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育中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培养路径研究

2021-11-25 14:29陈静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8期
关键词:文化安全中国文化培养路径

摘要: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外语作为承担国家间文化交流的载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外语教育蓬勃发展,外语教育改革积极推进。但是,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地凸显。在当代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外语教育应自我定位,承担起维系国家文化安全的重任。探索外语教育中大學生文化安全意识培养,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外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培养路径;中国文化

文化安全,泛指一切生存和发展中所面临的各方面的总和。客观上文化安全指的是文化自身发展所面临的以及潜在面临的威胁,主观上是指一种复杂的情感,在感知文化面对安全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状态。文化安全对于国家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学校作为教书育人及文化传播的神圣之地,担负着传播文化,保卫文化安全的历史重任,近代以来,教育在抵御外来文化入侵,保持优秀文化传承,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外语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在教育教学中强调文化安全尤为重要。因此,在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中,利用语言优势,培养学生的安全观,树立文化安全意识,探索文化安全培养路径,是新时代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

一.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

1. 文化安全是外语教育的重要使命

意识形态属性是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阶级利益及价值属性从未离开文化本身。因此,在外语教育中,对于意识形态、政治观点的甄别,同样要始终高度警惕。外语教育教材、文章中的字里行间,段落流露的思想内容,不经意间可能进行了某种文化渗透。特别是在外语教育中,对于西方文化的讲述,课堂知识的讲解,都需要教师具备高度的文化安全意识。外语教育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重要阵地,必须保持对文化安全的敏感性。

2.文化安全是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

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如火如荼进行,外语教育中进行了积极的课程思政建设探讨和实施。课程思政的提出,从政策层面把教育中的文化安全意识进行了积极的引导和科学的干预。思政建设,把文化安全提到了外语教学的重要位置。多年的外语教学已经让学生较好的理解了外国文化,但对于文化安全的关注还不够,并且对于教师用外语讲好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尤为不足。

二.外语教育中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培养路径探究

1. 用外语改善话语表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当前,在了解中国文化方面,国际社会主要通过西方媒体来了解中国文化,没有从真正意义上了解中国,近年来,通过我国媒体了解中国文化的比例有所上升,但所占比例也较小,据统计,只有20%左右的比例。不难理解,这也正是我国在国际上话语权不强,形不成自己的话语体系的原因,在表达中国核心价值观念时没有中国特色和中国元素,因此在文化引领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劣势。 因此,外语教育中要发挥语言优势,重视话语表达方式,思考话语表达的途径、分析话语受众、因时因地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至关重要。创新大众话语、学术话语、政治话语等话语,创新话语分析教学模式,创新话语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而让世界听懂中国话语。因此,外语教育需要加强掌握话语表达的国际技巧,用外语这一媒介来改变话语传播,探索用外语讲话中国故事的新途径。

2.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比中外文化

外语教育中,学生文化学习是外语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在教导学生学习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掌握文化对比方法,调动起积极性,能够看到文化的多样性,抓住教材中出现的一切可用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如笔者所教授课文中一句“Variety is the very spice of life.”,在讲授此句时,笔者仅仅抓住“variety”一词,对学生进行文化的多样性教育,让学生梳理正确的文化观和看待问题的正确方法。在多元的环境中让学生以正确方法理解中外文化差异,学生就能够把握正确的世界观,从而更好地保护好中国传统文化,也能够较好地看待国外文化。如何让学生避免课堂上中外文化的碰撞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问题。由于当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手段的改善,学生接触新鲜事物的能力不断提高,从各种渠道接触文化的几率大大增加。当这些文化被学生所引用时,教师应注意及时予以正确的引导。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不断加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解,通过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用传统文化的精髓来引导学生,同时,以合理的方式对教材中以及学生接触的外国文化进行分析,让学生加以甄别,增加其理解力,这是树立文化安全意识的重要举措。

3.  外语教育中要研究文化传播内容,掌握文化传播规律

对于此点,笔者引用一个例子,加拿大学者曾谈到,加拿大开设的“中国文化”课在编写大纲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和思维上的不同,本土人坚决反对将“愚公移山”这样经典的中国文化故事编入课本。为此,我们可以看出,文化传播的关键因素,即文化的受众因素,是文化传递中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如果忽略了实际,再优秀的文化传递也可能功亏一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何解决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理解中的“困惑”,这就涉及到中国文化转播中的内容选择问题,近年来的外语教育中出现了增加中国文化的声音这一可喜变化,但是教育中一定要注意选配恰当的内容,才能更好地传递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样,西方文化中,寥寥数语所能表达出来的文化,如何通过语言进行转换,一方面需要选择内容,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中国的文化表达方式,引入我们的教学中。

总之,外语教育中,外语教师要谨记,培养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探索文化传播路径,是保持中国文化蓬勃发展的动力,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郭英杰.文化传播的政治:话语、认同及软实力[D].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2.

[2]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贾磊磊.文化产业与文化软实力[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5.

课题: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2017年度“高等教育教学专项--外语”一般资助课题“外语教育中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与能力提升研究(课题批准号:BYGW2017008)”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静,女,1979、10,汉族,山东济宁,硕士研究生,讲师,教研室主任,应用语言学及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文化安全中国文化培养路径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维护文化安全的对策思考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儒学创新为中华文明“走出去”提供战略支撑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对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