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改进常用技法初探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法尝试

2021-11-22 10:37张建平
读与写 2021年7期
关键词:物理过程生活

张建平

(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 江苏 宜兴 214200)

相关课程标准就提出:“以教材的运用作为重点,因为对于学生们来说教材就是他们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并且教材也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并且现在的一些初中物理新教材都遵循着《标准》的理念,以“生活中的物理”、“在活动中思考”等理念作为课程展开的主线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活与物理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得到更多看得到、听得见、感受得到的学习素材;注重对于问题情境的思考,要让学生们能够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去思考和探索,进而能够让学生们主动的获取全新的物理知识,并且这样也能够促使学生们的学习方法得到转变,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更为有效的实现《标准》中所提出的“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等其它方面的课程总体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让学生加入到特定的物理活动中去,并且还要让学生们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初步的认识一些对象的基本特征,进而获得一些全新的体验。而这所说的体验,就是让个体主动的去经历某件事或虚拟地经历和体验,进而获得自己对于这个事情的认知和情感经验的过程。并且对于学生们来说让他们能够拥有亲历经验,更有利于他们通过各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新的物理知识并且也能够拓宽他们的知识宽度,而在此过程中也更加有利于学生们在学习物理知识时掌握一些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以下是我从笔者的角度对于“课标”精神为指导的一些看法和分析,培养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物理,得出物理结论,领悟物理思想的一些做法。期望得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左耳进,右耳就出了;眼睛看会了,但大脑好像还不会;只有眼、手都能够做出来了,才是真正的理解了学会了。”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用心灵去感悟,让他们在体验的过程中也不忘了思考,在实践操作中才能够更好的体验到“物理”知识的神奇之处,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做物理”,在联系生活中体验“做物理”。

1.让学生们学会“做”物理

“做”是一个动词,就是要让学生们能够动起来去实践操作,这样才能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感性知识,并且让他们“动起来”还能够更为有效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就使得让学生们多动手操作,能够创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更加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而这也是学生们体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关教育心理学家也早有定论,如果只是让学生们听,让教师们不停的讲讲,这样学生们只能记住15%。而让学生们自己看书的话,他们就可以记住其中的25%,同理,要是既看又听的话,效果也不仅仅只是两者的代数和,而是能够达到65%,与前两者相比这是一个飞跃试的提升。与上述情况相同如果耳听、眼看、手做、口念、动脑都用上的话,效果肯定会更好了。

事实上,在平时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难度越来越大,都会有老师感叹到:“学生怎么越教越笨了呢?”而学生又会感叹:“物理越来越学不懂了”。而这其中存在的原因主要就是,学生经验积累的速度跟不上老师传授新知识的速度,特别是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学习难度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个人能力都有了一定的要求,这就会导致学生已有经验无法满足当前的学习需求,这就使得教师们在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为学生们构建出一个合适的“实验环境”,进而能够让学生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做物理”而不是“学物理”,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亲身经历与经验和学习内容产生联系,进而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实验过程中就掌握新的知识和经验,最终达到构建出自己的物理认知结构的教学目的。

2.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做物理”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只是为了引起学生对物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够更为有效的培养出学生的责任心,并且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理解与合作还能够拉进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且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加强自我反思与总结。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成功体验,进而能够增强他们学好物理的自信心。

小组讨论,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案例一: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

在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中,可以让学生合作,一人负责搅拌和读数,一人负责记录。记录好数据后要画出沙子和和水的温度时间图像。同学们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本实验中需要控制哪些物理量相同?

(2)在相同的时间内(即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的温度上较快,说明沙子的吸热能力强还是弱?

(3)比热容是如何定义的?在吸收热量相同、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变化量大还是小?

(4)怎么解释白天海滩温度较高,晚上海水比较温暖?怎么解释海陆风?

(5)水的比热容是多少?有何应用?

在当前新教材的教学要求下,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给他们提供一些自己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提供一些让他们自己动手体验的情境,并且积极引导他们从事实践活动,培养出他们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生活意识和学习习惯,进而能够有效的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和信心,只有这样,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才不再是一种负担,要让他们将学习变为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一种精神上的需求。知识来源于生活中的实践,只有让学生们将知识运用到生活的实践中,并将知识进行不断的巩固和发展,这样才能够让知识得到不断的深化。这也就使得物理教学不仅仅只是满足于课本知识的理解,还要让学生能够将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的实践中,进行不断深化。

3.在生活中体验“物理”

案例三、列举一些生活中的简单机械。

在学习了《简单机械》以后,我启发学生观察一下生活中应用了哪些简单机械以及他们的省力费力情况,一周后讨论,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盘山公路是省力机械,杆秤是一个杠杆,自行车的齿轮是一个轮轴,自行车的刹车是一个省力杠杆,工地上的手拉葫芦可以看成是滑轮组,门把手是一个轮轴,工地上的大型机械是各种简单机械的组合,精密的机械手表是各种齿轮的组合。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讨论使得学生在学物理的过程中,更能突出“感受”,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到“物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在此过程中,不但能够让学生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让学生们切实的体验到生活中的物理,明白物理在生活中的价值。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可见,新教材新教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们能够将物理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效的联系起来,更加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并且也更加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能够更加有效的掌握所学知识,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猜你喜欢
物理过程生活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生活感悟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无厘头生活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