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与初中地理课堂的有效结合

2021-11-22 10:37黄定春
读与写 2021年7期
关键词:初中生生活化情境

黄定春

(广西百色市田林县潞城中学 广西 百色 533304)

引言

初中的地理学科,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也是重要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地理知识,也要求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发现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初中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由于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并且相对枯燥,因此,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要将生活化教学与地理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加深初中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巩固初中生的知识学习成果,从而提高初中生的地理学习效果,促进初中地理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1.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1.1 教学模式单一。受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的对初中生进行地理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课程的进度和内容完全都是由教师决定的,课程的节奏和形式也完全都是由教师决定的,学生在课堂中更像是听众的角色,极大了降低了初中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初中生地理学习效果不佳。

1.2 初中生对地理学习兴趣低。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并未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并未与时俱进,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并未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教师大量的讲授,学生被动的接收,这种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并没有机会进行表达,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解决,长此以往学生的疑惑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2]。

2.生活化教学与初中地理课堂有效结合的策略

2.1 在教学中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地理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地理知识相对来说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学习地理知识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使我们能够懂得欣赏和尊重人类生活的世界。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初中生创造一定的生活情境,帮助初中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初中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

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地球的运动”教学活动中,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讲授,学生是很难想象到地球是如何进行自转的,地球的自转是如何引起昼夜的交替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初中生播放地球自转的视频,将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了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初中生的注意力,让初中生能够情境之中,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加强对地理知识的掌握。

2.2 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化实践活动。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开展实践活动,有利于初中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活动中,要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化实践活动[3]。

例如:教师在开展“天气与气候”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以“多变的天气”为主题开展天气预报的播报活动,对班级里面的人数进行分组,小组竞赛,模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根据教师所给的地区天气,进行天气播报,最终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评选最优播放小组,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也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

2.3 创设生活化的问题。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的活动中,可以提出一些生活化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地理课堂的学习中。例如:教师在开展“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了解到在山地和丘陵地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紧接着教师可以问学生,小红家的海拔是960米,气温是25.5摄氏度,小红家山顶的海拔是1850米,气温是多少?引起学生的思考。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与时俱进,进行教学观念的革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在教学中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化实践活动,创设生活化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地理课堂的学习中,从而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猜你喜欢
初中生生活化情境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