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浅析

2021-11-27 18:37赵天伟白城师范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设置环境专业

文/赵天伟(白城师范学院)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不仅是为了推行素质教育,也是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就现状而言,高校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基本都是以课堂教育为主,缺乏实践性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及课程内容。尤其是对于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本文就从创业氛围、课程内容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分析。

一、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

理论与实践衔接不足。学习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首先应该拥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并学习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和设计天赋以及审美能力,还必须学会在一线进行施工、设计等工作。但是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意识到环境设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不同,并没有搞清楚现在这个社会对于设计型人才的用人标准,就是简单地模仿其他本科院校,导致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上没有本科院校深入,在实践能力上也不尽如人意,并不能达到社会的用人要求。就目前的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而言,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十分明确,其中主要包括了基础课程的学习、专业课程的深化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三部分的学习都是有一定逻辑性的。在基础内容的学习上,学生需要掌握的是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专业要求;在专业课方面,学生要做的就是对于基础知识的深入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综合实践设计课程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锻炼实践能力。这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实践阶段,学生就会无从下手;但是如果仅仅学会了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能力,导致学生只会觉得我应该能够做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无法掌控,学习的知识就没有实践意义,这样的学习模式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我国的环境设计专业发展时间比较短,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并且这门学科本身就比较难,要求教学的教师以及学习的学生具备很强的综合素养。这就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审美能力,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的操作水准,这对于教师的要求极高。

在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中,这种具备专业素养的全面型人才好处于稀缺状态,导致高校极度缺乏专业的教学资源,不能满足学校的教学需求。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还有进步的空间。

二、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教师照本宣科。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是还是有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在备课时,都是将要讲的内容和知识点等直接输入到课件中,上课时,就照着课件念,然后加以简单的讲解。这不仅导致课堂教学索然无味、毫无乐趣,还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有的教师甚至将教材赠送课件当作正式课件直接使用,并不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的阶段等情况。这直接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教学质量下降,达不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第二,学生不是课堂主体。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新发展中提出“在课堂上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引导式、合作式的学习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养成”。讲授法就是指教师通过语言来讲述课本上的内容、原理等。这是一种在高校比较常见的教学模式,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得到学生的响应,难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环境设计专业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讲授法教学模式,这就导致学生不能成为课堂上的主体。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不足。上述的讲授法主要针对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环境设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培养是分开进行的,这就导致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的运用之间联系不够密切。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践行知行合一,深刻贯彻落实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例如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加深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改革环境设计专业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加大理论联系实际的程度。

三、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策

(一)创新工作室平台建设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工作室平台,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首要方式,通过实际项目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将工作室的创新创业项目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首先,作为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设计思维和设计理念,以及一定的专业能力能够对工作室负责。其次,工作室不仅要教给学生如何通过设计方案,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际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设计表现、主题设计等,最大程度上完成对项目的阶段性预测表现。这就要求必须通过数据和图例的相互结合,完善的方案设计才能实现对项目的预测。最后,工作室平台之间的情境创设、工作流程和设计管理等信息能量输出输入,有利于培养实践型的创新性人才,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为社会的发展输入具有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二)创新学生实践活动机制与校外实训平台

环境设计专业属于艺术类专业,对学生的表现力有很高的要求,学校应该在这方面加大资金投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学校可与文化中心、组织部门、教育民政部门进行合作,联合举办一些演出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锻炼学生的表现力。让学生在舞台上学习。校企联合,让学生接触到实际的工作项目,培养交流、创新、动手、管理、团队协调等综合能力,为以后进入社会奠定基础。校企合作并不是新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在企业中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的价值,然而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将整个社会包括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企业更是这其中关键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生产力才是发展的主力。企业在竞争中需要更多新鲜血液的注入,尤其是既具备实践能力也有创造力的青年人。因为学生已经在校内的工作室历练过,缩小了从学校到企业之间的距离,在进入企业后,面对实际的工作项目,能够更快熟悉项目进入工作状态,还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在学校接触不到的东西,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经验,无论是客户对接,还是工作流程,甚至是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管理等。同时,企业在管理层的创新以及生产方面的创新都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并为他们提供帮助和启迪。

(三)强化综合性的课程设置

科学的课程设置才能培养出专业的人才。课程设置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程设置中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理念,并与其他专业进行协作,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合理进行资源分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目前我国高校环境设计类课程的设置现状来说,应该多设置一些开拓思维,激发创新创业意识的课程,同时还要考虑到专业的特殊性。还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课程,或是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传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发扬本土文化。与此同时,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置还可以与其他艺术类专业进行协作发展,开展联合课程。比如让学生学习平面设计相关专业,或是学习绘画等,通过对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日后进入社会提供更多的机会。

(四)优化师资队伍

老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优秀的师资队伍,有利于促进学校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上的创新。教师要发挥出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我国大多数高校教师在进行授课时都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少,所以,高校在进行教师招聘和教师培训时,可以多关注教师的创作能力以及实践经验,并在课程设置上,多设置一些实践类课程、创作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还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课程,并邀请一些当地知名的艺术家进行授课或是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在导师的设置上,也可以借鉴硕士导师的设置方式。进行“双导师”培养方案,一个校内导师和一个校外导师。壮大师资力量,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校内导师传授理论知识,校外导师传授创作经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四、结语

大学生是新时代的创新主力,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所以更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潮流,适应社会的需求,在奋斗中实现自我价值。所以,高校更应该在这种新时代发展下,培养环境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是高校进行环境设计类专业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设置环境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部分专业介绍
栏目设置一览表
环境清洁工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漫观环境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