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及心灵的“慧”教育

2021-11-22 10:37王海港
读与写 2021年7期
关键词:条子心灵班级

王海港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第二小学 广东 东莞 523000)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那幼小的心灵。”我一直担任小学高段的班主任工作,本学段的孩子没有了低年级学生的盲目随从,也不具备中学生的独立自主,只是一味强调自我,觉得自己什么都对,即使错了也要坚持到底,如果班主任一味地“管”、“卡”、“压”,得到的就是不屑的眼神、无理的顶撞,甚至抗争的大吼。做好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需要我们教师像妈妈一样用最敏感、最细腻的心,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注意发现,耐心引导,做好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1.小条子,宽胸怀

在一次征集班级管理的建议的班会上,有个同学站起来说:“这次没得文明班,都怨小雄,他总是忘记校卡,该他扫地时,总是拖拖拉拉。”这个还没说完,那个又站起来说:“小强、小洋还经常在走廊上追逐打闹。”“我没有”、“你说了”……一时间班里成了一锅粥,有的埋怨、有的气愤、有的委屈。这样争吵,指着,不仅不利于班级管理,而且使同学关系变得紧张起来。于是我向大家宣布,班会课前,你可以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一个小条子上交给我,班会时我来总结情况。这下同学们高兴了,一张张无记名的小条子塞满了我的抽屉,我认真做好归类、记录工作。个别学生的问题,班会前找他们单独谈心;共性问题我会在班会上总结,并严肃指出错误的存在及改正的方法,这一柔一刚还真奏效,同学们乐于接受批评并积极改正。因为写条子及时、提出口号及时、检查及时,所以班级工作井井有条,同学之间发生口角的少了,互相提醒的多了,同学们更学会了自我约束。

2.呵护心灵,人人有责

作为班主任,努力教会学生与同学们共情,与集体的每一个同学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生活在这样的班集体才会感到温暖,幼小的心灵才能得到健康的成长。

一次数学课上,一位家长推开门就喊:“芳芳,妈妈给你送衣服了,快来穿上。”这时的芳芳满脸通红,其他同学哄堂大笑。我马上意识到,这应该是芳芳的妈妈,接班前了解学生情况时,老师就反映她妈妈脑子受过刺激,精神异常,经常在上课时推门大喊大叫,使成绩本来就落后的芳芳倍受同学们的嘲笑。想到这儿,我连忙笑着说:“你好,我是芳芳的老师,您把衣服给我吧,我给她。”同学们看我对芳芳的妈妈那么客气,安静了许多。课下,我找芳芳谈心,告诉她,今天的事儿是同学们不对,没礼貌,我会好好教育他们的。以后,老师就是你的朋友,有什么事尽管给我说,特别是有同学欺负你了,要及时告诉我。第二天,我早早地召集了全班同学进行了谈话,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后,我们达成一致协议:一是芳芳的妈妈就是我们的妈妈;二是芳芳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从那天起,帮助芳芳的多了,主动教她做题的多了,和她一起玩儿的多了,借给她课外书看的多了。有什么事怕她学不好嘴,我就亲自打电话,开始芳芳还胆怯,不好意思,到后来,经常看见她欢乐的笑脸。虽然她的妈妈每次见到我,都问你是谁?是芳芳的老师?虽然同学们还有时笑,但已找不到嘲笑,而是宽容的笑,懂事的笑。我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能让那些不幸由于不良环境导致艰难境遇的孩子掉队,教育这些孩子更要比正常儿童付出百倍的耐心、细心和同情心。

3.隐藏批评,快乐成长

造成教育问题少年的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这些个性鲜明的孩子,就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人们教育,约束他们。如何面对有过错的学生,如何面对犯了错却仍不知自己错在哪的孩子,需要我们小心翼翼的施加影响。初踏讲台时,以为学生犯了错,一定要当面指正,大声训斥,以达到“杀鸡敬猴”的目的,结果往往是优秀学生默默流泪,虽不争辩,但在渐渐与我疏远;脾气暴躁的学生据“理”力争;遇到“刺儿”学生,他便会不紧不慢的给你较上劲儿;必须要争得最后一句,老师的气儿越攒越多,最后大多以“行,我管不了你了,你给我出去”暂告一段落。冷静一段时间后,还得主动找学生谈心,找到问题的症结。疏通学生的心理,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以及今后怎么做。后来我就渐渐发现,不管多刺儿的学生,只要找他单独谈,态度一般较好,简直和当时判若两人,问及原因,是强烈的自尊心在作怪。现在的我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遇到问题首先冷静思考30秒。在尊重的前提下,激其自信,促其自觉,这样的动力才持久,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猜你喜欢
条子心灵班级
条子泥:只此湿地间 万物皆可爱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门内
班级英雄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相亲漫画二则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