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2021-11-24 03:16马小雨
现代交际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心理

马小雨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广东 中山 528400)

2019年,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中提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制定覆盖全学段、体现世界先进水平、符合不同层次类型教育特点的教育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1]。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概括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三大板块,基于这三大板块的内容,对学生教学及人才培养进行改革与创新。其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被教学工作者和社会各界所忽视,但这恰是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问题。高校学生作为成年群体,有了一定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但是,高校学生的生活环境较为特殊,同时也面对学习上很大的压力,一旦心理调节能力出现问题,则会很容易走向极端。教学工作者要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现并且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使学生建立积极的健康心理。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的内涵是针对所有学生进行研究的,而高校学生有自己的特殊性,与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因此,需要根据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特点,建立针对性的分析与讨论。

1.学生的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与魂,文化同时也是造成个人之间差距的本质。我们教育的目的,也是要使每个人都能够达到一定的文化水平,从而有效地适应文明社会的需求,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对于文化内容来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文底蕴,二是科学精神。对于当下的教育形式来说,我们简单地把世间的道理分类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这两大类里又细致地划分为更多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会广泛地涉及这两类内容,建立基本的科学认知。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学生的学习范围越来越窄,到了高校之后,又划分了具体的专业学习。这样的学习过程,让许多学生误以为,只要精准地在某个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并且取得了学业上或者研究上的成就,就能够达到目的。而通过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看出,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核心素养中对于文化基础所包含的内容,还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需要两者同时兼有。只具备单方面的高端能力,而在其他领域内一片空白,是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的。

2.自我发展与健康生活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对于学生来说,自主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会学习,二是健康生活。学会学习,是学生所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也是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我们国家的学校教育模式有着很大的特点,就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外部会给学生施加很大的压力,比如家长、社会、教师以及身边的同学,都在强调同一个话题就是努力学习。这也使得学生不得不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化知识的学习中,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学习效果。而在高校的学习期间,这些外部因素突然之间都不见了,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的经济竞争、对美好生活的期望[2]。这对于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冲击,学生可能会无法有效完成这种心理上的转变,对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其他的想法。在基础教学阶段,外部给予学生的重大压力,需要转化为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这样,即使学生进入高校学习之后,也应该具有相应的良好的自我认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更加高端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中。而非是缺乏外部压力,将学习的任务抛之脑后。健康生活,不仅是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合理的饮食、摆脱疾病,更重要的是要强健体魄,健全人格,树立良好的个人规划。身体作为人的生存之本,不仅仅是人活着的客体如此简单,良好的身体素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强大的意志、坚忍不拔的精神,良好的促进精神状态。

3.积极的社会参与能力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对于高校学生来说,社会性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高校学生已经是成年群体,属于完全刑事责任人,享受社会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但是,高校学生又有其十分特殊的性质。当下的高校学生,大多数都是通过在基础教育阶段高考而直接进入大学学习。整个人生经历缺乏社会性,也同时缺乏良好的社会参与性。核心素养所要求的社会参与性,首先是要有责任担当意识,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处理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具体包括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认同以及国际问题的理解等。另外就是实践创新能力,在当下社会环境下,良好的实践创新能力,越来越能够体现出人的高端价值。对于学生来说,实践创新能力就是能够独立的解决生活中的日常问题,接受并且敢于进行挑战,包括技术性的问题、心理上的问题。

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缺乏学习的动力

上文中提到,我国的教育模式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有很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导致许多学生缺乏准备,从而在学习的认知上出现了一定的偏颇。具体可以表现为,学生缺乏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也不会花费精力去调整专业方向,而是选择应付学习。结果整个大学期间,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成绩十分落后,甚至出现挂科留级的现象,这对学生的心理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另外,一些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将主要的精力用在了社会实践或者是生活和娱乐方面,对于高校专业课程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一副得过且过的心态。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学生会在考试的前期再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主要目的也是要通过学校安排的考试,一旦考试成绩合格,就是完成了自己既定的任务目标。通过对高校学生的调查走访得知,高校学生广泛存在这种心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当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平庸的本质原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则是学生对学习缺乏良好的认知。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导致本该在高校自主学习的环境下,而缺乏了自主学习的动力[3]。

2.缺乏正确的生活态度

高校学生处在独立生活的状态,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庭进入到集体生活中,在生活方式、方法上,存在很大的不足。首先,一部分学生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甚至缺乏最基本的生活常识。这样不仅会使得自己的生活状态变得无序和紊乱,同时还会影响到其他人的生活。另外,一些学生对于集体的生活没有足够的认识,在与同学或者室友相处过程中,不能有效处理一些问题,长时间下去,会使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够和谐,甚至会产生矛盾。除了学生的个人生活方式之外,许多学生缺乏健康良好的生活态度,缺乏对个人生活的规划和设计,长此以往,则会导致身体呈现亚健康的状态,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比如,许多大学生除了上课之外,长时间在宿舍休息和娱乐,沉迷于网络游戏等娱乐形式中,生活作息不够规律,晚睡晚起,生物钟混乱。长时间的食用垃圾食品,缺乏健康的饮食习惯。等等这些问题,都对学生的个人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仅如此,这样懒散的生活状态,还会在一定意义上消磨学生的意志,使学生丧失生活和学习的斗志。

3.缺乏积极的社会参与性

高校学生有着社会公民和在校学生的双重属性,而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也是高校教学以及人才培养的要求之一。尤其是对于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比如新闻、法学、会展经济与管理等专业,在高校学习期间,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对行业的认知。通过当下高校学生的现状调查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都缺乏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这也是当下学生不健康的心理造成的。高校学生尽管是成年群体,但是在基础教育阶段,长时间处于校园的学习环境下,极少参与社会活动。而进入高校环境中,学生脱离了家长和教师的约束,同时也缺失了义务的监护者,对独立进入社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许多学生在高校的学习中,仍然只是沉浸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下,无法走出校门实现自身的社会责任。比如,学生普遍表现出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缺乏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心,同时对于学生所面临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形势也不太了解。其次,学生缺乏相关的社会经验和能力,无法有效地将课本的知识转换为有效的社会价值,从而产生更加抵触社会的心理和情绪。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分析

1.建立良好的奋斗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校学生的心理教育中,首先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奋斗目标,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高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对于刚刚入学的大学新生来说,要使其明确大学学习的意义。因此,要足够重视新生的心理教育,使其能够在入学的初级阶段,就建立良好的学习目标,积极投入到的高校的学习中。比如,在新生开学期间,进行专题的心理健康教育,采用会议、演讲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教育。也可以邀请社会行业的优秀人物,来校举办讲座,通过自身的亲身亲历和感悟,使学生产生情感上和精神上的共鸣,建立个人的学习目标和人生规划。除此之外,还应该在高校的各个阶段,建立相应的课程教学和心理健康培训[4]。比如,针对高校一年级的学生,要能够在“两课”教学中,引入大学生心理的相关知识和课程,比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可以涉及学生的健康心理、人际关系、恋爱情感以及政治理论等相关内容。针对高年级即将毕业的学生,可以展开学生就业心理、社会经济分析、创新创业等相关的心理教学及辅导内容。使得学生在不同阶段,都能够获得相应的心理教育,从而在各个阶段都能够投入到健康的学习和生活中,并且在人生的重要节点都能够做出相对准确的决定。

2.加强对生命价值的正确认识

学生的核心素养内容中对于身体素养的内容要求十分重视,这也是基于当下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不高状况所做出的反应。即使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体育测试,仍然有许多学生无法合格。针对目前这种情况,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了更加严格的学生体育测试要求。但是,在核心素养层面,更多的是应该从心理层面解决身体素养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通过相关的心理教育,实现学生在心理上的转变。比如,可以通过高校的体育理论课程及思想政治课程,使学生认识到强健体魄的重要性,并且可以从教师自身的亲历进行现身说法,使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主动投入到体育运动中。

3.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

当下大多数的学生对社会参与性还是持较为积极的态度。只有一少部分学生,态度十分消极,而且也无法投入到正常的社会交际中。同时,在校大学生心理测试的数据显示,部分学生或多或少是存在一些问题的。首先,教师要对这少部分的学生群体进行正确引导,鼓励其积极投入到社会生活中,通过良好的心理辅导,提升其个人交际的勇气和能力,使学生能够不断尝试、不断进步,进而良好地融入社会环境中。对于积极参与的学生,教师也应该进行良好引导。一方面,要关注学生对社会事务的态度,使学生能够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社会生活,并且反馈到日常的学习中。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为学生讲解当下的社会形态的现状,使学生能够提升自身明是非、辨善恶的能力,并且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受到社会不良信息的干扰和侵害。

四、结语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避免不了的问题。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也较为复杂,大学生只有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价值观念,才能够有效地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最终实现目标和人生价值。高校在教学中,要适当增加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比重,将心理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以此深化教学效果,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心理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