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国家建设目标探索的历程及经验*

2021-11-27 05:20杨德山
教学与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央文献出版社现代化国家

杨德山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全面展示了共产主义革命的步骤和前景:首先要“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1)其次要进行生产关系的革命,“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2)“消灭私有制”;(3)再次“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4)此外,共产主义革命“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5)人类最终将进入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他们还指出:“如果不就内容而就形式来说,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首先是一国范围内的斗争。”(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13、421、414、421、421、422、412页。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就是以此为指导,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分阶段确定国家建设和发展目标,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缕析党对国家建设目标探索的历程,总结其经验,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四史”的精髓,推进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把中国建设成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1921—1949)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前的10年,中国发生了推翻封建专制政权清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这个革命失败后,中国进入了受西方列强操纵的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使崇尚西方政治的人们彻底陷入了“走投无路”的窘境。而十月革命的炮声则使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看到了 “走俄国人的路” 的希望。

1921年7月,党成立时就在纲领中展现了当时共产主义政党的普遍政治主张:“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联合第三国际”。(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页。1922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大根据列宁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学说和远东大会的精神,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其中,最低纲领为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包括建设国内和平,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制定关于工人和农人以及妇女的法律。1923年6月召开的党的三大根据列宁主义策略原则、方针,以及共产国际的指示,正式确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以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1925年1月召开的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1927年4月—5月召开的党的五大是在国民党右派已然背叛国民革命的背景下召开的。尽管大会继续坚持四大的主张,但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等重大问题均未能作出明确的回答。由此可知,尽管一大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主张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二大也提出了在中国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主张,但此后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不明确。

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后开始关注国家政权建设。1928年6月—7月召开的党的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提出建立工农民主专政问题,“必须用武装暴动革命的方法,推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地主军阀及资产阶级国民党的政权,建立苏维埃的工农民权独裁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之下”。(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377页。在各根据地和红军不断发展,以及共产国际敦促和帮助下,1931年11月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大纲》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苏维埃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649-650页。长征结束后,党中央审时度势,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在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上决定以“人民共和国”取代“工农民主共和国”。(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566页。

全面抗战爆发后,为实现国共合作,共同对敌,党中央一方面本着“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与委曲求全的态度”,同意“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另一方面昭告世人“把这个民族的光辉前途变为现实的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是“我们奋斗之总的目标”。(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369-370页。在全面抗战从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之际,《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中指出:如果国共长期合作得以实现,则持久抗战终将胜利,世界“将产生一个独立、自由、幸福的三民主义新中华民国”。(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761页。这个国家既不是“一党专政”的国家,也不是苏维埃或社会主义国家。随着党的自身力量及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和敌后根据地的扩大,也随着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势头的出现,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指出:“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也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它既不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也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而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14)《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75页。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折和日军逐渐失去战略主动权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的全面抗战进入反攻阶段,党领导的进步力量进一步扩大,而国统区腐败无能昭然若揭,党在国内倡议战后建立“联合政府”的同时,明确指出要“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团结全国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在我们党领导之下,为着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即“独立、自由、 民主、 统一与富强的各革命阶级联盟与各民族自由联合的新民主主义联邦共和国”。(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28、534页。

但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集团在美国的支持下,继续维护其一党独裁的专制体制,挑起全国内战。在自以为军事上取得优势时,它还以“国民大会”和所谓的《中华民国宪法》形式维持其独裁统治。其倒行逆施激起了全国进步力量的广泛反对。在党的领导和群众的支持下,人民军队用了三年时间彻底打垮了国民党反动武装。1948年4月30日,党中央向全国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83-284页。得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热烈响应。在1948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对新的国家政权作了理论阐释,“我们政权的阶级性是这样: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但不是仅仅工农,还有资产阶级民主分子参加的人民民主专政”,“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种政权机关都要加上‘人民’二字……以示和蒋介石政权不同”,“我们政权的任务是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要打倒它们,就要打倒它们的国家,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是以人民代表会议产生的政府来代表它的”,人民代表会议采用民主集中制。(17)《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35-136页。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从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阶级的特性、历史表现、力量比较出发,进一步阐明了新中国的国体性质,“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 (经过共产党) 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18)《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80页。对于新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和民族关系,党中央从中国历史传统和实际国情出发,主张采用单一制国家形式,“我们国家的名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叫联邦”;在统一的国家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们虽然不是联邦,但却主张民族区域自治,行使民族自治的权力”,“把各民族团结成一个大家庭。”(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702页。党的这些建立新中国的思想在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得到了充分的呈现,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

狭义而言,在上述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国家建设的实际目标是怎样建立一个与北洋军阀政权、国民党政权完全不一样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但这一过程是极其复杂的。毛泽东曾经总结道:“大革命时期我们提的是‘联合战线’,当时右的理论是政权归国民党,我们以后再来革命。后来我们搞土地革命了,六大规定的是工农民主专政,没有估计到资产阶级民主分子在帝国主义压迫下还可以跟无产阶级合作。合作是后来发生的,因为有了日本的侵略,现在又有美国的侵略,我们又回到大革命中的正确时期。”(20)但这个合作是无产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它要建立的是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二、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49—1978)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具体化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的新中国”(21)《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35、348页。的任务:用革命战争完成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镇压一切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反对任何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争取世界的持久和平。这些目标任务在1952年底前基本完成:1950年5月解放军解放海南岛,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由于全面贯彻执行了“四面八方”的方针,国民经济得到了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依据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纲领,除旧布新,尤其是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工作取得成效;1951年10月底为期一年的全国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基本结束;1953年7月历时两年九个月的抗美援朝胜利结束,帝国主义从此不敢轻易欺负和侵略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的两年时间里,新中国与人民民主国家、一些亚洲民族独立国家、一些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特别是毛泽东访苏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均为争取世界持久和平作出了贡献。这些任务的完成也意味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来。

随后,党中央又提出了新的国家建设目标:在国家政权自上而下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自下而上的支持相结合的基础上,完全消灭城乡资本主义的成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当然,这一生产资料所有制革命与建立工业国的目标是同步的。“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700-701页。“完成这个过渡时期的总任务,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除了恢复时期的三年以外,大概还需要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即大概需要三个五年计划。”(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410页。这些目标要求集中于生产力(工业化)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经营方式)的变革。就生产力而言,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完成,尤其是以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为中心的工业建设,使新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就生产关系变革而言,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复杂的经济结构的社会过渡到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的社会”(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473页。的转变;在生产方式上,实现了由自由多元的混合经济向集中统一的经济的转变。

与经济领域发展目标进程相协调,在政治领域,1954年9月召开的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明确国家发展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25)1954年12月召开的二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通过的新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明确这些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基本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通过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团结,更广泛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克服困难,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2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522、705页。按照《共同纲领》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规定,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4年9月全国人大制定颁行的《宪法》将民族自治地方确定为自治区、州、县三级;到1956年全国共建27个自治州,43个自治县,2个自治区,另筹备成立3个自治区。这些根本和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为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及与之相应的经济制度提供了政治保障。

在思想文化领域,1953年1月,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工教育、业余教育由此全面发展。1954年1月,党中央指出文艺工作既要积极发展群众需要的新作品,同时要对各种民间既有艺术、文娱形式进行发掘、利用、改革和发展,一大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1954年5月,第二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强调各级党组织要结合生活实践向人民灌输社会主义思想,同时与资产阶级思想进行严肃的斗争。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全国范围内比较完整的科研体系逐步形成。这些思想性、基础性工作,既在全国人民中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思想、心理基础,又为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和科技条件。

到1956年底,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党的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27)大会通过的党章明确“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28)是党的任务;大会通过的“‘二五’计划建议”强调“保证我国有可能大约经过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基本上建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使我国能够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341-342、315-316、357页。1957年7月,毛泽东强调:“只有经过十年至十五年的社会生产力的比较充分的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获得了自己的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现在,这个物质基础还很不充分),我们的国家(上层建筑)才算充分巩固,社会主义社会才算从根本上建成了。”(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491页。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强调“尽快地把我国建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3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304页。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基本点所在。1962年3月,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要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3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316页。是一个艰巨的、也是十分光荣的任务。1963年10月1日,庆祝国庆十四周年之际,《人民日报》社论强调“把我国建设成为拥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3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142页。1964年12月,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重申了“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并提出“两步走”国家发展战略,即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3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483页。1975年1月,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重申了这一国家发展目标。

上述国家发展目标看似具有连续性,但其实不然。1957年9月—10月间召开的党的八届三中全会改变了八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58年5月召开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认定了这一判断。大会还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确定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总路线。(3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608、616页。1962年9月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认同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中阶级斗争的论断。1969年4月召开的党的九大将这些论断概括为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基本路线。

可以说,从1957年9月到1978年12月,党和国家工作的开展呈现出如此趋势:一方面,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错误逐步发展,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达到巅峰;另一方面,以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为主要内容的国家建设目标逐渐降为国民经济建设的工作目标。换言之,在这20年余时间里,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基本路线”和“总路线”指导下进行,前者的地位自然高于后者,统揽后者。斯时党内许多人一直认为这都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必要条件,前者要解决的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问题,保持社会主义的纯洁性;后者要解决的是生产力的问题,为坚持社会主义提供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还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经济建设的目标。

三、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978—2012)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党和国家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其重要的标志就是在两年多逐步转变的基础上,果断提出将“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36)并认为这对实现国民经济计划目标,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对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具有重大的意义。其实,这一转变意味着党的思想认识回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意味着中国社会将发生深刻的革命性变化,“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37)意味着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阶级斗争不再是主要矛盾;更意味着党的国家建设目标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如前所述,把中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是党多年的追求,以至新时期初期仍然坚持。如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强国,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3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5、5、85页。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奋斗目标就是“要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3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37页。但是,随着对发达国家现代化现状了解的深入,随着对中国国情认识的深化,尤其邓小平提出“小康”理念后,党中央调整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和步骤。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强调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就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40)党的工作重点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41)因此,“应当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且按照生产力的实际水平和发展要求,逐步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应当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4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5、65、65页。这样,国家建设的目标就从“社会主义强国”转变成了在物质世界现代化(物质文明)、政治生活民主法制化、精神世界文明化(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改变反映了三个方面的突破:一是即使实现了“四个现代化”,中国也未必就是一个强国;二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根本、基本制度自然有无比的优越性,但具体制度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随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基础上的全面的发展。

十二大之后,党继续加深了对基本国情的探索和认识。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重要论断,一方面,强调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发展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强调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初级阶段”之所以出现和存在完全是因为生产力不发达所致: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新中国成立之后,生产力虽有发展,但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如果国家要在此基础上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即从20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据此,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4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11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判断,深化了党对国家的建设目标的认识:一是首次将这一阶段的目标锁定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体现出党对国家性质坚守的历史性和必然性要求,而且体现出党对国家未来发展的现代性和时代性要求;二是现代化不只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富强),与之相应的政治(民主)和文化(文明)层面的发展也有一个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三是“高度民主”“高度文明”是一种理想状态,去掉“高度”更契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

可以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历经纵向比对、横向比较前提下,党对中国国家建设目标进行了反思和探索得出的科学结论。在其后每一重要历史节点上,党中央都会重申这一基本路线。1989年5月底,党中央领导集体人事即将发生变化之时,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政策不变,几十年不变,一直要讲到底……要继续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连语言都不变。”(4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6页。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强调:“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4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852页。党的十四大报告重申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对其基本内容做了进一步阐述。更重要的是将它载入了党章。党的十五大报告在充分肯定它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列为三条基本经验。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4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3、45页。强调基本路线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当然,随着国家发展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以及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推进,原确定阶段目标的具体内容也会随之变化。如党的十五大根据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状况,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和状况做了新的阐述,并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国家发展目标;党的十六大在对“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二步已经完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世纪前20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4页。并强调了任务的艰巨性;党的十七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做了深入的分析,并根据十六大之后党对社会建设的探索,在国家建设目标中增加了“和谐”内容。(4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3、45页。

四、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12—)

党的十八大之后,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全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业绩: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49)对这些方面具体成就的描述,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7页;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次会议》,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4页。

党和国家事业也因此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历史性的变革。由此上溯至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根据国际共运的历史经验,根据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对国家的建设发展鲜明地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页。的行动方针。经过近40年的努力,我国经济、科技、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已经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空前提升,党、国家、人民、军队、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中华民族现在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发展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方位的战略判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要矛盾已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党提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5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39页。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2)它意味着:一方面,此时人民对生活的追求除了对物质文化生活有更高要求外,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在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的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尽管如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延续并深化了新时期以来党对中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和判断,强调即便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从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进程看,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世界现代化推进状况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改变。也正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判断,党再次明确并丰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内涵,“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5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12、28、28-29、29页。更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基本路线的政治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将它定位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54)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349页。

这一基本路线同样明确了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新的目标和实现步骤,即从2017年到2020年是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预定任务的决胜期,“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5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12、28、28-29、29页。在此基础上,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彼时,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5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12、28、28-29、29页。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彼时,中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5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12、28、28-29、29页。

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围绕国家建设和发展目标进行着不懈的奋斗。2018年,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快车道”;北斗卫星三号系统建成,2020年底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嫦娥四号奔月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2019年,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发放5G商用牌照,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华为在其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发布鸿蒙OS系统;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体现了中国政府在西方逆全球化暗流涌动背景下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信念。2020年,百年来世界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疫情肆虐全球,中国成为全世界抗击“新冠肺炎”成就最大、最成功的国家,且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在美国全面遏制中国的战略图谋下,中国加入了影响全球1/3人口的最大自贸区,且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最终完成,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成功返回,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首飞并顺利将天启星座十一星送入预定轨道,嫦娥五号发射成功。2021年2月底,习近平向全世界宣布,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58)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2月26日。这也就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目标已经实现,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向着“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国家建设和发展目标昂首奋进。

无疑,目标的确定及近年来展示出的上述新气象新作为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生动写照和诠释。它意味着:中华民族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正向着“强起来”飞跃,伟大复兴前景光明;跌宕起伏的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成为它的科学性最有力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指明了一条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冀保持自身独立性的新的现代化途径。因此,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影响和价值就目前人们的认识水平而言是无可估量的。

结语:经验与启示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国家建设和发展目标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

第一,这一目标的进程始终沿着共产主义革命方向向前发展。从上文的内容看,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就是遵循了共产主义革命理论和行动步骤,领导人民进行不懈的斗争,才取得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辉煌成就。今后,要在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巨大贡献,仍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5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70页。

第二,这一目标的历史进程反复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国家建设、现代化理论必须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紧密结合,实践才能取得成就,理论才能得到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发生在东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度,所以它首先要进行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然后才是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的是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党领导的消灭私有制的革命,除用政权的力量没收了帝国主义在华财产、四大家族官僚财产,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则采取了“和平赎买”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开辟和成功也是基于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基本国情的认识而取得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想取得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仍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方针。

第三,这一目标的进程也反复说明:其一,党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准确地判明“时”与“势”,把握好战略机遇;才能深刻认识到中国国情的复杂性,冷静应对、处理好各种纷繁错乱的矛盾;才能判断好党和国家在特定历史阶段所处的历史方位,进而制定出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其二,党要确定并坚持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才能使全党全民的行动有统一的、坚固的政治和思想基础,即使遇到难以预料的困难,也能保持战略定力,攻坚克难,转危为安。其三,党要有一条鲜明、稳定的组织路线,构建起严密的组织体系和灵活的运行机制,保证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各方面人才齐聚且各显其能,才能保证政治路线得以有效的执行。其四,党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60)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5页。国家建设和发展目标当以人民的福祉为依归;在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依靠群众的同时,做好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的工作。

第四,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将“党的建设”“党的领导”视为革命成功的根本法宝。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又强调“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61)《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50页。“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62)《毛泽东文集》,第8集,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05页。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强调“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谁来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6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4、170页。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更加关注党的领导对国家建设和发展目标的决定性作用。他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因此,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国家建设和发展目标的最根本保证。

猜你喜欢
中央文献出版社现代化国家
主题类图书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钱学森年谱》百万字记录98年辉煌人生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红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