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用视域中的弹幕抱怨言语行为研究

2021-11-25 22:50李艳艳
现代交际 2021年8期
关键词:哔哩语料弹幕

李艳艳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8)

互联网时代,在主流文化的背景下,亚文化正在逐渐兴起并且占据重要地位。弹幕作为网络视频中抒发简短性个人字幕评论的一种方式,正在病毒式地传播扩散,弹幕文化也随之产生。哔哩哔哩弹幕网是中国大陆一个ACG(Animation动画、Comics漫画、Games游戏)相关的弹幕视频分享网站,建站的初衷是为用户提供一个稳定的弹幕视频分享网站。[1]弹幕的出现给广大用户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尤其以青年用户最为可观。用户可以在他们观看视频的同时发布对该影片的想法和观点,其中抱怨言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言语行为理论最早由Austin提出,他认为言语交际的最小单位是言语行为,如请求、抱怨、感谢等。[2]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乐于在网络上表达自己批评或抱怨的情绪。因此,研究以青年为主流用户的哔哩哔哩视频弹幕网站中的3分31秒的短视频“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中的弹幕为语料(由于视频弹幕的即时更新性,研究以2020年5月14日当日所提取的655条弹幕为准),对弹幕中的抱怨言语行为进行深入探讨。

一、文献综述

Austin在1962年的《论言有所为》一书中提出言语行为理论,继Austin之后,Searle进一步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通过实施必要和充分的言语行为条件,塞尔系统地、严格地规范了言语行为,根据命题内容、语言与世界的适应方式等把言事行为分为五类,即表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情类和宣告类[3],其中抱怨言语行为属于表情类。以往学者对抱怨言语行为的研究也很多,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基于某种单一语言,探讨该语言中的抱怨言语行为实施的前提条件、方式以及应对策略。如侯风英[4]、顾小丽[5]的研究。第二,基于不同语言间抱怨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这类研究通常对比分析两种不同的语言,探讨其言语行为在产出、实施方式和策略方面的异同。如袁周敏[6]、雷茜茜[7]的研究。第三,基于中介语的相同或不同文化学习者之间的对比研究。如Trosbor[8]、杨丽,袁周敏[9]的研究。第四,情景会话分析中的抱怨言语行为研究。这类研究以现实生活中或视频中正在交谈的话语为语料,关注抱怨言语是如何产生和协商的。如Vásquez[10]、徐茜[11]的研究。自弹幕文化兴起后,以往学者也对弹幕进行了研究。他们也在很大程度上探讨了弹幕的功能性特点、弹幕的语言特点及传播特点。陈松松认为弹幕语言的主要功能更倾向于情感的宣泄和表达。[12]Ma X和Cao N发现弹幕用户者之间有很多“暗语”,似乎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不言而喻,不精通弹幕文化的人却无法理解这种语言的言外之意。[13]江含雪则侧重于探究弹幕的传播模式,她认为弹幕用户可以匿名,与视频同步表达自己的情感。纵观以往文献不难发现,学者对抱怨言语行为的研究很少关注网络话语,且对弹幕文化的研究大多基于传媒学角度,探究弹幕本身的特点,几乎没有从语用学角度来对弹幕内容进行研究。因此,研究主要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关注新兴的短视频评论方式“弹幕”,并基于Boxer 的抱怨分类框架,对收集的语料进行识别,试图阐释其抱怨言语行为的使用特点和策略。

二、研究设计

首先,选定3分31秒的短视频“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并及时收集弹幕语料;其次,基于Boxer的抱怨分类框架将语料进行标记和分类;最后,根据语用学的理论框架,并结合认知范畴观对弹幕中的抱怨言语行为归纳分析,给出研究的结论。

(一)研究问题

研究通过对哔哩哔哩弹幕网站上3分31秒的短视频“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的655条弹幕进行分析,试图探讨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该视频弹幕中的抱怨语主要有哪些类别?

第二,弹幕中抱怨语的使用的条件和策略是什么。

(二)数据收集

研究的语料是哔哩哔哩弹幕网站中的短视频“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的655条弹幕。(截至2020年5月14日)首先,提取出全部语料;其次,对属于抱怨言语的语料进行校对、标注、分类、统计;最后,建立一个小型的语料库读取每个样本,并标注每条语料的句法形式和抱怨策略。

(三)数据分析

研究基于Boxer(1993)的抱怨分类框架,将筛选出的样本进行直接抱怨语和间接抱怨语的识别,并计算它们发生的百分率,随后结合认知语用学原理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讨论弹幕中抱怨言语行为的使用条件和策略。

三、结果与讨论

(一)弹幕抱怨言语行为的主要类型

1.弹幕语言的主要特点

该视频中的弹幕语言主要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根据当前视频实时内容发表直接评论,这类弹幕约占5.48%。如“这个是啥电影”“冯小刚”“何以为家”等。这类弹幕是根据视频的实时内容所发表的观点或者提出的问题,如询问视频的出处或演员等。第二类,根据当前视频的内容抒发自己积极向上,斗志昂扬的情感态度。这类弹幕占比最大,为71.99%,这符合该视频宣扬的积极的价值观。如励志语“加油”“努力,励志必拿第一”,该用户可能是一名学生,并且近期将要进行一场考试;“Java工程师我可以的”,该用户显然是一位计算机行业工作者,抑或是正在努力成为Java工程师;“努力,博士等我”,该用户是一位正在准备博士研究生申请的学生或教师,他希望自己能顺利考上博士。这些弹幕是用户根据自己当前小环境下发表的感慨或树立的目标。第三类,表达抱怨或者不满的言语,约21.16%。如“众生皆苦”是对当前生活困窘的抱怨。第四类,典型的网络语言,约1.07%,数字、特殊符号、网络用语及乱码等。如“523344”“hz”“。。。。”等。

2.3.4 注意该区域范围历史沿革变化,重视口述文献的收集。在收集湘西地区红色文献时,地域范围不能局限于现在的行政区划,而应根据本地区的历史沿革等实际情况来确定。注意与湘鄂西、湘鄂川黔各红色纪念基地、老红军取得联系,实地走访,了解、记录红色口述文献。

2.弹幕抱怨言语行为的分类

根据Boxer(1993)的分类框架,该弹幕中有97条弹幕(69.78%)为间接抱怨言语行为,只有42条(30.22%)为直接抱怨言语行为。这是由于弹幕用户的特殊性,大家都是匿名用户,互不相识,抱怨的对象是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麻烦,他们发出抱怨仅仅为了寻求一个宣泄情绪的渠道。如:“太难了,人生。”我们很难从这类抱怨言语中分析出说话者的身份特征、抱怨对象等。说话者可能是个阅历丰富的人,他可能饱经生活的风霜,一直努力却还是平淡无奇,对生活渐渐失去了信心,但还要负重前行。同样,说话者也可能是个刚步入社会不久的大学生,他们没有经历过社会的历练,一直过着安逸的生活,因此他们刚开始遇到困难便觉得人生好难。又如:“不满意……”这简单三个字包含了太多模糊的信息。说话者可能是对他当前所处环境的不满意,或是对近期发生的具体的某件事、某个人、某种行为的不满意,或者是对他多少年来生活状况的不满。因此,在弹幕文化中,说话者更倾向于使用间接抱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弹幕抱怨言语行为的使用条件及策略

1.使用条件

Olshtain和Weinbach说明了间接抱怨言语行为的发生条件:第一,抱怨的对象做出了社交上不能接受的行为。第二,说话者的言辞间接地针对抱怨的对象。第三,说话者认为该不能接受的行为可以和听话者形成一种社交上的同情关系。第四,社会给予说话者合法的权利来弥补社交上不能接受的行为。

在弹幕文化中,间接抱怨言语行为的发生条件符合其中第二点和第三点。弹幕中的听话者是其他观看视频的用户,他们是不确定的、随机的;并且由于说话者的匿名性,他们抱怨的对象不是具体的不能接受的社交行为,而是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某些不如意的事情,或是某个损害了自身利益的人等。说话者通过弹幕的形式倾诉自己的抱怨情绪,他们希冀自己的抱怨能得到其他听话者的同情或情感共鸣。

2.使用策略

(1)句式选择

在弹幕文化中,说话者要实施抱怨言语行为,只能通过文字表达。弹幕中的间接抱怨言语行为在句类的选择上相对来说是比较灵活的,主要集中在疑问句、陈述句、感叹句。

毫无疑问,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引起听者的阅读兴趣。疑问句可以分为: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和反意疑问句。它可以表达出多种主观情态,抱怨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弹幕中,说话者通过提出问题让听话者得到抱怨的信息,但并不期待听话者做出回答或给予互动。如“又能怎样?”,说话者用此疑问句来表达自己面对当下所处困境的无能为力,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询问问题让听话者给出答案,而是一种反问的语气,使抱怨情绪更加强烈。

陈述句是用来陈述一个事实。说话者用陈述句来陈述自己的现状或者不满意的原因。如“很缺钱”,说明了他目前的所遇到的问题——缺钱。他知道这个问题并不能通过求助解决,他说话只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抱怨,而抱怨的对象也正是自己,因为自己很缺钱。

感叹句用来抒发感慨,表达自己强烈的观点和情绪。说话者借助语调、感叹词等,抒发内心的不满情绪。如“你觉得你有这样的机会吗?不!你没有”,该弹幕出现时的视频画面是一个年轻人偶然得到一次机会,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就。说话者在看到此画面时候抱怨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这句话中的“你”实则是他自己,自己缺少一个机会,为什么没有人给自己一个机会?

(2)措词

说话者说出一句话除了选择适当的句式,还有合适的措辞。措词,是指人们在说话、写作、行文时精心选用的词语、句子。当说话者使用抱怨言语来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时,会选择一些加强抱怨程度的词语,常用的是程度副词、感叹词、谩骂语等。

程度副词一般处于被修饰的形容词或者副词之前。程度副词有很、非常、相当、真……程度副词在抱怨语中来强调抱怨的强烈。如“努力真的有用吗?”在这句话中,说话者使用了程度副词“真的”加强语气,他不知道努力有没有用,他甚至已经在努力但是没有效果,他在抱怨我们熟知的心灵鸡汤:努力一定有用。

感叹词是为了引起听话者注意的语气词。如:“哎呦”“妈呀”“啊”“嘛”等。如“又是成功主义啊”,说话者厌烦了当时视频中提到的“成功主义”。这里感叹词“啊”更加凸显了说话者的讽刺和不满。

还有一些说话者会采用极端侮辱性的谩骂词语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如,“去tm的命”,这是说话者对命运论的抱怨。

四、结语

里德指出,构建知识的途径之一就是建立范畴。范畴是认知主体对外界事物属性所做的分类概括。我们将抱怨言语行为看作一个认知范畴,根据抱怨言语行为的定义、实施条件、表现形式、使用策略,概括出弹幕文化中抱怨言语行为本身具有的一些基本属性特征。第一,弹幕中的抱怨言语行为多为间接抱怨言语行为,听话者不需要对说话者所提的冒犯行为负担任何责任;第二,弹幕抱怨言语行为中,说话者抱怨对象是自己生活中某些不如意的具体事件或现象;第三,弹幕抱怨言语在句式上多采用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在词汇的选择上多选用程度副词、感叹词及谩骂语。抱怨言语行为是一种典型的面子威胁行为。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研究从认知语用的视角出发,以哔哩哔哩弹幕网站中的视频弹幕为语料,探究了弹幕抱怨言语行为发生的主要类型、产生条件及使用策略,进而总结概括出弹幕文化中抱怨言语行为的特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抱怨言语行为的语用学研究范围,丰富了研究内容,提高了人们对弹幕文化中抱怨言语行为的理解程度。

猜你喜欢
哔哩语料弹幕
汽车里还能看视频刷弹幕《哔哩哔哩车机版》
海量标注语料库智能构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哔哩哔哩商业模式分析——基于商业模式六要素理论
哔哩哔哩2019年全年营收67.8亿元同比增长64%
月活数据激活哔哩哔哩商业模式如何定义仍是难点
浅谈视频语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可比语料库构建与可比度计算研究综述
搞笑弹幕一箩筐
拜托了,弹幕君
当四大名著遇上弹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