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科技金融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一带一路”沿线省市为例

2021-11-22 09:44周娟美庄影星
河南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省市倡议一带

周娟美, 庄影星

(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太原 030051)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鼓励发展科技金融产品. 由于创新活动具有强外部性和高风险性的特征,使得区域创新活动很难获得市场金融的支持,这就需要政府发挥其引导作用,对区域创新提供金融支持. 作为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科技金融与区域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实现科技创新发展的一系列公共财政政策与科技投入、公共金融政策与科技服务的政府安排[1].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一带一路”的创新发展开始迈入崭新的阶段,以国内沿线省市为主体的区域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由此可见,“一带一路”沿线省市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创新,区域创新也少不了公共科技金融支持.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公共科技金融投入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区域创新迎来重大发展契机. 那么,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公共科技金融对其创新绩效的总体影响如何,公共科技金融对“一带”和“一路”的创新绩效是否有区域异质性影响,“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前后公共科技金融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又有着怎样的变化,未来该如何提升“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创新绩效,这些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一方面为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倡议和优化公共科技金融投入,实现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对提升“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创新绩效、缩小区域间差距具有现实意义.

1 文献综述与理论假设

1.1 文献综述

金融体系的高效发展有利于创新资金投入的增加[2]、提高创新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有助于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3],而不完善的金融体系可能会影响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4]. 要想通过金融发展来刺激创新,就要将金融发展与科学技术相结合,从而有效地实现金融创新发展、区域研发创新绩效提升以及国家科技创新水平进步[5-6].

科技金融对创新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性[7]. 从城市来看,科技金融对那些相对发达城市的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8]. 从省域来看,珠三角地区相对于粤东西北地区科技金融投入充足,创新效率较高[9];政府财政科技支出可以为湖北省创新产出较低的地市提供最大的支持[10]. 从省际来看,东部地区科技金融投入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比其他地区更明显[11]. 此外,还有少部分学者从区域创新的某一角度出发,探究科技金融对区域研发创新和区域绿色创新的影响. 研究发现科技金融可以通过资本回报率来提升区域研发创新效率[12],还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水平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产生积极影响[13].

不同类型的科技金融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同样具有差异性. 在对区域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上公共科技金融比市场科技金融的有效性更强[10,14]. 公共科技金融不仅对区域创新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15],还对省级高技术行业的创新发展具有推动作用[16]. 因此,不论是区域创新还是行业创新,政府应发挥其引导作用,增加公共科技金融对区域和行业的创新投入. 鉴于公共科技金融对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各级政府部门对于制定促进创新发展的公共科技金融配套政策措施应有所启发[17].

综合现有文献可知,大部分学者更多地从金融或科技金融出发,探究其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但关于公共科技金融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的成果不多,而且以“一带一路”沿线省市为研究对象来研究公共科技金融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的文献更是缺乏. 因此,本文首先以“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市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为例,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其公共科技金融如何影响创新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其次,分“一带”和“一路”研究公共科技金融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异质性影响;再次,分时间段回归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前后,公共科技金融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给出有关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2 理论假设

根据市场失灵理论和外部性理论,创新活动的高风险性和强外部性的特征,决定了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必须要通过公共科技金融来发挥其支持作用:一是公共科技金融投入可以发挥其拉动作用,弥补区域创新资金缺口,使得区域创新获得金融支持;二是公共科技金融投入可以缓解创新项目的资金风险,稳定区域创新主体信心,引导区域创新主体开展创新活动,取得突破性创新;三是公共科技金融投入可以降低区域创新主体的创新成本,提升单个创新主体创新水平的同时,对区域内部其他创新主体具有技术等创新要素溢出,从而促进区域整体创新绩效提升. 这也得到了学者们的认可,他们认为公共科技金融比市场科技金融可以更好地促进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10,14].

由此提出假设1:公共科技金融对“一带一路”沿线省市的区域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区域发展非均衡性的显著特征. 这种区域发展不平衡不仅是地理位置的差异,还是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的显著差异. 这些差异会引起区域创新绩效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从现有文献中也可以发现,公共科技金融对不同类别区域的创新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区域范围广,其中“一带”多为中西部地区,其技术、人才与资本等多种创新要素和“一路”东部发达地区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受区位、资金等区域要素的影响,公共科技金融对“一带一路”不同沿线省市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可能存在区域差异.

由此提出假设2:公共科技金融对“一带”和“一路”沿线省市的区域创新绩效具有异质性影响.

根据公共政策学理论,政策具有引导与调控等积极的功能导向.“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政府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措施,通过不同路径影响着区域创新主体的融资,进而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政府成立的“一带一路”专项贷款、丝路基金等为区域创新主体在“一带一路”创新项目中提供金融支持;政府通过给予“一带一路”创新主体政策优惠,提高了公共财政资金对“一带一路”创新主体的支持力度,有利于资金等创新要素的集聚,引导创新资金流入“一带一路”创新主体.“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创新资源会主动向“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倾斜,这直接加快了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从而对沿线省市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产生积极作用.

由此提出假设3:相比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前,倡议实施后,公共科技金融对“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2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定

2.1 模型构建

通过以上理论分析可知,区域创新活动具有强外部性和高风险性的特征,公共科技金融可以弥补由区域创新活动特征所引起的损失,为其提供资金支持. 为了研究“一带一路”沿线省市的公共科技金融对区域创新绩效具有何种影响关系以及验证三个假设,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时发现,公共科技金融与区域创新存在着线性关系[18],且公共科技金融对区域创新具有正向引导作用[19],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其中:i和t分别为地区和年份;λ、θ为待估参数;εit为随机扰动项;ripit为因变量区域创新绩效;pstfit为自变量公共科技金融,用财政科技支出作为其代理变量. 控制变量包括五个:即pfit为人力资本投入,用R&D人员全时当量表示;lnbcit为企业自有资金,用R&D 经费中企业资金的自然对数表示;lnpgdpit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GDP 的自然对数来表示;ulit为地区城市化水平,用地区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重表示;openit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用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地区GDP的比重表示. R&D经费中企业资金和人均GDP取自然对数是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

2.2 变量设定和数据说明与处理

2.2.1 变量设定

1)被解释变量:专利作为创新活动的重要产出,可以较为科学准确地反映区域创新水平发展程度与技术革新的趋势,且数据来源充分科学,是国内学者目前普遍采用的用来测度创新绩效的指标. 另外,发明专利相对于其他两种专利来说更具创新性,专利授权量相比申请量更能代表经科学认证且有效的专利数. 因此,本文借鉴蒋文华等[20]和周锐波等[21]的做法,选取发明专利授权量来测度区域创新绩效.

2)解释变量:关于公共科技金融的衡量,目前大部分学者均以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作为代理变量. 本文依据多数学者的做法,将财政科技支出用来衡量公共科技金融.

3)控制变量:从前人的研究成果可知,闫燕燕和赵丽娟[16]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投入与企业自有资金分别对区域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促进和抑制作用;陈升和扶雪琴[22]的研究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科技投入也有一定的作用,从而影响着区域科技创新效率;胡丽娜[23]的研究表明地区城市化水平与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同样对区域创新能力有着不同的影响. 因此,本文借鉴前人做法,选取如下五个控制变量:人力资本投入,以R&D人员全时当量来衡量;企业自有资金,以R&D 经费中企业资金的自然对数来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GDP 的自然对数来表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用地区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重表示;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用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地区GDP的比重表示.

相关变量的说明详见表1.

表1 相关变量的解释说明Tab.1 Explanation of related variables

2.2.2 数据说明与处理 本文在进行实证研究中以2009—2018年中国“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例(其中西藏因数据缺失问题对其剔除),展开总体研究与异质性研究. 在进一步研究中,为了研究“一带一路”实施前后公共科技金融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的具体情况,同时考虑到“一带一路”倡议在2013年才被提出,鉴于政策效果的滞后性,因此本文将有关数据划分成2009—2013 年与2014—2018 年两部分,分时间段展开研究并进行对比分析.

本文所使用的发明专利授权量数据、财政科技支出数据、R&D经费相关的资金数据、研究人员全时当量数据均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城镇人口比重数据、进出口贸易总额数据、地区GDP数据、各类价格指数等来源于各地区历年的统计年鉴以及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其中,财政科技支出利用以2009年为基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其进行价格因素的消除[24]. 企业自有资金使用的是R&D经费中企业资金的存量. 采用永续盘存法来估算存量,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bcit表示R&D经费中企业资金的存量;Kit表示当期R&D经费中企业资金投入;δ为折旧率;Pit为R&D价格指数;i和t分别为地区和年份.

首先,要将R&D当期经费中的企业资金投入平减成实际值. 借鉴李健等[25]、李向东等[26]构造的R&D价格指数,即R&D表示价格指数、=α1*表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α2*表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其次,将所涉及的价格指数都折算成以2009年为基期的不变价,对系数的设定借鉴李健等[25]的研究做法,即α1=0.55和α2=0.45. 最后,用折算后的R&D价格指数对当期企业研发资金投入进行计算,将其折算为以2009年为基期的各地区各年份研发经费中企业资金投入值.

对于基期研发经费中企业资金投入的存量,本文依据吴延兵的做法[27],用下面公式来测算:

其中:bci0为地区i的基期存量;Ki0是经过平减后的2009 年R&D 经费企业资金投入;g是地区i在2009—2018年R&D经费中企业资金投入的年平均增长率;δ为R&D经费中企业资金投入存量的折旧率,采用文献中普遍的经验设置,设定为15%[26-27]. 因此结合式(2)和式(3),就可得到2009—2018年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市的R&D经费中企业资金投入存量.

在实证分析前,对各个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说明(表2). 由表可知,区域创新绩效、公共科技金融投入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均有很大差距. 这说明在2009—2018年间不同年份、不同省份的区域创新绩效和公共科技金融投入差距明显,也反映了公共科技金融投入与区域创新发展水平具有时间和区域的差异性.

表2 相关变量的统计特征Tab.2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lated variables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总体分析

3.1.1 基准回归 本文运用Stata16软件并采用较常使用的三种估计方法:混合回归估计、固定效应回归估计以及随机效应回归估计. 对公式(1)进行初步回归,结果见表3.

表3 三种估计方法的回归结果Tab.3 Regression results of three estimation methods

从初步回归结果来看,不论是何种估计方法,公共科技金融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均是显著正向作用.为了确定哪种估计方法更为有效且科学,运用相关的检验方法:F检验和Hausman检验. 其中F检验的p值为0.000 0,Hausman检验的p值为0.000 1,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更为适合.

为了研究公共科技金融对“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逐个加入控制变量的方式来检验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如表4中模型①~⑥.

表4 总体回归结果Tab.4 Overall regression results

由模型①~⑥可知,公共科技金融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其中模型⑥加入所有控制变量后回归系数为0.273. 此外,逐步加入控制变量后,模型的显著性均没有变化,回归结果具有稳健性. 这说明,公共科技金融对于“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公共科技金融越完善,区域创新绩效越好. 这也验证了“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各级政府积极参与区域科技创新建设,能够依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产业基础条件等,有针对性地、科学地规划公共科技金融投入.

创新作为提高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近年来得到了沿线省市各级政府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与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被提出的背景下,各沿线省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金融创新政策与科技创新政策以支持、引导、鼓励创新活动的开展,公共科技金融投入的意愿也在逐渐加强,这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3.1.2 内生性检验 考虑到公共科技金融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双向因果关系问题,本文借鉴胡丽娜[23]的做法,对公共科技金融进行滞后一期处理,以解决模型内生性问题,结果见表5.

表5 内生性检验结果Tab.5 Endogenous test results

由表5 可知,公共科技金融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且回归系数为0.237,这说明在控制了区域创新绩效对公共科技金融的逆向影响后,回归结果依然显著,进一步说明了“一带一路”沿线省市的公共科技金融对其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1.3 稳健性检验 本文采用替换变量的方法对模型的稳健性进行检验. 考虑到有少数学者以R&D经费中的政府资金来测度公共科技金融[16],因此本文将公共科技金融的代理变量财政科技支出替换成R&D经费中的政府资金(gf). 该变量也运用了上述式(2)和式(3)进行了存量数据的计算与处理,结果见表6.

由表6可知,在财政科技支出与R&D 经费中政府资金(gf)相互替换的情况下,公共科技金融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均是显著的且都是正向影响,其他变量的显著性也没有明显变化,影响效果基本不变. 这说明“一带一路”沿线省市的公共科技金融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是显著且积极的. 由此可见,本文所构建的计量回归模型是稳健有效的.

表6 稳健性检验结果Tab.6 Robustness test results

3.2 异质性分析

本文在以上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将“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划分成“一带”和“一路”两部分展开进一步研究,结果见表7.

表7 “一带一路”沿线省市Tab.7 Provinces and cities along the“Belt and Road”

表8 为异质性回归结果,由表8 可知,公共科技金融对“一带”省市创新绩效没有显著性影响. 这可能是因为“一带”多为欠发达地区,公共科技金融支出规模较小,公共科技金融的监督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 对于开展研发活动的主体来说,公共财政科技投入缺乏针对性,盲目地对其投入支持,无法满足区域创新主体的需求. 这就无法显著地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很容易出现无显著性效果的情况.

表8 异质性回归结果Tab.8 Heterogeneous regression results

而对“一路”东部沿海发达省市来说,公共科技金融的监督管理体制机制更为完善,公共科技投入的对象与渠道更为精准,可以较好地满足创新主体的实际需要. 因此,公共科技金融对其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3 分时间段回归分析

为了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前后,公共科技金融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的异同,将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划分成两个时间段分别进行回归,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见表9.

表9 分时间段回归结果Tab.9 Regression results of different time periods

由表9可知,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前,公共科技金融对区域创新绩效呈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倡议实施后,公共科技金融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由负转正,呈现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总体回归结果保持一致. 这说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加速了各种要素间的流动,其中包括资金、技术、人力等,这些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可以有效地提升各沿线省市的创新绩效,促进其创新发展.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主要结论

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市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为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其公共科技金融如何影响创新绩效加以分析,验证了三个假设,得出以下结论.

1)从总体回归结果来看,在1%的显著水平下,公共科技金融对区域创新绩效是正向影响. 这说明公共科技金融对“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正向效应. 随着公共科技金融政策的完善以及公共科技金融投入的增加,“一带一路”沿线省市的创新绩效得到很大的提升. 也验证了“一带一路”沿线省市的各级政府重视公共科技金融对区域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通过制定有关政策措施来保证区域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推动区域创新发展.

2)从异质性回归结果来看,公共科技金融对“一带”省市的创新绩效没有显著性影响;而对“一路”省市来说,公共科技金融对其创新绩效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一带”多为中西部地区,公共科技金融投入规模较小且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区域创新主体的需求,很容易没有显著性效果;而对“一路”东部发达省市来说,公共科技金融政策更完善,公共科技金融投入规模较大、渠道更精准,可以较好地支持区域创新主体开展创新活动,因此呈现出显著的促进效应.

3)从分时间段回归结果来看,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前,公共科技金融对区域创新绩效呈现出显著的抑制效应;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后,公共科技金融对区域创新绩效呈现出积极的促进效应. 这说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促进了沿线省市的国内国际的多方面交流合作,加速了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的流动,使得公共科技金融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4.2 政策建议

通过对研究结论的分析,发现“一带一路”沿线省市的公共科技金融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积极效应、区域异质效应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前后的差异效应. 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强化政府在公共科技金融提升“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创新绩效的主导作用. 公共科技金融作为政府所主导的一种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工具,“一带一路”沿线各级政府应发挥其引导作用,通过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并逐步引导和激励多种资金参与区域创新活动;加快完善“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区域创新的体制机制建设,加快“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协同创新发展.

第二,公共科技金融对提升“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创新绩效的支持要因地制宜. 对于“一带”而言,政府应加强公共科技金融监督管理体制机制的完善,财政科技投入既要有明确的投入对象和渠道,体现针对性与精准性,还要满足创新主体的实际需求;对于“一路”来说,各沿线政府应加大公共科技金融投入规模,加强财政科技资金管理,优化与完善公共科技金融政策.

第三,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省市创新绩效提升的助推作用. 鉴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前后,公共科技金融对沿线省市创新绩效的影响由负转正,因此,未来沿线省市的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依托“一带一路”政策,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实现国内国际的多方面交流合作,促进技术、人力、资金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从而促使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

猜你喜欢
省市倡议一带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Happy Afternoon Tea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