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风琴“交往音乐”艺术特点探索

2021-11-27 04:25任音蓓
黄河之声 2021年5期
关键词:手风琴音乐作品音乐

任音蓓

音乐家贝泽勒提出交往音乐的概念,主要是为了避开独立音乐的观念。在十八和十九世纪主导的观念就是独立音乐观念,但是独立音乐观念中过度考虑音乐美学问题。无法避免的陷入到了音乐是什么的形而上学中,贝泽勒认为独立音乐观念基础上构建音乐美学会对音乐表现性产生影响。因此他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海德格尔现象学认识论,从打交道进行沟通,联系日常生活,提出了交往音乐,这样的音乐理论形式打破了传统音乐的桎梏,拉近了人们和音乐之间的距离,让音乐不再成为一种高高在上的艺术形式,无法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这种交往音乐是一种真正交往,没有干扰的音乐节奏,借助于另类的手段形成一定的创新。手风琴在中国发展过程中,它的交往音乐艺术特点也是非常显著的,本文围绕手风琴交往音乐的认识基础,针对手风琴交往,音乐中的心境作用和手风琴音乐交往中的另类陌生手段特点展开分析,帮助人们理解手风琴交往音乐的艺术特征。

一、探析交往音乐的社会学作用

20 世纪德国最重要的音乐学家之一贝泽勒提出交往音乐,这是从现象学使用上出发,更强调音乐的功能。贝泽勒在16 世纪交往音乐与表演音乐一文中借鉴音乐图像资料进一步对这个观念展开了相关的说明。在文中没有使用独立音乐一词来表述表象性的音乐,而是通过自律这样一个学术性用语,对其进行表达,他认为从14世纪的新艺术以来,就有了足够自律的艺术作品。然后提到十五、十六世纪的弥撒套曲,则更加鲜明地展现出了交往音乐的主要作用。他将交往音乐定义为最高级别,这种交往音乐既能够在西方的音乐教育中进行应用,也能够对现代中国的音乐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围绕着中国的近现代音乐史、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都可以用上使用上手的现象来进行深度理解因为脱离了独立音乐的概念。因此在音乐方向研究上具有更广阔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去理解音乐,感受音乐,所以交往音乐在社会学中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它不仅对医院有了更准确广泛的定义,也能够让人们有一个有效的渠道去感受和了解音乐。

二、手风琴交往音乐的基础理论

在辞海中是这样给文化定义的文化,从宏观上来讲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从微观角度来理解,它就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会有相对应的文化,音乐作为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人们重视对综合文化的认知,所以手风琴交往艺术特点的探索也成为了现代社会对手风琴这种艺术认识的一个有效途径。

贝泽勒交往音乐的概念认识论基础是认识音乐时,不要去过度思考音乐是什么的问题。借助于深刻的感受去体会音乐,排除了音乐在语言表达的含义后,通过用心去感受。例如借助面部表情和神态的情感,这样就摆脱了传统音乐中的观念。手风琴的交往音乐和时代联系非常密切,以建国和文革时期为例,在这两个时期,手风琴的作品大多是去歌颂军营生活,颂扬新的社会生活以及人民大众迎接新生活的喜悦,所有的音乐感情都是慷慨激昂,乐观向上的。手风琴音乐作品的主要内容非常突出,这些都是展现了手风琴交往音乐的社会时代性和精神文化。所以在这一时期是受到了国家政治文化环境的需要,手风琴用独特的功能占领了舞台,然后逐渐被人民大众喜爱和接纳,到了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手风琴开始从舞台转向了民众,进入到现代社会音乐领域百花齐放,诸多乐器,然而手风琴的发展仍占有一席之地,这都是得益于它自身独特的演奏形式和情感内涵。

三、手风琴交往音乐的心境效果

贝泽勒交往音乐理论提出了从心境和情绪入手,就是要摆脱音乐与情感与内心的简单关系,避开传统音乐中独立音乐的观念,更加关注日常生活中对音乐的应用。其实是站在大众角度,帮助人们去理解音乐。手风琴音乐进入到我国以来,从五六十年代的初始,七八十年代的发展,再到当前,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在这些阶段中,相关的交往音乐作品主要有以下几类:在五六十年代,手风琴音乐作品是以劳动性质的改编曲为主,主要代表作品有《大路歌》、《石油工人之歌》、《军民大生产》等,这些歌曲都带有一定的劳动性质,围绕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非常慷慨激昂,还有颂扬性质的一些手风琴改编曲,代表作品有《延安颂》、《大海航行靠舵手》等等,这些都是赞扬新中国,歌颂党。除此之外一些军旅性质的进行曲,例如《行军歌》、《接过雷锋的枪》等等,除此之外带有浓烈社会政治特色的改编曲包括了《草原人民歌唱毛主席》和《咱们的领袖毛主席》。这些作品通过各种形式进入到了人民生活中,起到了鼓舞振奋人心的作用,交往音乐中的心境就在这些作品中展现出来,这时候手风琴艺术不再是简单的分析音乐和情感的关系,而更加关注于日常生活中对音乐的应用。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大量的手风琴作品,这些作品的素材大多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还有民间小调所改编成的。例如《打虎上山》、《十面埋伏》、《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这些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牧民之歌》为例,在牧民之歌中通过手风琴演奏,展示出了在草原上万马奔腾的场景,这样的作品具有典型的风格,透过作品的展示,听众们能够透过音乐感受到平静的大草原,辽阔的草原,心中倍感温暖。这一时期的时代手风琴作品中也是联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联系日常生活,所展现出来的音乐形式。到了21 世纪,现代化社会手风琴作品又有了新的展现,在这一时期手风琴的作品大多改编于中国现代化的乐曲。例如《月亮代表我的心》、《玫瑰玫瑰我爱你》、《在水一方》、这样的流行歌曲改编为手风琴作品,其中蕴含的流行化元素能够更好地吸引起人们的共鸣。《玫瑰玫瑰我爱你》和《月亮代表我的心》中借助于手风琴的心里话表演展现,显示出了作品中优美的意境,人们听着这些歌曲,想着音乐的歌词,联系到自己日常的生活,就对手风琴作品有了更深刻的感受,最大程度拉近了人民大众和手风琴音乐的距离。

四、手风琴交往音乐中另类陌生手段的表现

手风琴音乐作品的另类陌生情况要通过手风琴,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来深入了解。这样才能够帮助其更好地与交往音乐中的另类和陌生特点相联系。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早期,手风琴作品中以当时广为人知的骑兵进行曲为例,这首曲目的创作背景是在解放前夕,石家庄被解放之后,国民党军连连衰败,解放军战士的情绪受到了极大鼓舞,由聂荣臻司令决心组建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乐团。由此派人到旧的军乐团进行调查创建,经过长时间努力,最终晋察冀军区军乐团成立,所以这一作品的创作背景是结合当时战争背景下的特殊环境,围绕着中国军队对音乐需求所创作出来的作品,这能够借助于曲目,感受到创作者所用到的内容材料,不是传统作曲家所用到的,也无法用专业化的作曲方法去认识。因为这些音乐材料的来源是结合人们生活联系战争情况的,所以在专业音乐角度上看,它是一种另类化和陌生的音乐,这首音乐作品相似的同类型作品,在当时有非常多,正是这样展现人们日常生活,帮助人们有深刻感悟的作品大量出现,才让人们对手风琴艺术,联系当时社会情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对交往音乐理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然后在那一时期,还有一个较为著名的手风琴音乐作品,它叫做《花儿与少年》在整个手风琴音乐作品创作中,作品的相关元素都是来自于花儿。花儿是流传在我国青海甘肃宁夏西部地区的一首民歌,每到春季,甘肃和青海这些地区都会举办大型的花儿会,在节日盛会中,居民们盛装打扮,一起参加这个隆重的节目。因此在这首音乐作品中,它的相关素材是联系民间劳作人民在集会和节日唱歌时所用到的曲调,最重要的是在进行作曲技法的创作时,还联系了西方的作曲技法来进行创作,经过改编后,这样的手风琴音乐是极具特点的,既保留了原曲调,又突出了手风琴特色,符合了交往音乐中所提到的,不必在形式上是真的。

在21 世纪,伴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在这样的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的手风琴艺术和当代环境相联系,迸发出了新的特色与活力。在21 世纪来中国社会文化的环境是围绕着协调性、创新性、时代性、民族性和文化多元性方向发展的,也正是这些时代特色对手风琴作品的创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风琴在我国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是有密切关系的,从手风琴20 世纪30 年代传入初始,然后到五六十年代的萌芽,再到六七十年代的逐渐发展,然后形成至今,它又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不断提升,手风琴艺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在进入到21 世纪的这数十年间,我国手风琴交流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在这些活动中,手风琴创作者们互相沟通交流,为手风琴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引导。进入到21 世纪以来,手风琴创作展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景象,还与其它歌曲舞蹈绘画雕塑等艺术相融合,为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盛宴。例如在庆祝建国60 周年系列活动中,著名的演奏家杨屹先生用手风琴在大型歌舞复兴之路中录制了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这样的创新联系时代特点为晚会增加了特色,还有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播出的歌舞艺术片《战友歌声颂祖国》中,手风琴也与军旅歌曲有了密切的联系。还有在作品《洞窟三项》中手风琴和琵琶、笛子等打击乐器中有效的组合,正是这些创新化的形式让其在创作中有了新的发展。由毛竹音乐者作曲手风琴曲《酒狂》,在2006 年上海之春手风琴艺术节中获得了极高的认可,这些作品带有现代化社会的创新风格。同时在现代社会,单纯的靠手风琴演奏音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多元化娱乐方式,对艺术认知理念的需要。所以更讲究手风琴伴奏重奏合奏等多种样式,也催生出了大量的手风琴作品,比如《长安印象》和《空间三部曲》等等。除此之外因为大众传媒信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手风琴音乐改编作品中大多对流行歌曲进行改编,这样拉近了年轻人对手风琴的认知和感受。这些都是手风琴交往音乐中一种另类陌生的手段展现。

结 语

总结全文,对手风琴交往音乐艺术特点展开探索分析,需要认识到交往音乐这一理论是由德国的音乐家贝泽勒所提出的,他提出交往音乐就是要拉近人民大众和音乐之间的距离。手风琴交往音乐的艺术特点,围绕着手风琴交往音乐的理论基础,通过描述让人们感受手风琴在我国20 世纪五六十年代,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及21 世纪的发展情况,感受到手风琴交往音乐中的心境效果,理解手风琴交往音乐中另类陌生的手段表现,借助于具体的曲目分析,帮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手风琴,交往音乐的艺术特征也对于手风琴音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样的认知拉近了人民大众和音乐间的距离,帮助手风琴音乐能够在联系时代的背景下,被人们更深刻的理解认识。进入到现代化,通过对手风琴交往音乐艺术特点的深刻理解。意识到了手风琴要想在现代化社会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就需要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密切联系,借助有效的形式丰富它的传播方式,让人们能够了解到这种手风琴艺术,深刻的感受手风琴艺术,增强人们在倾听音乐时的感受,让人们去感受美。在这样的文化多元大环境下,手风琴艺术在我国一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它不仅是自身艺术的一种发展,更对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也具有积极的贡献,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对文化的传播传承,我们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猜你喜欢
手风琴音乐作品音乐
音乐作品赏析模式研究
多元化背景下中国手风琴艺术的发展趋势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音乐作品
键盘手风琴与巴扬手风琴比较中的感悟
音乐
中国手风琴专业发展与建设的几点思考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