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人员现代化视域下专业化军事人才培养探析

2021-11-26 10:33于传海孙建华
政工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军官专业化军事

于传海 孙建华

习主席在全军院校长集训开班式上鲜明提出了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明确了“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的总目标。其中,专业化培养目标是在以往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标准基础上的新表述新要求,这与当前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改革、全面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目标任务紧密相连、相互促进。本文在军事人员现代化视域下,以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培养专业化军事人才为目标,揭示内涵属性、反思矛盾问题、探索思路对策,意在为军事人才培养实践提供理性支撑。

一、专业化是军事人员现代化的核心属性

所谓专业化,是指某一职业群体在某一领域或某一领域的某个方面,具有专门知识、技能和素养,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军事人才专业化,则是指军事人才按照专业岗位任职标准,经过科学规范严谨的专门教育培训,具备专业岗位履职专门能力素质的过程。这里包含了岗位履职具备的专业素养和培训过程专业化两层含义。军事人才专业化在全面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转型建设发展中居于关键核心地位。

(一)军队现代化关键是人员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鲜明提出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和武器装备现代化,系统揭示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主要内容。其中,军事人员现代化作为军队“四个现代化”重要组成和重要标志,最具活力、支配力,居于基础性、决定性地位,是军队实现组织形态现代化、有效提高战斗力的先决条件。从十八大报告强调“军事人才现代化”到十九大报告提出“军事人员现代化”,一字之差,标志着对军事人员现代化的认识达到一个新层面,即由军队现代化建设水平较低时发挥精英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上升到现代化建设水平较高时实现全体军事人员的现代化,对军队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军事人员现代化核心是专业化。全面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包括军队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改革、深化军官职业化改革、文职人员制度、兵役制度改革,提高军队信息化、专业化水平,当前的重点是军官职业化改革。习主席强调,军官职业化核心是专业化,军官职业化实质是军官专业化。依据专业化要求对军官进行分类,建立符合军队要求的军官分类制度,是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的必要前提。没有科学的军官分类制度,就难以对军官征募、培训、考评、奖惩、晋升、轮岗、薪酬、退役等制度进行合理设计,难以建立高度专业化的军事人员队伍,难以实现军事人员的现代化。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官职业化改革步伐,必须将专业化军事人才培养置于核心地位。

(三)军事人才培养必须实现专业化。专业化军事人才培养包括专业素养和专业培养两层含义,专业培养应达到专业化水准。军事人才专业化培养,是按照人才专业能力素质目标规格,遵循现代军事教育教学规律,依托系统完整办学条件和科学规范规章制度,实施严谨正规专门教育培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培养模式、方法手段、培养体系和管理规章制度。教学目标要有明确的培养对象和目标规格;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应符合军事教育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培养模式和方法手段应科学合理;师资队伍应是“术业有专攻”,具备合格专业资质和过硬专业能力素养;培养体系应融入“三位一体”架构;管理规章制度应配套完善,达到全方位全要素职业化专业化培养水准。

二、我军专业化军事人才培养的现状反思

回溯我军军事教育改革实践,人才培养经历了不同理念、不同模式、不同内容的改革,对专业化人才培养也进行了一定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与新时代专业化军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和矛盾问题。

(一)通才与专才关系仍未彻底明晰。我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于生长军官培养,主要经历了通才与专才两种培养模式交替改革。从新中国成立到实施改革开放前,适应常规机械化战争样式,注重培养专业指挥和技术人才,主要实施专才培养模式;在实施改革开放后,适应科技进步、装备发展和军队正规划建设,提出了培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四化”人才,注重科学文化基础和“指技合一”、一专多能,人才培养仍然侧重专才模式;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海湾战争等高新技术战争形态出现,对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人才提出了需求,实施了“通科育通才”“合训分流”“依托国民教育”等通才模式改革;本世纪初为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人才准备,又加强了应急军事人才专才培养;前几年,针对生长军官“水土不服”、第一任职能力弱等问题,又实施本科学历教育与首次任职培训融合式培养模式改革,将通专相分离的通才模式向通专相融合的专才模式调整转变。而对于现职干部中高级培轮训培养模式,也经历了先通后专或者先专后通、通专并行等改革。通与专关系问题贯穿于我军军事人才培养全程,如何处理好二者关系仍然是军事人才培养的主要矛盾问题。

(二)军事人才专业能力素养不够高。对照专业化军事人才能力素养标准,目前我军军事人才专业能力素养同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还不相称,与岗位履职能力标准还有差距。一是专业知识能力素质与岗位任职标准不匹配,在通才与专才两种模式衔接上,存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和教学训练环节不紧密、相脱节问题,初级军官“水土不服”、专业不对口、首次任职适应期较长等问题仍然存在。二是军事人才专业能力水平整体不高,指挥员“五个不会”未得到有效解决,符合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和形成新质战斗力需要的能力不够过硬,专业技术人才应急保障、自主保障能力不足,军士队伍专业技能有待提高。三是军事人才成长经历单一,跨领域任职经历不够。我军指挥军官轮岗交流还未完全走开,存在“老机关”“老基层”现象。

(三)军事教育培养专业化水平不够高。与军事人才专业能力素养不够高相对应的是军事人才教育培训专业化水平不够高。伴随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理念和模式方法不断发展演进,但在动态调整改革过程中,仍未完全形成科学规范、稳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改革理论和机制,专业化教育培训质量水平存在差距。一是专业岗位分类标准不清晰、专业指向不够强。实践中习惯以军官身份和职务性质取代专业类别,以职务等级代替技能水平,军官准入和任职资格比较笼统,常常基于经验和定性判断制定军官基本条件、确定军官来源,既缺少完善的基于专业性质的军官分类标准体系,又缺少可操作的基于技能水平的军官层级标准。二是培训专业内容上,个性化不突出,注重军兵种大方向,院校培训内容滞后部队需要,基于网络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核心能力要求不突出。三是师资力量和相应管理机制存在差距。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院校作战、训练专业教员中具有部队同级指挥岗位或高级机关任职经历的较少,与各类军事人才培养相匹配的选拔、培养、考核和使用等管理任用考核机制有待完善。

三、新时代专业化军事人才培养思路对策

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军事人才,应在全面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视域下,准确把握专业化军事人才内涵属性,总结梳理我军人才培养改革矛盾问题,遵循专业化人才教育培养特点规律,积极探索新时代专业化军事人才培养思路对策。

(一)制定专业化岗位能力素质标准。科学的专业岗位能力素质标准,是军事人员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规划人力资源需求、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实施专业化军事人才教育培训的目标导向和衡量尺度。一是确立制定标准。应根据各级各类人才专业岗位任职职责和履职标准,为不同专业岗位规定不同的准入条件、能力考核、等级认证和任职资格证书,逐步构建起基于岗位分类、全员覆盖、指向明确、目标清晰的岗位能力素质标准。二是明确标准范畴。专业岗位能力素质标准应包括岗位所需学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资质,以及培训经历和任职资格审核和能力素质考核等指标要求。三是严格按标准施训。岗位能力素质标准不仅是选拔任命各类军事人才的入门标准,也是对各类军事人才教育培养、履职考核的标准,要按照标准制定相应军事人才目标规格、设置专业化培训内容和运行模式。

(二)设置专业化能力支撑课程体系。军事人才专业化能力素质的培养提高,主要由相应课程体系支撑。一是对接专业岗位履职能力需求。课程设置应依据专业教学大纲、部队军事训练大纲要求,突出专业岗位针对性、应用性和实战化,对接岗位能力标准、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聚焦人才专业知识、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需求制定课程内容。二是突出关键岗位和核心能力标准。加强主干课程、作战指挥类课程建设,紧盯新质战斗力建设发展方向,准确把握战斗岗位需求,突出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三是注重课程设置的动态更新和质量优化。以教学内容为重点优化课程体系,加快内容动态更新,及时把最新作战训练、科研学术成果充实到课程和教材中,及时将新理论、新战法、新训法、新技术、新装备纳入课程教学,做优做精每一门课程、每一本教材,建强特色鲜明、含金量高的专业课程,增强专业课程设置精准度和前瞻性。

(三)构建专业化职业成长培养机制。专业化军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确立专业化能力素质标准、专业课程内容体系基础上,还需要规划和构建相应的成长路径和培训机制。正如习主席2020年7月视察空军航空大学时所指出,“院校同部队对接越精准,课堂同战场衔接越紧密,培养的人才越对路子”。一是科学规划军事人才成长培养路径。在岗位能力素质标准规范牵引下,遵循各级各类人才职业发展规律,科学设计成长路径,明确各类人才职业发展领域、成长阶梯、培养交流路线图,优化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路径,避免军官发展上训用脱节、人岗不符,形成由岗择人、人适于岗,使军官在专业领域中有序流动,促进人才稳步成长、专业化发展。二是建立健全专业化教育培训机制。把军官专业化培养与军官任职资格和军官职业发展等进行有机融合,在规定军官新任或转任某一专业领域和岗位时,必须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做到训用结合、训用一致。三是严把专业化培训质量。严格专业化培养标准规格,注重军事人才核心专业能力培养,构建完善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升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确保高质量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准。

(四)打造专业化资质过硬师资队伍。习主席指出,专业的事要有专业的人来干。培养专业化军事人才,必须加强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一是严把专业化师资队伍任教关。明确师资队伍过硬的专业化知识能力素质标准,明确教员具备复合的培训经历和任职经历,确保师资力量的专业资质和专业能力素养。二是加大培训深造力度。注重师资队伍专业知识能力培养,通过岗位实践、骨干能力培训、送学培训、教学团队建设、参与部队重大演习演练、中外联演联训等活动和军内外研讨交流,促进教员更新知识、拓宽视野、强化专业素养,整体提高教员专业化能力水平。三是注重内引外联人才。严格教员选拔聘用资格标准,健全从部队选调、地方人员特招等专任教员补充方式,有序推进军事、政工、管理类教员到部队任(代)职,构建专任制、聘任制和客座制相结合的多元化师资队伍结构,推行专职教官和部队兼职教官制度,优先配齐联合作战类课程教官,打造专业能力素质过硬、晓于实战、满足岗位需要的专业化队伍。

猜你喜欢
军官专业化军事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新的军官军衔设“三等十衔”
跳伞
林肯与军官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哥伦比亚 军官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军事幽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