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拓展:语文教学应有的开放姿态

2021-11-22 11:26石超英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1年9期

石超英

【摘 要】语文教学一直都倡导积极、开放的课堂质态,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教材文本中,还需要收集、整合、运用大量有效的资源作为补充,在学生感知教材文本的基础上,充分落实拓展的资料,将资料作为学生理解文本、把握主题、落实运用的重要载体。本文为此提出:印证还原,借助资料精准理解文本;明向奠基,借助资料深入解读主题;实践迁移,借助资料拓展语用训练。

【关键词】印证还原 明向奠基 实践迁移 资料拓展

一、印证还原,借助资料精准理解文本

1.拓展解释,让资料成为理解文本的佐证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但要想真正发挥这个“例子”的作用,必须要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只有真正读懂了文本、理解了文本中的信息,才能将学生的认知朝着文本主题、写作方法的层面迈进。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很多文本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拓展和补充相关的资料作为印证,对文本中的信息形成解释与补充之势,为学生精准而深入理解文本奠定基础。

比如,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中《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作者的核心要点是呼吁每一位读者都要建立起保护地球、保护资源的意识,作者主要分列了这样的内容:(1)地球是美丽而渺小的;(2)地球的资源非常有限;(3)人类不可能移居其他星球;(4)呼吁保护地球。其中,很多学生都认为我们的这个星球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对课文中所提到的“渺小”“资源有限”等并不相信,甚至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的确,从学生现有的认知视角和知识经验来看,他们对于地球的认知是有限的。为此,教师就需要相机补充资料,提供联合国相关组织的数据,主要包括地球资源的人均数量、可供人类使用的年限等。

在一连串直观而精准的数据面前,学生真正认识到地球资源的限度,对于课文最后所倡导的“保护地球”“保护资源”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2.还原置放,让资料成为体验人物的支架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很多文本都是节选自经典名著,由于篇幅的限制,文本不可能将所有的语言都纳入教材中,这就容易让学生对文本形成一种错位理解或者断章取义。为此,教师要及时拓展补充原文资源,让学生能够以更加全面的视角来审视教材中的课文,真正为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生长服务。

就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中《西门豹治邺》一文为例,课文主要讲述了西门豹了解民情、惩治恶人、兴修水利三个方面,相机展现了西门豹聪明机智、正直善良的优秀品质。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前面“了解民情”和“惩治恶人”这两个板块中,事实上这对于西门豹治邺来说才刚刚开始,其人最大的功勋更多地体现在“兴修水利”上,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而深入地了解西门豹这个人物,教师进行了原本的再现和拓展。这篇《西门豹治邺》是根据《史记·滑稽列传》中的相关文字改编而成的,并补充了西门豹惩治恶人之后,带领百姓兴修水利的资料,组织学生在深入阅读的过程中,与教材中的文本进行感知与联系,整合现有资源,形成对文本、对人物的全面解读。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就将教材中节选的文本还原到原文中去,引领学生以更全面而深入的视角对文本进行了体悟,对人物的形象进行了更为丰富的感知。

二、明向奠基,借助资料深入解读主题

1.补充生平资料,为感知文本主题明向

由于作者在表达手法上的不同,他们常常并不会将自己表达的情感、主题和目的和盘托出,而是巧妙而委婉地蕴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为此,教师就可以相机拓展和引导,借助于丰富的资源对作者的生平经历进行感知,与文本内容形成“里应外合”之势,为学生更加深入地解读主题奠定基础。

例如,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中于谦的《石灰吟》,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诗,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借物抒怀而言志。诗人借助于对石灰制作过程的描述,展现了石灰一生的经历,并凸显了为了“留下清白”而甘愿“粉骨碎身”的可贵精神。这样的过程,其实与于谦的生平经历有相同之处。为此,教师就拓展于谦的资料:于谦生平好学,早年刻苦攻读,学有所成——对应诗句中“千凿万击”;青年为官时,一生清廉,全心都为百姓服务——对应诗句中“烈火焚烧”;土木堡之战,皇帝被俘,作为兵部尚书的于谦另立新帝,抵抗外敌,但惨遭奸臣陷害,最终如同石灰一样——对应诗句中“粉骨碎身”,但却留下了铮铮铁骨于这人世之中——对应诗句中“要留清白”。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让学生空对着诗歌的内容进行胡思乱想,而是在学生深入实践的过程中及时补充了相关资源,紧扣咏物诗的特点,为学生深入思考指明了方向,从而为把握诗歌意境和主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补充类群资料,为解读文本主题奠基

从内容信息到文本表达的主题,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思维质态上,主要体现在从理解文本内容向提炼表达用意的解读上。这一步思维的跨越是一种质变,教师就需要在学生具体学情转变的过程中设置不同的内容层级,并通过拓展不同类型的资料作为辅证,帮助学生逐步迈向文本的深处。

比如,教学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一文时,教师不能将教学的关注点局限在伯牙和子期之间的故事上,而需要从他们的言行交往过程中明确这个故事的核心主旨——友情。为了让学生更深入、更全面地认识到友情的内涵,教师相机拓展补充了古典诗词中的相关名句,比如“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绝弦已无声”,既让学生更加全面而深入地重新回顾了文本中的故事,又巧妙地引领学生对文本所表达的主旨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认知,为学生解讀文本表达的主题奠定了基础。

三、实践迁移,借助资料拓展语用训练

1.实践表达,让资料成为语用训练的资源

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体悟文本表达主题的基础上,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深处,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体悟与思考,并借助于拓展的资料,使其成为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表达的资源。

比如,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一文中,作者为什么要一反常态,将原本古诗词中“哀怨愁绪”的代表,转化成为一种乐观开朗的象征。此时,教师相机补充资料:原来作者宗璞的弟弟一直都很喜欢丁香花,此时弟弟身患重病,宗璞想借助这篇文章来鼓励病重的弟弟战胜病魔,所以紧扣丁香结的生长特点和外形,总结了自己的人生体悟:结,是永远都解不完的……岂不太平淡了么?为此,教师就可以紧扣拓展的资料设置语用训练题:作者最后的一段话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深意呢?作者想对自己的弟弟说些什么呢?似乎并没有直接写出来,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和拓展的资料,将自己看成是作者,把意欲表达的话直接呈现出来,为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生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所呈现的资源就成了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有效补充,学生将其与文本内容、表达的主题进行统整,有效地推动了学生内在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

2.迁移方法,让资料成为语用训练的载体

教材是范例,但我们不能完全局限于教材。语文教学一直都倡导课内得法、课外得益。因此,教材范例的价值被发挥出来之后,教师就需要着力引导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体悟,通过资料的再现,让学生在全新的资源中进行实践和巩固,更好地推动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

比如,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紧扣关键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天窗》一文中,就紧扣课文中两次出现的“小小的天窗成了你唯一的慰藉”这一关键性语句,深入文本语言中进行体悟,感受作者轻快、激动、兴奋的内在情怀。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着力于感受文本的内在情感上,同时也对学生注重了“紧扣关键词体悟情感”这一方法的训练。为此,教师拓展著名作家江南月的同题散文《天窗》的片段,组织学生利用课文中学习积累的方法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用习得的这一方法进行巩固和训练。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所拓展的资料成了训练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载体,便于学生在利用教材课文掌握了方法之后进行巩固。

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一本教材,而需要以开放的资料,融入更多的资源,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更深入地洞察文本主题,更有效地实现能力的发展。为此,教师要善于开发和整合文本的训练资源,更好地推动学生内在认知素养的不断提升,为学生语言能力的生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邵薇,刘雪峰.小學语文阅读教学中拓展资料的使用策略[J].现代教育,2017(5).

[2]胡梦婷.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观察,20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