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一家系调查分析

2021-11-25 02:28邓妮妮黄明汉黄明汉任健巧潘潜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2期

邓妮妮 黄明汉 黄明汉 任健巧 潘潜

摘要: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一家系调查分析。方法 临床选择广西防城港爱尔眼科医院门诊高度近视先证者及家系调查,对病人进行病史询问、视力检查、屈光检查、眼压检查、电生理检查、眼部A超、间接检眼镜检查、裂隙灯显微镜等,同时进行X染色体扫描,分子生物学研究,分析该高度近视家系调查。结果 第一代,女,1例,72岁,主诉双眼自幼畏光,视物模糊数十年。眼科检查:右眼无光感,左眼裸眼视力0.01,综合验光-17.00D,矫正视力0.02。第二代,先证者之母,56岁,主诉自幼视物不清,眼科检查:双眼裸眼视力0.1,综合验光检查,双眼均为-20.00D,双眼矫正视力0.15;双眼视盘周围脉络膜萎缩,眼底豹纹状变化,双眼玻璃体混浊,黄斑区色素紊乱,中心凹反光不可见;先证者阿姨,52岁,主诉左眼自幼失明;眼科检查:矫正视力0.1,验光检查右眼-14.00D,左眼无光感,右眼裸眼视力0.02,第三代患者中,男2例,女1例,其中1例男性病人为先证者,另一人为先证者弟弟,23岁,眼科检查:验光检查双眼均为-21.00D。先证者表妹,女,12岁,眼科检查:双眼验光检查均为-13.00D,根据调查情况。结论 高度近视X染色体扫描及家系分析结果支持本家系为X连锁遗传方式,单倍型分析、连锁分析获得的阳性区域经候选基因分析及精细定位可加快研究进程。

关键词:外显子组测序;连锁分析;家系分析;X连锁遗传;高度近视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高度近视是指屈光度≥-6.0D或眼轴长度≥26mm,常表现为颞侧弧形斑、色素上皮变薄、豹纹状眼底、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漆裂纹、Fuch斑等眼底特征以及伴随有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1]。近年来随着全外显子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从分子水平开展高度近视的病因学研究成为可能[2];高度近视主要有单基因遗传的高度近视和多因子遗传的高度近视。单基因突变导致的高度近视,主要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性染色体连锁遗传,且具有很高的遗传异质性。本研究观察高度近视家系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先证者,31岁,男性,因视力不佳10余年于2019年初在防城港爱尔眼科医院屈光手术科就诊。初次门诊给与检查散瞳验光、直接及间接眼底镜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视力:左眼0.2,右眼0.1,最佳矫正视力:左眼0.4,右眼0.3,散瞳检影双眼-12.0D。前节检查无显著异常;眼底检查后极部显著,视网膜显著变薄,可见近视弧,双眼为豹纹状改变,无周围变性区、局限性萎缩灶、Fuchs斑,无显著玻璃体混浊,临床确诊为双眼高度近视;家族史询问:病人姨表兄妹中6人,4名男性均视力不佳,另有两人佩戴眼镜,女性无佩戴眼镜者。其外祖母视力较差,至40-50岁几乎失明,病人主诉需求遗传咨询,对家族成员联系后愿意接受家系调查。排除标准:Marfan综合征、Stickler综合征、合并高度近视综合征,其他原因导致的高度近视。家系内临床资料均符合高度近视的诊断标准,屈光不正≥-6.00D;在儿童期发病,双眼进展性近视,伴有散光,眼底高度近视改变,年龄7-80岁,平均年龄(52.5±5.1)岁。

1.2方法 家系调查包括采集血液样品、临床检查、绘制家系图等。病史询问:出现眼部症状时间、病情发展情况、既往诊治情况、相关眼部疾病的既往病史、其他全身性疾病;临床检查包括:眼部超声波检查:测量晶体厚度、前房深度、眼轴长度、少数病人接受暗适应ERG检查;眼底彩色照相;眼部检查:视网膜情况、玻璃体、晶体状态、瞳孔对光反射、前房、角膜情况;检测角膜曲率及曲率半径;屈光状态检查:检影验光、电脑验光;视功能检查:矫正视力检查、裸眼视力。对家系成员表型特征明显的家系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每个家系选取遗传关系最远的两个病人和与其中一个病人遗传关系最近的一个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对测序的结果进行严格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测序样本的共分离分析,得到候选的高度近视致病变异位点和基因。然后,对外显子组测序得到的候选致病变异利用Sanger测序进行家系所有成员的变异和疾病的表型共分离分析,得到在家系所有成员中共分离的变异和基因。初步鉴定该家系的候选致病突变和基因。

2 结果

2.1家系调查分析 第一代,女,1例,72岁,主诉双眼自幼畏光,视物模糊,4年前右眼失明。眼科检查:左眼验光结果-17.00D,矫正视力0.02,左眼裸眼视力0.01,右眼无光感。先证者之母,56岁,主诉自幼视物不清,眼科检查:双眼视力0.1,验光检查,双眼均为-20.00D,双眼矫正视力0.15;双眼视盘周围脉络膜萎缩,眼底豹纹状变化,双眼玻璃体混浊,黄斑区色素紊乱,中心凹反光不可见;先证者阿姨,52岁,主诉左眼自幼失明;眼科检查:矫正视力0.1,验光检查右眼-14.00D,左眼无光感,右眼裸眼视力0.02,第三代患者中,男2例,女1例,其中1例男性病人为先证者,另一人为先证者弟弟,23岁,眼科检查:验光检查双眼均为-21.00D。先证者表妹,女,12岁,眼科检查:双眼验光检查均为-13.00D,根据调查情况,家系图见下图。

附图 本家系3代6名成员均为高度近视,其中男性2例,女性4例,先证者为III9,圆形为女性患者,方块为男性患者。

3 讨论

本研究观察高度近视家系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代,女,1例,先证者外祖母,72岁,主诉双眼自幼畏光,视物模糊,4年前右眼失明。眼科检查:左眼验光结果-17.00D,矫正视力0.02,左眼裸眼视力0.01,右眼无光感。先证者之母,56岁,主诉自幼视物不清,眼科检查:双眼视力0.1,验光检查,双眼均为-20.00D,双眼矫正视力0.15;双眼视盘周围脉络膜萎缩,眼底豹纹状变化,双眼玻璃体混浊,黄斑区色素紊乱,中心凹反光不可见;先证者阿姨,52岁,主诉左眼自幼失明;眼科检查:矫正视力0.1,验光检查右眼-14.00D,左眼无光感,右眼裸眼视力0.02,第三代患者中,男2例,女1例,其中1例男性病人为先证者,另一人为先证者弟弟,23岁,眼科检查:验光检查双眼均为-21.00D。先证者表妹,女,12岁,眼科检查:双眼验光检查均为-13.00D,根据调查情况,与严丽英等[3]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本研究所述家系具有X连锁隐性遗传的基本特征,家系内无父子间传递,具有持续的男-女传递,男性受累者显著高于女性,且病变严重程度更高[4-5]。女性携带者表达X连锁隐性遗传疾病状态的可能源于普遍存在等位基因突變,发现X连锁隐性遗传频率的纯和女性,女性X染色体为半合性,会表达某些罕见的X连锁隐性基因[6-7];常染色体与X染色体之间出现平衡易位[8-9];可在莱昂化的作用下,来自父母双方的两条X染色体中随机一条出现失活,成为功能上的半合子。Yugo Kimura等[10]对90个病理性近视眼家系进行聚集分析研究,经家系连锁及基因组扫描分析,筛查已知病理性近视的相关位点后指出,我国病理性近视基因位点具有遗传异质性,证明我国病理性近视中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在国内较为罕见。现今较高比例的高度近视病人的家系呈现显著的遗传倾向,因遗传改变不同,在疾病预后、进展情况、累及程度、发病年龄、遗传方式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综上所述,高度近视X染色体扫描及家系分析结果支持本家系为X连锁遗传方式,单倍型分析、连锁分析获得的阳性区域经候选基因分析及精细定位可加快研究进程。

参考文献:

[1] 邓振华,叶子萌,龚波,等.角膜曲率相关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高度近视的关系[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7,35(8):716-720.

[2] 余秀蓉,刘伊楚,兰风华,等.一个COL11A1基因新剪接变异导致的先天性高度近视家系的遗传学分析[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9,36(9):893-896.

[3] 严丽英,王星,邹云春,等.中国汉族人群SOX2基因与高度近视的关联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8,38(9):851-855.

[4] 杨琳,李拓,蔡小军,等.土家族高度近视患者P4HA2基因突变筛查[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9,37(9):736-739.

[5] 康健捷,王显悦,莫桂玲,等.马凡综合征一家系临床研究和FBN1基因突变分析及产前诊断[J].实用医学杂志,2015,32(7):173-174.

[6] 章立新,洪楠,叶蓓,等.对江浙地区高度近视眼人群进行MYOC基因突变的调查[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5):69-71.

[7] 吴珊珊,郭大东,刘德政,等.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高度近视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9,19(9):1495-1498.

[8] 廖維宇,邱坤根,谭丽君,等.Cohen综合征并文献复习[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20,16(1):59-66.

[9] Hortensia Sanchez Tocino,Cecilia Diez Montero,Ana Villanueva Gomez,et,al. Phenotypic high myopia in X-linked retinitis pigmentosa secondary to a novel mutation in the RPGR gene[J].Ophthalmic Genetics,2019,40(2):170-176.

[10] Yugo Kimura,Tadamichi Akagi,Masahiro Miyake,et,al.Association between the CDKN2B-AS1 Gene and 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 with High Myopia in Japanese Patients [J].Ophthalmic Genetics,2020,37(2):242-244.

课题名称: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科研基金项目计划书(项目编号:AFQ1709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