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中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1-11-25 22:50马杏禄
现代交际 2021年8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阶级资产阶级

马杏禄

(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00)

国家治理思想是国家治理实践的指导思想,是国家层面的一种战略意识和思维,习近平总书记自十八大以来在多次讲话中表达了国家治理思想。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想要理解好、完成好、拓展好这一历史重大命题,不仅要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积极探索,还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真理的力量。《共产党宣言》作为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丰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不仅具有经典的理论意义,而且为我国当下的国家治理的改革与创新,对于提高国家治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水平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一、《共产党宣言》中的国家治理思想

1.国家治理的主体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批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即资产阶级本身。他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的治理“完全同在专制国家一样”[1]431,是一种暴力的统治状态,是与人民大众相对立的治理方式,维护的是极少数人的利益。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是伴随着资产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应是国家治理的主体和领导阶级。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1]406,还打造出了挖掘自己坟墓的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作为一切被剥削阶级的代表阶级,最善于领导其他工人阶级团结起来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同时他们也十分愿意帮助其他的、比较落后的阶级来摆脱剥削者的命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成功奠定了重要的社会基础。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其独特的优越性所决定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优越性在于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先进性:一方面,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无产阶级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413,自始至终坚持和强调的是整个无产阶级的共同利益,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这种共同利益是不以民族、国家为界限的,所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激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1]431,维护无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绝不仅仅是局部的、眼前的利益,并随着运动的发展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纲领,并坚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2.国家治理的措施

无产阶级在掌握政权后,要采取相关措施对国家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理。关于国家治理的措施,《共产党宣言》主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第一,在政治方面,无产阶级想要建立自己的政权,争得民主,首先必须通过暴力革命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这是“工人革命的第一步”[1]421,也是完成其历史任务十分重要的第一步。当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时,资产阶级必然使用武力镇压无产阶级,一旦资产阶级使用了武力,无产阶级也只好拿起武器,用革命的暴力来反抗反革命的暴力。只有摧毁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才有可能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第二,在经济方面,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利用国家政权再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然后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创造物质财富,尽最大努力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421,为社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经济基础,直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产。

第三,在文化方面,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传统的观念”[1]421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是无产阶级在生产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两大历史任务。私有制和私有观念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提出“两个决裂”的主要内容。其中同私有观念的决裂的本质,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方向。这两个决裂反映了无产阶级彻底的革命精神,也充分显示出了无产阶级无私无畏的革命气概。否定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也必然地要否定立足其上的上层建筑。只有从观念上彻底改变,才能在行动上做出改变,“除”资产阶级思想,“兴”无产阶级思想,彻底消灭剥削制度,为革命运动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

3.国家治理的目标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国家治理既是一种目标,又是一种手段。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经历三个步骤:首先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国家,然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后废除阶级性国家。治理国家的长远目标是消灭私有制,消除阶级对立,形成自由人的联合体代替阶级性国家,提倡整个联合的社会和谐发展,将以政治统治为主导的国家性质变为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

第一,消灭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1]414。私有制的本质是剥削。消灭私有制,并不是指将个人私有财产变为公共财产,也不是要剥夺所有人占有社会劳动产品的权力,而是为了消灭资本的阶级属性,并且改变生活极端困苦的工人只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而活着的这样一种生活状态。

第二,消除阶级对立,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阶级对立主要指的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的对立,阶级作为历史的产物,其消亡的条件有两个:一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权,自由人的联合体代替阶级性国家;二是社会生产力获得高度发展。

广大劳动群众被资产阶级无情压榨剥削,具有极大的革命情绪,无产阶级的首要任务就是促使广大工人团结起来,使无产阶级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暴力夺取领导权。无产阶级只有在取得政权后,才能够以最大优势组织群众力量,运用强大国家政权的力量消除阶级对立。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为消除阶级对立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只有生产总量增加了,实现共产主义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具备了,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第三,形成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党宣言》中提到,将会有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代替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实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2]人的自由发展,就是实现人在生活和思想中的真正解放,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美好愿望,使自己的天性得到充分的释放。同时马克思也十分重视人的精神层面的建设,他所倡导的这种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指实现人的精神上的最高诉求。

二、《共产党宣言》中国家治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的领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党是领导一切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回顾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的辉煌历程,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们也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途中,国家治理领域还存在一些比较紧迫的任务,仍然需要密切关注。[3]在全面深化改革,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发展和保障民生,建设美丽中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维护国家安全等各项任务中,我们党所取得的成就无疑都在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我们完成国家治理的艰巨任务。

2.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共产党宣言》中阐述了其坚定的政治立场,旗帜鲜明地同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边,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强调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其中形成自由人联合体的终极目标,体现出的同样是重视人的发展、人的作用的思想。“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只有重视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出其作为社会变革主力军的作用,才能够取得变革的成功;只有将人民群众作为重要的社会稳定器,才能保证我们的社会朝着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所做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充分体现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我党治国理政不变的初心、使命与担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是我们国家的坚实基础,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不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走好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着眼于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3.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从《共产党宣言》中“两个最彻底的决裂”可以了解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传统私有观念的消灭与传统私有制的消灭相比起来,是一个更加漫长且复杂的过程。[4]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在旧的生产方式及所有制发生变化后,旧的社会意识和思想观念并不能随之立即做出改变,它甚至还会为复辟旧社会做垂死挣扎。因此,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后,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也是十分必要的,是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同时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5]因此,步入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还要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更好地塑造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4.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围绕这个目标做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并且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步入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相应地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等其他领域更多的内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要求,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利保证。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尊重知识和人才,支持国家各类人才能够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必须提高新时代干部队伍的治理能力,提高他们在各项工作中的能力与水平;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同时保持国家治理体系的稳定性与延续性;必须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永葆其生机与活力;必须从实际出发,坚定道路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构想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在新时代得到了继承、创新与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立足于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针对当代中国与世界存在的问题,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内涵丰富,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安全多个方面协同发力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中国的和平与发展,为世界的繁荣进步绘制了蓝图,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结语

《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国家治理的思想对于新时代国家治理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启示我们要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等。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为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更好地实现十九届四中全会所做出的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必须重温经典,感受经典的魅力,汲取真理的力量。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阶级资产阶级
“危险的侵略者”
还原真实
接爱与流变:《大堰河—我的保姆》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论周立波《暴风骤雨》中阶级伦理的建构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对时代观视阈下《共产党宣言》的思考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阶级不消灭 我们就要贴“阶级标签”
陆尚博的思想有些什么问题?/资产阶级不能进入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