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教育背景下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21-11-26 03:48王毅
河西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商务礼仪礼仪技能

王毅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75)

1 引言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智能教育作为一种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发展产物,涉及到复杂的群体和科学技术,以及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情感体验.智能教育给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高校应当基于智能教育进行教育创新,同时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构建出全新的教育平台,从而推动和促进教育改革.

受新冠疫情影响,教育部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各类学校纷纷开展线上教学,做到“停课不停学”.本文以《商务礼仪》课程为例,探索在线教学策略,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2 教学平台

本课程选择超星学习通慕课平台,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空中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利用发达的网络资源,如央视网视频公开课《金正昆谈礼仪》,网易公开课《现代礼仪》等.另外结合虚拟试衣间实训软件、思维导图、微课程资料等进一步拓宽学生课程实践.辅以微信群、腾讯会议等即时交流工具,以便教学互动.课前、课后利用空中课堂和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学习资源,拓展教学时空.课中,因疫情影响,采用视频、慕课、超星直播等信息化手段开展线上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3 在线教学设计

《商务礼仪》是面向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线上教学从教学内容和目标、基础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几个方面进行了在线教学设计.

3.1 教学内容和目标

结合行业岗位需求与发展,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的,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提炼教学任务,设计教学内容,按照场景及应用情境不同将教学内容整合为五大情境,包括情境一:礼仪概述,情境二:商务人员形象礼仪、情境三:日常交际与求职礼仪、情境四:商务专项与宴请礼仪,情境五涉外礼仪.

《商务礼仪》属理实一体课程.其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一体,旨在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商务交往理念,熟悉商务交往规则,掌握职业形象塑造、商务活动中的高效沟通方法,能有效策划、组织商务活动.概言之,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助推个人及其组织事业发展.

3.2 基础学情分析

《商务礼仪》的授课对象是电子商务专业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显示,学生普遍从未接受过专业礼仪知识的学习,但大多数学生具备日常仪容仪表仪态的形象认知基础、具备日常沟通交流水平,能够进行日常仪容仪表修饰、注重个性化形象,能够用日常仪态展现自我.认为商务礼仪的学习对今后职业发展很有帮助,喜欢在课堂上以情景模拟和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均为95后,喜欢玩手机看视频,乐于接受可视化资源,喜欢与互联网打交道,愿意主动上网搜索关于礼仪的知识,喜欢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喜欢动手实操.

通过学情分析,预判教学难点为:大多数同学为95后,自我意识较强,有个性,短时间内难以达到正确使用和完善礼仪要求的目标;商务礼仪专门知识匮乏;国际文化和地域差异,导致商务礼仪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多场景的适应需较长时间才能正确使用和规范礼仪要求.

3.3 教学设计思路

3.3.1 任务导入:通过案例引入与情景模拟结合,从感性到理性,问题分析到问题解决,层层递进,助力学生理解知识,达成知识目标;通过形象举例、场景应用、技能实训,从日常礼仪到商务人员礼仪,助力学生掌握技能,达成技能目标;同时搜集、补充微课和教材中没有讲到的知识,并纠正一些认知误区,以此拓展丰富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3.3.2 技能发展:在循序渐进的技能训练中,渗入审美能力、交际能力、沟通能力、认知能力、辨识能力,实现技能与能力同向同行,协同发展的培养目标.

3.3.3 思政素养: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融入点为中国是礼仪之邦、社会主义美育等内容,通过视频、图片、讲授与讨论达到育人目的,达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职业素养的目的.

3.4 教学策略

教学设计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及课程标准,采用任务驱动法、主题探究法、总结拓展法等教学方法,以PBL教学理念为指导,设计“探中学,学中做”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3.4.1 PBL教学理念

以任务驱动为导向,通过情景导入、提出问题、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场景应用,任务点评六个步骤,教师在课中引导学生由感性认知到理性探究、由问题分析到问题解决,层层递进,逐步解决问题并掌握知识和技能.学生在课中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直到解决问题,逐步掌握理解知识和技能,达成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

3.4.2 “探中学,学中做”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围绕“如何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这一中心任务,设计理论探究和实践应用两大教学环节.通过主题讨论先探究商务礼仪各个环节基本规范和要求,随后通过知识讲授,理解商务礼仪各个环节常识和行为规范;通过实践操练检验对商务礼仪各方面的技能掌握,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技能,形成“探中学,学中做”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3.5 教学评价

3.5.1 考核形式

根据课程学习的特点,综合考量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学习情况,通过线上平台数据和线下课堂记录相结合的多元化考评机制,得出学生最后成绩.具体为:

综合成绩(100%)=课前自学得分(20%)+课中表现得分(50%)+课后任务得分(30%)

3.5.2 考核评价表

表1 考核评价表

4 在线教学实施

根据《商务礼仪》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及学情,将教学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六个环节,三阶段即课前导学、课中教学和课后拓展,六环节即课中教学的六个环节,包含课程导入、重点讲解、难点突破、主题讨论、实践操练和任务点评.以任务驱动,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主题探究法、总结拓展法等教学方法.并且巧妙利用学习通、空中课堂等教学资源与手段,将信息化技术与教学策略的有机融合贯穿始终.下面选取其中2个学时的内容——站姿礼仪与坐姿礼仪,来具体说明.

图1 《商务礼仪》在线教学三阶段六环节示意图

4.1 课前导学储备知识

教师在学习通上发布本课课前学习任务,课前完成微课视频自学,疑问处先记录下来,提前熟悉站姿和坐姿规范,提高课堂效率.教师通过学习通统计功能查看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督促没有完成的学生.借助平台反馈,发现大部分学生会按要求完成自学内容,并能掌握一定的站姿和坐姿知识.

4.2 课中教学知识内化

4.2.1 课程导入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上节课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针对错误率较高的问题进行点评和答疑,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典型案例,引出教学内容,用案例让学生明白体态和举止的重要性,导入课程.

4.2.2 重点讲解分析问题

学生反馈课前自学疑问,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课前学习疑问进行答疑解惑.教师对教学重点站姿、坐姿礼仪要领展开讲解,学生与教师一起解析重点.有的放矢地衔接课前学习,巩固基础知识,有效地解决重点问题,并补充相关其他知识.

4.2.3 难点突破解决问题

教师对教学难点站姿的技巧及场景运用进一步展开讲解,学生记录难点站姿技巧,与教师一起解析难点;教师对教学难点坐姿的技巧及场景运用进一步展开讲解,学生记录难点坐姿技巧,与教师一起解析难点.有效地解决难点问题,并补充相关其他知识.

4.2.4 主题讨论发现问题

教师发布主题讨论:“吃西餐时需要注意的坐姿礼仪有哪些?”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问题,并通过学习通完成主题讨论回复.百花齐放,不拘一格,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4.2.5 实践操练巩固技能

补充微课和教材中没有提到的知识——“什么是气质”,走出认知误区,气质不是由身材决定的,而是由体态动作决定的.学生记录教师补充的知识,与教师一起探讨体态如何影响气质.补充相关知识,拓展丰富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在循序渐进的实践操练中巩固技能.

4.2.6 任务点评学习反馈

教师请1~2 名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并加以总结整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有助于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设下伏笔,活跃思维,为后续教学服务.

4.3 课后拓展巩固应用

教师发布课后任务,学生练习站姿和坐姿,并录视频和拍照发给老师;教师在学习通平台发布课后测验题,学生完成课后测验题.课后拓展任务衔接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训中提高技能、检验学习成果,加深社会主义美育之体态美、举止美的认知.信息手段便捷,大部分学生都会积极完成课后任务.

4.4 教学实施成效

4.4.1 多元混合新型教学模式,提升学习体验

线上三阶段六环节,教师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多元混合新型教学模式实施教学,为居家在线学习学生提供良好学习体验,为专业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改革新思路.引导学生由感性认知到理性探究、由问题分析到问题解决,层层递进,逐步解决问题并掌握知识和技能解决体态礼仪方面问题.

4.4.2 线上线下并行实训,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形象举例、场景应用引导学生发现体态美对一个人的形象的重要,学生通过分组合作探究及讨论,完成案例分析,发现并分析问题,小组合作能力提升,学生居家完成站姿与坐姿练习,教师进行点评,指出问题,达成技能目标,提升个人体态礼仪技巧,了解商务人员体态礼仪要求和规范,达到思政和素养目标.

4.4.3 课前课中课后线上线下多元化考核机制

经过“商务人员体态礼仪”模块的学习实践,综合考量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学习情况,通过线上平台数据和线下课堂记录相结合的多元化考评机制,计算综合成绩.大部分学生了解了掌握商务人员体态礼仪各个环节的构成要素与要求,并能践行个人形象礼仪,初步达成教学目标.

5 在线教学反思

《商务礼仪》知识点较多,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在开展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如教师与学生互动有限,以往情景模拟教学法无法开展等.虽然大部分学生反馈要点掌握,但整体实训的效果有待提升.而且因疫情原因,采取线上教学方式,学生没有教材,在线居家学习,干扰因素较多,个别学生自控力有限,课堂的互动参与度比线上较弱.在课堂实训环节,不能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学生练习方法不够正确,所以发来的照片和视频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提升和改进.

5.1 从顶层设计出发,推动智能教育进一步发展

智能教育这一理念诞生以后,各类学校和政府积极开展探索和研究,在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实践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智能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引导,从顶层设计出发,推动多方参与,进行教学创新.同时,智能教育的发展需要学校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体系和机制.顶层设计是智能教育的保障,也是实践活动最终的指导力量.

5.2 以赛促教,构建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需要具备智能教育思维和智能教育理念,这对于智能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思维和理念可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推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影响智能教育的应用效果.学校应该重视教师教学能力比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并在职称晋升及教科研奖励中都引入教学能力比赛的激励机制.借助比赛,提升教师教学素养和能力,构建高水平教师团队.

5.3 专业合作研讨,提升线上教学有效性

教师应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探讨线上教学如何采取多形式、多方法、多手段,提升线上教学有效性,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制定具体课程线上教学跟踪反馈机制,开发丰富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参与度和专注度.家校沟通,教师引导家长配合做好学生管理,同时对自制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正面引导,通过表扬、问询、指导等方式,让学生做到自我约束.

5.4 创设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线上线下互动课堂

教学中应当因材施教、因势施教,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引导其对知识进行探讨学习,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效果.开发教学互动沟通平台,设计常见问题的自动回复,以解决共性的问题,对于个性化问题可开通留言区、讨论区,建立线上互动教室,延伸第二课堂,创设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线上线下互动课堂.

总结:智能教育可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并充分发挥出数据、信息化、人工智能等的应用优势,在智能教育的背景下,进行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研究,对于推动智能教育和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智能教育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三牛精神”,不断提升,勇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勇立潮头.

猜你喜欢
商务礼仪礼仪技能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思政教学融入《商务礼仪》课程的实践研究
从日本文化角度分析日本商务礼仪
劳动技能up up!
中专学校开展商务礼仪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中职学校商务礼仪课堂教学的提升策略研究
拼技能,享丰收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