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演变历程研究

2021-11-24 23:39
现代交际 2021年20期
关键词:工业化现代化战略

何 晴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自此开始了近代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然而受历史和阶级局限性的影响,不同形式的现代化探索皆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始终坚持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带领广大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此基础之上,开启了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第二大历史任务而努力奋斗的新篇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随之开始提上日程步入正轨。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艰辛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认识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日趋完善的曲折发展过程,了解这一发展过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当下五位一体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实质内涵,了解其得以形成的历史脉络和客观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体实践之中。

一、革命探索时期——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理想,而一穷二白以农业为主的新中国要进行现代化建设,首先要从工业化开始,这是现代化建设题中应有之意。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就曾明确提出过中国要搞工业化。1944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工厂厂长和职工代表会议招待会上就明确指出:“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须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1]1950年,刘少奇在阐释党和政府基本任务时也曾提道:“这就是使中国逐步走向工业化和电气化。只有工业化和电气化,才能建立中国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国防力量。”[2]由此可见,逐步实现工业化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已基本成为党内主要领导人的共识,已经提前纳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全局事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步骤。

1.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仅用了3年时间就改变了国民党反动派留下的混乱局面,在社会建设各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就,为之后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了完备的条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中国工业发展水平仍旧落后,工业人均产量不仅低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一些新兴独立国家的残酷现状,抗美援朝过程中与美国的巨大国防差距,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实施工业化建设刻不容缓。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一化三改”过渡时期总路线,为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贯彻实行总路线的过程中,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为全民的口号,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共产党的号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

在工业化战略抉择方面,苏联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短期内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成功经验,给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中国起到了强烈的示范作用。我国几乎没有重工业,轻工业受原材料和市场等方面的制约,增产有限等现实因素的影响,党中央做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抉择,“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3],这是符合中国当时实际国情需要的。此后整个“一五”期间,都是按照“重轻农”的发展顺序进行经济建设以实现工业化,短期内对提升重工业产值成效显著。在此期间,我国工业化建设发展迅速:钢、生铁、棉纱、水泥等几十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迅猛。社会主义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并且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跨出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关键性一步。[4]随着“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相继完成,周恩来在中共八大会议上对我国要实现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做了具体阐述,就是大约要在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内基本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这样的工业体系,不仅能基本满足国家扩大再生产的需求,生产出提供各种原材料的机器设备,推动经济技术改革,还可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多种消费品。此外,这一时期还建立了许多新的工业部门,工业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为之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

2.调节农轻重关系,确立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

受国际上“波匈事件”和国内不稳定因素增多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建设早期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急于求成、盲目自信,忽视客观规律等问题。从1957年开始,先后出现了一系列左倾错误,严重阻碍了工业化发展进程,国民经济遭受重创,出现了工农业比例失调、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社会购买力和可供商品比例失调等一系列问题,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中央领导人开始重新思索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在如何处理农轻重比例关系的问题上,形成了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方针,统筹兼顾,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向前,走出了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的第三条工业化建设道路。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也更为成熟,充分意识到现代化的实现是多方面综合平衡发展的结果,不能以某一种工业产品的产量或某一个经济部类的生产水平为标准判定是否实现现代化。在此认识基础上,中央领导人突破原有工业化战略目标的局限性,最终形成了更为完备的“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

现代化的提法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在宣传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深化形成的。1954年9月,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经济落后和贫困。”[5]这是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最早表述,还没有将其提升到经济发展战略层面的高度,只是对工业化战略目标的解释和补充,整体上是从属和服务于工业化建设的。直到1957年,刘少奇在庆祝“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大会上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6]现代化的提法才正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50年代末,中苏关系不断恶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需要有安稳的环境做支撑,国防现代化作为提供这一支撑的有力保障,顺应国家发展需要被纳入现代化战略,从而第一次形成了完整意义上的“四个现代化”思想。此后又经历了变“科学文化”为“科学技术”以突显科学在实践中的应用等变化,最终在1964年12月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向全国宣布了“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我们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7]标志着“四个现代化”的正式形成。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一直沿用该提法作为现代化建设奋斗目标,虽然有时先后顺序会有不同,但整体上四个方面的内容是固定不变的。

在现代化战略步骤安排上,中共中央客观谨慎,依据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的国情,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提出了要赶超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是不行的新判断。基于此,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可以分两步走的初步设想,首先要建立一个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再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参考。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四个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现代化建设也是如此,只有正确地认识曲折探索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误,才能更加从容客观地推动当下现代化建设。对于这一问题,邓小平在十一届六中全会进行了总结,他指出革命建设时期的探索为之后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现代化建设基本工作经验,是这一时期党工作的主导方面。在此基础上,改革开放新时期,全党将工作重点重新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并将其提升到党的政治路线和人民历史使命地位予以高度重视。随后在加强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的过程中,中共中央越来越认识到原有奋斗目标的局限性,对现代化奋斗目标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1.重提民主文明,进入全面现代化

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在继续强调四化建设的同时,提出了“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社会主义必须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8],首次将民主和文明纳入现代化战略目标范畴。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在重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基础上,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必要性,称其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得以继续发展的保证和支持。同时对新时期党的历史任务也做出了规定,形成了四化加两个高度的现代化战略目标:“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9]中共十三大上,出于客观现实的考虑,中共中央实事求是地去掉了“高度”二字,经过提炼整合最终形成了为当下现代化奋斗目标所继承发展的母体战略目标:“把我国建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提法相较于四个现代化的提法更为精简、全面,顺应了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时代新需求,体现了党中央对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协同一致发展的愿景,使国家现代化建设目标更为具体、全面和科学。

同一时期,现代化战略步骤方面也经历了一个从两步走到三步走的成熟发展过程。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了小康社会构想,他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千美元为例子作为基本达到小康的标准,使“中国式的现代化”不仅有了更为直观可感的量化标准,增强了可参考性,对老百姓而言也更易理解、贴近生活。为了实现小康社会,邓小平在1981年4月提出“十年翻一番,两个十年翻两番”的战略设想。根据这一设想,中共十二大宣布把“小康”作为全国奋斗的主要目标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用20年时间分两步走,前10年打好基础,后10年振兴经济,最终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六五”时期国家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初步证明两步走战略是切实可行的,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国客人时,明确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构想。在重述分两步走,21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进入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他提出“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第三步是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目标大体上是人均达到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10]中共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设想,制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此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是以“三步走”战略为依托的,虽然在实践过程中会有细微调整补充,但整体没有脱离这一战略的整体范畴。

2.基本实现小康,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中共十三大后,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经济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建设目标,顺利完成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根据这一实际情况,中共十五大对“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做了更为具体的安排,形成了“新三步走”战略,21世纪前10年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再经过10年努力,建成全面小康;到新中国成立100年之际,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为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确定了发展目标和基本任务。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深知当前阶段我国人民生活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也依然存在,不断巩固提高已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此为背景,十六大以来,根据对当时国内客观形势的分析,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加强,总结出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民主法治不健全、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社会矛盾深刻影响着全面小康的质量和现代化发展进程。正确处理这些问题,缓和社会矛盾,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21世纪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根据十六大精神,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开始向“四位一体”转变。

至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也随着总体布局的转变发生了新的变化。在2007年中共十七大上,经大会一致同意,决定将党的现代化奋斗目标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表述突出了和谐社会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对于贯彻新三步走战略步骤,决胜全面小康、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意义重大。

三、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到实现现代化强国

回望21世纪的前10年,我国国家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均有了实质性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步入后10年,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随着全面小康的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阶段。

1.决胜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

新时代下,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期,党中央对现代化建设步骤做出了新的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在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要趁势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此次大会在“新三步走”战略第二步即将实现的基础之上,针对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建设目标,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实况做了相应的调整和补充,形成了具体的“两步走”战略安排。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30年的时间分两步走,第一步将原来提出的新中国成立一百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前十五年——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之上奋斗15年,于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二步在前一步基础之上再奋斗15年,于21世纪中叶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

不难发现,最新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内容是与十八大形成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内容一一对应的。同时,相较于十七大形成的战略目标,在表述上也多了两处变化,一处新增了“美丽”,一处变“国家”为“强国”。前者意指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我们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拥有高度生态文明,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成为普遍常态的现代化,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的、稳定的、可持续的现代化长足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基于此,在现代化奋斗目标中加入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一致的内容,确保在基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同时,也能够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完美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念,充实完善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内涵。现代化强国的“强”字与2035年基本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区别,表明党和国家对新中国成立一百年要实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有着清晰的认知与规划和十足的把握与底气,彰显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强大信心和坚定决心。

2.规划发展新阶段,助力基本实现现代化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尤其是在2020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下,党和国家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在全球疫情日趋严重、不容乐观的形势下,国内社会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秩序,中国凭借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经济体好成绩,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完美答卷,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在此背景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在即将进入“两步走战略”第一步的新阶段,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九届五中全会,制定通过了“十四五”发展规划,确保第一步的前5年开好局,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十四五”时期作为我们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前5年,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十九届五中全会根据十九大规划,郑重宣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新阶段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方位。新发展阶段是上一阶段艰辛探索、积累丰厚物质基础的升华延续,也是下一个阶段基本实现现代化继而建成现代化强国的新起点。“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11]

十九届五中全会在总结了“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十个方面决定性成就,在此基础上以两个阶段战略安排为依据,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实际,紧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两个一百年之间的过渡衔接,对“十四五”发展做出系统、务实、赋有前瞻性的战略规划以稳步推进现代化发展进程。会议从九个方面规定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的远景目标,涉及科技文化创新、工业发展、现代国防建设、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国家治理执政能力建设等方方面面,为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定好了基调。对于当下更紧要的“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规划,中共中央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提出了“六新”的建设目标,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并且细化到十二个重点领域进行具体部署,确保了规划和远景目标的可实现性。大会的召开起到了管好大方向、定好大战略的统领全局作用,为2035年基本建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国家发展水平、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掌好舵,起好步。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通过回顾7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启示广大人民群众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只有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动摇,以人民共同富裕为出发点把人民放在首位,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原则,遵循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客观规律实现中国发展和人类发展相统一,才能更好地推动新阶段下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助力2035,圆梦2050,为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强国建设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工业化现代化战略
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索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央视与中移动战略合作
“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与十七年文学的现代化
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的青年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