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团体心理辅导标准化的探讨

2021-11-27 10:38王艳净
山西青年 2021年3期
关键词:团体分组辅导

王艳净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衢州 324000)

团体心理辅导,简称团辅,是以团体动力学知识为基础,在专业领导者的带领下,运用心理辅导形式在一种团体情景中展现出来的活动[1-2]。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高效的心理辅导方法,在人际互动的作用下获得相关技巧和策略,促进个体的自我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和自我调整,并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从而反作用于自身用以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和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将理论学习与知识实践相融合,让大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更饱满的积极性投入到学习中[3]。那么,如何更好地把团体心理辅导融入高职院校并且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是可以通过对团体心理辅导标准化的研究和探讨实现的[4]。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团体心理辅导的标准化,主要从基本信息的标准化和程序的标准化对团体心理辅导做出较为透彻的分析,从而达到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且团体心理辅导发挥最大作用的目的。

一、团体心理辅导基本信息标准化

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对象、主题、时间、地点、人数、目标和意义。一般情况下,主题的确定是团辅开展的基础,但是对于团体心理辅导标准式来讲,确定好对象类型则能更高效的策划出整场团辅,例如,大一新生可以是适应性团辅或生涯规划团辅,毕业生可以是求职心理团辅,贫困生可以是自我意识团辅,宿舍矛盾群体可以是人际关系团辅等。根据对象确定主题,从团辅主题再去确定时间和地点,例如新生适应性团辅的时间较短[5-6],可以为50分钟左右,地点也是以室外为主;毕业生求职心理团辅时间适中,为70—80分钟左右,地点以室内为主;贫困生为对象的团辅和以宿舍矛盾为主的团辅时间较长,时间为120分钟左右,地点是室内为主。

在团体心理辅导对象、主题、时间和地点明确情况下,人数的划定和选拔方式有所不同,首先,站在团辅领导者角度,资深的领导者不受人数数量的制约,经验少的领导者则选择35—45左右的人数为宜;其次,人数的划定也受到团辅类型的影响,新生适应性团辅人数较多[6],以班级为单位较好,宿舍人际关系的团辅人数较少,以2—3个宿舍为单位较好;然后,人数选拔方式也存在差别,新生适应性团辅的招收成员名单要开放,方便参加者与为参加者之间的交流,贫困生为主题的团辅招收程序和成员名单要保密,以保护学生隐私为重。

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信息中还有团辅的目标和意义[7]。目标要围绕团辅主题制定,例如陌生的团辅一定要有增加团体熟悉度这一目标,熟悉的团辅可以是增加团体之间的信任感、团结性。除了依情况而定的目标,团辅的目标不可或缺是团体成员的真诚相待和达成心理健康、形成积极行为。团体心理辅导的意义根据团辅主题、目标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团辅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促进个体的心理和谐、促使个体行为具有能动性。

团体心理辅导类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针对学习问题的团体心理辅导;第二,针对学生生活问题的团体心理辅导;第三,针对学生人格问题的团体心理辅导[8]。除此之外,团辅类型确定基础之上,团辅深入程度和状态形式也存在差异,例如贫困生为对象的团辅和宿舍人际关系的团辅,属于深入类的团辅,采用的静态方式开展;新生适应性团辅等,属于浅显类的团辅,采用动态方式开展;生涯规划等团辅,介于浅显和深入的中间程度,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进行。还有,根据团体成员之间的熟悉度,采用的状态形式也是不一样的,熟悉的团体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为佳,陌生的团体采用动态的方式为佳。再有,若团体成员的选拔采用的是性格量表,那么根据性格类型,外向性格多采用动态形式,内向性格多采用静态形式。

二、团体心理辅导程序标准化研究

团体心理辅导的标准程序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8],且每个部分既可以互相依存又可以相对独立的。反之,团辅的依存独立性质又是团辅程序标准化的前提。这五个部分为:1.热身活动。热身活动是团辅进行的必备项目,无论是静态团辅、动态团辅还是动静相互的团辅,都需要进行热身,静态团辅的热身以语言为主,例如滚雪球的自我介绍及其变式;动态团辅以动作为主,例如大风吹、抱团取暖等需要四肢运动的形式;动静结合的团辅,可以语言和动作两者结合。2.分组。分组的目的是便于对团辅的管理和控制。是否需要分组的参照标准有三:第一,团辅带领者的控场能力;第二,团辅的参与者数量;第三,团辅后续活动的需求。分组的复杂程度除了根据团辅主题制定,还因考虑带领者能力、时间等因素。简单的分组适用于任何团辅,例如报数分组、扑克牌分组;复杂的分组一般带有人际沟通和互动的功能,也可以作为团辅主题的延伸,例如人际关系类的团辅采用地图区域进行分组可以促进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职业生涯类的团辅采用兴趣岛分组便于职业规划的深入交流。3.团队建设。团队建设既是团辅的分水岭,团体从大集体变化为小集体;又是团辅的文化沉淀,为团辅注入了灵魂和精神。团队建设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活动的积极性,而团队建设却也是可以独立存在,团队建设可以简化融入团辅程序中,又可以单独出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操作。团队建设的标准有三:第一,给合适的安排适合的角色;第二,初次体验组内的团结气氛;第三,形成一套组内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提高的机制。4.正式阶段。正式阶段是团辅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的每个任务都是围绕着团辅主题和目标层级递进[7],若是时间上有限制,这部分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独立进行。正式阶段一般最少需3个小任务组成,但是最好不超过5个,且这一部分要根据团辅的团体成员的熟悉程度和主题的深入程度做区分。团队成员之间若是熟悉,主题较为深入,多采用静态的任务;团队成员之间若是陌生,主题较为浅显,多采用动态的任务;介于两者之间,多采用动静结合的任务。另外,团辅正式阶段中,具有延展性的任务,可以采用简单有效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不光有利于团体的普遍理解和顺利进行,而且也有利于个体的自我探索和自我研究。5.结束。团辅的最后一个部分是结束,这也是团辅标准化所必需的,就像生活中常用的仪式感一词,所有的活动都需要有仪式感的完成。在这一部分,主要的任务是把团体从小集体中回归到大集体中,团辅的对象是整个团体,在结束的时候把个体重新拉回到团体中,既符合团辅的定义,又利于个体在其他阶段做个告别,并且可以预防团辅解散后不良影响,例如分组时的小集体形式出现在现实生活中。

总之,团辅的标准化程序为:热身、分组、团队建设、正式阶段和结束。标准化程序就像一个公式一样,架起了团辅的框架,即使是没有任何经验的带领者,按照程序也能完成。同样,团辅的标准化程序可以自由组合,例如热身和正式阶段组合,热身、分组和团队建设组合,正式阶段和结束组合。除此之外,由于团辅的每个阶段是独立的,所以可以单独作为一场团辅进行。

三、团体心理辅导标准化的意义

本文认为团体心理辅导的标准化丰富和拓展了团辅的概念、理论[3];团体心理辅导的标准化是从标准化视角探讨了团体心理辅导,是对以往研究的补充;团体心理辅导标准化有利于团辅的顺利开展,且从范围和程序上对团辅进行了规范;团辅标准化也利于对团辅效果的控制与评估,有效规避团辅过程中的冲突现象。

团辅标准化既是对团辅的总结,又是团辅继续发展的起点,并且团辅的每个部分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使得团辅在形式组合上更能出灵活。用标准化架起团辅的框架,可以制定更加清晰的团辅流程,明确和强调团辅目标,让团辅活动在框架中发生作用,层级递进[7]。此外,团辅标准化也有利于心理辅导专业团队的快速建立;及时选用适合的团辅方案,规范团辅过程;还可以作为人格特质的研究工具。

四、不足与局限

团体心理辅导的标准化具有高效、便捷、规范、可控等优点[9],但是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与局限。团辅的标准化程序的编制有待进一步提升。若是团辅标准化在可控基础上能够被评估和测量,则团辅的效果量也会相应地被精确。另外,团辅各个部分所占的权重若是能够确定,则有利于团辅标准化公式的形成。再者,团辅的对象和数量会限制心理辅导层面上意义最大化。

五、总结与展望

本文主要从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信息、程序的标准化进行探讨,重点在于建立团辅的标准化框架,扩大团辅的适用范围、时间、地点等。团辅基本信息的标准化让参与者对团辅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团辅程序的标准化让参与者能够快速、掌控、规范地开展团辅。团辅标准化的建设,不仅是对团辅本身的一种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更是为团辅的横向、纵向的深入研究做出基础。同时,团辅的标准化让团辅过程得到监控,并且能及时做出调整。另外,团辅标准化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也弥补了个体心理辅导的缺点与不足。

猜你喜欢
团体分组辅导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分组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