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档镇管”
——临沭县农村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2021-11-26 09:27徐之光
山东档案 2021年4期
关键词:档案馆村级乡镇

文·徐之光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不断形成土地确权、精准扶贫、产权制度改革等新领域的档案。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档案的内容载体不断丰富、专业门类不断增加。临沭县为适应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发展要求,探索并实践“村档镇管”的农村档案管理模式,夯实了基层档案工作基础,成为加强农村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实施“村档镇管”模式的成因

目前,农村的各种管理现状和保管条件制约了农村档案的安全保管和开发利用及档案事业的发展,农村档案资源在收、管、存、用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迫使基层档案部门在创新农村档案管理模式上寻找出路。临沭县根据《乡镇档案工作试行办法》,对暂不具备档案安全保管条件的村级组织,经乡镇档案部门调查确认,在村级组织自愿的基础上,由县档案馆或乡镇档案部门代管村级组织的档案。“村档镇管”不仅解决了农村档案因缺人员、缺资金、缺场所、缺制度导致的农村档案散落、丢失、虫蛀等存放散乱、管理失序的“老大难”问题,还为乡镇丰富馆(室)藏拓宽了渠道,为征集农村珍贵档案提供了契机。随着“村档镇管”工作的推进,大量的村史村志、乡村名人、红色文化、民间艺术、风俗民情等珍贵档案得到抢救和保护,乡镇档案资源得到丰富提升。

二、实施“村档镇管”模式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

(一)“村档镇管”有先例可供借鉴

实施“村档镇管”村级档案管理模式,在全国各地早有先例,如广东省的中山市、福建省的蒲田县、山东省的济南市,但各地的做法各有差异、各有特色。临沭县青云镇黄屯村还将所有档案移交到县档案馆保管保存,实行“村档县管”。2004年,临沭县在全县农村建档工作中发现,青云镇黄屯村的档案年代久远、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但同时发现该村既没有存放档案的基本办公用房,更没有档案保管所必需的设施设备。鉴于该村不具备自管条件,临沭县档案馆经过与黄屯村及青云镇协商同意后,该村自愿将保存1952年至2003年的档案移交进馆,双方签订了代管协议,实现“村档县管”。这一做法是对新形势下“村档镇管”模式进行的提升拓展,对于做好村级档案保管提供了借鉴。

(二)“村账镇管”会计档案管理模式为“村档镇管”提供了参考样本

在农村财务管理中,为确保村级会计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乡镇经管站实行报账制度,将村级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档案材料集中于乡镇经管站保管保存,经过10年后再返还村级保管。这种“村账镇管”模式不仅有利于村级会计档案的安全保管,也有利于乡镇加强对农村财务的监督。这一成功经验为农村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也为村级其他门类档案实行“村档镇管”提供了技术借鉴。在当前农村档案工作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创新实施“村档镇管”,将各村原有的档案以及正在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资料,由乡镇综合档案馆(室)集中统一保管保存,可以有效解决村级组织在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强乡镇对各村档案管理方面的管控能力,对村级档案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乡镇综合档案室的软硬件建设为“村档镇管”提供有力基础保障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尤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国家更加注重对乡镇和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档案事业作为乡村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取得长足的发展。各乡镇都建立了集中统一管理的综合档案室,有的还成立乡镇档案馆,配有容量充足的档案库房,配齐档案柜、温湿度计、空调、灭火器等档案防护设施设备,乡镇档案室的基础建设、业务建设、保管保存条件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满足了档案安全保管的各项要求。比如,临沭县在2013年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县创建活动中,各乡镇建立了集中统一的综合档案室,档案保管保护条件得到全面提升,确保档案安全保管达到“九防”要求。集中统一的综合性档案库房及现代化的设施设备,确保了村级档案的安全,为创新实施“村档镇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实施“村档镇管”模式的思考与体会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 “村档镇管”工作规范有序

建议档案主管部门会同农业农村、民政等相关部门修订完善乡镇档案工作办法。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注重科学性、操作性和地区差异性,制定“村档镇管”工作管理办法等规范标准,建立起长期有效的“村档镇管”管理机制,为今后农业农村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和办法。

(二)要加大宣传,推动村级档案与乡镇档案资源整合、共享

随着人民群众档案意识的不断提高,有些村居担心实行“村档镇管”后,村居不能保管档案,利用档案不便捷,对档案权属和“村档镇管”认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不配合、不支持。因此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宣传,让村居充分认识到实行“村档镇管” 目的是为了维护村集体档案的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并不是县档案馆、乡镇档案馆(室)来接收征集村级档案,实质上也就是“村档案镇代管”,村级组织可以保存档案目录等检索工具以方便利用,从思想上解决村居的顾虑,让“村档镇管”成为村级组织的自愿行为。

(三)立足实际,分类实施

实行“村档镇管”的真正原因是解决无自管条件的村居的困难和问题,实施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分类进行。针对领导班子不健全、集体经济薄弱、无场所无人员、不具备保管条件,但档案比较珍贵的村要全面代管甚至实行县代管,如临沭县青云镇黄屯村实行了“村档县管”;对领导班子健全、村集体经济薄弱、无场所无人员的村可以实行临时代管,随着国家加大村级基本建设和便民服务场所的投入,待便民服务中心场所建设完善后,可再返还村里保管;对集体经济较好、有场所,但村级领导班子不健全、无人员的村,要加强档案监管,及时实施代管,这样可以更好地防止因村级领导班子问题导致档案损毁丢失。

(四)加强领导,确保“村档镇管”工作落到实处

县级档案部门和乡镇要加强对“村档镇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县档案局要搞好监督检查,县档案馆要及时提供业务指导和服务,乡镇党委政府要组成专门的由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乡镇党政办及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村档镇管”工作班子,完善乡镇档案领导体制,将所需经费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确保“村档镇管”工作贯彻落实。

猜你喜欢
档案馆村级乡镇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乡镇权力能否跳出“虚化陷阱”?
关于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关系探讨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when与while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