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于专业教学的方法探索

2021-11-24 18:46张旭辉张百云曲璨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7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方法

张旭辉 张百云 曲璨

摘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分析专业教学的现状,阐述思政教育的目标,就“课程思政”融于专业教学的方法进行探索,从专业知识点、网络世界、价值引领、集体力量四个方面介绍融入思政元素的方法,通过反馈考核检验思政教育的质量。秉承“专业知识模块化,思政内容故事化”的思想,实现专业知识传授、学生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

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方法

引言:

总书记曾强调新时代的青年人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课程思政”是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出发,“课程思政”与高等教育的融合有助于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思政教育的融入,使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个人品格,工匠精神、创新精神,激发爱国情怀,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思政课教学现状

思政教育的出发点是为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但是灌注化与程序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认为思政课程对自身专业及未来就业的影响不大,与自己的生活存在较大距离,因此很多学生对思政课程存在消极情绪。而在课程思政实施方面,少部分教师虽然有意识的在课堂上引入课程思政,但牵强的把思政内容和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生插思政内容而“尬”聊“尬”讲,使思政教育流于形式。思政课的价值并没有得以体现,学生的思想也没有得到滋养。因此,提高思政素养,把握好思政教育的时机,找准思政教育和和专业教学的契合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探索研究的。

二、思政内容的教育目标

在长期教学过程中,认真观察学生,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眼神很迷茫,不知道要干什么,总觉得课程知识索然无味而转向玩手机或睡觉。教育改革一直在强调思政教育,目的是改变学生的思想,解决他们的问题,最终让他们愿意学习,善于思考。思政教育是针对人的思想的教育,它最终会塑造一个人。那么,我们到底需要把学生塑造成什么样子?

1)个人品格方面,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即做一个为人正直、对人友善、诚实守信、自立自强的人。

2)内在品质方面,能够勤奋上进,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又具有创新意识。

3)家国情怀方面,勇于担当,负有责任心与历史使命感,具有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效国之行。

这一目标决定了课程思政的方向,也决定了课程思政的具体措施。即要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易于接受的思政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认同核心价值观所传递出来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融入思政内容时也要注意和实践层面的结合,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理解并掌握社会主义核心观念。

三、“课程思政”融于专业教学的方法

(一)从专业知识点中挖掘思政元素

专业学习不是“死读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学以致用”,专业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当我们看到某个专业知识有所触动,引发联想到实际生活中,挖掘出相应的思政元素,便可将其有机融于专业知识。比如,线性代数这门课关于消元法、初等变换的知识都是将式子化繁为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化繁为简的思想也用到生活和学习当中,生活看似复杂,但是任何复杂的事情理顺了脉络,自然会变得清晰好解。让学生学会从繁杂中简化困难再各个击破,卸下思想包袱提高幸福感。工程专业教师可以通过的工程事故案例,引入思政教育,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对自身专业水平的反思及要求,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以及人文主义情怀。

(二)从网络世界中开采思政元素

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里,在思政教育教学方面也有种类繁多的素材,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网络上发掘思政资源。例如,历史上的每一天都是喜忧参半,在网络上搜索“历史上的今天”,将与课程有关或比较有意义的那天发生的事情融于课堂,引领学生瞬间回到了某个重大、甚至伟大的时刻。借古鉴近,将历史中的点、线、面勾连形成知识桥梁,贯穿课堂,将横向知识与纵向思维交织成学生内化情怀,明确历史使命,启发学生珍惜当下美好生活,担起时代责任。

从网络上的社会热点新闻中筛选思政素材,不仅从实际出发将教材讲“活”,更易把学生激“活”。例如,2018年中兴被制裁只是开始,随后就有华为和我国很多的高科技企業,都被陆续加入到美国的“实体清单”,实施制裁打压。这是我国高科技发展路上必然会经历的,是西方对我国崛起的阻挠。那么,想要西方做出改变,唯一方法就是实力!只有发展自己的芯片技术等高科技,不依赖于他国,才能避免被“卡脖子”,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情怀。

(三)从价值引领中嵌入思政元素

知识的传授绝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填鸭式的教育,而是要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引起学生的兴趣,侧重于启发,引发学生的共鸣与思考,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内动力。例如,在“神舟十二号”发射的重大意义中引入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介绍和分析航空航天事业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鼓励学生秉承工匠精神,为科技兴国而不懈奋斗。在抗击传染疾病中引入中国对新冠疫情的有效防控,中国积累的宝贵防疫经验使世界各国受益,为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宝贵贡献。通过引发学生对抗疫成功的思考,有机的融入团结一心、坚决意志及大国担当。

(四)从集体力量中汇编思政元素

在思政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原有的教材已经不能满足备课需求,还需将碎片化的知识有机串联起来,这势必会花费很多精力,而多数教师忙于教学无暇顾及。因此,可以组织同专业或同学科的教师一起编写课程思政案例集,调动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的同时,帮助教师将理想信念教育等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渗透到课堂专业教学中。比如,长沙理工大学杜荣华教授等人撰写了一本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示范教材,《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案例(第一辑)》,该教材涵盖89门课程的316个“课程思政”案例,承载着创新思维、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育人功能的同时,让“修业、敬业、乐业、精业”的“工匠精神”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遵循。浙江中医药大学组织医学专业教师编写了医学思政案例集,其中包括“华佗自制‘麻沸散’”“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李时珍尝百草终成《本草纲目》”等故事,不仅用故事化的思政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进了课堂教学。

(五)从反馈考核中检验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创新在于注重专业基础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在考察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也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原有的考试形式,可以适当的增加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察,通过学生思政自评、互评打分,再将专业知识分数与思政分数加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跟踪,整体把握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成效。从学生思想变化方面的反馈以及教学考核中,检验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的效果。不断反复检验,从而提高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的质量。

四、总结

“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高校专业课程教师要担负起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角色。现今,“课程思政”融于专业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此还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反思总结,加强交流,学习其他专业教师的优秀方法。结合课程的特点,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梦注入课程中,培养出懂知识、敢创新、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参考文献:

[1]朱文兴.“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1,43(05):16-19+38.

[2]张小力,刘江,宋婷,路颜,贾永博.盾构设备电气控制系统应用课程思政研究与创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17):113-115.

[3]宋翔,汪静,蒋慧琳,徐启敏.多维思政元素融入的“传感器”课程改革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1,43(05):73-77.

[4]夏松.“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思政创新改革[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11):124-126.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方法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