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本研今——再读《寻访与见证:海南民俗音乐60年》

2021-11-26 11:18
黄河之声 2021年15期
关键词:儋州音乐学民俗

王 洪

《寻访与见证:海南民俗音乐60年》(以下简称《海南民俗音乐60年》),杨沐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6年4月第1版/787X1092毫米/特16开/128.00元。ISBN:978-7-81096-685-6。

《海南民俗音乐60年》是一部系统、全面的海南民俗音乐文化志书。该书导言部分,作者首先交代了其内容、研究与写作路向,其次是对海南研究的学术回顾,第三,介绍了本书的资讯来源,第四,给读者分享其记谱与记词的方式。全书正文部分共有十五章,笔者根据各章节所阐述的内容,认为可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三章,作者以三个“初”字,给读者依次呈现了他初次抵达海南岛;初次考察儋县;初次偶遇夜游的所见、所思及所悟。第二部分:第四至第八章,主要是Êdiāng的相关音乐文化描述,分别对Êdiāng与儋州方言区农村性俗和婚俗;民俗情歌研究中的话语分析;Êdiāng性俗源流考;Êdiāng词曲形态及其源流;Êdiāng传统与当代社会变迁五个内容进行全方位的阐释。第三部分:第九至第十一章,主要对儋州山歌、中和调及儋州其他乐种进行记录及解读。第四部分:第十二至第十五章,主要对黎族社会与民俗音乐进行阐述,尤其是对性爱音乐活动(EMA)的内容做了重点研讨。本书最后分别是作者所征引的资料目录;对所收集的海南民歌记谱,共70首;海南民俗音乐录音光盘的目录与说明;全文索引。关于杨著的主要内容及学术阐释已有学者给予详尽的论述,①②此处不再赘述。本文主要根据杨著中所提及的相关议题及学术思想,结合笔者近两年在本岛的一些田野感悟及学习研究进行思考和展望。

“1981年1月7日,我第一次登上了海南岛”。③此时的海南岛,还未建省,属于广东省管辖的一个行政区域。作者提到“1949—2014这60多年间,海南的民俗音乐文化随着社会一起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1页)并将1949年和1980年作为当代海南民俗音乐文化嬗变的两个关键节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社会状况、国家政策、政治运动等因素直接影响了海南传统音乐文化的起落和衰变。而1980年同样是由社会状况、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等导致的海南传统音乐变化是以传统音乐复苏为转折,此现象在相关文献中也都确有记载。杨沐是1981年初抵达海南开始进行音乐人类学的考察,并持续了长达34年之久,作者提到“作为整个第二时期的目击者,我在寻访海南音乐传统的同时,见证了这些传统回光返照式的兴盛、衰变以及部分的完全消亡。”(第2页)杨著在寻访传统和见证消亡这两条主线上,对研究对象进行历史文化梳理(历时性研究)以及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以及族群等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共时性研究)。而距杨著截稿的2014年,至今也已走过第八个年岁,笔者正处在中央部署的全岛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新时代背景下,回顾杨著中所记录的海南历史上或已消失、或已变迁的传统音乐事象,颇为感慨。在城市化进程中,尤其2018年4月13日中央宣布成立海南自由贸易港以来,④海南的传统音乐文化如何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中找到立身之处,如何将本土音乐文化发扬传播,俨然再次成为海南岛学界的热门话题,吾辈青年学人应该有所思考和努力作为。

一、辨求实名的学术精神

在《海南民俗音乐60年》中,作者就其研究对象“调声”等称谓的由来和误导做了考究,将那些当今音乐研究中似乎已经成为常识的概念放置在历史中重新进行了反思。

对“调声”“Êdiāng”称谓的考源,并举实例说明了滥用“调声”名称是如何误导Êdiāng研究的。(第85-89页)这一学术发现无疑对“调声”的研究起到了“破旧立新”的作用,推翻了以往的牵强附会的研究,并对后来的学术研究产生了影响,如罗晓海的《儋州调声文化研究》的内容就采用了Êdiāng的名称。罗晓海著序言中对为何同一事物使用两种不同名称进行了解释,“原生态的性俗“Êdiāng”和新生态的娱乐调声两者之间其社会功能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为了区别和更准确地表述,本书将原生态的性俗用Êdiāng的名称,而对于现代非性俗性质的娱乐性活动采用“调声”这个称呼。”⑤此研究思路是延续了杨沐的学术观点,可见杨著从研究对象本身出发,以“局内人”的角度,通过分析比较的方法在“局内”“局外”之间获取解释,从而达到“辨求实名”的真正目的。此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对“局内人”文化尊重的精神无疑值得吾辈学人追随。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传统与民俗的研究取向

杨著在文中讨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提到“儋州汉族和海南黎族中的EMA习俗,包括以EMA为主要内容、以寻求性偶为主要目的的美孚黎“夫南夫”(三月三)传统和儋州青年逻坡聚会的Êdiāng传统,从21世纪开始就已经完全消亡。从此往后,它们就是已经灭绝的传统和民俗,而不是濒临灭绝的传统和民俗。但是,在这同一时期,儋州和黎区却都出现了冠以这两种传统名字的新型表演和节庆活动。这样的新型表演和节庆,不是民间自发的而是由政府通过行政命令自上而下地要求和组织民众参与的节庆式表演,跟传统和民俗是两回事。在历史进程中,传统和民俗是一直有所变化的,然而只要这些变化没有致使它们完全离开我在第八章第一节中指出的传统和民俗的界定,它们就仍然是传统和民俗。不过,海南的EMA却不属于此例。海南的EMA传统和习俗已经灭绝,而此后挂着传统和民俗名号的新型表演和节庆却不是这些传统或民俗的当代变种,而根本是另外的、与其不同的新造出来的表演和节庆,它们不是传统或民俗,如果硬要给它们安上“传统”或“民俗”的名头,那也只能说它们是伪传统或为民俗。”(第386页)

而笔者以为,虽说“黎族三月三”和“儋州调声”(即杨著提到的在原有传统和民俗已经灭绝的情况下,新造的表演和节庆活动)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来,其中无论是经济效应或是群众的参与度无疑利大于弊的。据笔者的田野调查得知,“黎族三月三”、黎族“拉澳门”、儋州调声展演等活动每年都会在固定的时间举办,发展成为了一种顺应时代的民俗节庆展演,无论是对海南的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以及民族认同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的海南,杨著中所提及的“后生家笼与女笼”“包办婚”“早婚与不落夫家”等民俗已然不复存在,但与其相关的传统音乐却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式得以保留和传承,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想来未尝不是好事一桩。

杨著提到“对于已经消亡的传统与民俗,我们当然有挖掘、整理、博物馆式保存、研究、展演等等需要和义务,”(第388页)笔者认为,若没有政府作为主导,把相关传统音乐事项列入非遗保护,而是完完全全任由民间自我发展,那海南许许多多的传统音乐事项也许也会逐渐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的仅仅只是文献上的记载,这显然不利于海南在自由贸易港的发展背景下对文化发展的要求。如何把传统音乐打造成海南对外宣传的软文化仅靠民间力量,是件难事,而若能由政府牵头,由上而下的去集专家、学者、民间传承人、群众等力量,则可有一番作为,尤其近年来国家不断展开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推进工作。

如今,在大多数海南传统音乐原有的物质、关系、意识空间已遭到破坏时,我们该以何种态度、行为去对待其现状与未来?是否需要为其建构新的物质、关系与意识空间的?抑或是等待音乐文化的自发或自觉的调整?

三、探讨海南传统音乐研究的新路向

作者“将此书定位为音乐人类学著述,认为音乐人类学是对人类音乐文化进行研究的学科,该书侧重的是对音乐活动、音乐现象和相关民俗的阐释,追求的是对海南民俗音乐文化和社会的深入了解,而非寻求、证明或总结这些文化的所谓规律或者宏大理论。”(第4页)作者“所秉持的是当代阐释人类学(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的理念,具体而言,是对音乐文化现象进行阐释性的深入描述,由此揭示音乐文化现象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这些现象的深层社会原因和意义,从而达到了解这些音乐文化的目的。”(第4页)在当今学界,阐释人类学已是作为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⑥的研究路向之一。当前,国内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开展的如火如荼,长期以来更是出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成果,其中不乏来自各个研究院所的硕士、博士毕业生。而综观海南的音乐学学术成果,以民族音乐学方法论为指导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而此现象不禁令笔者思考,海南的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何时才能跟上学术潮流?

音乐是人的产物,它有它的结构,但是它的结构不能脱离产生它的人类行为而独立存在。要了解为什么一种音乐构造以它现有的方式存在,我们必须了解产生它的那种人类行为的形成过程及原因,还有为了产生所需的特定声音组织形式,作为这种行为基础的那些观念是如何被组织的,又是为什么这样被组织的。⑦

民族音乐学,是音乐学下属的一门研究世界民族传统音乐及其发展类型的理论学科,田野考察是其获得研究材料来源的基本方式。它的主要特征是,将所考察和研究的音乐对象,视为是一种音乐事象,倡导将某一民族现存的传统音乐及其发展类型,置入该民族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之中,通过对该民族成员(个体或群体)如何根据自身文化传统,去建构、使用、传播和发展这些音乐类型的考察和研究,阐述其有关音乐类型的基本形态特征、生存辩异规律和民族文化特质。⑧

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检索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海南的项目中直接与音乐事象有关联的分别有1.传统音乐:崖州民歌、儋州调声、十番音乐(海南八音器乐)、苗族民歌、黎族民歌(琼中黎族民歌)、黎族竹木器乐、道教音乐(海南斋醮科仪音乐)、临高渔歌、疍歌;2.传统戏剧:木偶戏(临高人偶戏)、木偶戏(文昌公仔戏)、木偶戏(三江公仔戏)、琼剧、海南斋戏;3.民俗:黎族三月三节、天后祀奉、祭祀兄弟公出海仪式,⑨综上可知,海南传统音乐文化非常丰富,据笔者的田野调查得知,许多传统音乐与相关的民俗活动关系是共存共生的,如祭祀兄弟公出海仪式音乐、天后祀奉仪式音乐、木偶戏的器乐伴奏、道教音乐、黎族三月三节等等,且研究价值极高。遗憾的是,以往海南学界对此相关研究却略显单薄,大多数研究均以搜集整理为主,而以民族音乐学为学科指导的研究成果则少之又少。近来值得关注的另一部新著《海南传统仪式音乐文化志》,是此类研究的最新成果,该书以海南传统仪式音乐为研究对象,较为全面地记述了海南地区道公祭祀音乐与民间信仰的依存关系,为学界了解21世纪初的海南传统仪式音乐的现状及未来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特定的研究资料,是两位作者自2005起,长达15年的实地考察研究的成果。⑩

结 语

《海南民俗音乐60年》是作者在海南辛勤耕耘,耗30余年功力而作,内容是由作者长期田野考察所获的第一手资料及案头分析工作之上,自1981年以来发表的多篇研讨海南民俗音乐文化的中英论文,以及于1989年在澳大利亚完成的海南民俗音乐博士论文所共同构成的。该书在各方面所做的批判性的见地,可能会有学者持不同意见,而作为海南籍青年后学,杨沐先生这部著作于笔者而言,可谓是大开眼界,其所做的探索,为音乐学界对海南的了解及接下来的研究,均可称为里程碑式的。作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对学术研究的敬畏之心纠正了以往学界关于海南民俗音乐研究的某些错误研究与学术成果规范问题,同时针对联合国“非遗”申报政策以及中国政治、文化语境中的“非遗”申报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了特别深刻的反思。笔者真心向杨沐教授致敬、敬佩他勇于用自己多年扎实的田野文本资料以及多重视角的证据搜集法来质疑、推翻学界以往的某些学者的研究,而且针对中国的“非遗”政策以及当下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存在的某些学术问题敢于直言批评,勇于说真话,与很多学者之间的“和稀泥”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一名后学,同时也是海南民俗音乐的“局内人”,在以往所阅读的文献中,常常产生许多疑惑与不解,在读完杨沐先生这部著作后收获许多新的思考及学术反思。笔者认为,学术研究要具备问题意识与批判意识,不能“逆来顺受”“随风逐流”长此以往才能有助于海南民俗音乐研究甚至是中国民族音乐学学科研究的发展与创新。

付梓之时,然感杨著的印刷和排版过于厚重,若能在再版时做一些调整则更好,如将该著的附录一、附录二及附赠光盘另排成册,这样更方便读者在听音频时翻阅谱子,免去整本书过于厚重所带来的不便之感。杨著作为海南民俗音乐60年“全景式”的概览,凝聚了一个内容超过任何个人所知的文本,然这一文本在人们看来也许仍仅代表了海南人集体记忆中关于海南民俗音乐的冰山一角。再读杨著,可谈可论的问题依然很多,海南的民俗音乐研究与发展,还需吾辈学人共同努力,以究本研今的视角,去探索、挖掘海南民俗音乐,观此,杨著无疑将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笔者也在此呼吁,民族音乐学学人,请把目光投向海南!■

注释:

① 欧阳绍清:局内局外观民俗 主位客位写文化——对杨沐《寻访与见证:海南民俗音乐60年》的品题[J].北京:人民音乐,2017.

② 高淑琴:首部当代海南民俗音乐文化志——读杨沐《寻访与见证——海南民俗音乐60年》有感[J].昆明: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6.

③ [澳]杨沐.寻访与见证:海南民俗音乐60年[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6:28.

④ 引自新华网2018年4月13日19:07:25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2018年4月13日下午,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⑤ 罗晓海.儋州调声文化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8:2.

⑥ 关于这一学科的两个不同称谓已有许多学者给予了权威的解释,笔者不再赘述,此文通称“民族音乐学”.

⑦ [美]艾伦·帕·梅里亚姆著,穆谦译,陈铭道.音乐人类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3-17.

⑧ 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增订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26.

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2021年8月17日7:00.

⑩ 杨民康,符美霞.海南传统仪式音乐文化志[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21.

猜你喜欢
儋州音乐学民俗
与时偕行:当代藏族音乐研究的民族音乐学实践与运用
清远非遗民俗日历
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历程与发展前景展望研究
民俗中的“牛”
Ethnomusicology一词中文译名的博弈
儋州宣言——2017年12月16日“苏东坡与文化儋州”全国专题学术报告会通过
苏轼儋州己卯年上元夜的“得失”之问
漫画民俗
以学术为本,落实实践调查
——读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有感
儋州调声: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