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主体性”神话 促进“教”“学”融合

2021-11-24 15:49李婷婷
成才之路 2021年34期
关键词:主体性神话师生

李婷婷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生的“主体性”越来越为人们所推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关系,尊重学生“主体性”,打破“主体性”神话,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融合。文章阐述“教”与“学”的关系,指出“主体性”神话既割裂“教”与“学”的关系又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探讨“教”与“学”的融合对策,旨在还原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关键词:“教”与“学”;“主体性”神话;教学融合;师生关系;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34-0061-03

现代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呈现出“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理念施行以来,学校、教师、家长常常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教学出发点,从而出现了过于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而忽视其他因素的教学倾向。这种倾向将学生的“学”置于孤立无援的位置,反而背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割裂了“教”与“学”的关系。基于此,本文结合“教”与“学”现状,积极探索促进“教”与“学”融合的有效措施。

一、“教”与“学”的关系

1.两者辩证统一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便有关于“教”与“学” 辩证关系的讨论。《礼记·学记》中记载:“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通斆,教导)学半。其此之谓乎?”其中“教学相长”的“教学”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教学,而是指“教”和“学”两种独立的活动辩证统一于教师自身,教师通过教导他人方能知晓困惑在哪里,以勉励自身不断学习,所以教促进学,学利于教,教学相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推及现代,“教”与“学”的关系逐渐确定为师生之间的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简明中国教育史》指出:“‘教学相长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深刻阐明教学在本质上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教和学永远是统一的活动,这是教学的本质属性之一。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不同主体,存在主客体对立,这是“教”与“学”对立性产生的根源。因此,以师生互动为特征的教学活动,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同时存在、相互依附,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现代教学正努力淡化这种对立性,使教师与学生统一于教育活动中,并且日益强调学生反哺教育的功能。

2.突出学生为主体

20世纪初西方实用主义教育学理论传入中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新的三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其增强了我国先进知识分子改革传统教育的信心。进入21世纪后,针对新时期国家发展新形势,国务院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要遵循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获得全面提升。

如何理解以“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是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根本,是时时处处把学生的切身利益放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首位,是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去开展教育工作,而且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转变。教学的目的、任务不在“教”,而在“学”。“以学生为主体”最根本的是要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因此,从教师观角度看,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应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等,教师要从单一的“教”的范式中脱离出来;从学生观角度看,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切教育行动要围绕学生开展,教师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把学生看成是有发展潜能的人,相信他们通过教育能够成长起来。

二、“主体性”神话笼罩下的教学

“主体性”神话将学生与教师、教材以及学习环境等割裂开来,让教育成为仅针对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学生自身的性格取向来进行的神话,成为把学习理想化为只由学生内部的“主体性”来实现的神话,是一种将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化的倾向。其出发点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偏离了学生主体地位,造成了师生关系的割裂和学生创造性的束缚。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师生关系的割裂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必然是教师、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而且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体性”神话下的教师认为学生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把学生一切自主学习的行为理想化,认为一切自主的学习都是理想化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极力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土壤”,如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辩论赛等能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活动,每个学生都被期望着能够独立探索,积极发言,积极提问,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师生合作为“观众”呈现出精彩的“突出學生主体性”的课堂。但是,这种师生合作建立的“课堂”,其首要前提是教师默认为所有学生总是想发言的,那些并不想发言的学生仅仅是缺少勇气和机会,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可以激励他们参与进来。但不可否认其中有部分学生是在被动地去“应对”,学生出于对教师的或敬爱或支持或迎合等各种复杂情感,同时还有来自同伴群体的压力,往往做出精彩的“表演”,以彰显自己的学习主动性,此时,学生被当成了教学过程中只能向教师打手势的被操作的对象,这种教学把教室里的相互对话与日常对话割裂开来。还有部分未得到机会展示的学生,这些学生仅仅是被动观看了一场“表演”而已。事实证明,“主体性”神话的课堂,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非常活跃,而实际上学生学习的内容杂乱、学习的质量低下,教学被表面化,师生陷入了困惑。

“主体性”神话笼罩下的教学,师生关系平等而非坦诚,学生尽管很努力地参与教学,教师很努力地启发学生,但似乎彼此都难以达到精神的契合,长此以往双方不免都会疲惫。例如,在教学中,明明学生发言很积极,课堂气氛很活跃,教师在询问学生是否已经“学会”的时候,学生会给予“肯定”的回应,但是在对学生进行测评时,学生成绩往往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是学生为了表现自己,会假装自己听懂了,随声附和跟着其他人回应教师,但是当真正测评的时候,就“露馅了”。因此,“主体性”神话笼罩下的教学中,学生对教师不再坦诚,师生关系割裂,无法实现“教”与“学”的融合。

2.学生创造性的束缚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旨在转变传统教学中“教”与“学”分离的现象,其更加提倡运用启发思辨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运用理性思辨能力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但“主体性”神话笼罩下的教学,教师有着一整套轻松掌控课堂的方法,学生被束缚于此,并不能真正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下面以一则教学片段为例。

课题: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十课“关心国家发展”。

环节一:回望改革。

播放视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南京城。

问题:边看边思考,当时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提示:可从衣、食、住、行、娱乐等角度分析)

师:看完了视频,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南京城,当时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学生很踊跃,纷纷举起了手。

让学生A回答,他站起来说道:从服饰方面可以看出人们穿着时尚;从饮食上看人们可以在小吃店、商场里吃各种美味的食品了;人们住上了小楼房,出行靠单车,娱乐……娱乐……人们在开心地跳广场舞!周围同学哄堂大笑。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总结得也很到位,还有要补充的吗?

学生A望望还在笑着的同学,害羞地摇摇头坐下了。

在该教学片段中,学生A在说出“广场舞”之后引发了其他学生的大笑,因为视频中并没有出现人们跳广场舞的场景,并且广场舞并不是改革开放初期具有的典型事物。学生意外的回答让教师始料未及,潜意识里教师认为应该把与主题无关的突发状况及时制止,把大笑的学生带回正轨,因此选择略过小插曲,继续教学。

课后进行教学反馈时,教师首先与学生A交流,询问他:“为什么会看到人们在跳广场舞。”A回答:“人流来来往往,逗留在商场前的广场上,井然有序排成几队,和家门口广场上跳广场舞的人们一样。”得知学生的真实想法后教师深有感触,这是一个对生活有着强烈感知的学生,当历史与现实场景重合时,他能敏锐地找到相似点。倘若教师能够及时捕捉到该学生异化的回答下蕴含的创造性,完全可以使这堂课更富有教育意义。实践证明,被虚假主体性思想主导的教师,把热闹的课堂气氛、标准化的答案、按部就班的课堂计划,看作是一堂课成功的标志,并且把对课堂的控制权等同于教育主导权,必然导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忽視。创新是进步的阶梯,从古至今人类进程中的每一步,无不始于小小的思维碰撞的火花,正是因为有了创新思维,科学技术才得以不断进步。

三、“教”与“学”的融合对策

1.构建坦诚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需摆脱束缚。教师要勇于改变自身教学中存在的想控制课堂、想快速达成教学目标的想法,突破“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帮助学生克服对教学的消极情绪。其次,加强沟通。一方面,通过沟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通过沟通学生可以知道老师为人处事方式和老师对学生有什么样的要求。在沟通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处处关心和尊重学生,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聆听学生的真情实感,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和自己交流,让学生吐露真情,只有坦诚相待,平等交流,才能相互了解,相互理解,达成共识,进行坦诚的师生对话。再次,营造和谐教学环境。在教学中,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构建师生坦诚关系的基础,教师要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里学习,努力营造人性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安心的、舒适的、无拘无束的感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开心愉悦地学习和成长。最后,注重课堂之外的师生交往。课堂之外的师生交往是建立师生坦诚关系的重要途径。此时教师不必为繁重的教学任务所压制,学生也不必被课堂规则所束缚,在这种无约束、无压抑感的交往活动中,教师可以了解更多学生的真实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通过课堂之外的师生交往,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有据可依,为实现“教”与“学”的融合提供基础和保证。

2.尊重“第三种声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希望学生能给予明确的回答,但现实却是学生的回答常常是模糊不清、犹豫不决、偏离主题甚至“离经叛道”的,对这样回答教师往往会直接给予否定。人们把教学中学生的这种模糊不清的回答称为“第三种声音”。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老师认为:“学就是学习,生就是人的意思,合起来,学生就是学习的人,真正的学生总是活在学习的状态之中。”因此,那些不能给出教师满意回答的学生,身上同样蕴含着学的精气神,甚至在他们身上这种模糊不清的回答更加贴合学习的本质,因为学习本身就是由思维抽象转向思维具体的过程,所以模糊不清的回答中或许暗含着促进学生思维进化的新思想、新方法。因此,教师要积极回应学生的“第三种声音”,在尊重的基础上承认每个学生身上都具有创新的潜质,努力解决学生存在的学习困难,保持学生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热情”。此外,在面对教学中的“第三种声音”时,教师应放慢教学速度,仔细倾听学生的问答,从学生零碎的语言、稍纵即逝的神态中捕捉学生的思绪,以谦和、重视的姿态询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呢”,来代替连续追问。把这份来自教师的尊重感传递给学生,学生必然备受鼓舞,勇于将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由此点燃创新的火苗,促进“教”与“学”的融合。

四、結语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师与学生是组成教学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以学生为主体不意味着学生脱离教师,以教师为主导也不等于教师“中心论”。因此,在现代教育改革朝着“师生共同体”发展的趋势下,教师尤其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积极探索“教”与“学”融合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刘建琼.理解“教学相长”[J].湖南教育,2020(06).

[2]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赵剑宇.论教学相长[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0(10).

[4]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2(08).

[5]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李季湄,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6]刘铁芳.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Breaking the Myth of "Subjectivity" and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Li Tingting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romo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subjectivity" of students is more and more respected by peopl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eachers should correctly deal with the unity of opposites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spect students' "subjectivity", break the myth of "subjectivity",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and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teaching" and "learning", puts forward that the myth of "subjectivity" sepa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restricts students' creativity, and probes into the integration countermeasure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order to restore students' subjective status.

Key words: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myth of "subjectivity"; teaching integration; teacher student relationship; dominant role

猜你喜欢
主体性神话师生
东方神话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神话谢幕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神话”再现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