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救灾时期的人民群众与社会工作者

2021-11-24 22:55樊之骞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人民群众社会工作者救灾

樊之骞

摘要:近代以来,我国就属于一个自然灾害问题较为突出的国家,陕北大旱灾(1928—1930 年)、陕甘宁边区大灾荒(1947-1948 年)、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长江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5.12特大地震以及如今的新冠疫情等灾难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此,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的救灾措施,上有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政策制度,下有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社会工作者。面对重大灾难,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必不可少,甚至是发挥着巨大作用。

关键词:救灾,社会工作者,人民群众

引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共产党发展进程都说明了一个事实,人民群众推动着历史发展,创造着历史,是社会生产力的主体。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并且波及范围广,只要第一时间无法采取有效措施,不仅可能极大地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还会给国家甚至全球带来恐慌和灾难,以及不可逆的损失。所以,在灾难时期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是理性的选择。而中国近代以来经历的所有灾难的实践,都证明人民群众是整个社会的主要部分,每个群体都包含有人民群众,并且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中国一直是多灾多难的,而灾难时期的防范措施影响着国民经济和民生福祉,研究基层社会工作者在救灾时期如何发挥人民群众潜在的巨大作用,不仅可以总结曾经的问题失误,从而提升我国社会工作者的自身能力和完善宏观体系,而且为今后大灾大难做好应急的准备。【1】

一、发挥人民群众作用的意义

重大的自然灾害都是在无意识间爆发,并且影响地区很广泛,使灾难发生途中不少因素不可控,不仅影响当地人民人身安全和生活秩序,还会造成当地产业损失财产,从而使此地区发展出现问题弊端。面对灾难,全国不得不投入巨大的物力人力财力,若只有相关行政单位部门和社会机构组织出力显然不够。【2】

所以,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有了基数上的优势,社会各种主体的团结齐心、众志成城,外加国家层面的政策帮助,大大减少损失。“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在疫情期间同样坚持“要紧紧依靠人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原则,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控中的主体作用,群防群控,同向发力,凝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之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平时维护全体人民安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无论是平常还是特殊时期,人民群众都是社会的重要部分。

二.社会工作者救灾时期主要职责

社会工作者们深入人民群众生活,同时发动人民群众,宣传救灾相关数据,在救灾工作中担任着不同的职责,主要有以下几种 :

(一)信息传递

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救灾的工作中,社工承担着信息传递的职责。在自然灾害爆发时,社工要了解相关机构发布的救灾时期的各项政策规定、每日灾害消息、物资地区,并通过社区喇叭、自媒体、张贴告示等方式向社区以及外界群众进行科学的救灾宣传。

(二)疏导情绪

随着伤亡人数的不断增加,城市、社区被破坏,交通停运,工厂商场停业……大多数社区居民面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变化,会出现恐惧的心理并且情绪不稳定,而社会大众的恐惧的心理会妨碍救灾相关工作的开展,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扮演心理疏导和支持的角色。通过线上发文或线下问候等方式,鼓励群众,缓解负面情绪。

(三)链接资源

自然灾难来袭时,群众都会有物资缺乏的需求。而社区范围较大,人群更为复杂,社区内本身资源稀缺无法满足居民需求,在突发事件之下物资缺乏的情况更是突出。因此,社会工作者起着连接的作用,动员各种社会网络资源,体现物资帮扶。

三、社会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者能力不足

工作能力包括对于灾难专业能力与社交能力。前者取决于工作者的自身理论和实践经验,后者则是与群众居民建立良好关系,两者缺一不可,都对救灾工作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对于超出其能力范畴的工作,不尽人意的结果会使工作者态度消极,失去自信力和工作的热情度,导致恶性循坏的形成。此外,对象范围广泛,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性格,同样是一个挑战,把握好热情与冷淡之间的度。【3】

(二)工作过程中群众不配合

此现象在传染性疾病的灾难较为突出,劝告群众不要与亲人交往、串门本身不符情面,而这样的问题主要出现在老年群体中。不少年纪大者对自身健康过于自信,防范意识单薄,不配合国家呼吁和地方工作,导致初期的感染基数大。而对于需出门避灾的情况,部分人缺乏对自身的安全保护意识,因此在发灾的第一时间丧生,造成伤亡数据初期的增大。

四、针对问题采取的策略

(一)提升工作者自身能力

首先,开拓理论知识范围,学习理论知识,善于学习,热爱学习。其次,积极实践,增加实践经验,并敢于总结,从而针对突发情况有所参考。更重要的是,对于工作的态度,要有奉献精神,热情、乐观、积极,心中有光才能照亮他人。此外,还应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不仅可以使今后工作更加顺畅,还能方便与群众的沟通。相关机构也可设置对应的培训教程,系统标准地教授方法措施。

(二)加强科学教育与宣传

首先,从多个方面进行安全教育,学校、自媒体、公告等,其内容包括突发灾难时的急救措施,应用何种心态去面对现实,人身安全第一等。其次,要注意面对不同年龄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儿童可用动画、绘图的形式,让对象有亲切感、兴趣。成人则可以通过线上通知,公众号、自媒体较为现代化的渠道。而对于老年人,语言应亲切和蔼,态度要耐心认真,普遍可采取公告形式,但是不少对文字不敏感,工作者应用视频的方式或者打电话进行提醒。本次疫情暴露出教育宣传的弊端,很多人的心态出现问题,这显示出平时的教育力度不够。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身价值观的影响,价值观是人对待事物的基本原则,它与人的主观意识形态、世界观等共同作用于人的行为。价值观自然地驱使人采取某种行为——“这样做是对的”——而不考虑或无法解释为什么是对的。【4】因此,在灾难相关教育的同时,还应牢固“四个自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群众对社会的认同与自信,从而使救灾工作更加顺利。

五.结论

虽然我国经历了不少重大自然灾害,但近期的新冠肺炎说明我国在救灾体系制度和对群众教育宣传上仍存在挑战,需要我们去提升突破。“十四五”的六大“新”目标,都需要人民群众和社会工作者的不忘初心、只争朝夕,这在疫情防控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十四五”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坚持党的统一领导,推进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进一步完善救灾体系制度,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夏宏.民主革命時期中国共产党的救灾宣传研究

【2】林萌.发挥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控中的主体作用

【3】吴宇炜.社会工作者介入新冠肺炎期间社区防疫的困境与对策

【4】王新松 : 公民参与、政治参与及社会参与:概念辨析与理论解读 [J]. 浙江学刊 , 2015(1):207.

猜你喜欢
人民群众社会工作者救灾
社会工作者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现状及对策
马戏团
我国女性社会工作人员的激励机制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从天长市人民群众看军队改革所作出的思考
毛泽东群众路线与当代价值研究
网络党建工作研究
救灾“吉祥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