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1-11-26 20:02胡红
魅力中国 2021年43期
关键词:老龄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胡红

(永川区委党校,重庆 永川 402106)

前言

我国早在2000 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更为严重,过早的老龄化结构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为了减轻对社会经济的不利影响,应在计划生育政策、退休政策等方面优化解决,为社会经济的建设提供更多支持。

一、人口老龄化界定与特点

(一)界定

人口老龄化指的是国家人口中,老年人口占比较多,呈现出持续增长的状态。在国际标准中,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 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比超过10%,或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7%时,则意味这个国家或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二)人口老龄化特征

我国人口基数较大,老年人口众多,人口结构逐渐由年轻型转变为成年型,并在2000 年后,65 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超过7%,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城镇化发展与社会转型背景下,老龄化趋势较为复杂,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规模较大,增速较快。当前我国成为全球唯一一个老龄人口上亿的国家,人口年龄结构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仅用了约18 年的时间,而法国完成这一过程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美国用了60年,这些均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较快。二是未富先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公共政策无法跟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这种失衡的状态导致短期养老设施不足,没有建立完善的养老机制,这使得我国将会面临更为严峻的老龄化社会问题。三是居家养老负担较重,随着计划生育的实行,我国家庭结构变为4 个父母长辈、夫妻二人、一个孩子的结构,虽然放开了二胎生育政策,可以减缓老龄化的发展速度,但依然无法彻底解决老龄化问题,居家养老负担依然较重。四是老龄化城乡倒置,乡村生育率高于乡镇,虽然城镇化的发展减缓了市区的老龄化,但提高了农村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农村或将成为未来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1]。

二、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我国人口数量较多,劳动人口的占比较大,虽然国内劳动力可以延续一段时间,但人口老龄化会逐渐降低劳动力比例,削弱全要素生产力,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采用积极措施应对老龄化问题,成为当前发展的关键问题。同时,我国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外迁至非洲、拉丁、东南亚等国家,改变了以往廉价劳动力的时代,仅依靠出口与投资带动经济的发展模式,无法支撑经济的增长。

(二)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包括储蓄、消费、资本市场、保险市场等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储蓄率逐渐提升,导致投资减少,满足老年人需要的社会服务设施远远不够。同时,老龄化也对资本市场产生影响,减少了资金供给量,影响了家庭资产的选择与配置,降低了房产金融的热度。除此之外,老龄化加速还会导致金融体系的变迁,通过房地产、社保基金以及储蓄等方式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三)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劳动力资源,进而影响产业结构。人口老龄化不利于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但会带动老年产业的发展。在第一产业中,农业产业需要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与创新成果,老年人口的文化素质较低,接受新技能的能力较低,培训成本较高,不利于发展高效的生态农业。在第二产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消耗较大体力,加快了生产速度,这表明产业结构需要转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中,老年人具备特殊需求,为第三产业市场提供了发展机遇,劳动力会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

(四)对社会保障与养老模式的影响

养老保障成为老龄化社会面临的关键问题,我国社会由成年型步入老年型仅使用了26 年时间,相关社会保障体系较为落后,滞后于经济发展,并未及时制定相关的实施政策,老龄化社会加重了经济负担,减缓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对社会保障带来巨大挑战。当前我国主要采用居家型的养老方式,养老负担的最大主体为个人与政府,青年一代需要抚养4 位老人、1 个孩子,负担加重。

三、人口老龄化的应对措施

(一)多举措增加劳动供给并挖掘人口红利

当前我国已经形成少子化与老龄化社会,为了减缓劳动力供给下滑趋势,增加全社会的劳动力供给量,不但应开放生育,还应挖掘劳动力红利。

首先应采用延迟退休政策,当前医疗条件日益完善,人口预期寿命不断上升,大多老人退休后,身体依然健康,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浪费了人力资源。对此,应针对不同行业与不同部门采用不同标准的延迟退休措施,重体力劳动力可以根据原有退休政策执行,但服务业等对体力要求不高的行业可以采用弹性退休机制,使老年人群可以自主选择退休年龄。

其次是采用鼓励生育措施,增加劳动力供给量。鼓励生育不仅是放开生育限制,还应建立完善的劳动力要素市场,为效率更好的地方提供更多人才。同时,还应实现家庭服务劳动力社会化,建立幼儿保育保健等非盈利学前教育体系与住房保障体系,提升群众的生育意愿。

再次,应鼓励发展人工智能挖掘劳动力红利,人工智能可以提高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在不同行业引入人工智能工程,可以二次利用人口红利,及时应对老龄化问题。

最后应鼓励“专家型”等各种老龄人口实现再就业,根据当前法律要求,最大程度的保护退休再就业人口利益。除此之外,还应鼓励老龄人创业,各地政府机构提供创业咨询、资金保障以及场地配套等措施,缓解劳动力日益紧张问题,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2]。

(二)统筹安排不同渠道的养老资金形成全社会资本

首先应采用多种措施,建立养老保险支柱体系。相较发达国家,我国第二支柱与第三支柱的养老体系仅处于萌芽发展阶段,城乡居民参加商业保险的情况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对此,应加大国有企业利润转增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的筹措力度,缓解养老保险资金的支出压力。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应的税收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完善的年金制度,为员工提供更多安全感。同时,鼓励保险企业开发多样化的个人养老储蓄险种,减免个人所得税、递延税收,将更多群众增加至第三支柱养老体系。

其次应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提高养老资金收益。保险公司应保值增值面向全社会养老保险资金或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保证养老资金的低风险、高回报,不断创新金融工具。对于运营稳定、收益稳定的基础设施,可以优先购买养老资金份额,使不同的养老人群均可以通过基础设施获得经济发展红利。同时,还应出台多种政策设立基金子公司,提高保险资金收益水平,以更好服务于广大群众。

最后应适时执行“以房养老”的试点,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提高老年群体的经济收入,盘活房产资源,严格控制房地产过剩。在严格控制金融风险的基础上,可以允许部分金融机构开展“以房养老”的试点,提高老年人的收入水平。

(三)拉动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技术创新

通过拉动老龄人口的消费,可以产生新需求,进而培育更多的新型产业。

首先,应改造公共设施,降低医疗费用,促进老龄人口消费。老年人退休后与原单位的联系较弱,为了提高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应强化社区治理力度,改造社区商业设施,集中展示老龄人口的日常所需用品,减少老龄人的外出购物风险,帮助老龄人口购物。同时,还应更新改造社区活动中心,开设老年人大学课程、文化艺术课程等,在增加老龄人消费项目的基础上,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除此之外,还应采用多种措施减低医疗支出费用,提高老龄人口的消费。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社区或基层医院,强化政府监督作用,真正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社区养老作用。期间还应强化顶层设计,降低老龄人购药支出,保证消费水平。

其次应通过老龄化消费促进相关养老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老龄人口对一般消费品、耐用消费品的需求量较低,对健康护理的需求量较高,此时应发挥老龄人口需求拉动产业的作用,健全养老设施产业、健康护理产业以及地产产业。对于居家养老的老人,应帮助改造家庭设施,比如增加呼吸器、扶手等,通过补贴形式降低居家养老的风险,提高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同时,各地政府机构还应改造公共建筑,增加无障碍设施,扩展公共活动空间,重视健康护理产业,加大对护理职业院校的投入力度,放宽养老机构的准入限制。且保险企业还应研发设计护理险等险种,健全护理保险缴纳与理赔机制,为养老产业提供保障。除此之外,还应鼓励医疗机构、保险机构以及其他社会资金建立养老社区,政府部门给予适当补贴,引导社会本资本参与养老机构的建造与运营[3]。

(四)以老龄化为需求发展相关高科技产业

首先应大力建设知识更新工程,鼓励老年人持续学习,不断适应行业变化,建立政府主导、企业投入、个人参与的三位一体再学习体系,鼓励多层次的老龄人口参与在职教育,形成全年龄段的学习氛围,保证老龄人口的雇佣几率。其次,应鼓励建立老中青的专业人才帮扶机制,引导专家老龄人口发挥余热,激发青年人才的创业热情。最后应大力支持发展高科技产业,重点扶持生物医药行业,增加科研投入与临床试验,为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需求环境,以更好的应对老龄化人口的健康需求。除此之外,还应扶持人工智能的发展,包括辅助机械臂、无人驾驶技术、脑机接口等。

结束语

当前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对社会经济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对此,国家应充分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探索造成的不良影响,采用多样化的措施解决老龄化问题,切实推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更多力量。

猜你喜欢
老龄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老龄事业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