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

2021-11-25 02:29赵亚萍
经营者 2021年20期
关键词:城镇居民金融服务居民

赵亚萍

(清华大学,北京 100084)

一、引言

消费、投资及出口被称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自改革开放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消费增长速度低于投资和出口增长速度。本国消费增长是衡量该国经济稳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标。带动消费已经成为刺激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数字金融坚持商业化的发展原则,被社会多个阶层接受,特别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优质的服务。数字金融突破了时间限制,扩大了金融服务范围,使金融发展成果惠及所有人。

二、数字金融的特征

金融与科学技术发展密切关联,其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并与传统金融业融合,形成了一种新型金融业态,包括数字货币、互联网技术、移动支付、网商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网络保险、网上基金、网上证券交易等相应的金融服务。数字金融也利用移动互联、移动支付、通信技术、移动数据、云计算、数字化手段降低了现有的投资成本,显著提高了投资效率,大幅拓宽了融资渠道,显著提升了金融业务运作效率,更好地推动了当前金融业的发展,让更多人享受到了金融业发展带来的成果。

金融业经历了依赖银行支付系统发展阶段,借助信息网络和移动支付网络,互联网金融业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端技术推动自身创新,数字化发展随着当前数据技术进一步升级,金融业进入数字新时代。数字技术在国内金融业应用广泛,主要应用于支付领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金融支付正发生巨大变革,原有的互联网领域,基于第三方支付日趋多元化。NCF、二维码、声波支付、指纹支付等技术广泛应用,支付宝、微信等平台在社会中的应用也日益普及,给金融业带来了巨大冲击,无现金时代正在到来。

贷款分为抵押贷款和无抵押贷款。数字时代,金融贷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抵押小额贷款成为当前贷款领域的新现象。一方面,在传统金融业务的助推下,网商银行利用数字技术降低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新型纯网络银行业务也通过建立网商银行P2P、网络众筹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应技术,不断对现有技术加以革新,拓宽了金融服务领域。在投资领域,通过应用数字技术,将传统投资转移到互联网平台上,使投资范围进一步扩大,使投资成果能够惠及更多人,也能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在保险领域,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保险业务也与时俱进[1]。

高效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信息平台,形成了数字化、便捷化的金融机构,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技术能够形成数字化保险产品,也能够实现数字保险的创新。

目前,人类社会正逐步朝着移动化、互联网、数据化、智能化方向迈进,数字金融能够高效实现数据信息共享,金融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其普惠金融方面有着天然优势。为被社会所接受,以金融为现代化经济核心,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必然会传承传统金融模式,朝着共享金融的方向发展。在国内,共享金融市场运行模式是利用互联网等相应技术推动制度创新,有效减少金融业务服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金融资源高效配置。数字金融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搭建金融信息平台,使人们可以利用电脑、手机及移动终端开展金融活动,可改变传统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用户满意,信息供给更加匹配,而且能够更好地促进金融数据信息共享、资源信息共享和服务共享[2]。

随着当前国内数字科技的革新,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与金融业务的联系更加紧密,特别是手机等移动终端大力普及,使人们都能够在手机、电脑等终端办理各项贷款和理财业务。金融数字化的发展,方便了社会公众,数字金融业务大力推广,改变了过去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方式就能够完成资金流转,降低了银行的运行成本,也减少了客户在金融服务中等候的时间,大幅提高了金融公司的运作效率。数字化技术可高效配置资源,使金融活动在信息搜集、定价交易等多个领域实现了数字控制,有效提高了金融活动效率。传统金融活动一般关注那些人群集中的区域,对于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的区域,关注不足,但普惠金融借助数字技术,使金融活动渗透到了不同领域[3]。

普惠金融实现数字化发展,数字技术可以降低教育成本和管理成本,进而使市场经济成本大幅度降低。借助金融科技,在客户日常活动场景中嵌入各种金融服务,可以触及客户需求点,使普通个体的零散资金得到高效整合,发挥规模效应。农村居民可以使用支付宝等一系列新兴互联网工具获取后期廉价的金融服务。

推行数字化之后,普惠金融门槛降低,满足了社会各阶层人群的需求,而且数字化金融服务能够使产品和业务类型更多、综合性更强,极大地增强了数字金融应用效果。数字技术进入金融业务运作中,如使用支付宝,由于其用户黏性提升,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数字金融的时效性。金融能够为当前社会阶层和群体提供金融服务。金融服务体系具有金融基本功能及清算支付轨迹,能够分配和转移现金资源,降低管理风险,解决信息风险问题。普惠性技术金融发展之后,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实用性。城乡居民利用数字化平台,获取储蓄、保险、投资等金融服务,用于生产、健康、教育等多种渠道的消费,而且还可以为客户化解金融服务风险,进而显著提高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

金融提供的资金支持还可以满足居民居住、社交、精神方面的需要,进而提升居民福利水平。金融可协助促进当地经济增长,使村民的收入得到显著提高,进而缩小城乡居民的福利水平差距。金融数字化发展也能够增强金融渗透力,使服务得到延展,服务效率得到提升。相对来讲,普惠金融数字化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水平,金融通过直接和间接的作用机制影响着居民福利的差异性。

通常来讲,金融业进入高水平发展阶段,能够显著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进而刺激乡村消费。金融数字化发展也能够使现有金融服务的资金流通,实现非现金、无支票、无纸化的流通。用户只要借助手机或者其他移动终端,就能够获得金融产品服务,金融服务人员在线提供服务,不再受到金融机构地理位置的限制,有效破除了地点限制,增强了金融的渗透力。

三、国内数字金融发展现状

(一)商业银行

消费信贷和资金支付是银行的主要业务类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教育、旅游等领域都需要商业银行提供数字金融服务。通过大量数据信息调查发现,截至2020年,国内银行业提供住房贷款在整个消费信贷中占总额近70%。

近年来,各大银行纷纷向房贷和车贷市场发展,进一步抢夺贷款市场,这为金融市场发展提供了便利,但也导致信贷违约风险增加。增加信用卡业务也是促进城镇消费增长的主要手段。信用卡具备一定的透支额度,能够充分满足人们临时性的消费需要。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银行的业务也在日益增加,这给居民消费行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

我国数字金融业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为了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以“十四五”金融经济发展为目标,金融机构纷纷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互联网金融系统。

金融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金融业与实体经济联合,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大,但国内实体经济发展存在资金短缺、单一的问题,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和贷款问题。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偏大,数字金融公司仍然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互联网金融

财付通、支付宝等无线互联网金融呈现迅猛发展状态,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业的融合为居民提供了在线支付信息平台,实现传统金融向数字化、互联网业务转变。现阶段,开设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以及提供互联网贷款、基金运作,也都呈现金融业渗透融合发展态势。与传统金融业务相比,互联网金融业立足于现有产业,金融企业有更广泛的受众。同时,也能够高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和实际信用数据,进行深度处理和分析,了解社会公众的需求,实现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高效处理,对传统企业发展状态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4]。

四、数字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一)城镇居民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居民年龄、受教育程度、资产状况及消费行为是影响其消费的主导因素,同时,城镇居民消费预期、消费习惯及国家宏观政策会对其消费产生一些影响。居民收入不确定会影响其整体消费水平。工资是居民收入的来源,随着就业竞争加剧,一些人面临更大的失业风险,社会公众收入存在显著的不稳定性。分析一些调查数据可以发现,城镇人口收入偏高,同时收入不确定和不稳定,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城镇居民的整体消费。

(二)消费金融影响城镇居民的消费方式

社会金融产生和发展严重降低了居民消费的谨慎程度,而居民可将其大部分收入都用于储蓄,无法实现超前消费。由此可知,数字技术能够为居民提供大额消费支出,有效推动居民消费升级,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使金融行业向数字金融发展,也增强了城市居民对商品的购买力,对消费有显著的拉动作用。互联网、数字金融、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端科技的发展,形成了数字化金融、消费金融,提高了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数字金融产业的发展也扩大了居民的消费领域,进而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当前社会数字化、互联网化发展大背景下,数字金融产业成为消费者热捧的新消费方式,如国内电子商务,人们在网上购物,使用电子数字化支付方式更加便捷,也显著提高了居民的消费总额。

五、利用数字金融拉动城镇居民消费策略

(一)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关键是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要重视向城镇居民提供数字金融服务,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作用,同时树立正确的金融消费观念,科学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学校教师要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合理消费。进一步强化社会再教育,由政府定期举办消费金融知识讲座,重点调查和分析居民对消费的认知,进而引导城镇居民树立风险意识,引导居民端正自己的投资理财消费观念,进而拉动城市居民消费增长。在数字化金融时代,金融公司要逐渐引入数字化经营理念,才能有效促进消费者理性消费。政府部门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高服务消费所占的比重。通过使用滴滴、优步等互联网出行方式实现出行信息化,增加护理、营养、保健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增加旅游、家庭护理等消费支出,显著促进国内消费升级改造,科学引导居民的消费行为。

(二)构建城镇居民消费保障体系

促进城镇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居民收入来源是影响居民消费的基本因素,居民收入来源不同,消费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有关部门要结合各地区城镇居民实际收入状况,优化现有的收入分配机制,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进而保障民生。通过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降低居民收入和支出的差差距,为城镇居民消费能力提升提供更多的保障。政府还要完善居民消费金融体系,保障城镇居民消费隐私和知情权,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进行有效的保护[5]。

(三)完善数字金融市场体系

促进银行综合利率多元化发展,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基于城镇居民的资产状况和消费能力,做好市场划分,使用差异化存款利率。根据城市居民存款期限、金融和支取方式,制定阶梯式综合利率,提高对城镇居民的吸引力,同时加强对支付市场的高效整合。现阶段,信用卡操作便捷,逐步成为城镇居民消费支付的主要方式,第三方支付软件的推出也方便了城镇居民消费。有机整合支付手段,可以加强对支付市场的监控,引导居民的消费行为。应该不断拓展新消费市场,通过市场拉动城市居民消费增长,进而提高居民整体消费水平。蚂蚁集团旗下的花呗通过微贷方式提供信贷支付,居民可通过使用蚂蚁花呗支付天猫和淘宝商品消费,同时阿里巴巴集团下的借呗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透支消费渠道,显著拉动了居民消费增长。根据调查数据统计,蚂蚁借呗的消费贷款发放总规模超出了6 000亿元,是当前建设银行放贷量的4倍左右[6]。

六、结语

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能够避免出现盲目消费的现象,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消费保障体系,有助于增强城镇居民对消费金融的信任。完善消费金融市场体系,有助于优化居民的消费结构,并在此基础之上引导消费,拉动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提升。

猜你喜欢
城镇居民金融服务居民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H银行“非金融服务”平台运营策略
石器时代的居民
青海省设立4957个惠农金融服务点
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