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黔中文化的大学英语MOOC 教学设计个案研究

2021-11-24 11:45严尔玮
现代交际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安顺大学教学模式

严尔玮 尹 科

(1.安顺学院外国语学院 贵州 安顺 561000;2.安顺学院经管学院 贵州 安顺 561000)

2007年,美国犹他大学教师大卫·威利为了给跨国用户提供课程服务,在维基百科分享了一门开放性课程资源,促使了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中文简称慕课,下简称MOOC)雏形的诞生。2008年9月,乔治·西蒙斯和司提芬·唐斯合作,开设了一门名为《联结主义与联结知识》的在线课程,这是第一门真正的MOOC课程。[1]目前,Coursera、edX、中国大学MOOC和Udacity等主要MOOC平台已经拥有上亿注册用户。国内知名大学纷纷与几大平台建立合作伙伴关系,MOOC在我国正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MOOC因其受众规模“巨型化”及身份多元化,促使教学设计必须有一定程度的共性;而我国少数民族较多的西南区域的受众希望能结合身边实际学习,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要有一定的个性。因此,MOOC的教学设计必须面对在线教学资源个性和共性相协调这一重要命题。在大学英语MOOC教学设计中,本文以MOOC的架构为基础,结合黔中传统文化中石漠化文化、屯堡文化和人文情怀,探讨MOOC的教学模式选择、课程结构安排和教学时间安排,期望丰富大学英语教学理论内涵,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能。

目前,国内可行的MOOC只能针对部分区域和受众。本课程立足于普通二本院校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的实际情况,定位为贵州省,辐射服务西南地区的本科MOOC。

一、教学模式的选择

MOOC包括完全网络课程学习、网络课程加学生自助式面对面互动、网络课程加本地教师面对面的深度交流课程。[2]这几种模式中,第一和第二种模式适合学习难度较低的课程。MOOC不可能替代面对面教学,因为知识类型的不同,需要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不同对应不同的学习态度等;只有第三种模式属于混合教学模式,此模式既能结合各区域实际,受众群体在线自学配合本地教师的个性化教授和辅导的深度互动,又能让受众增强MOOC学习的良好体验。混合式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将几种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共同运用于教学实践中。高校英语课程采用把MOOC和翻转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此模式必须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区域发展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字、词、知识点、课文或某个教学环节而开发的精彩教与学活动。[3]慕课精致的讲解和多模态交际有助于学生在课前更好地完成语言知识输入。[4]本文主要就该种教学模式进行个案研究。

二、MOOC 课程结构安排

现今西部高校大学英语课堂因为教材、空间和时间等方面的约束,课堂教学设计单一,缺乏互动,局限于教材的复制或PPT的使用。而优质的慕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和丰富高校英语课堂的需求,让教学形式灵活多变,学习方式多样化,同时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本文所用教材为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第二版综合教程,受众群体主要来自贵州省安顺学院大一和大二学生,课程结合安顺石漠化景观和屯堡民俗等具有区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对比与西方海岸景观和民俗文化进行教学,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中西方文化差异。

1.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个案一——课前

MOOC把一门课程学习的总目标分为几个单元,再把各单元细分为多个层次。学生逐层完成各环节,即时就能知道学习效果。每次课程通常约为2个小时,分解为多个讲座视频,每个小视频约10分钟。教师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教学的课程视频,不再受传统课程结构的限制。因此,要将模块和教学内容恰当结合。本文就网络课程加本地教师面对面的深度互动模式,即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个案研究。

第一个个案取自安顺学院大学英语所用教材——《综合教程》第二册中的Unit One 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陌生人的善意》),课文主要介绍作者徒步从东海岸到西海岸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作者意图在37岁生日之际来一次身无分文的冒险之旅,进而验证在美国依然可以相信陌生人的善意。因此文中提道:“when he turned 37,he realized that he’d never taken a gamble in his life.Then he decided to to go from the Pacific to the Atlantic without a penny.”[5]6作者跨越美洲大陆——从太平洋到大西洋,穿越这片金钱至上的土地,拒绝任何金钱上的帮助,只接受食物、顺风车和住宿的帮助,深切感受到陌生人的善意的可贵。课文中,作者提及多处地名,而对于缺乏相关地理知识的学生来说,是无法对课文故事脉络有全面、清晰的认识的;因此,授课教师在课前制作一个十分钟左右的集地图、图片、动画、声音、讲解和知识于一体的慕课视频,让学生在课前仔细观看。视频前半段介绍了美洲大陆的地理特征和海岸景观,视频后半段把黔中石漠化特征与美洲大陆地貌特征进行对比。这样的结构安排,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本课相关主题的背景知识,还加深了对中西区域地理文化差异的认知。有这样的课前慕课视频做铺垫,配合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深度互动,使学生了解了故事脉络,对文中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产生共鸣,更激发了学生领略贵州风采的热情。

2.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个案二——课中

第二个个案取自《综合教程》第一册中的Unit Seven A Sailor’s Christmas(《水手的圣诞礼物》),课文主要描述圣诞节期间,主人公一家从美国出发自驾游去法国的路途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故事采取先抑后扬的描写手法,让读者体会到主人公情绪上的剧烈变化。与之前的课堂设计不同,本篇课文先采取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深度互动模式,让学生以4—5人为一组,在故事分别中找出从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体现人物消极情绪的词汇和句型等的表达。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一家小饭馆里,食客们都在默默地就餐,一位卖花老妇人进入这家餐馆,沿桌叫卖却无人买花,之后她坐下点餐,在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她却只买得起一碗汤。原文如下:

“The old lady wearily sat down at a table between the sailor and the guests.The flower woman ordered a bowl of soup because she hadn’t sold a flower all afternoon.”[6]

在讲解该片段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西方人在圣诞节享用哪些美食。接着播放事先准备好的慕课视频,视频以图画、动画、声音、音乐和知识讲解的形式展示圣诞节的饮食、音乐、礼仪文化,同时展示贵州安顺地区特有的屯堡节日习俗。春节是屯堡人最为隆重的节日,其饮食文化包括杀年猪、熏腊肉、做血豆腐等;屯堡村寨的民俗活动有跳地戏、玩花灯等。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不仅了解了西方的风俗,更深刻体验了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安顺本土民俗,进而认识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3.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个案三——课后

第三个个案取自《综合教程》第二册中的Unit Three The Shadowland of Dreams(《追梦》),作者毕生的追求就是成为一名全职作家,尽管追梦的途中饱受孤独、挫败和绝望,仍不忘初心。文章提到作者和《读者文摘》的编辑们共进午餐时,他讲述了自己祖母、阿姨和表姐的故事。他的梦想就是要追溯自己的家族史,找到那戴着枷锁来到美国海岸的第一个非洲人。原文如下:

“The author had dreamed of being a writer.One day at lunch with editors of Reader’s Digest,the author told these stories of his grandfather and aunts and cousins.He said that he had a dream to trace his family’s history to the first African brought to these shores in chains.”[5]70

这几句是全篇的点睛之笔,作者的寻根之旅即是他的寻梦之旅。课文主题适合课后巩固并深刻反思,作者去遥远的非洲寻根时,也是美国人为自己短暂的历史寻找深厚的文化根基的历程。经过课中教师创建情境教学、学生协作学习及成果交流与评价后,大部分学生已在面对面教学环节中吸收并消化了所学知识,但仍会对某些重点、难点知识有疑问,如黑人历史发展进程、民族情怀、美国梦等,课后观看慕课视频可以帮他们答疑解惑。慕课视频包含了马丁·路德·金的经典演说片段I have a dream,也阐述了贵州人不甘于贫穷落后,艰苦探索,努力、敬业和拼搏的贵州梦,由此上升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通过课后观看慕课视频、发布课后任务,学生反思中西方有关人文情怀、美国梦和中国梦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最后,学生以小组协作的形式通过presentation呈现任务成果。

综合课前、课中和课后三种教学设计,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灵活地将MOOC和翻转课堂教学相融合。此种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了黔中传统文化石漠化文化、屯堡文化和民族情怀,结合了身边的事物和经验感受,使受众迅速进入“沉浸”状态,新知识融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促使认知结构进行调整或改组,发生认知的重组和顺应,进而提高教学水平与成效,同时丰富了大学英语课堂。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拓展专业知识,努力提升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根据周边特定的区域性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计划。

三、MOOC 课程的时间安排

MOOC把每门课程的学习分为几个大板块,再把各板块细分为多个层次。学生在与学习材料的互动当中,选择属于自己的路线和速度,逐层完成各环节。每次课程通常约为2个小时,分解为8—15分钟的嵌入式案例或小测验、视频群聊和上传的其他背景材料等多个讲座视频。[7]MOOC的教学安排是每周一次授课,通常在4—16周内完成。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设计的教学目标和知识容量来规划课程的节数,但一般都不会超过16周。结合上述MOOC课程时间安排的特性,《大学英语》MOOC的时间安排为共16周,每周一次课程,每次课程2节课,每节课45分钟,第一节课为视频学习,嵌入4—6个约4分钟的模块;第二节课主要为本地教师室内面对面深度互动,包括4—6个约4分钟的模块。全课程共计11讲视频课程、11个室内面对面互动课程和10个室外面对面互动课程。

以上只是探讨了教学设计中的主要部分,MOOC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教学模式,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MOOC带来的不仅仅是学习方面的改变,最重要的是通过高效率的学习获得的知识对技能的改变、对经济的改变、对社会的改变、对自然环境的改变、对人类的改变和对未来的改变。

四、结语

从传统的室内师生面对面授课模式,到现今逐步流行的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随着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熟练掌握,任课教师需要从原来的独立备课、师生室内互动模式转化为团队协作、师生室内外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模式与手段,均需教学设计者结合学校、课程实际与周边区域传统文化,将传统大学英语单一枯燥的课堂转变为结合现实生活中地理文化、民俗文化、人文情怀与大学英语课本知识的新型课堂模式。这样才能丰富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充实大学英语课堂,进而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安顺大学教学模式
安顺娘
“留白”是个大学问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情定安顺的“白衣天使”
大学求学的遗憾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