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个性化管理

2021-11-22 10:37张红珍
读与写 2021年7期
关键词:个性化音乐过程

张红珍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 福建 漳州 363600)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落后的教育理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以往教师占据教学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课堂教学模式落后低效,但是当今要求教师转变思想认识,应该关注对课堂教学的个性化管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小学音乐也需要将个性化教育作为重要的节点,采取更加有效的策略,打造个性化的音乐教育格局,由此进入更加理想的教育教学环境,从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1.充分尊重个体学习,营造自主交互氛围

在实现课堂教学的个性化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每个小学生都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他们在学习兴趣、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等方面是不同的,有优秀生也有后进生,但是作为教师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学习,努力营造一个自主交互的学习氛围,真正展现学生的个性特征。小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探寻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并且由于学生在音乐方面的不同层次,就会呈现出个性化的学习差异,在自由轻松的教学氛围下,更好的学习和欣赏音乐,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1]。例如,在人教版“寻找生活中的声音”内容的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手机录制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且说一说对声音的感受,这样学生就会自主开展预习活动,有的可能会拍摄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有的会拍摄闹钟的响声,还有车辆的鸣笛、小狗的叫声等等,每个学生都与声音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对生活中的声音产生了兴趣。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需要过多的干预,对于学生的感受也不进行主观评价,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化表达,在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音乐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2.规划小组合作探究,相互促进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个性化管理的时候,也应该注重规划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检测个别学生的学习结果,延伸拓展学生的学习层次,更多地关注学生存在的疑问,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促使个体学习朝着更好的方向进步[2]。在小组集体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化想法会被质疑,这样就激发他们更深入的探索,尤其是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审美角度不同,更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和见解,通过小组讨论就为他们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的良好效果,例如,在“小雨沙沙”的教学中,就可以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首先引导学生思考春天都包含了哪些大自然的声音,之后可以开展小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根据音乐中音符的不同进行打节奏游戏,之后共同讨论对音符的理解,之后还可以相互检查对歌曲的演唱情况,确保最终的教学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家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实现了进步,这样的个性化教学一定会实现更好的效果。

3.巧用集体学习模式,丰富学习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管理的过程中,集体学习模式的运用非常重视,就是指整个班级共同学习,教师在布置统一的学习指令之后,全体明确了学习任务,采取共同交流互动的方式进行探索,最终获得相应的教学结论,这可以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3]。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科学采取集体学习模式,营造活跃互动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们积极参与进来。例如,在《渔舟唱晚》这首乐曲的教学中,可以先借助多媒体播放水墨画卷,介绍作品创作背景,之后进入全班弹奏演唱的环节,分析这首经典音乐的节奏和特点。通过将集体学习模式融入到个性化教学管理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在师生、生生交互的过程中,促使学生更好的自主探究学习,提高个性化教育的质量。

结语

总之,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优化教学方式的运用,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深刻欣赏音乐作品,感受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在这样更为开放化的教学中,促进高效音乐课堂的构建。

猜你喜欢
个性化音乐过程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音乐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同桌宝贝
圆满的过程
音乐
秋夜的音乐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