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多文本阅读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1-11-23 03:26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一小学陈玉花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2期
关键词:现代诗歌土地农民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一小学 陈玉花

统编语文教材,每个单元安排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精读课侧重老师教,结合例子,指点方法,激发兴趣。而略读课重在让学生自读,举一反三,将方法运用到自主阅读实践中。统整课内外阅读,引入更多的课外自读篇目,由课内教材中的“一篇”,拓展到课外的“一篇”或“多篇”。这种“1+X”多文本阅读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学好教材的同时,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更优质、更广泛地阅读、理解、迁移和运用,整体、比较、思辨的视角,能大大提升阅读的效率。

笔者在本学期组内研讨课中,就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珍爱我们的家园”中略读课文《三黑和土地》进行了拓展多文本阅读教学,下面谈谈个人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树立开放的大阅读观,确定议题选文

在本组前两篇精读课文学习中,学生产生了美好的田园情怀,环保意识进一步激发,进行了抓关键句、把握主要观点的语文要素训练。我利用20 分钟的小课,紧扣阅读提示,进行了《三黑和土地》的略读指导。学生自主阅读,了解作者苏金伞和创作背景土改运动,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三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和重获土地的喜悦。鼓励他们在之前阅读现代诗歌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现代诗歌的表达特点。

初步选定议题“农民与土地”之后,围绕苏金伞乡土诗作、农民、土地等关键词开展了现代诗歌(更长于抒情)的广泛多角度阅读,读到艾青,读到海德格尔,读到刘湛秋,读到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农民……我是农民的女儿,越读,我内心越发激动,“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土地,人类永恒的家园。土地,农民心中的眷恋。开放的大阅读理念,让我的思路别有洞天——最终我选定《中国的土地》(刘湛秋)、《最好的早晨》(苏金伞)、《多情的土地》(任志平)三篇现代诗歌。

这三篇与《三黑和土地》在人文主题、表达特点、作品体裁等方面有比较强的互文性。《中国的土地》从神奇的土地和美丽的人民两方面着笔,《最好的早晨》描绘农民耕作的鲜活明丽的早晨,《多情的土地》借故乡熟悉的一草一木,抒发浓浓的乡情。课内外四首诗歌,虽创作背景不同(土改运动和改革开放),构思表达角度不同,但诗歌主题“农民与土地”(人与自然)中蕴含的“爱”是相通的。

从课内到课外,由一篇到多篇,在确定议题,精选文章的过程中,教师自己的阅读视野被打开,立足整体,对文本进行由表及里的解读,教师成为真正的阅读课程的开发者。

二、培育语文核心素养,定位教学目标

新语文倡导独立阅读、自主阅读、个性化阅读、多重对话等新实践。近几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核心素养的提出,给语文教育注入了源头活水,标志着语文学科更多走向人文品格的培育与提升。听、说、读、写中最重要的是阅读教学,在重视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需要特别关注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人文浸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第三学段具体阅读目标,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等,基于对以上几首现代诗歌的文本解读和高段学情分析,紧扣课标学段阅读目标,立足单元目标,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①阅读三首与土地、农民有关的现代诗,抓住关键句,把握诗歌内容,了解现代诗的基本特征。②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策略阅读赏析,在诵读、交流中,进一步感悟农民对土地、对家乡、对祖国深厚的热爱和眷恋之情。③在诵读基础上,鼓励学生表达对土地的新感受。这三个教学目标抓住了重点,突出了要点,准确把握了难点。

三、选择多种阅读策略,有效教学实施

以往语文教学比较偏重精读,学生阅读视域比较狭窄,只会精读,且阅读速度很慢。统编本语文教材更加注重多种阅读方法的灵活运用——默读、速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等阅读实践。

在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了以下板块 :①图说“农”字理,趣味导入。②复习现代诗特征(如鲜明的形象、饱满的情感等)。③选读《三黑和土地》前三节,回味喜与爱。④指导赏析《中国的土地》。⑤小组合作学习《最好的早晨》《多情的土地》(借助表格学习单)(抓住重点句批注感受)。⑥四首连读,精彩诵读展示(比较阅读,关注比喻、反复、借代等修辞,抒情的方法等)。⑦即兴抒写对土地的感受。⑧布置作业,推荐阅读《在希望的田野上》,并学唱歌曲;课外阅读苏金伞诗歌《小轿和村庄》,写下读后感悟(或自选同主题散文)。

教学实施中,师生选择了多种阅读策略:如四首诗歌并置,快速浏览,整体感知;每一首诗歌自主默读,联想意象;逐首跳读,寻找抒情的中心句;比较阅读,发现同与异。归纳出现代诗特点: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厚的抒情性和和谐的音乐性。多文本阅读对学生阅读速度很有挑战。我欣喜地看到,中高年级学生有潜力,在教师的激发、培育中,运用比较、统整等策略,其默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技能有所提升。

四、回归润语文新理念,渗透家国教育

统编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组织单元,在党和国家强调“立德树人”教育这个大背景下,阅读教学中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功能必须得到强化。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强化责任担当,成为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笔者坚持在语文课堂中践行“润语文”主张,引领学生在听、说、读、写、思的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课堂充盈爱与美的人文气息,情意融融。在此课多文本阅读中,体会土地上的劳动者对土地、对家乡、对祖国深厚的眷恋和热爱之情,并上升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永恒主题中。教学在努力体现“读写并重”的新阅读理念。课堂上,教师片段示范,学生有感而发,即兴写下对脚下土地新的感受,充实丰满,饱含真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土地、对家国爱得深沉!

一线语文老师,在教好课内教材的同时,应该为学生构建更丰富的母语课程,带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阅读。在实践中,学生会逐渐增强自主研读、自主建构的能力,并将焕发出强大的学习能力。基于1+X 理念的多文本阅读实践,促进学生内在精神成长和文化认同,促进他们阅读素养的提升——习得策略练思维,学会积累促表达,体悟情感会赏美。

猜你喜欢
现代诗歌土地农民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耕牛和农民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
英语现代诗歌对物的观照及其诗意生成
农民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高中现代诗歌教学略谈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