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变革视阈下苏州人文纪录片的话语嬗变

2021-11-27 13:04彭若男
视听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江南苏州纪录片

彭若男

一个地方的意象或形象的形成,与不同时期媒介的记录与传播密不可分。江南文化的传统美好意象,源于千百年来古典诗词、戏曲、小说等文学媒介的创作与传播。历代文人墨客对于江南无限向往的各种表达,汇成了江南独特的地方意象和地方认同,繁荣的经济文化生活与小桥流水的优美风景让江南成为世人眼中的人间天堂。

与曾经建构江南意象的媒介——古典诗词不同,当今社会建构地方意象的主流媒介是影像,特别是具有“非虚构性”和“真实性”追求的纪录片。进入21世纪以来,以苏州广播电视总台为创作主体,在不同时期涌现了一大批苏州题材的人文纪录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苏园六纪》(2000年)、《苏州水》(2001年)、《烟波太湖》(2005年)、《锦绣纪》(2016年)、《苏州史纪》(2017年)等,这些以苏州历史文化艺术为主要题材的纪录片,使“古城苏州形象得到了很好的现代传播,同时也给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直观的视觉借鉴”[1]。纪录片通过声画组合和镜头拼接的方式,建构了苏州的多面形象,从不同维度展示了苏州所具备的江南文化特征,小桥、深巷、庭院、园林等意象元素成为世界认识江南文化的一个窗口。而伴随着苏州以及长三角经济发展和影响力的逐步提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也投入了一定的注意力关注江南和苏州的文化,其中《国家宝藏》(2020)、《何以中国——留园之约》(2020年)等,都在社会上引发了较大反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文纪录片当中的苏州城市形象差别很大,而数字技术催生的网络媒体也创新和丰富了媒体的传播方式。综观这些不同时期的苏州人文纪录片,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和风格,这些类型和风格也折射了关于苏州文化的不同影像话语。

一、作家电视:诗意语言塑造出唯美的江南图景

一般来说,电视理论和历史研究把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些电视节目称为“作家电视”,以《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为代表。这类电视节目在操作上先以作家的文字文本为摄制脚本,在制作上以文字文本为主体,画面只是文字的配图或附庸。这样的电视节目,其文字脚本可以脱离电视节目而独立印刷传播。随着90年代电视纪录观念的兴起和纪实拍摄手法的广泛应用,作家电视的风格逐渐让位于纪录电视。但是,由于惯性使然,依然有一部分纪录片创作者沿用了作家电视的创作手法。刘郎导演的人文纪录片《苏园六纪》(2000年)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

作家电视有着自己的话语风格,它特别讲究解说词文本的唯美和诗意,因而也特别适宜用来表现江南文化。《苏园六纪》的解说词极具诗意色彩和美学韵味,散文诗的语言很好地塑造了苏州古典园林那种唯美浪漫、诗情画意的形象,达到了文字与图像、声音与画面的精妙配合,成为表现园林的经典纪录影像。纪录片分为《吴门烟水》《分水裁山》《深院幽庭》《蕉窗听雨》《岁月章回》《风叩门环》六集,从不同角度讲述不同时期的园林故事,介绍园林里的建筑、花草、假山、亭台的文化意蕴。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其解说词文化底蕴深厚,纪录片的画面在解说词强烈的带动中,将“诗性表达”这一特征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在第一集开篇的解说词,就是诗一样的语言:“雕几块中国的花窗,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构一道东方的长廊,连接那历史文化的深邃。是一曲绵延的姑苏吟唱,吟唱得那样风风雅雅;是几幅简练的山林写意,却不乏那般细细微微”,朗诵式的旁白将苏州园林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

由于这种类型的纪录片的结构是以解说词主导的,因而画面讲究构图、色彩、景深、虚实等拍摄手法的运用,主要是以固定镜头为主,大量运用全景和中景,光与影的氛围营造也十分考究,摇臂或航拍镜头也极其追求稳定、平滑、舒缓的运动节奏,起点和落点都是唯美的构图,以尽可能呈现园林的曲径回廊和小桥流水,让人有仿佛置身画中、身临其境之感。纪录片《苏州水》中通过大量的全景镜头尽可能地展现出了苏州两万余条河道编成地密集水网的全貌,让观众切身感到“江南水乡”的亲和与平静。而诸如碧波荡漾的全景镜头在讲述江南历史、苏州工艺中有多次出现,记录了烟雨苏州的漫漫长年。从某种角度来说,水的历史,就是苏州的历史,祖先就是从苏州水里,认识了人情的深浅。

二、纪录电视:故事化叙事激发观众强烈共鸣

伴随着人们对电视记录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纪录电视应运而生。纪录电视的拍摄手法是纪实主义,纪实是一种创作风格纪实,主要记录事件发生的起始过程,使人的活动具有一种符合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逼真性,也由此确立了画面和现场声的主导地位。视听语言是传播信息的重要符号,两者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声画语言叙事的价值才能凸显。

“用故事化叙述方式讲述真实的故事,把人或者物放在故事中表现,已经成为纪录片创作的一种共识。”[2]《锦绣纪》在叙述上都是从当下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入手,在故事叙述中关联古今,呈现丝织历史演变和传统织造工艺。江南风景美如画早已是人尽皆知,苏州刺绣精雅洁也是远近闻名。通过《锦绣纪》第二集的“引线”片段,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苏州形象,看到了苏州手艺人最真实的生活。在介绍苏绣大师姚建萍时,纪录片较为完整地拍摄了她在绣制《丝绸之路》的全过程,从中可以体现出她对刺绣的执着与专注的精神,宏大和细微,在针线之间凝聚。

镜头是画面信息最重要的载体,是构成纪录片的基本单位。传承也是古人技艺流传千古的主题。在对锦绣的制造进行描绘时,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比如在描述苏绣的精细时,大量的微距和特写镜头对准了经纬交织中的丝丝缕缕。同时配合解说词和旁白,“苏绣是个极细的活,绣小猫飘动的毛,用线三十二分之一;绣金鱼的尾巴,甚至分线六十四分之一。当然,用六十四分之一的线调和颜色,变化也更加细腻”,让这些复杂的传统编织技艺得以更加直观准确地演示,形成强烈的艺术效果。这些多次出现的关于丝线的特写,一方面体现出了苏绣的复杂过程,另一方面也显示了苏州手艺人的古老手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专业精神。

三、融媒电视:双向互动传播增强观众参与感

步入新媒体时代后,传统文化的传播却落后于这个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传播遭遇瓶颈。一方面,在泛娱乐化的传播趋势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受到冲击,尼尔·波兹曼笔下“大众媒介成为传统文化的内容”的预言似乎已经成为现实;另一方面,互联网带我们进入数字化传播的新时代,传统文化也出现了数字化的传播难题,创新性传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媒体融合的语境下,关于电视节目传统形态的表达方式正在发生深层转变,融媒电视日益成为主流。融媒电视是指立足于中央或地方级官方媒体的优势,将电视与新媒体充分融合,不断创新电视节目的表达方式,以科技赋能文化,主动贴近年轻人群体,来增强观众的参与度和对节目的黏合度。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提供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3]我国互联网用户逐年递增,这就更加要求主流媒体要努力贴近群众,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让用户成为媒体的生产力。目前,以央视为代表的一批体制内媒体,正在走出“以传者为中心”的旧模式,开始以观众的参与为目标,以观众的需求为主导,力图让传播过程呈现出更明显的交流感、互动感,呈现出一种“对话”的姿态。

(一)融合现代技术,凸显工艺之巧

近年来央视的原创文化节目比较重视“文化+技术”的融合,在关于江南和苏州的人文纪录片,融入新的技术表现手段,提升了江南文化的内容观赏性,焕发出了全新的影像活力。

如在《国家宝藏》第三季第九期关于苏州博物馆的节目中,为了保证视觉效果,做到中国风独特的古典韵味与现代舞台科技的结合,舞美设计中使用了LED开合车台、天轨吊装及移动设备、全息影像技术、冰屏柱等,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展现苏州博物馆选送的三件文物时,节目组采用高精准度LED开合车台、360度全息幻影成像系统,将三维动画悬浮在半空中成像,让观众可以用3D幻影立体特效观看苏州工艺的集大成者——真珠舍利宝幢。近景镜头的细节展现,足见文物的雕刻之精细和繁复,让人不禁感叹苏州工艺的精细雅巧。每件文物都神采俊逸,国宝不再是冷冰冰的文物,《国家宝藏》用技术让观众感受到了来自国宝的温度。

(二)拓宽传播渠道,增进双向互动

“互动”是互联网独有的特性,融入互动性的纪录片叙事结构也给受众以丰富的“网感”体验。何谓“网感”?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秘书长王鹏举对“网感”一词作出解释,他认为网感是对市场、对年轻人的思维和欣赏习惯的敏锐追踪,或者说是适应。[4]对于电视节目来说,把握好年轻人的偏好,合理提升“网感”显得尤为重要。

粉丝文化的研究学者亨利·詹金斯在《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中指出,粉丝通过对电视文本进行二次创作,积极地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不仅仅是文本的盗猎者,更是游猎者。而社交媒体这种去中心化的平台给了受众更多参与文本创作的空间,大家可以把对于节目的想法即时上传到社交平台,与他人共享交流,积极参与到内容的二次加工和传播的过程当中。

《国家宝藏》没有把网络播放版权单独卖给某个视频网站,而是选择了多平台投放,爱奇艺、腾讯、优酷等网站均可播放。同时,央视在用户以年轻人为主的二次元性质的视频网站——B站上也建立了账号,将该节目投放到了B站。截至2021年3月,《国家宝藏》第三季总播放量已达到3030.7万,弹幕总数达到36.4万,追剧人数达到65.3万人。当节目中在展示苏州博物馆镇馆之宝——真珠舍利宝幢时,对于描金工艺的描述让人叹为观止,弹幕纷纷在刷“太精细了”“为祖先的智慧热泪盈眶”,这些弹幕对节目的解读促进了节目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的二次传播。

综观以上关于苏州人文纪录片对于江南文化和苏州形象的表现方式,可以看出纪录片在不同时期的影像话语嬗变轨迹。从作家电视阶段的诗意呈现,到纪录电视阶段的纪实表现,再到融媒阶段的技术和互动表现,江南文化和苏州形象的呈现,从让人欣赏的唯美艺术,到深入寻常百姓家的生活故事,再到引人参与和互动的交互传播,一步步焕发出新的活力。作为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催生的产物,人文纪录片的形态也变得更加多样化,网络的多媒体、交互性等特征为人文纪录片提供了载体和传播渠道。这就更加要求我们用全新的表达方式和鲜活的故事唤起人们对江南文化的深刻认识、反思和体验,让江南文化成为一种“活起来”的表达。

注释:

[1]艾志杰.人文纪录片中苏州形象的建构策略[J].电视研究,2018(10):75-77.

[2]张同道.经典全案[M].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6.

[3]CNNIC.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21-02-03].http://www.cac.gov.cn/2021-02/03/c_1613923422728645.htm.

[4]黄启哲.“网感”正悄悄改变中国电视编剧[N].文汇报,2016-06-10.

猜你喜欢
江南苏州纪录片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