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因是实用主义者还是经验主义者?

2021-11-25 15:42汪吴燕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8期
关键词:真理实用主义科学

摘要:多年以来,人们总是给奎因贴上实用主义的标签。本文先着手为何给奎因贴上实用主义者的标签以及结合奎因著作展开论述,其次主要论述实用主义代表者皮尔斯和詹姆斯的真理观,接着阐述奎因对两位实用主义者的批判以及奎因提出的真正的真理观。全文不仅论述奎因与实用主义者的区别,而且阐明奎因提出的真正真理观否定了传统真理符合论,否定实用主义融贯论,强调科学真理价值等。最后为奎因是经验主义者而非实用主义者正名,论述奎因对经验主义的捍卫与发扬,将经验主义自然化或者科学化,在经验主义的发展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奎因;实用主义;经验主义;真理;科学

一、引言

奎因是当代美国具有影响力的分析哲学家。他于1908年出生在俄亥俄州,就学于奥博林学院和哈佛大学,曾受教于A.怀特海和C.刘易斯门下,1932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本文通过探究典型实用主义者(詹姆斯、皮尔斯)的理论观点与奎因的哲学观点(尤其在真理观方面)进行比对,找出奎因与实用主义者之间的分歧,从而为奎因所站的立场和哲学流派正名。首先,此论文能够使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奎因的哲学观点、立场(尤其在真理观方面)。其次,此论文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奎因与实用主义之间的根本不同,为奎因本人正名。一直以来,奎因都被贴上“新实用主义”、“逻辑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等等错误标签,奎因对此也表示很无奈。通过比较奎因和那些实用主义者的哲学家的理论观点,能够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实用主义标签对奎因的不恰当性和加深我们对奎因“自然主义”的理解。最后,此论文通过奎因与实用主义者之间的对比,引出奎因的自然化的经验主义,能够使我们认识到奎因对科学作出的捍卫,对贬低观察结果的思潮作出的斗争。这种坚定地维护真理以及追求真理的客观性和科学事业的严谨性的态度,对于当今进行哲学研究的我们,具有重大的启示和提醒意义。奎因秉持的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严格强调理论与理论之间的界限,突破传统经验主义的藩篱,把哲学思潮推向更为广阔的本体论、数理逻辑等领域,坚持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对于后人研究哲学甚至任何科学领域都有着重大的引领作用,为我们后人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二、奎因为何被误认为实用主义者?

奎因被冠上“實用主义者”的标签是因为他曾经在自己的文章《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中发表过一些言论。他在批判了两个教条——其一是相信在分析的或以意义为根据而不依赖于事实的真理与综合的或以事实为根据的真理之间有着根本区别,其二是相信每一个有意义的陈述都等值于某种以指称直接经验的名词为基础的逻辑构造的还原论([1]46)。在文章的最后一个章节“没有教条的经验论”中,即使奎因在此章节中也提到了自己是个经验论者,但是在文章的结尾,在指出卡尔纳普、刘易斯的实用主义并未延续到分析、综合方面后,他说道:“我否定这样一条分界线而赞成一种更彻底的实用主义。”([2]46)这样一来,奎因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因此被后人列为实用主义者,被贴上实用主义者的标签。

但实际上是,连奎因本人都对实用主义者的定义有着一些疑虑,他也并未对自己进行真正的归类,不过奎因更愿意他被称为经验主义者。前面我也提到,在《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当中,奎因明确写出自己是作为一个经验主义者,“实用主义”一词跳出来是因为他对卡尔纳普、刘易斯的实用主义进行了一种深入解读,或者是说让自己以实用主义者的角度来回答。通篇阅读整篇文章,奎因确实是围绕着经验主义来产生论述,在文章的末尾才提及实用主义并对它进行了回应。总的说来,奎因被认为实用主义者是有原因、有依据的,并且这个问题是出自其本人,但我们在对奎因的思想进行研究时,显然不能够以偏概全,那么本文将详细论述奎因为何不是实用主义者而是经验主义者,并具体从真理观方面列出典型实用主义者的特征以及奎因与其相异之处,进行比对,从而找出两者之间的分歧,并为经验主义者奎因正名。

二、实用主义者的真理观

(一)皮尔士实用主义真理观

我们要辨别奎因是实用主义者还是经验主义者要从奎因著名的真理观方面着手,那么我们列出典型的实用主义学家也需要从其真理观切入,下面我就详细阐述皮尔士的实用主义真理观。皮尔士的实用主义真理观在《皮尔士文集》中有着详细的论述,虽然是论述皮尔士的实用主义真理观,但皮尔士本人并未将真理观划分到一个具体的章节,不过这并不阻挡我们去从他的文集中探求皮尔士所认可的真理理论。皮尔士对真理有着几种不同的分类,其中大致分为对象符合真理、理想极限真理、意见一致真理和信仰确定真理。在他的文章中,皮尔士说道:“真理就是一个代表者与其对象的符合。”([3])那么代表者是什么?皮尔士认为代表者意为能够表达其他事物、为人们所领会的一种代替性事物。皮尔士将这种事物看作一种“符号”,这个符号能够清晰地表达原先的事物。代表者与对象的符合,那么中间肯定还存在着一个媒介,这个媒介就是说明者。说明者包含了代表者所引出的作用和效果,来说明所表达的事物,这个事物就是上述的对象,从而真理就诞生了。这样一来,皮尔士就将代表者与对象相区别开来,让我们不至于认为代表者就是对象,而是代表者通过说明者这一渠道,让对象对代表者生成一种效果、效用,从而使代表者与对象相符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照镜子的时候,会感觉镜子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一模一样,这样的感觉不是因为镜子里的你与自己非常相似,而是光线会遵循反射定律而被镜面反射,镜子接收了自己的形象,将反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中形成视网膜的视觉,也就是自己(对象)对镜子(代表者)发生了效果。

接着是皮尔士的理想极限真理。皮尔士的理想极限真理与“实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有时候他就将实在理解为真理,实在决定了事物对象表现到现实生活中的样貌。关于极限,皮尔士说道:“真理是一抽象陈述与理想极限的符合,无止境的考察会带着科学的信仰趋向这个极限,这个符合是这个抽象陈述可以通过自认自身的不精确性和片面性而拥有的符合,而且这种自认是真理的一个本质的成分。”([4])他又说道:“一切命题都涉及到同一个决定性的单个主体,一切解释者和说话者都理解的主体,即涉及到真理,真理是所有宇宙的宇宙,是各方面都认为实在的东西。”([5])真理是抽象与极限的符合,而真理又是什么?在皮尔士这里,真理是宇宙,真理更是实在,真理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志而存在的真实的东西。

不過皮尔士又说抽象陈述本身具有不精确性和片面性,也就意味着真理不一定完全正确,这与真理是宇宙的宇宙多少有些冲突,因为宇宙本身就是绝对的,固定的。M.K.穆尼茨曾说:“皮尔士由于陷入了把实在看作相对于‘主体’的‘客体’这样一种传统模式,即陷于这样一种陈见:一个外部的独立的实在能够引起主体心灵中的某些观念,但它的存在则不依赖于某个个别的心灵有因果关系,因此他对‘实在’一词的用法有些前后不一和模棱两可。”([6]53-54)不过,虽然皮尔士的意义概念有些模糊,但他这种探求真理的精神仍然是值得我们鉴赏的。

然后是皮尔士的意见一致真理。皮尔士的这一真理理论非常容易理解,许多哲学家也提出过这样相似的理论,并且后来的詹姆斯也继承了他的这个真理理论并对其作了改进。对于这一真理,皮尔士讲道:“注定最终为所有考察者一致同意的意见,就是我们所谓的真理,这种意见所表达的对象就是实在。”([7])一方面,皮尔士提出让所有考察者意见一致的就是所谓的真理;另一方面,皮尔士还指出“意见所表达的对象就是实在”,即实在就是真理。而在前面的理想极限真理中,皮尔士也认为实在就是真理。那么我们不妨这样串联,皮尔士认为真理是抽象与理想极限的符合,但同时他又认为这种抽象陈述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人们需要对这种不确定、不精确性进行不断地改良、尝试、摸索,以此让群体达到一致性的观点,也就是所谓的一致意见,一致意见的最终目标就是我们所寻求的真理。

最后就是皮尔士的信仰确定真理。皮尔士认为信仰真理就是不需要被我们所怀疑的观念,是一种出自本能的对某种观念的信仰。他这样说道:“你完全禁不住要相信的信仰,就不是错误的信仰。换言之,对你来说,它就是绝对真理。”([8])那我们也许会想,如果是错误的信仰呢?纳粹主义是信仰,但纳粹主义是真理吗?显然不是。皮尔士当然意识到了,他又指出确定这种信仰是否合理需要通过科学的途径,因为科学是权威的象征,科学能够建立起正确的和真理有关的标准,能够让人们所接纳,也能够符合人们的思维意志。人们的意见相统一后就能够清晰地让代表者(符号)来表达相应的对象,这样我们就寻求到了相应的真理。

总的来说,皮尔士的对象符合真理、理想极限真理、意见一致真理和信仰确定真理都是相互联结的,皮尔士的真理观也是围绕着“效果”——对于对象所产生的效果,对抽象陈述或是实在或是宇宙产生的效果,对群体意见产生的效果以及对信仰产生的效果。不过在我们现在看来,皮尔士认为的最权威的科学研究出来的结果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这些结果也需要我们进一步考察。总的来说,皮尔士的真理理论充分体现了他对实用主义效果的一种重视,这也解释了为何在后期他将实用主义改为“实效主义”了。

(二)詹姆斯实用主义真理观

在继承皮尔士的实用主义原则基础上,詹姆斯也提出了他所认为的真理观。他先是批评了原先的真理符合论,詹姆斯认为观念需要准确地模拟这个对象,如果这个模拟的对象与实际的对象相一致,那么就可以被认为是真理,反之不一致的话,那就不会是真理。因此,詹姆斯提出了真理融贯论,应用到语句当中,就可以理解为语句的真假需要判别可模拟的预先设定是否与实际的观察结果相吻合,如果是,那么它就是真语句。他这样指出:“任何词典都会告诉你们,真理是我们某些观念的一种性质;它意味着观念和实在的‘符合’,而虚假则意味着与‘实在’不符合。实用主义者和理智主义者都把这个定义看成理所当然的事。”([9]104)也就是说,詹姆斯承认观念与实在的符合,但是什么叫作“符合”,“实在”又是什么,这才是詹姆斯所要论述的真理观。他认为符合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可预期的结果与实际观察结果相一致,而“实在”则是实际生活中的对象,实在是客观的,他将其分为了三个部分:感觉流、“我们的感觉之间或他们在我们心中的摹本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和过去已有的真理。感觉流,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自己所产生的感觉,但是这种感觉是外界事物自然而然带来的,我们无法去自主选择,不过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念对其进行分析。其次是感觉与心灵摹本存在的关系。詹姆斯认为这种“实在”可以分为可变的和不变的,可变的就是例如年龄、地点等,而不变的则是事物的内部性质。但詹姆斯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意识、主动性行为来改变它,不管是可变的还是不可变的。这就是詹姆斯的人造真理论。他认为对于一些不可变的(理论知识、逻辑数学)的实在,我们仍可以以自己的主观观念去解释、改变和回应它,所以詹姆斯认为真理可以是人为创造的。不过,在我们现在看来,詹姆斯的人造真理论是有误的。因为作为主观性的人造的真理显然不能同经过分析、有理有据的真理相提并论,过去已有的真理即前人留下的真理,但我们需意识到过去的真理也可能存在错误。

另外就是詹姆斯最著名的有用真理论。对于他自己之前提出的“真观念是可以通过检验而得出”的真理观,他又作出了一些调整。他直接把真理与有用挂钩,认为真理与有用互为充要条件。真理“真”在它是有用的,而有用的东西就是真理。“你可以说‘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也可以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10]104)在詹姆斯看来,观念、语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有效益的,是有用的,那么它就是真理。詹姆斯认为观念与它带来的效果能够让人们很好地理解、运用和概括的话,它也是真理。也许詹姆斯的有用真理论对于人们实际生活有着很大帮助,但是詹姆斯却把“效果”这一词语误解了。效果可以是可考察的语句(有真有假)所带来的效果,也可以是人们对可考察语句的信念(有好有坏)所带来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詹姆斯的有用真理论被很多后人所诟病。不过后来詹姆斯也意识到这一点,他指出真观念自身就有着后果,我们人类用自己的主观意志所想象的后果又是不一样的,但詹姆斯后来并未真正对其有用真理论进行明确的修改。总的来说,詹姆斯的真理观是建立在他的彻底经验主义基础之上的,他认为观念需要同实在相符合,而实在则与我们的主观经验有关,我们对于真理的认识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性去解释、认识它们,若是此观念带来的效果是有用的,就能够为人类带来效益,能够在人们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它就可以称作真理。

三、為奎因是经验主义者正名

(一)奎因对实用主义者的批判

奎因本人对于实用主义者的标签显然是不满意的,奎因自己也不赞成被归为实用主义者,他甚至认为我们可以删除“实用主义”这一词语。他在《实用主义在经验主义中的地位》一文中提及:“我不知道一个实用主义者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也不清楚那些被叫做实用主义者的哲学家们,他们彼此之间在哪些方面比他们同那些不叫做实用主义者的哲学家们观点更为接近。我觉得我们可以去掉‘实用主义’这个名词,因为它没有任何用处。”([11]510)我们通过比较奎因和其他实用主义者的区别,我们能够更加清晰、正确地认识到我们不应该给奎因冠上实用主义者的头衔。

奎因认为皮尔士提出的实用主义原则是经验主义者都知晓的,没有什么独创性的特别之处,他则以科学方式来寻求真理的理想极限理论并未指出如何评判理论的相似问题,以及皮尔士的意见一致真理观过于强调“人”发挥的思想和作用,即使皮尔士是提倡以科学为主的,他还是带有一种唯心主义的倾向。对于詹姆斯的实用主义真理观中的传统的真理符合论和真理融贯论,奎因不赞同也未完全否认。对于真理符合论,奎因认为它是空洞的,但是他将真理与符合之间设定了一个去引号的理论,保留了真理符合论中有价值的部分。对于詹姆斯的真理融贯论,奎因认为可预见的结果不能与上帝存在这一本身相等同,但他又提出这种真理融贯论可以帮助我们寻求和发现真理。最后对于詹姆斯的人造真理论,奎因也曾赞成科学真理是被人创造、发明的,不过他后来又将其改为科学理论是属于自然的,是需要人们发现的,而不是创造和发布的。所以,奎因对于詹姆斯的实用主义真理观理论也是不太满意的,即使他提取了詹姆斯实用主义理论中有价值的部分,但奎因仍坚持的是一种自然主义化的经验主义思想。

(二)奎因的真理观思想

实际上,奎因的真理观大致可以分为整体主义融贯论真理观、去引号真理观和证据理论(观察句理论)。首先,奎因的整体主义融贯论真理观可以在詹姆斯的真理融贯论中找到影子。奎因虽然认为詹姆斯的真理融贯论是有误的,因为我相信的后果与真理本身的后果是截然不同的;但是奎因又认为我们可以先将这些观察结果认为是正确的,然后再利用语言系统判别它的真假性,所以在这里,奎因又间接承认了融贯论的合理性。在《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一文中,他认为所有知识是由知识体系构成的,而知识体系则由命题所包含,这些理论知识则是由经验判别真假。不过奎因指出,判别理论知识真假的不是单个经验,而是需要一个庞大、严谨的语句系统才能判别知识、语句的真假,这也就是奎因的整体主义真理融贯思想。

其次是奎因的去引号理论。奎因继承了塔尔斯基的真理论,他对塔尔斯基的T模式“雪是白的”当且仅当雪是白的作出了解析。他认为不再需要用引号来肯定语句,这样的去引号真理观非常简洁明了,但是也会造成一些悖论。首先,我们以“I am lying.”为例,“我正在说谎”根据去引号定义,它既是真的,也是假的,或者说它本身就是错误的。“I am lying.”会导致一个双条件句:p if and only if not p,那么它是真是假?若是p为真,那么not p就为假;若是p为假,not p就应该为真,所以得出的结论是两者都为假。p当且仅当非p不仅在逻辑上是假的,它甚至会带来逻辑谬误。奎因也意识到这一点,他于是补充道:“真的去引号定义没有定义真谓词——在‘定义’的严格意义上,因为严格意义上的定义告诉我们如何从所要求的语境中消除被定义表达式而使用先前建立的符号。但是,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去引号说明确实定义了真。它告诉我们任一语句为真是怎么回事,在这样做时所用的术语对我们来说就像所谈论的那个语句本身一样清晰。我们清楚地理解雪成为白的是怎么回事,我们也同样清楚地理解‘雪是白的’这个语句为真是怎么回事。”([12]12)不过,奎因的去引号理论仍然会引起悖论,奎因将它理解为一种超越性概念。奎因认为我们可以这样避免悖论:首先,真谓词的功能是去引号,但是它不能被不加节制的使用。真谓词可以去除每一个永恒句的引号,只要语言中包含了附加词,那么就不能包含真谓词。所以解决悖论的方式就可以为真谓词不能用来去除不能直接引用的去引号的方法,比如说不能用false字眼去除含有false的语句,也不能用来去除与真谓词互相定义的词,比如真或假,它只能去除不再含有真或假同等词汇的引号,否则会产生悖论。不过,真谓词不会因为悖论而失去它原本的意义,它仍然可以去除不含真或假同等词汇的引号。总之,奎因的去引号真理观继承了塔尔斯基的真理观思想,而塔尔斯基的真理观也是借鉴了真理符合论的部分,所以去引号真理观是真理符合论的变相发展,奎因也对此真理观非常满意,他的整个哲学生涯都基本以去引号理论为基准。

最后是奎因的自然主义真理观。奎因的自然主义真理观是将自然化的物理主义与整体主义的内涵相结合的真理观。对于物理主义,奎因将物理主义的关于本体的不包含感觉经验的和经验主义的关于认识经验的看似互不相关的两者结合到一起,构成了他的真理观。一方面,奎因认为我们不能抛弃传统的经验主义原则——一切思想知识源于我们的感觉经验;另一方面,奎因认为感觉经验又称感觉材料,感觉材料就是物理主义中的物理对象,那么对应起来,我们的科学知识也能将物理对象作为基础。这样,奎因就将物理主义与经验主义结合起来了,构成了他特有的、开明的真理观思想。

对于整体主义,主要体现在他的观察句理论上。首先,什么是观察句?他在论著中讲道:“我们获取世界持续信息的渠道是分子和光线对感觉器官的影响;就这个和一些动觉附带的东西。规范语句应当是与条件反射的因果关系最密切的句子:最密切的联系不是在主体上,而是在身体上,生理上,神经上。应当是‘这儿很冷’、‘正在下雨’、‘那是牛奶’、‘那是一只狗’这样的句子。当某些相关的感觉器官被触发时,如果我们被问到这些问题,我们已经学会了当场不假思索地表示同意。”([13]410)奎因赞同观察句与物理对象有关,同时这些物理对象是通过条件反射而被我们感受到的,这样的语句就是观察句。其次,奎因认为应当将观察语句与观察直言句结合在一起。那么,我先解释一下观察语句与观察直言句分别是是什么含义。前面提及的观察语句就是真值与地点、场景有着密切关联的语句,而后面的观察直言句的真值则与地点、场景没有关系,它是通过条件形式而构造的语句。这些观察直言句有“如果它是煤炭,那么它就是黑色的”、“每当蜻蜓低飞,雨天就要来临”、“哪里有水,哪里就有鱼儿”等等。我们也可以直观的发现,这些与地点、场景无关的观察直言句能够被前面的观察语句所直接肯定或者否定。最后就是将观察直言句与科学理论相互结合。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系统能够容纳相应的观察直言句。奎因认为,一种观察直言句被科学理论体系容纳和证实了,那么其他与之相关的语句也就被证实了;反之,如果被否定了,其他参与进来的语句也从侧面被否定了。在这里,奎因认为观察直言句可以直接与感觉器官相挂钩,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条件反射能够直接证实或否定相应的观察句。最后,奎因还指出观察直言句需要科学理论系统的辅助。在《表扬观察句》中,奎因写道:“我们需要A和B组合成一个概括:每当A......,B就.......比如说‘每当下雪了,就会很冷’、‘哪里有烟,哪里就有火’,我把这个称为观察直言句。首先,我们发现我们的理论,或它的一部分,在逻辑上暗示了一些观察直言:‘无论何时A.....,B就.......’然后,我们通过实现可观察条件A并检查实验结果B来检验理论。如果B没有结果,那么观察范畴是错误的,那么它隐含的理论就是错误的。我认为这篇短文揭示了科学理论与科学证据之间的本质联系。”([14]413)所以说,奎因认为蕴含的观察直言句需要被科学理论所证实,观察直言句需要被检验,那么自然而然,观察直言句是需要一个相当大、完整的科学语言理论系统的。如果观察直言句被确认了,那么它的理论也就被确认了,它就可以成为科学真理。不过,奎因提出的这三个阶段都有可能是错误的。我们的观察语句是我们所直观感受到的,这种感官经验也是我们自己认为的,所以我们自己认为的真理当然可能是错误的。而对于条件形式的观察直言句,“如果…那么”、“每当…就”和“哪里…哪里”这些推断在逻辑推理理论上并不是有效的,那么它也可能会造成错误。

(三)为奎因是经验主义者正名

通过我前面对皮尔斯詹姆斯等典型实用主义者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将奎因冠上实用主义者的头衔是不正确的。奎因与实用主义者在实质上是大相径庭的。皮尔士提出的实用主义原则是经验主义者都知晓的,没有什么独创性的特别之处,他的以科学为方式来寻求真理的理想极限理论并未指出如何评判理论的相似问题;皮尔士的意见一致真理观过于强调“人”发挥的思想和作用,因此带有一种唯心主义的倾向,这也与奎因的物理主义背道而驰。奎因对于詹姆斯的实用主义真理观理论也是不太满意的,即使他与詹姆斯的实用主义真理观有着相似之处,但奎因仍坚持的是一种自然主义化的经验主义。总的来说,奎因与实用主义之間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奎因自己也不将自身列入实用主义者的行列。

与此同时,奎因的哲学理论特别是他的真理观思想都围绕着经验主义展开,他坚守了一切知识理论都来自于感觉经验的经验主义基本原则,但又并未死板、僵硬的生搬生套,而是将它发扬成一种自然化的经验主义。所谓自然化,就是与物理主义的物理对象相结合,以科学知识、科学理论为基石,去除了传统经验主义中对奎因来说不太有用的部分——现象主义和还原论,将经验主义发展成为认识论(经验主义)内在于本体论(物理主义)的自然主义。奎因使他所发扬的这种经验主义更加科学、严谨,因为他结合了相应的物理主义。奎因让人误解的著名文章《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批评的是经验主义的分析与综合的二分法和经验主义的还原论,而他本人并未抛弃经验主义的基本原则,相反,奎因坚守了这一原则并对继承和发扬,提出了更加科学、开明的自然化的经验主义。当然,作为经验主义的忠实拥护者,他也在经验主义哲学研究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W.V.Quine,“Two Dogmas of Empiricism”(1951)in From a Logical Point of View[M].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0

[2]W.V.Quine,“Two Dogmas of Empiricism”(1951)in From a Logical Point of View[M].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0

[3][4][5][7][8]坎布里奇.皮尔士文集[C].第5卷第407、419、506、544、565节,1931-1958年英文版

[6]M.K.穆尼茨.当代分析哲学[M].吴牟人,张汝伦,黄勇,译.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

[9][10]陈羽纶,孙瑞禾.实用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1]陈启伟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2]W.V.Quine,“Meaning and Truth”in Philosophy of Logic[M].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

[13]W.V.Quine,“In Praise of Observation Sentence”in Confessions of a Confirmed Extensionalist and Other Essays[M].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8

[14]W.V.Quine,“In Praise of Observation Sentence”in Confessions of a Confirmed Extensionalist and Other Essays[M].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8

作者简介:汪吴燕,女,1996年11月出生,汉,江苏南通人,南京师范大学19级硕士在读研究生,攻读外国哲学之分析哲学专业。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奎因的真理观(SK2020A0987)”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真理实用主义科学
浅析日本国民性之实用主义
现实与虚拟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用主义思想应用瓶颈分析
以《折狱龟鉴》为视角浅谈中国古代法律传统
换个角度欣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
潜伏在应试教育背后的“真理”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