到数形结合思想带来的益处,从而重视数学思想。

2.2 开展课外实践,渗透数学思想。由于高中数学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很难将知识点理解透彻。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借助课外拓展时间加强学生对数学思想的理解。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完某一章节的数学知识之后,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才可以就课程进度进行调整。教师可以设计和本节前后知识相关联的数学建模大赛。在竞赛结束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竞赛情况学生的学习水平调整自己的后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举办一场计算竞赛。由于学生已经对本节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基础,所以教师可以将习题复杂化,设计多种计算变式,要求全体学生参赛,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诱导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不停转化,反映了学生的归纳思维。学生经过课外活动的体验感受到了转化思想的重要性,学生也由此感受到数学探索的成功感,从而树立了学习数学的信心。[2]

2.3 通过小结复习,渗透数学思想。课后复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想要强化数学教学效果,需要不断的借助复习环节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在复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习题,教师在讲解习题时用具体的例子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加强学生对数学思想的认同。例如:在学生学习了“函数与方程”和“函数最值”相关知识之后,教师在讲解习题时带领学生对题目实施分类,避免学生做题的片面性。在学生进入状态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分类讨论的方法,为学生明确解题思路,向学生有效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除此之外,教师在方程题目讲解时可以向学生渗透其他的重要数学思想,像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和换元法等等,强化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思想作为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支柱,学生能够通过数学思想强化对知识的掌握。教师将数学思想渗透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奥妙,从而培养学生思维创新和知识迁移的能力。[3]

猜你喜欢
指数函数习题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考点面面观
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