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2021-11-24 19:00李世兵张益明
活力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产农业

冉 慧 李世兵 张益明

(1.重庆市黔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站,重庆 409000;2.重庆市黔江区蓬东乡人民政府,重庆 409004)

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需要先对其发展过程进行了解,再合理地调整农业结构,如此才可以采取有效的方式对各个地区的农业资源加以利用,并能够让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从而让农村经济得到发展,使得农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园发展任务艰巨

农业发展至今,发展产业园占据着极大的优势,可是产业园在发展中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一,相应的设施有待健全,水资源缺乏,河道长塘治理、沟渠淤泥清洁、田间道路硬化难等。第二,生态补偿建设项目的力度有待提高,应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支持。第三,管理水平及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第四,在产品宣传方面有待增强,其力度仍旧不足,品牌意识薄弱。

(二)粗放型农业生产模式,资源利用率不高

粗放型农业出现于农业发展中的最初阶段,在此种背景下,为提升生产力,众多的资源被消耗,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而且给环境造成了威胁。随着环境不断被破坏,生态资源的品质也日趋下降,造成了很多资源的严重不足,这使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受到阻碍,使得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节能环保理念被不断推崇,但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模式依旧占据着一定的地位,特别是在很多偏僻的农村地区,因为农村水利设施不完善,依然采取传统的灌溉方式,使得水利资源出现严重浪费,很难实现更加有效的利用,如果发生灌溉回流现象,就会导致残留的农药流入江河或渗透到地下,进而给其他水资源造成污染。

(三)缺乏资金投入

为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对当地农业发展的真实情况进行了解,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治理,并完善农业基础配套设施,从而推动农业稳步发展。与此同时,在开展农业资源建设时,必须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使其本身的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从而促进农业迅速发展。因为目前的体制建设并不完善,特别是农村在建设的过程中缺乏资源,很难实现预期标准。鉴于此,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进步,并且让资金投入得到有效的保证,推动农村地区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二、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第一,在发展生态农业时,要结合当地经济实现和谐发展。结合当地农业生产,让经济和生态达成一致,从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结合二者的发展情况采取相应的生产方式,进而促进当地农业实现更大程度的发展。第二,以整体为出发点来发展生态农业,确保当地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并推动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结合总的方针政策,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必须结合实际,遵从上级指示,才能找准方向,根据当地的真实情况发展项目,所制定的方案必须切实可行,还需要对有关信息进行掌握,让生态农业发展能够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要求,如此才可以推动生态农业实现更加稳步的发展。

总之,要将生态园的配套工作落实到位,一是在基础模式上进行创新,进一步落实修整平塘、硬化田间道路等工作,从而让生态农业的硬件水平得到提升。二是要让生态农业的服务和管理都能够达到最高水平,坚持以品牌为依托、龙头引领等方针,使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三是需要以农村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然后再进行跟进,实现特色化发展。四是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也可以通过组织节日活动,从而达到对品牌进行宣传的目的,进而让产品得到大众的认可。

三、加强科技支撑,创建生态循环农业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在推动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要将科技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加强与各大高校间的联合,对农业资源进行完善整合,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使农业产业实现更好的发展,并构建优质的发展平台,让科技成果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形成良性发展的生态链。目前,农业发展依然依赖于化肥及农药的运用,就现实情况而言,在对农药的使用上采取微生物肥料、计量施肥等手段加以有效控制,就是对耕地环境破坏的控制。与此同时,还必须加大生态农业的研发,转变生产模式,大力推广种养循环模式,采取清洁化生产模式,使农业废弃物能够实现循环利用,不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例如,在农业生产中,粮食生产占据着重要地位,秸秆属于农作物废弃物,但其实是有机物,具有很好的利用空间。采取新型技术,能够让秸秆实现循环再利用,将其转化为肥料、燃料及牲畜的饲料等,从而创造更大的农业科技收益。

四、强化对农业环境的保护

农业环境保护近些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保护农业、治理环境问题的过程中,需要避免产生新的污染,如此才可以再开发新项目监测,对可能产生的新污染做好责任规划,对已存在的污染进行集中整治,确保所有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样才能在农村发展中有效地保护环境。另外,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减少化肥及农药的投入,还需要加强检测,避免二次污染的发生。需要关注的是,在治理污染的工作中,仍需加大绿化建设的力度,加快构建绿色屏障,才能杜绝水土流失的发生。

五、加强农村环保经费投资

充足的环保经费是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据相关调查,环境治理经费十分紧张,很多重要环保工程的资金都很难落实到位,日常工作开展受到严重影响。主要问题包括:其一,在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固态废弃物,因缺乏相关设施或技术,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大力落实环保工作,并有效应用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如秸秆的综合利用及测土配方施肥等;其二,在构建生态农业生产机制时,缺乏资金支持,要结合农村生态项目的性质,进行科学的资金投入,保障生态农业建设资金充足,对于公益性项目,如水土流失防治、村级供水设施等,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并引导鼓励实力强的投资机构给予支持,建立长效投资机制,而对于经营性项目,可采取招商引资的方法,在政策的支持下,引进大量的企业,对农村经济及环境保护进行大力投资。

结 语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可是在人类追求发展的过程中,也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让过去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向着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发展,农业发展持续向好,环境污染与日俱减。目前,农业经济正在迫切地谋发展,因此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有着深刻的意义。政府部门要结合现实情况,让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实现和谐发展,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将生态农业经济持续性发展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生产农业
国内农业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阿宽的生产小组
长沙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