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成本会计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基于“零距离”对接成本管理岗位要求

2021-11-23 04:52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13期
关键词:零距离成本会计实验教学

胡 伟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会计学院,长沙 410205)

0 引言

在经济数智化的当下,企业面临的竞争愈发激烈,成本领先已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而成本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从目前情况来看,本科会计毕业生一般需要在参加工作若干年后才能完全胜任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这与企业希望“零距离”对接岗位还有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会计教育从理论到实务还存在“硬过渡”或“过渡不足”的情况,为实验教学不足或薄弱所致。为了实现学生的知识向能力高效转化,减少企业再培养的时间、成本和风险,开设会计专业的本科高校有必要将“零距离”对接岗位要求作为出发点[1],进行成本会计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出精通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应用型会计人才,从而实现会计人才的供需匹配。

1 当前成本会计实验教学的现状

各高校虽然重视成本会计教学,开设了形式多样的成本会计实验,但在新形势下诸多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

1.1 重传统,轻变化

从实验的内容来看,过于强调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运用,比如品种法、分步法等,未及时跟进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变化。例如,许多企业正向数字化转型,采用智能制造方式,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已不合时宜,作业成本法将大行其道。再例如,网络定制销售模式盛行,定制化生产前后端的系列服务成本尤为突出,企业更关注“个性服务的全流程成本”,创新分批法也势在必行。

1.2 重核算,轻管理

从实验目标来看,过于强调核算能力,忽视成本经营规划和决策能力的培养。现行实验一般都是提供相关的原始资料,然后要求学生按照会计准则和账务处理流程,采用一定的方法把产品成本计算出来即可。这导致学生只会按规则核算财务成本,不知道如何提供个性化、具有灵活性的成本信息,无法深层次地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进而造成会计人员在企业内部被边缘化。

1.3 重财务,轻业务

从与经济业务的联系来看,现行实验的业务与财务处于分离状态,成本计算与经济业务仅是通过原始凭证建立的纸面联系。比如产品生产涉及的材料,在成本计算过程中只关注被什么产品消耗、消耗了多少数量和金额,至于材料如何采购和存储、材料质量好坏、为何要消耗这种材料、这种消耗是否科学等一系列的问题都不在考虑范围。会计人员不懂业务,跳不出会计思维,对问题无法溯源,导致其在讨论成本控制时显得苍白无力。

1.4 重局部,轻全局[2]

从实验的对象看,现行实验仅关注生产环节,聚焦于生产车间。其实企业的价值链活动由几个相互衔接的环节构成,如研发、供应、生产、储运、营销和售后等,每个环节都会发生成本,并且相互影响。比如研发环节的产品设计差异会影响生产成本,生产环节的投入又会影响后续的售后服务成本。从战略角度来看,成本问题不能局限在车间的生产环节,而应该从企业的价值链、各部门协作情况来分析。

2 成本会计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

发展性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过程中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教学的重要任务尽最大可能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去探索,深刻理解所学知识,进而掌握技能技巧,促进学生向前发展。知识是能力获得和发展的基础,但知识向能力转化受知识类型、学习策略和学习情境等中介变量的制约[3]。所以,实验改革应围绕知识类型、学习策略和学习情境创新展开,架起一座从理论通向实务的桥梁。

2.1 知识类型为构建融合的知识体系

随着财务智能化的发展,基础财务人员逐步被人工智能系统替代[4],会计工作将转向以成本管理为中心。所以,实验教学的知识类型必须向三个方面拓展,构建适应现代成本管理的知识结构。

2.1.1 实施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一体化

过于强调核算的“动手”,弱化管理的“动脑”,知识结构的偏颇是导致学生难以应对职场上复杂工作的重要原因。实验内容应予以拓展:产品成本扩展为经济成本,成本核算扩展为成本核算与控制并行,从生产环节成本扩展到全价值链成本,从事后成本扩展到成本预测、预算、分析和评价,从战术成本扩展到战略成本。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价值决策能力,使学生从“核算型”向“管理型”人才转变。

2.1.2 推进成本会计业财融合

业务与财务“两张皮”是造成会计“信息孤岛”和“管理壁垒”的根本原因。实验应提供业务前端,即全面展示企业的技术、材料、工艺和流程,并与财务后台协同。实验内容以企业业务模式为基础,将成本管理嵌入业务的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5]。应让学生理解生产技术、材料、工艺、流程与投资收益、潜在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促使学生的视角从“账房”向“整个企业”转变。

2.1.3 嵌入大数据知识和技术

当前大数据分析已经成为企业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需要会计工作深入到价值链各个环节,以获取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为企业各部门业务决策和运营管理提供支持[6]。因此,适合现代企业的会计人员既要有价值思维,又要有数据思维、技术思维。学生需要具备对海量非结构化、半结构化和结构化数据进行挖掘、清洗和转换的能力,以满足精准决策的信息需求,并具备根据数据分析研判外部市场变动趋势,诊断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能力。

2.2 学习策略为变革教学模式

大学以何种形式开展教学甚至比学习的内容更为重要[7]。考虑到校内的教学条件和成本管理的综合性、复杂性,选择和改善实验教学模式要注意逻辑步骤和实施程序,注重教学效果和效率。

2.2.1 建立分层递进的实验模式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构建“分层递进”的成本会计实验体系。实验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包括基础层次、综合层次、创新层次。基础层次实验(课程实验)以生产部门为基本场景,进行成本核算技能的训练,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概念、核算方法和程序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综合层次实验(专门实验)以整个企业为基本场景,设置企业内外部环境、业务前端和财务后台,通过角色驱动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去化解成本问题,培养学生成本管理能力;创新层次实验(毕业设计)进行成本领域理论与方法的创新研究,将所学知识升华,培养学生的辨析和表达能力。

2.2.2 实施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办法

校内实验是将企业场景引入实验室,使学生在抽象化的环境下进行相对真实的专业训练。由于在实验室内无法实现“一比一”还原企业,加之学生没有社会工作经历,直接开展实验难以建立完整脉络。因此,首先应开展校外专业认知,组织学生到实地参观学习,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经营环境、文化气氛、组织结构、生产组织、产供销业务、会计流程等情况,增强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学生再回到实验室,抽象化的内容可以具体化,业务理解更深刻,相关原理和方法的运用自然水到渠成。

2.2.3 采用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手段

虚拟仿真VR 技术通过视觉、听觉等效果的展现,给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感[7]。借助VR 技术将虚拟场景与实验室的物理场景、实验教材的业务场景相结合,可以打造“沉浸式”课堂,既可以向学生更直观地传递教学内容,增强感染力和交互性,又使得教学活动更加便捷,提高教学效率[8]。虚拟仿真VR 技术使得教师的教学内容有了更加直观的依托,教学资源信息量远大于传统教学资料[9],学生们面对的不再是无聊的学习材料和碎片化的信息,他们要面临的是更加逼真的教学活力。此外,借助VR 技术可以设计灵活的场景,促使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虚拟环境还可以提高学生专注度,激发学生自己的见解,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反思,有利于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2.3 学习情境为创设真实企业场景

实验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情境的真实程度,因此要创设新知识的应用、迁移场景,使学生将知识从最初的简单复述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

2.3.1 实验素材要具有客观性

实验素材选择生产型企业比较合适,其业务完整性较好。选择真实的生产型企业,仿真其内外部环境和价值链活动,提供经过“脱敏”和“筛选”后的数据,要求学生以战略成本管控为出发点,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对内部价值链活动进行平衡规划,合理配置资源以降低成本。

2.3.2 实验流程要具有完整性

首先,要模拟企业的价值流,从研发、采购、生产、储运、营销、服务进行全程模拟。其次,要模拟企业的物流,构建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固定资产的流转系统。再次,要模拟企业的现金流,包括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最后,要模拟企业的信息流,实现预算、核算、决算“三算合一”。把企业价值链上各环节的物流、现金流、信息流统一起来,要求学生通过优化企业的物流、现金流,并充分利用信息流对企业各个环节的成本实施有效管控。

2.3.3 实验环境要具有真实感

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制作物理沙盘或拍摄教学纪录片等方式,向学生全面展示企业的布局、经营业务、组织结构等基本概况。设置与企业有业务往来的供应商、银行、证券公司、财税部门、事务所、客户群等模拟机构,以满足企业经营过程中与外界发生物资、资金、信息交换的需要。建立与企业经营匹配的大数据资源库,以满足做预测、决策、分析的需要。通过全场景为学生营造参与企业成本管理活动的氛围和条件,以提高学生感官上的真实感。

2.3.4 实验角色要具有在职感

实验要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竞争市场,建立模拟企业和设置岗位角色,连续经营若干年来实施。要赋予学生自主经营权,以成本领先为战略导向,自由选择战术方案参与竞争。企业内部机构以决策中心为主体,由学生分别担任总裁、财务总监、研发总监、供应总监、生产总监、仓储物流总监、营销总监等决策角色,建立管理团队。定期进行岗位角色的轮换,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体验各个岗位工作,以培养学生全局观、系统观。通过赋予学生在职化身份,促使其现实地思考成本管控的途径,找到成本管理工作的现场感。

3 成本会计实验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

实验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改进实验课程自身的知识类型、教学策略和情境,同时还需要匹配理论教学、实验教材和实验师资来加以保障。

3.1 增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联度

理论教学通过教授概念、原理和方法,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实验教学则是理论教学的延伸,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科学实践相结合,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11]。若缺乏理论指导,学生的实验活动必然迷失方向,增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联度势在必行。要进一步完善理论教学内容,将分设的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课程融合为成本管理会计课程,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成本管理知识体系。要增设相关企业管理课程,例如供应链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等,为学生实现业财融合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还要设置《数据分析与挖掘、云计算技术、数据可视化等大数据课程,为学生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管理奠定基础。

3.2 编写对接岗位需要的实验教材

实验教材是实验教学思想、内容和方法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要遵循理实结合、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编写教材,内容应围绕工作任务进行组织[12],必须协调好内容、手段、环境与流程的相互关系,以确保实验目标的有效实现。实现教材的立体化,采用纸质教材和数字电子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支持泛在学习、移动学习和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学习[13]。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会不断更新,实验教材也需要与时俱进、适时更新。

3.3 配备理论与实务兼备的实验师资

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是教育现代化的人才支撑。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内容比理论课更复杂,教学更灵活,更富有挑战性,所以实验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得有丰富的实务经验。要以理论与实务兼备为原则来选拔师资,建立一个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可以通过强化职前教师培养和职后教师发展的有机衔接,采用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内外资源融合方法,以“传帮带”建立师资梯队的模式,来夯实实验教学团队。实验教师需要终身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便在教学活动中传授给学生新的成本管理思想和技能。

4 结语

企业财务智能化是大势所趋,它的深度和广度必然会不断深化[14],大量重复性、标准化业务的会计处理一定会被人工智能代替[15],未来会计工作职责将由现在的核算转向以成本为中心的管理工作,这是一个必然发展方向。通过打造基于“零距离”对接企业成本管理岗位要求的新型成本会计实验,可以克服当前成本会计实验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理论到实务的平稳过渡,由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培养出适应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岗位要求的会计人才。

猜你喜欢
零距离成本会计实验教学
零距离与远距离
和党旗零距离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成本会计在餐饮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与英国媒体零距离
物质流成本会计的核算原理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观察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