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遗活化”文旅产品设计探究——以东北地区文旅产品设计为例

2021-11-23 17:01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遗文东北地区产品设计

王 谣 卢 翼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同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我国疆域面积十分辽阔,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每个地域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尤其以东北地区最为鲜明。现代非遗文化的传承需要与时代相结合,并融入现代生活。因此,文创产品成为了一个很好的媒介,可以将非遗文化与产品设计相互结合,寻找其共同特征,让非遗文化活起来,使产品富有当地特色。

1 东北地区非遗文创产品的研究背景

民间文化与口传文化组成了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其与汉民族的精英文化、书写文化分流并处,构成了东北地区文化的气象万千,极大丰富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深刻内涵。根据国家级第一批、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东北三省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曲艺、传统手工艺、杂技与竞技、民俗等多种类型[1]。丰富的非遗文化既为文创产品创作提供了非常广泛的思路和灵感来源,也为打造属于东北地区的文创产品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东北地区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的意义

2.1 有利于东北地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几千年来,东北各民族一直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繁衍生息。他们创造了与游牧渔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时也创造了丰富的生态非物质文化产品,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大量新事物的涌现,导致许多非遗技艺都缺少新鲜血液的融入,有许多非遗技艺因为传承人去世而失传。因此,通过寻找当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承非遗文化,是本文探究的重点。

然而,对于东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不能只是走进校园举办几次讲座或者进行理论研究,而应该设计开发出顺应时代潮流、符合现代生活需求、具有当代艺术价值、深受青年人喜爱的非遗文创产品,并巧妙地将东北非遗配色、图案、纹理、人物事件融入其中,呈现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文创产品[2]。

2.2 有利于东北地区旅游景点的宣传

旅游景点是一个省的品牌特色,能使人形成特定的记忆,一个好的文创产品同样如此。以故宫文创产品为例,其在突出故宫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在文创产品的精神文化内涵、科技含量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力求研发出更多数量、更高品质、更受观众欢迎的文创产品,使这些产品达到历史性与时代性、思想性与观赏性、科学性与趣味性、知识性与通俗性的完美融合,使更多的观众能把真正的,具有文化内涵、实用的故宫文化带回家。东北地区的旅游景点也可以将非遗产品展现在游客面前,产品可以展示当地的风土人情,引起观者兴趣,使其萌生去东北旅游体验的想法[3]。

3 东北地区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应遵循的规律

3.1 注重产品的地域特色

灵感和基因是文创产品设计的重点。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所谓的文化或文明,即是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们所能获得的包括一切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性的整体。”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如果缺乏对地域文化的深入挖掘,就会使文化同质化,缺乏自身的独特性和闪光点,设计出来的产品也就会缺乏辨识度,不能代表地方特色[4]。

21世纪是一个个性化与创意盛行的时代,通过现代设计来表现地域文化精神,可以唤醒特定地域人们的自信心,使地方面貌丰富多彩,充满活力,提高地域的知名度,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如李波锋通过挖掘武汉人民儿时的记忆,结合武汉特色,设计出具有武汉记忆的产品—“二厂汽水”。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对于城市品牌的建设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5],因此,在东北非遗产品的设计中可以对东北非遗文化进行提纯,如颜色的提取、外形的提取,或者是表现手法的提取,进行元素的再构建,创造出能代表东北地区,带有东北区域特色的产品。

3.2 注重产品的精神内涵

要维持和增强“非遗”文化的生命力,就必须深入地去调研其根本所在,找到其灵魂和脉搏,精练其文化精神内涵,并将其添加到产品的设计中去。在非遗产品的设计中不仅仅需要关注产品的外形,还要兼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精神在其中的表达。如某酱油产品包装中,选取了非遗技艺“邦典”,又如冀南的皮影戏,通过对皮影戏元素的提取,应用到日历当中,栩栩如生。这些设计都是对非遗文化正确的解读与合理的设计利用,这样的文创产品不仅能创造出一定的商业价值利益,同时对优秀非遗文化精神的弘扬传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非遗文化最大的特点不仅仅在于它的技艺、材料,而是在于其所具有的精神文化,我们只有深入地去探讨、挖掘其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才能避免过度包装、夸大宣传、过度设计等问题。

3.3 注重产品的实用性

人们在选购文创产品时,往往会选择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为此,在设计中实用性应当放在文创产品的首位,新奇、有趣、文化内涵丰富、实用性强的优秀文创产品深受人们的欢迎。在设计中,可以通过对非遗物品进行深入了解和观察,提取其色彩、纹理、造型等特色,进行具象化处理,结合产品的使用功能,设计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文创产品。如故宫博物院制作的俑仕相伴系列作品,像牙签筒:俑仕环抱的手,背后的背篓,都变成了装牙签的地方,使得产品既能作为牙签筒来使用,又可以作为家中的一个摆件增添观赏性,这些设计能增加购买者的欲望。为此,在东北地区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中需要借鉴这种表现方法,在实用性的基础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4 注重产品的创新性

创意是推进产品创新的手段、核心和目的,是文化创意产品焕发新活力的主要推进因素。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创意已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前提之一。

为了避免消费者审美疲劳和文化创意产品之间的“同质化”问题,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坚持创新,坚持产品的原创性,通过寻求不同方式、不同视角来赋予非遗文化新的活力,创造出大众能接受其传达的思想观念的文创产品,从而增加非遗文化的附加值。有效地推进发展和建设特色非遗文化产品,产品的定位需要紧贴人们的生活需求、大众审美来进行创新,以实现其具有最高的记忆价值和最大的收藏价值。

4 东北地区非遗文创产品所面临的问题

4.1 文创产品缺少创新性

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中,有大批量的产品缺少创新性,这种问题的根源于在设计的文创产品的精神内涵是空洞的、不完整的,导致粗制滥造的产品呈现在观众面前,在如今市场环境趋于饱和的形势下,这种质量低劣的产品对当地文化传播反而会起到负作用。缺乏创新的文创产品就如同没有灵魂的玩偶一般在消费者的眼前一闪而过,在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中被快速淘汰,而具有创新与文化内涵的产品,往往会脱颖而出,就如同故宫文创产品的设计,它在注重挖掘院藏文物内涵的同时仍保持了产品整体的格调统一,在把握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兼顾了现代的表达方式,将故宫文化以多元、多方面、新颖的方式呈现出来,使故宫文创产品具有历史格调、艺术美学、创意新颖、故事趣味、实用美观等特点。

4.2 文创产品消费者的需求

自20世纪以来,无数的设计师一直在坚持人本主义的设计理念。为此,在文创产品设计中要以人作为一切的设计创作基础与基本准则,但是,现在市面上的文创产品设计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实用性不强。优秀的文创产品应该是以东北地域非遗特色作为主要切入口,掌握消费人群的实际需求所设计的产品,要贴近消费者的生活使用习惯,设计理念、创新点要符合大众的喜好,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东北特色非遗文创产品所存在的价值。

5 带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

5.1 创新驱动发展,打造东北地区非遗品牌

随着东北旅游业的发展,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经济的发展。通过实用美观的文创产品设计为东北地区非遗产品汇聚人气;通过举办各类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文创产品交流会、文创产品展览,来提高东北地区非遗产品的知名度,打造带有东北地域特色的文创品牌;通过从生产原料、产品设计制造、品牌保护、消费市场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把控,建设多角度的宣传平台与宣传平台,实行全方面产业的布局规划,打造东北特色文创产品的新生态,促进文旅产品的发展。

5.2 尊重传统工艺,非遗+扶贫双管齐下

文化创意的灵感元素大都来自本土农村,最终产品也应当能服务于农村。通过取材本土非遗地的非遗文化来设计产品,让本土非遗文化走出去,提高本土非遗文化的知名度,从而传承当地文化,之后通过文化创意产品将非物质文化与商品深度融合,而后落实生产制造,使非遗文化得以延续。同时,也可以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当地的特色品牌,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6 结 语

综上所述,一个好的文创产品不但能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与继承,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更好地展示东北地区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域文化与风土人情。一件好的文创作品除了需要美观,还需要有鲜明的地域特点、精神内涵以及创意性和实用性。通过对当地文化不断地挖掘与研究,坚持用创新的方式设计产品,让大众感受东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遗文东北地区产品设计
东北地区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的重要意义与主要举措
《春暖花开:书籍设计》《粤东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实践研究:文遗复兴,梅州好礼》
智能产品设计
文旅融合背景下常州非遗文创发展路径研究
文旅融合视域下的广西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冷·暖》
《教堂之夜》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非遗文创雕版作品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