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鸭场中常见病的种类及综合防控措施

2021-11-23 05:02胡万国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3期
关键词:雏鸭养鸭氏杆菌

胡万国

(安徽广德畜牧水产局安徽宣城 242200)

当前在养鸭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鸭病的出现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成为了制约养鸭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未来的养鸭业发展中应尽可能的降低疾病的发生几率,确保鸭健康生长。本文从养鸭场中疾病的发生病因的不同,概况了三种最常见的疾病类型中几种常见的疾病,希望为养殖单位提供参考。

1 细菌类疾病

1.1 常见的细菌性疾病

1)鸭传染性浆膜炎。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侵害鸭而导致的一类出血性败血症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2~8 周龄雏鸭,尤以2~3 周龄雏鸭病死率高。鸭传染性浆膜炎在季节变化及气温较低的冬春季常见。临床上主要症状为缩颈,行动迟缓,嗜睡,共济失调,腹泻等。濒死鸭多出现背脖、角弓反张等神经失调症状。鸭传染性浆膜炎主要病理变化是引起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等[1]。

2)鸭巴氏杆菌病。鸭巴氏杆菌病即鸭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鸭巴氏杆菌容易感染各个品种、不分性别、各个日龄的鸭,尤以产蛋鸭最为易感,且主要感染4 周龄以上的鸭群。鸭巴氏杆菌病通常发病急,死亡快,病死率高,是危害养鸭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主要剖检变化为肝脏肿大、质脆,肝脏表面有白色或灰黄色、针尖大小的坏死灶等。

3)鸭大肠杆菌病。该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原菌可侵害各种日龄的鸭,尤以3~6 周龄的雏鸭最易感。当鸭场卫生条件差,舍内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气温多变时,更易发病。病鸭多表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羽毛逆立,嘴角触地,拉绿色稀便,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不及时,多因败血症而死亡。病鸭和带菌鸭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剖检主要以肝周炎、心包炎为特征,在肝脏和心脏表面覆盖纤维素性薄膜等。

1.2 细菌类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要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提高鸭群自身的免疫力,避免各种致病菌的侵入。

1)加强环境卫生的管理,及时清理积粪,鸭舍定期通风透气,严格执行消毒卫生防疫制度,可选用效果好、刺激性小的消毒液对鸭舍及用具等进行消毒;

2)养殖过程中尽量减少或避免应激因素,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尤其气候多变的季节更要加强饲养管理;

3)避免与其他不同家畜家禽以及不同日龄的鸭群混合饲养,避免交叉感染;

4)保证合理的饲养密度。很多细菌性鸭病都可通过呼吸道传染发病。饲养密度过大,会极大增加感染发病的几率;

5)疫苗免疫是预防现有各类细菌性鸭病的最有效的措施,养鸭场应根据自身养殖情况,制定免疫计划,选用效果好的疫苗开展免疫;

6)一旦有疑似病鸭出现,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病禽及时隔离治疗,可选用高敏的抗菌类药物治疗患病鸭。病死鸭应全部烧毁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健康鸭群开展紧急接种,并通过饮水或饲料给药的方式进行群体预防。

2 病毒类疾病

2.1 常见的病毒性疾病

1)鸭瘟。鸭瘟即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鸭瘟病毒可感染各个品种的鸭,尤其是成年鸭和产蛋鸭最为易感,幼龄鸭较少发病。鸭瘟一旦发病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病鸭体温升高,食欲下降,饮水增加,腹泻,排绿色或灰白色稀粪,鸭头肿大,鼻腔分泌物,呼吸困难,泄殖腔黏膜水肿充血,喜卧不动,严重病鸭病程后期体温下降,极度衰竭死亡[2]。目前鸭瘟尚无特效药物,注射抗鸭瘟高免血清预防和治疗效果较好。临床上多以提前预防、及时免疫为主要防控方式。

2)鸭病毒性肝炎。该病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类传染病。鸭肝炎病毒抵抗能力较强,寄生在尿囊内快速生长繁殖,最易感染3 周龄内幼龄雏鸭,感染后病死率高。该病发病快,病程短,死亡快。患病鸭食欲废绝,两腿无力,排绿色稀便,有的病鸭嘴和爪尖部位变成暗紫色,濒死病鸭出现头向后背、蹬腿等症状。剖检可见肝脏肿大,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对母鸭、种鸭及雏鸭皮下注射病毒性肝炎疫苗,可以产生较好的抗病毒能力。

2.2 病毒性疾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对养殖业产生了严重的危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此类疾病的防控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提高养鸭场的日常饲养管理水平,严格做好对鸭舍、环境、水池、食槽等的卫生消毒工作;

2)养殖场相关人员提高防疫意识,从各个方面做好防疫工作。从根源上杜绝疫病的引进,需做好雏鸭选取和检疫工作,严禁从疫区或疫场进雏,对于购进的雏鸭进行疫苗的主动免疫,可根据疾病的种类安排疫苗接种;无关人员不许进入养殖场内;

3)一旦有病毒性疫病发生,必须对鸭群进行全面检查,采取严格的隔离消毒和紧急预防接种。严禁出售或食用病死鸭,应无害化处理尸体、粪便、羽毛、污水、垫草等。

3 非微生物类疾病

3.1 常见的非微生物类疾病

此类疾病的发生多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而引起的,在养殖过程中应尽量避免。

1)盐中毒。当饲养人员在配合饲料配比时,没有严格按照比例添加各成分,使得饲料中盐含量过高,导致鸭群摄盐过多,而出现的中毒症状。患鸭口渴饮水量增多,口鼻处有黏液导致呼吸困难,严重者死亡。盐中毒的鸭首先灌服油类泻剂,使鸭排出多余的盐分,再灌服温糖水和小苏打,治疗后可恢复正常。

2)鸭曲霉菌病。发霉的饲料和垫料含有较多的烟曲霉素和黄曲霉素。饲喂发霉的饲料或铺垫发霉的垫料,都会诱发曲霉素病。雏鸭尤其是3 周龄以内的雏鸭容易感染发病。病鸭多表现食欲减退,声音沙哑,呼吸困难,流涕流泪等临床症状,严重病鸭会出现抽搐等神经症状。鸭曲霉菌病可用硫酸铜溶于饮水中或服用制霉菌素进行治疗。做好饲料的贮存和及时更换垫料等日常管理工作可有效地预防该病的发生。

4 小结

任何疾病的发生,归根结底都是对鸭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所致。养殖人员提高意识,严格执行各项预防工作,精心饲养,保持鸭舍清洁卫生的环境,彻底消毒,科学免疫预防,合理配置饲料等[3]。当前鸭场疫病的发生都不是单纯的一种病菌感染,常常是细菌类疫病混合感染或细菌性、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等多种形式并存,对防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雏鸭养鸭氏杆菌
周三根:养鸭走上脱贫致富路
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在布鲁氏杆菌感染诊断中的效果及准确率分析
布氏杆菌病,你了解多少
巧得妙方
试论羊布鲁氏杆菌的综合防控措施
永修贫困户养鸭铺就脱贫梦
不明原因发热,当心布氏杆菌病
樱桃谷鸭雏鸭的饲养管理要点
雏鸭运输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