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要用“心”提高“七种能力”

2021-11-25 14:28
政工学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年轻干部官兵政治

刘 勇

习主席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的讲话中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七种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面对当前越来越繁重的备战打仗任务、全面从严治军的高标准,基层干部年纪轻、经验少,必须在实践中用“心”提高“七种能力”。

一、对党忠心,在坚定信念把准方向中提高政治能力

习主席明确指出,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年轻干部有了过硬的政治能力,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要铸牢军魂意识。面对尖锐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首要的就是要牢牢把住思想关口,坚决站稳政治立场,把牢政治方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头脑,根植理想信念,提升明辨是非的政治敏锐性,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要夯实理论根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年轻干部要正确处理好工学矛盾,从破除浅阅读、走形式、功利化学习等倾向问题入手,扎扎实实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切实学懂弄通理论的科学内涵,掌握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学思践悟中提升思维层次。要强化政治历练。凡事要始终把讲政治摆在首位,谋发展、作决策、抓落实都要提高政治站位,谋事多想政治标准,办事多想政治要求,处事多想政治影响,扎实立足岗位锻炼,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

二、不忘初心,在深入官兵躬身实践中提高调查研究能力

当前,部队基层干部在落实上级指示时态度坚决、行动迅速,但由于不善于调查研究,导致抓落实不力、效率低下的问题也尤为突出。要深入官兵发现问题。官兵是基层建设的主体,连队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官兵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年轻干部要切实走进官兵心中,与官兵一起查找部队工作建设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倾听官兵的呼声,及时跟进了解官兵的现实反映,真正把落实上级指示与单位实际的契合点、融合点、落脚点搞清楚弄明白。要发动官兵剖析问题。当前,在基层官兵中仍然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然状态,对上级指示要求不理解不领会。要加强针对性教育引导,不断强化官兵正视问题、反思问题、整改问题的思想自觉。常态化组织恳谈会、反思会等群众性讨论等活动,在思想交流交锋中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根源,找准问题发生的症结。要集智官兵解决问题。在教育训练、组织生活、日常管理中充分激发官兵的主人翁意识,发挥骨干的“智囊团”作用,每月征集官兵意见建议,广泛开展“我为单位建设献一计”“转型建设金点子”等群众性建言献策活动,深化创新驱动工作室效能发挥,在练兵备战、政治建设等工作实践中,鼓励官兵出智聚力,积极为战士搭台唱戏。

三、遇事尽心,在综合研判循法而行中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对于大部分基层部队而言,每个连队都是一个独立单位,部队分散的特点也造就了基层干部独当一面的能力。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山头主义”、“游击习气”、拍脑门决策、盲目乱干的现象在基层还有存在。越是任务繁重越要注重发扬民主、善于集中。要沉心静气吃透上情,把握形势特点,融入官兵经验,以抽丝剥茧的耐心对群众意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结合形势、制度和实际的需要进行筛选、统筹、糅合,作出最符合单位实际、最有利长远发展、最满足官兵需求的精准决策。越是日常琐事越要突出依令而行、依法从严。深入开展“学法规、守法规、用法规”和党组织“四个起来”活动,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思考问题以法规制度为依据,部署任务以法规制度为遵循,把法治理念贯穿到每日战备值班、教育训练、安全管理中,以从严从实、按章办事推动连队正规化建设。越是急事难事越要强化专业指导、目标引领。在处理军营信访诉求、干部使用、官兵涉法等敏感问题时,要始终坚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原则,特别是针对年轻干部科技、专业知识相对欠缺的情况,在制度的框架下必须充分征询行业领域专家的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多方寻策给予论证,保证决策科学精准高效。

四、保持恒心,在勇于创新拼搏进取中提高改革攻坚能力

年轻干部由于缺乏历练,工作韧劲不足,状态起伏不定缺少定力。因此,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锤炼思想工作作风,磨练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始终注重保持昂扬斗志。要善于守住志向,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矢志基层的长远目标,常想常思组织的信任关怀,不因基层的苦累而却步,不被暂时的困难和挫折所压倒,始终保持昂扬的热情和旺盛的斗志,在基层一线的摸爬滚打中不懈努力提高。始终注重强化责任担当。要在传导压力、责任落实上体现出干部应尽的责任担当,做敢于作斗争的“战士”。在老同志教育管理和棘手问题解决等方面,要充分发扬斗争精神,不吝啬自己的“羽毛”,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亮剑斗争,以自身表率作用带动连队。始终注重把握守正创新。面对部队转型建设下的新形势新挑战,既要赓续好红色基因传统,传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过硬作风,深植信仰血脉,也要以新的理念、思路、方法、手段解决好官兵需求、备战打仗、“两个全面从严”建设中的各种矛盾问题,让转型重心聚焦提升战斗力靶心。

五、稳神沉心,在未雨绸缪精准化解中提高应急处突能力

很多部队基层单位远离机关、兵撒千里,随时可能独立应对涉军舆情、地质灾害、军民纠纷等突发情况。年轻干部要不断提升把握风险的能力素质,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凡事要强化底线思维。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要持续推进相关教育整顿活动,在深入转思想、转作风中强化问题导向、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实事求是、冷静客观的自信从容,善于从矛盾问题中把握规律性、提高洞察力,凡事都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准备、向最好处努力,力避最坏结果,争取最好结果。凡事要做到预有准备。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始终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扎实落实每月安全隐患排查、每季度安全检查机制,重点关注“人车枪弹酒、水火网电密、小散远直弱、油气黄赌毒”等安全领域,提前做好应急处置预案,精准实施风险防控措施,始终做到胸中有数、手中有招。凡事要注重实践检验。实践出真知,磨砺长才干。要弘扬实干精神、勇于担当作为,不回避矛盾、不遮掩问题,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勇往直前地闯、大刀阔斧地改、放开手脚地试,以落实效果、官兵反映、机关评价为检验标准,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总结反思,不断提升在风险挑战中化危为机、应变取胜的能力。

六、怀揣兵心,在端正态度改进方式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习主席指出,要真心呵护官兵,培养帮带官兵,摔打锻炼官兵,使他们在军营成长进步。年轻干部作为一线带兵人,身在官兵、直面官兵,要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满腔热忱地为官兵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端正态度,真诚待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端正对官兵的态度问题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要坚持用信任的眼光、欣赏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基层官兵,始终带着深厚的感情关心关怀官兵,有了成绩多鼓励、遇到挫折多开导、出现失误多包容,与官兵架起“连心桥”、绘就“同心圆”。培植沃土,真心育兵。要充分挖掘发挥官兵特长,定期组织基层骨干调研,通过军事技能比武、文化队组建设等方式为官兵搭建成长舞台,构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培养机制。持续开展设标兵榜、照典型像、戴光荣花,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要科学有效开展“双争”活动,积极推荐有本事、有能力的官兵走向重要岗位,立起优秀者优先、有为者有位的鲜明导向。帮难解困,真情暖兵。“兵有痛痒我着急,兵有难处我解忧。”积极落实“入营退役有仪式、重大节庆有晚会、家属来队有接送、官兵生日有宴会、家庭困难有帮扶、心理困惑有解答、现实诉求有回应、兴趣爱好有舞台、好人好事有表扬、工作表现有反馈”爱兵举措,把帮难解困工作做出温度、做出实感。

七、磨砺匠心,在脚踏实地勇挑重担中提高抓落实能力

干事业不能只做样子,必须脚踏实地,抓工作落实要以上率下、真抓实干。年轻干部要在实践中磨砺“三股劲”,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靶标,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磨砺敢打敢拼的闯劲。面对矛盾干扰,要敢啃“硬骨头”、敢挑“硬担子”,始终振奋革命精神、保持斗争激情,主动担当、积极作为。面对困难挫折,要敢于“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在抓住重点、破解难点中攻坚克难,提升落实力。面对底线原则,要有“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境界,不怕唱黑脸、“伤感情”,以压倒一切的执行力度,清除发展路上的障碍,确保落实落实再落实。磨砺水滴石穿的韧劲。要把抓落实当日子过,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坚持抓小抓早,做到脑勤多想、嘴勤多讲、腿勤多查,做好一人一事的工作,抓好一点一滴的问题,不当甩手掌柜,不能眼高手低。要克服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思想,始终保持“五个不等于”的清醒头脑,在持之以恒中求发展,在常抓不懈中见成效。磨砺举重若轻的巧劲。要善于十指弹琴,科学统筹、通盘考虑各个方面、步骤、环节,做到年度工作预先考虑、总体衡量,阶段工作渗透结合、搞好穿插,临时任务即刻落实、速战速决。要善于整合资源,充分挖掘友邻、驻地单位经验做法、人力优势、教育资源、硬件设施等资源,为我所用、服务实践。要善于借势用力,巧借党委机关东风,抓住蹲连帮带、挂钩帮促等时机,主动沟通交流,寻求工作指导,提高落实的效果。

猜你喜欢
年轻干部官兵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年轻干部要过“一道坎”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年轻干部要做到“五个过硬”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