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钢琴课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探索

2021-11-26 02:45宋丽琳乔宇
黄河之声 2021年14期
关键词:基本功作曲家钢琴

宋丽琳 / 乔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这是对教育行业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每一门课程、每一名教师提出的要求。

高校教育,尤其是在占据课程体系比例最高的专业课授课中,寻找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的切入点,积极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在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承担起这个事业赋予的重任,引导学生建立自己做人的基本准则,守住底线,同时使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已经成为当前非常重要的时代课题,是每一名教师为之努力的方向。现结合自身任教的钢琴课程,就授课过程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挖掘的课程思政元素。

一、从基本功练习方面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在钢琴学习中,基本功的练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往往钢琴基本功练习比较枯燥,要求钢琴方向学生尊崇科学的方法,循序渐进的开展训练,对于其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学会对待事物的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其中也蕴含着“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

基本功需要长期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将针对性的练习与乐曲练习结合起来,会使基本功练习更有目标,不会显得过于枯燥,更使学生体会到基本功练习能很好的解决演奏中的技术难点。体会不断练习的量变带来的演奏能力质的提升,从一定程度上也坚定了学生坚持不懈进行练习基本功的决心和信心,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不但使学生在演奏能力上获得提升,同时以此为基础,向不同课程、不同目标的学习延展,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基本功练习需要克服心理和生理的各种障碍才能有所收获,因此基本功练习本身又包含了挫折教育、敬业精神、规则意识等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在勤奋务实作风的推动下,避免浮躁、短视和狭隘的功利主义,克服困难积极练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这些课程思政元素隐性或显性的发挥育人价值。

二、从教学涉及的音乐作品本身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一)从音乐作品的作者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在经常用于课内教学的音乐作品中,不乏各个时期代表性作曲家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是某个时代和作曲家个性的产物,或反映社会变革、或反映作曲家对某一方面的某种认知、或反映作曲家的精神、品格、或反映作曲家的爱国热情和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几乎在每一位作曲家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1915年在上海创刊的《科学》杂志里刊印了一首钢琴作品——赵元任先生创作的《和平进行曲》,这样一首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乐曲标志着中国钢琴曲的诞生,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打开了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开端。

王建忠先生一生创作改编的许多钢琴作品都是我国钢琴教学中最受欢迎的曲目。他以陕北民歌为素材改编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充满浓郁西北风情的《绣金匾》等钢琴曲,将反抗精神、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对八路军的深厚情意、激昂壮烈又充满乡土气息的音乐语言融入其中,给原声乐作品以新的诠释;《百鸟朝凤》、《梅花三弄》等曲目在保留了原曲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西方音乐创作手法,对原曲的旋律和曲式结构作了适合钢琴演奏方面的调整,运用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手法,对其进行了加工和改编,并加入了民族味道浓厚的非三度结构和弦。

贺绿汀在上海酷热、条件艰苦的亭子间里创作了这首著名的充满清新淡雅的乡土气息的复调钢琴作品《牧童短笛》,俄国钢琴家亚历山大·齐尔品把这首乐曲带到欧洲亲自演奏,后在日本出版,成为第一首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国钢琴作品。《牧童短笛》的成功让世界关注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

1781年6月莫扎特向大主教提出了辞职后,摆脱了宫廷束缚,定居维也纳。次年接受了民族歌剧院的委托,以土耳其的一个爱情故事为原型创作了《后宫诱逃》。莫扎特的作品中不仅对民间旋律运用和吸取,在他的晚期作品中创作了许多德意志舞曲,乡村舞曲,同时还结合其他民族的音乐素材进行创作,使音乐艺术日渐从封建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1807年,李希诺夫斯基公爵邀请贝多芬演奏钢琴曲,贝多芬带着自己刚刚创作完成的《热情奏鸣曲》赶到李希诺夫斯基公爵家,但得知是要为当时拿破仑派驻占领维也纳的法国军官演奏时,他为这种无耻卖国行径赶到极端愤怒,愤然带着乐谱离去。

以上都很好的体现了作曲家的价值追求、文化传承、基于行业的创新等等思政元素,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作曲家,还包括了世界各地、各个时期的作曲家,他们无不在本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核心价值认同、传统文化传承、追求创新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方面做出自己杰出的贡献。

(二)从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主题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在钢琴曲的学习过程中,中国作品的演奏是必不可少的。钢琴传入我国后,经过几代作曲家们的努力,从中国民族音乐中提炼精华,把西方音乐创作手法与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在中西文化的融合过程中逐渐的演化出了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新的音乐语言,创作出一批具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和韵味的优秀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的体裁、题材都非常丰富,包括:

红色主题乐曲:储望华的《翻身的日子》《解放区的天》《黄河钢琴协奏曲》,王建中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浏阳河》《翻身道情》,瞿维的《洪湖赤卫队》等。

表现民族、民间风情的乐曲:贺绿汀的《牧童短笛》,储望华的《二泉映月》《新疆随想曲》、王建中的《百鸟朝凤》《梅花三弄》,陈培勋的《卖杂货》《旱天雷》《双飞蝴蝶》,黎英海的《夕阳箫鼓》石夫的《陕北民歌变奏曲》《山歌》,瞿维的《花鼓》等。

这些乐曲各自的创作背景各有不同,但都是作曲家们把自己满怀对祖国的浓厚深情,将中国的政治、历史、文化、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和气节都完美浓缩在这幅“我的祖国”的宏伟历史画卷中。

钢琴课内教学时间很有限,对作品背景及作者创作风格的介绍,只能做概括性的讲述。指导学生演奏音乐作品不仅仅是演奏乐谱,更重要的就是要演奏乐曲中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课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乐曲的创作背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形象的塑造、情感的表达,使之能够更好的诠释作品,这些文献内容、及其承载的故事和这个学习过程本身对学生的心灵就是一种洗礼。不但能对课内教学的这一部分形成很好的补充,使学生能够真切的感受时代赋予这些作品的政治、文化、历史、艺术方面的价值,同时也充分锻炼了学生搜集、查阅、整理文献资料能力。

(三)从音乐作品学习——读谱过程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学习钢琴作品,必须要遵循钢琴学习的基本规律,最基本的读谱视奏、反复练习等步骤缺一不可。

乐谱给演奏者提供了作品学习重要的基本信息,钢琴曲采用的是五线谱记谱,乐谱上基本包括标题、作者、谱号、调号、拍号、表情术语、指法、音符等基本信息,除此之外,还会做出很多其他的记号,如连音、保持音、跳音、装饰音记号等演奏法标记,以及演奏法术语、表情术语和力度标记、踏板标记以及有关演奏法的释意信息,如装饰音的实际演奏提示等。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仔细、认真的读谱,准确理解乐谱中记录的所有信息,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练习的效率。引导学生在视奏过程中形成保持一定量的慢速练习习惯,保障在准确的基础上进行量的积累,才能在练习过程中事半功倍。事实上,学习任何技术都需要循序渐进,这不仅仅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同时也是学习态度的问题,坚持严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是学习任何知识、技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样就将规矩意识这一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正确的读谱方法,在长期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地体会认真、准确的读谱给练习带来的效率上的提升,反复进行良性循环,进而形成对待任何事物认真、务实的态度,就将这一课程思政元素很好的与课程相融合,从而达到育人目标。

(四)从音乐作品学习——练习过程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尤其是艺术学习,俗话讲“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又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以此融入“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再合适不过。

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教师曾不止一次的在课内引导学生验证一小段乐曲“准确读谱——慢速视奏——重复练习——熟练掌握”的质变过程,而且这样的尝试屡试不爽,学生也真切的感受到了练习的作用。对待作品中的难点技巧要有持之以恒的练习态度,任何一首作品都承载着一定的技巧性,区别只是习琴者是否已经掌握乐曲中承载的某种技术。然而通过技巧这一关,需要不断的用正确、科学的方法反复训练,直到手指机能、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足以接纳这种难度的动作。这样的练习必然会有一些枯燥,引导学生耐得住性子反复的不断练习,才能针对技巧形成正确的肌肉记忆,将技术难点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引导学生体会不同阶段解决难点而产生质变的收获,有助于使学生形成为了达成目标勤奋刻苦的奋斗精神,这是底线,进一步形成立足行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是创新。

作品从初学读谱到能够较为完美的诠释作品,这一过程和解决某种技术问题本质上是完全一样的,前者是外在的,后者是内在的。每一首作品从初学到完整流畅的表达,再到富有表现力的将作品情感传递给听众,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推敲,不断追求更高的标准,将作品的表达从技巧上达到准确精湛并完美的服务于作品的诠释,就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

(五)从舞台表演过程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舞台表演与平时的演奏训练有所不同,舞台表演对表演者的心理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上台演奏前的紧张情绪是每一位演奏者都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例如,对演奏是否能顺利、完整呈现的担心,对背谱是否完整、牢固的担心,对音乐的表现是否完美的担心等等。紧张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尤其是表演时将自己置身于舞台中央,心理因素、性格因素、能力因素都会造成紧张。因此,要克服演奏前的各种担忧,就必须树立足够的自信、积累足够的舞台经验、充分加强基本功,才能将紧张的压力逐渐转化为专注和投入的表达作品内涵,才会逐步克服舞台演出的紧张情绪,坦然应对舞台表演中的各种困难和压力,提升的自信心,进而产生对美的追求,使专业教学与人格塑造并重,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导

2014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与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座谈时指出:“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曲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教师作为施教者,不仅要需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深挖与课程相关的各种思政元素,更要作为先行者首先成为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使自身具备能够“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传递给学生的学识水平和道德修养,尤其是政治理论水平的提升和教育教学的大胆探索和革新,这本身对于学生就是一种身教。

立德树人任重道远,我辈仍需继续努力,深挖课程思政在自身任教课程中的切入点,将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课程思政在高校专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思政课程形成合力。■

猜你喜欢
基本功作曲家钢琴
“身必由己”的艺术家——旅美中国作曲家梁雷的艺术人生阅读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练好基本功,提升维修能力
长大可当作曲家
纸钢琴
钢琴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猫咪成长史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