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职思政课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

2021-11-26 14:45任雪梅
魅力中国 2021年26期
关键词:工匠思政中职

任雪梅

(新疆煤炭技师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7)

从当前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活动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工匠精神的融合也不断深化。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更长远的发展眼光作为教学的总体规划,要通过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活动,真正影响学生的思想建设,工匠精神的整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路径,对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更好地体现自身的价值。

一、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分析

第一,是中国实现战略转型性发展的文化前提。工匠精神对于中国制造领域产生了非常深入的影响,我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并不长,这主要与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不足有非常大的关系,其中产品质量不足,档次低以及发展规模和态势不足等,都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性的提升。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阶段,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职业人才,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求。第二,与学生的学习与就业需求相吻合。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中职学生毕业与就业的阶段,即将步入社会,走向职场,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和接班人,所以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在中职德育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就业竞争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是非常有利的。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中职院校对工匠精神的重视程度不够

传统的中职思政课程对培养学生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非常重视。随着全球的经济一体化,尤其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行业、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但中职院校对工匠精神在改革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主要表现在没有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学校教育中,缺乏提倡与宣传,导致中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知之甚少。

(二)工匠精神培养与思政教育相分离

有些学校对工匠精神培养和思政教育工作也在认真地抓,但效果不好。究其原因,是将二者割裂开来,未能进行有机融合,未形成教育合力。作为承担向社会输送大量应用型人才任务的中职学校,通过将工匠精神培养融入学科教学,将工匠精神传播到每位学生身上,可以让其发扬光大。而思政教育不但可以在思政课中实施,也应该落实在各学科教学之中,还可以融入到平时开展的各项活动之中。因此,以学科教学为纽带,工匠精神培养与思政教育可以很好地融合,达到提升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中职思政课程教师对工匠精神内涵认知不足

虽然中职思政教师对工匠精神都有所了解和研究,但是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涵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教师在思政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也有所偏差,影响了工匠精神在中职思政课程改革中的融合和渗透。

三、中职思政课程教学的核心思想和目标

中职教育当中思想政治课程主要是以引导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当中自身所应该具备的思想、品质、素质、精神,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学习、工作态度、思想的正确理解和正确建立,让学生有效解决学习、工作中的问题,并从思想、情感、态度与行为等方面来关注学生。总体来讲,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在教育教学中实现学生对职业、生活、社会的情感、态度与认知培养,让学生能够提高对待职业的专注度,通过思政教学从理论上让学生能够提升对未来职业的认知和所应该具备的素质、道德品质以及价值观、道德观的认识,并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深刻感悟“工匠精神”对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自发地将“工匠精神”作为其自身所应具备的素质去学习和理解,不断提升其学习和工作的高度和标准,如此才能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对现代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

四、具体路径

(一)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的培养模式主要以就业为主,兼顾对口单招,过分强调专业知识传授与技能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素养的培养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职业素养的缺失,无论是工匠精神的培养,还是思政教育工作均是薄弱环节。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尽快转变教育理念,将工匠精神的培养和思政教育工作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打破社会和家庭传统的“重学历、轻能力”的理念,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教育的理念,只有将思政教育、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工匠精神培养等诸多方面融为一体,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二)充分发挥新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

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中,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也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对提升专业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也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利用新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组织宣传活动,提升学习的趣味性,使德育教育与时代接轨更有活力。

(三)积极促进中职思政教育职能的转变

在当前的现代教学工作中,还应积极创新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和具体功能,以达到更好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在实现二者融合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发展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初级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工匠精神,鼓励学生积极追随工匠精神。其次,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工匠精神与实际问题的关系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用更加多样化的案例,从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要促使他们发挥更加积极的职业能力,以“生命价值与劳动奉献”为例,工匠精神本身就是一种强调奉献的精神,学生需要具备工作能力,进入工作岗位后要有奉献精神,不要太在意利益得失,而是要努力工作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样,在认真工作的过程中,自己的专业能力会得到提高,人生价值会得到更好的实现。

(四)校企合作共育工匠精神

企业是培育践行工匠精神的沃土,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学校工匠精神的培养更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和支持。过去我们大多考虑学生技能与企业需要是否符合,却往往忽视职业态度、职业精神等企业更重视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因此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培育工匠精神中的作用,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一二年级在校期间,定期地组织学生进行企业参观与学习,学习了解企业文化,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与深度合作企业开展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企业认知的跟岗实践学习。三年级顶岗实习中,学生以员工的身份和角色进入企业,遵守各项制度,熟悉工作流程,掌握操作规范,明确考核标准,在实践中培养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践行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让学生在社会中历练自己,让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有实践的地方,锻炼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培育实现德育目标与工匠精神养成教育的有效融合。此外,培育具有工匠意识学生需要具备“匠心”的教师,职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培养“双师型”教师,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担任学校兼职教师等亦是不可缺少的。

(五)以优秀毕业生为典型案例

教师利用典型案例展开教学,是一种以榜样和模范代表所产生的影响力进行教育的形式,具有较强且较持久的影响力,能够对学生的内心深处产生触动,从而达到一种主动教育的效果。借助优秀毕业生为例,

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更加亲切,或许他们认识,或者听说过其故事,会产生真实的效果,能促进学生的信任度,从而使他们认识到工匠精神的价值与意义;另一方面,毕业生都来自于本学校,所呈现出的成就和发展虽然能够让当前学生羡慕,但这种目标并不是难以触摸的,这就为学生们提供了努力追求的动力与希望,进而推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以本校某学生为例,其在学习期间就表现出工匠精神的内核,不仅教学成绩与实践水准超一流,创新意识和认真态度也绝无仅有,参加国家技能大赛,新疆地方赛区选拔的时候为了备赛,每天不停地训练,在电的项目上,然后除了睡觉吃饭把所有的时间都利用上了一站就站18 个小时,完成一些电子方面的操作。就是这样一个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然后让他从一个学机械的学生,去参加电子比赛,跨行了,通过自己的钻研和独具匠心的这种一次一次的尝试失败,然后功夫不负有心人获得国赛二等奖。在该案例的影响下,众多学生开始反思,对待职业的态度与价值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这就是工匠精神案例所产生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中职学校学生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有效融合是社会重点关注的事情,我们对中职学校学生进行教育时要不断探索如何将思政教育和工匠精神有效融合。中职学校在教育方面上必须及时进行改革创新,在培养专业技术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将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有效融合,培养出符合国家需要的人才。

猜你喜欢
工匠思政中职
90后大工匠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工匠风采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关于中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工匠神形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