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基本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的影响研究

2021-11-27 12:26王子旭杜经纬
绿色科技 2021年24期
关键词:储蓄生命周期人口老龄化

王子旭,王 滨,杜经纬

(武汉纺织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口结构由“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低死亡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口展望”的研究预测:到 2025年左右,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在此后大幅度超过少儿人口。我国的老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老龄化速度逐渐加快,都使得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而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将持续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我国储蓄率排名世界第一,人均储蓄超过一万元人民币。居民储蓄率近年虽稍有下滑,但和别国相比依然很高。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惠民政策,与我国的两个主要问题人口老龄化和高储蓄率密切相关。养老保险是一种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用来确保老年人退休后能够获得养老金保障基本生活。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提出建立三位一体的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基本社会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养老保险。随着老龄化的逐步加深,养老保险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其中,决定养老保险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最重要,最重要的因素主要是基本养老保险与居民储蓄之间的关系。

2 基本理论

2.1 生命周期理论

莫迪格力安尼与布伦贝格共同提出了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假定投资者是理性人,所有居民家庭没有遗产,投资者将合理的分配收入以达到效用的最大化。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消费与收入不局限于当前,而是在一生的收入财富上进行考量。生命周期理论将人口结构与储蓄相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当一个地区的老年人口比重增加时,储蓄倾向会减少,即人口老龄化对储蓄有负向影响。

2.2 预防性储蓄理论

预防性储蓄理论认为,考虑到未来工作的不确定性、物价上涨、养老储蓄等这些不确定因素,未来的收入也具有不确定性。为了减少这些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理性人会据此改变当前的消费模式,从而影响储蓄。未来的不确定因素越多,增加储蓄的倾向就越强,反之则会减少储蓄。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使人们更加倾向于增加储蓄。而养老保险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因素,基本养老保险与储蓄之间存在替代效应,从而减少了储蓄。

2.3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分析指出人们持有货币的原因主要出于3个方面:即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交易需求是指人们为了满足日常生活交易需要而产生的货币需求;预防需求是指人们防范应对未来出现的不确定风险而持有的货币需求;投机需求是指人们根据当时市场变化进行投资分配进而盈利,需要持有货币需求。

人们进行储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的风险,即预防需求。凯恩斯认为,养老保险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这种风险,从而减少预防性的货币需求,减少储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但养老保险并不完善,当人们认为基本养老保险不够满足未来应对未来的风险时,也会增加储蓄。

3 研究现状

关于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方面,国内外有很多学者研究,主要持三种观点:负向影响、正向影响、不确定性影响。其中大量文献研究主要基于两个假说,生命周期理论与持久收入理论。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人们会在一个人生命周期中的不同年龄阶段对家庭的储蓄进行最优化的配置[1,2],为后来的学者研究社会保障对储蓄和消费行为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

对于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人口老龄化对整体宏观经济造成了一定水平的冲击[3,4]。人口老龄化改变了我国劳动人口结构,而劳动力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无疑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长久发展的关键。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劳动年龄结构的改变和人口红利的消退,势必会影响经济增长[5~7]。基于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整体效果来看,不少学者对老龄化和居民储蓄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老龄化加剧会导致社会储蓄水平降低[8~10]。具体来讲,人口老龄化不仅会改变人口年龄结构,还会改变储蓄存款等固有结构和模式[11]。从长期来看,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必然会导致参与社会劳动人数减少,边际劳动生产率降低,而社会纯消费人口日益增多也必然导致劳动人口的社会压力及生存压力逐步增大,不得不更改储蓄结构来用以支付日常开销[12,13]。关于养老保险制度,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表现多为“多轨制”,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养老金等覆盖率虽整体增加,但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待遇水平增速不统一[14]。近年来养老保险的并轨制改革效果同样证明提升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可以促进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优化[15,16]。

对于三者关系的研究,已有文献证明,社会保障制度对储蓄结构具有资产替代效应,对储蓄具有明显作用效果[17~19]。因此相比养老金依赖程度高的区域,依赖程度低的区域老龄化加剧降低储蓄率的作用更加显著[20,21]。孟令国[22]同样运用生命周期等理论,采用VAR模型,实证得出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呈先负后正趋势。刘雯[23]针对体制研究,提出我国尚待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一定程度上可解释居民的高储蓄率现象,张鹏飞[24]、石阳[25]的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结论。

基于上述文献梳理,本文提出以下思考问题:首先,在老龄化背景下,综合考虑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及人口结构变化对储蓄的影响,养老保险如何对居民储蓄产生影响?其次,从养老保险收支情况、龄化情况几个方面结合分析,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对刺激城镇居民消费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怎样的理论依据?最后,若想完善改进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调节高储蓄率与改善人口老龄化情况,维持经济社会稳定,在哪些方面可以提出解决方法?

4 分析与思考

本文的分析研究主要基于费尔德斯坦的生命周期理论、Anton与莫迪格力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模型。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人均支出作为解释变量,人均储蓄额为被解释变量。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储蓄呈正相关。可支配收入作为家庭储蓄的来源,直接影响着我们居民的储蓄。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大部分收入用于储蓄,以应付未来老年时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的风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人均支出与居民储蓄呈负相关,符合生命周期理论的假设。养老保险给付的保险金具有稳定性与持续性,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民老年的收入,使居民的老年生活得到保障,居民在年轻时考虑到这部分未来预期收入,会增加当期消费,减少储蓄,养老保险产生了“资产替代效应”。

从养老保险对储蓄的影响来看,可以预期到:继续完善发展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养老保险覆盖率,提高给付水平,未来生活的保障水平将提高,居民将减少储蓄,养老保险对储蓄更多的是挤出效应。但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还需要不断地改进。

5 对策及建议

5.1 加强养老保险的宣传,完善养老保险体系

目前仍有相当大部分的中老年人对养老保险的制度与作用不甚了解,对养老理财资产的认知较少,除了传统的储蓄以外,大都缺乏理财观念,对国家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福利等都缺少基本的了解。金融知识匮乏,理财意识较弱,对金融市场上的金融工具缺乏了解已经成为当代老年人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养老保险的宣传,对金融知识理财知识的普及,解决中老年人的顾虑与疑问,有利于增强老年人对金融知识的认知,更好的分配资金,参与更多样化的投资。同时我国存在着在给付水平、覆盖率、收入分配不均等养老制度上的不完善,这些问题在未来仍然需要解决,多元化的养老保险体系仍在建设当中。我国养老金的投资存在着收益较低,渠道单一的问题。在这一方面,我国可以尝试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给付水平改善养老保险的保障力度。对不同的地区指定针对性的支持,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同时也应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针对性的提高财富收益。

5.2 创新更有针对性的养老保险种类

目前,我国的老年人在养老保险的投资规划上比较倾向于风险较低稳健型的产品,同时消费倾向也较低,更倾向于储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自身保守的消费观念,另一方面是市场上缺少针对性的养老保险产品。市场上目前较多的还是针对于年轻人的需求的保险产品,忽略了老年人本身的购买力与消费特点。我国中老年人群体基数大,可以结合其他国家的经验设计符合中老年人消费观念,养老观念与需求的保险产品。在基本的养老保险之外,同时也应该大力发展商业性的养老保险作为补充,扩大保险的覆盖范围,发展创新多种类的、差异性的、具有多样化的养老保险产品。从中老年人保守的投资观念上出发,创新设计一些稳定性安全性高且资金持续具有增值性的养老保险产品。

5.3 增加养老金的来源,尤其是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

现在的几种养老保险模式,无论是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制度又或者是基金制的养老保险制度,其核心是将社会总产品的一部分用于养老金的支出。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用于老年的社会产品总数以及相应的劳动年龄人口负担也随之增加。处于劳动年龄的人口是社会的主要消费者。如果他们超负荷,那么将不可避免地对整个社会的消费情况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增加养老金的来源,降低年轻人的负担势在必行。目前,中国其他支柱的养老保险发展缓慢甚至处于缺失状态,但我国居民有强烈的参与第三支柱个人税延养老金制度的意愿。为了进一步增加个人养老金收入,我国应该积极促进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第三支柱的实施,大力支持从而一步一步推动中国第三项养老金计划的实施。

6 结语

近年来,中国的养老保险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各种社会福利风险防范有了更好的保障的条件下,我国居民的总储蓄和人均储蓄仍然逐年增加。居民储蓄率和居民储蓄增长率波动较大,近几年增长速度虽有所放慢,但总体仍然处于增长趋势。养老保险是基于人们未来期望的影响,通过规避风险以此来影响家庭的预防性储蓄,最终使人们的资产组合配置产生影响。因此应加强养老保险的宣传,完善养老保险体系,面向越来越多的老龄化群体,还可创新更有针对性的养老保险种类,结合其他国家的经验设计符合中老年人消费观念、养老观念与需求的保险产品。最后,增加养老金的来源,尤其是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建立灵活的缴费机制等。

猜你喜欢
储蓄生命周期人口老龄化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储蓄永远是富人思维
基于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过程创新分析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储蓄方法面面观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安徽:打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支撑体系
安徽建立覆盖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