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

2021-11-24 15:29
办公室业务 2021年6期
关键词:监测数据指标检查

2020年12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同时宣布2011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心血管病等三级专科医院评审标准》废止,意味着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现了统一版本。这是9年来首次对三级医院评审标准进行修订。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共101节,设置448条标准和检测指标,分为前置要求、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监测数据、现场检查三个部分。

《标准》第一部分为前置要求部分。共设 3 节 25 条评审前置条款。主要内容包括,依法设置与执业涵盖15方面内容,公益性责任和行风诚信涵盖5方面内容,安全管理与重大事件涵盖5方面内容。医院在评审周期内发生一项及以上情形的,延期一年评审。延期期间原等次取消,按照“未定等”管理。旨在进一步发挥医院评审工作对于推动医院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要求和改革政策的杠杆作用。

《标准》第二部分为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日常监测数据。第一,共设74节240条监测指标,将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监测数据内容独立出来,内容更丰富。第二,内容主要包括医院资源配置、质量、安全、服务、绩效等指标监测、DRG 评价、单病种和重点医疗技术质控等日常监测数据。第三,数据统计周期为全评审周期,也就是4年的数据;本部分在评审综合得分中的权重不低于60%。

《标准》第三部分为现场检查。共24节183条,较2011年版标准的66节354条有大幅度压缩。借鉴了国际上部分医院评价机构的工作方法和标准,采纳了国内一些省市好的经验和做法,与国际国内评审评价管理先进理念更加契合和兼容。

《标准》在保持2011年版标准延续性的基础上,融入《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近年来颁布实施的法律、条例,以及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等改革要求,增加了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要求。同时,指导各地由以现场检查、主观定性、集中检查为主的评审形式,转向以日常监测、客观指标、现场检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审工作模式。一方面,引导医疗机构重视日常质量管理和绩效,减少突击迎检行为;另一方面,尽量减少主观偏倚,增强评审结果的客观性。

新版相较于旧版,第一,内容更加简洁明了,覆盖面更宽更广。第二,更突出用数据说话,强调医院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靠数据说话将会是未来评审的主流和方向。第三,主观评审被削弱,更强调客观评审。新版对现场评审有了大变动,强调用客观量化的数据反映医院的真实情况,现场评审会被大大削弱,这将有效提升评审的效率。第四,减少突击迎检活动,重视日常质量管理和绩效。

医院评审是政府实施行业监管,推动医院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完善和落实医院管理制度,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国际上医院管理的通行做法。医疗机构应紧紧围绕标准,强化日常管理,充分发挥《标准》在引导医院自我管理和健康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同时,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按要求及时、完整、准确地报送重点专业质量控制指标、单病种质控等《标准》中规定的数据信息,为本机构参加医院评审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监测数据指标检查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检查版
检查版三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浅谈环境监测垂直管理的优势
Playjng with ch & sh
环保验收监测异常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探讨
做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