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梦桃精神 用青春书写未来

2021-11-26 02:01文/高
陕西档案 2021年5期
关键词:陕西省青春工作

文/高 静

在陕西省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有这样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资料,她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纺织行业的代表,曾两次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她就是赵梦桃。

赵梦桃是我国纺织战线的一面旗帜,也是中国第一代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和时代典范。她从小家境贫寒,父亲因病去世后,和母亲走投无路,逃荒要饭来到陕西,靠捡煤渣、挖野菜苦熬到新中国成立。

1951年底,西北国棉一厂招工,赵梦桃成为了一名纺织女工。她站在车间里,看着万锭飞转、银线如流,看着老师傅们手把手教技术,姐妹们比学赶超争上游,被这美好的场景深深吸引着,仿佛看见了生活的曙光。这种当家做主的自豪感,促使她一进车间就全情投入,狠命地学,踏实地干,像上足了发条的钟表。“好好干、下苦干、老实干”成了她的口头禅。为了掌握技术,无论开会、参观还是休息,她的课本总不离身,两只手也从不闲着,只要有时间就苦练操作技术。别人下班了她不走,在对班的车子上学;别人巡回一次需要3到5分钟,她只用2分50秒;别人在车头车尾说话,她连上厕所都是小跑。

由于赵梦桃勤奋好学,很快便成为厂里的技术尖子。1952年,在学习“郝建秀工作法”活动中,她以优异的成绩第一个戴上了“郝建秀红围腰”。1953年,赵梦桃被选为细纱乙班四组第一任工会组长,当上组长的赵梦桃更加认真负责。在当时的纺织业中,每部车头都放着一把蘸水的棉花,用来擦净毛辊,每部车每天用掉的棉花约三四两,一个轮班就要400多两,全年浪费2万多斤。赵梦桃意识到这一点,便勇于尝试与创新,建议用湿抹布代替棉花,这个建议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原棉。

1953年9月,赵梦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兴奋地对大家讲:“一个党员不能像我过去那样,只懂得好好干,下苦干,还要懂得为谁好好干,为什么好好干,怎样好好干才行”。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纺织工业承担着解决中国人缺衣少布的任务,而西北地区棉纱、棉布存在巨大的缺口,1953年至1957年,陕西省将纺织工业作为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行业,各个棉纺厂都在积极扩台扩锭。赵梦桃第一个响应厂党委的号召,看车能力从200锭扩大到600锭,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有人说:“看一台车也是那么些工资,何必呢?”梦桃笑着说:“咱不是为工资干活!”“现在咱可是国家的主人,工厂就是咱的家,咱要让安装好的机台都转起来,多纺纱、多织布啊!”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人人当先进,个个争劳模”蔚然成风。1963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将赵梦桃所在的小组命名为“赵梦桃小组”。

赵梦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把自己短暂的一生全部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她提出和倡导的“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和“不让一个伙伴掉队”的思想品德,被概括为“梦桃精神”,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沉思往事的意义,在于发现未来的真谛。一个国家的进步,镌刻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作为保管处一名库管员,我的工作很平凡,但也很伟大。因为档案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我们肩负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我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作为青年档案人,要像赵梦桃一样,以主人翁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筑牢档案安全防线,守护好档案的实体安全。还要勤于学习、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精益求精,将“梦桃精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把简单的工作重复做,重复的工作用心做,夯实业务基础,提升专业素质,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为档案事业转型发展、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用青春书写美好未来。

猜你喜欢
陕西省青春工作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不工作,爽飞了?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选工作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