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与研究

2021-11-27 18:37徐英晓许伟璇梁嘉怡黄彩虹曾艳英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运输与经济管理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大学生

文/徐英晓 许伟璇 梁嘉怡 黄彩虹 曾艳英(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运输与经济管理学院)

一、引言

(一)调研背景

1.“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是当代创新创业的新工具,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已出现了非常多的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兴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改变了很多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途径,有很多大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农村进行对接,推广农村的特色农产品、特色民族文化、特色手工艺品以及旅游项目,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利用“互联网+”助推脱贫攻坚已成为共识,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互联网技术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着先导力量的作用,正在加速向农业农村延伸,在农业技术推广、市场信息服务、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精准脱贫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注重运用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大力推动“互联网+”与传统农业结合,构筑农业经营新体系。杜绝“卖难又见买难”现象,给农产品开拓新销路,让消费者放心买,让农民富起来。

2.国家政策的实施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创新成果与乡村振兴方略有效结合,使“互联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工作的有力抓手、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引擎。

2018“互联网+”乡村振兴大会指出: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挑战和困难,诸如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农产品销售问题、农村社会服务问题等,与会专家和企业家代表们表示,这些问题可以依靠“互联网+”来解决。

党的报告中提出,新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是解决农村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面,我国一直都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有不少的农村地区开始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有不少的农民投入到了创新创业的战略当中。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市场饱和的情况,有不少的大学生会出现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因此,大学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积极投身到创新创业当中,到农村地区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既能够助力我国快速实现乡村振兴的计划,还能够解决自身工作的问题。

3.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20万,201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34万,而2020年高校毕业生高达874万人,同比增加了40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由此可看出: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竞争压力逐年增大,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大学生的生计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择业由计划分配体制的统包统分变成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缴费上学、自主择业的就业体制所取代,但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一些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一方面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然存在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作用,用人机制不够健全,人才流动机制还有待完善。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就业市场不规范,劳动力要素的配置还未达到优化。在毕业生觉得“一职难求”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感叹很难招到满意的人才。社会若能做到引导大学生抓住“互联网+”时代机遇,帮助大学生探索合适的“互联网+乡村创业”模式,可以达到减缓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振兴农村经济的效果。

(二)调研目的

就业是民生之本,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大,使原本紧张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为了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大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攻坚力量,实现城乡结合,拉动农村经济发展。调研目的:了解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就业形势;探询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意愿;通晓目前国家对乡村发展以及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扶持力度;分析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影响因素,提出建议。

二、文献情况综述

(一)我国“互联网+农业”模式现状综述

于思文(2019)和郭智远等人(2019)反映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补齐乡村发展短板、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全党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为新时代的农村发展和建设指明了道路和方向。“三农”作为我国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国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前,我国学者主要围绕乡村建设、乡村发展或乡村经济振兴等方面来展开。韩旭(2019)从新闻报道总结出有关于乡村振兴的七类主题。即:构建发展新格局、加快农业现代化、壮大乡村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繁荣乡村文化、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

张冰新(2017)认为大学生返乡创业融资影响因素理论,主要由自身、政府政策、金融机构及高校教育这三个部分组成。丁闽江(2018)和黄美娇、吴发林(2019)反映大学生创业比例逐年提高,真正返乡创业的比例低,很多农村项目最终实现比率仍较低,缺乏创业能力,政策多但落地困难,创业精神和能力培养很重要,推动大学生返乡创业。梁书瀚等人(2019)觉得路径选择需结合我国发展的新形势。段彩丽等人(2016)认为大学返乡创业倾向跟家庭经济状况、教育背景、政府政策、个人人生价值观等方面影响作用相对较大。

张艳芳(2016)提出大学生应注重新兴互联网创业模式的引入与学习。通过互联网创业既能发挥大学生的知识优势,又能消除城乡信息鸿沟的劣势,是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比较好的一种形式,多数返乡创业者希望的创业方式也是电子商务创业。冯渊等人(2020)提到“互联网+农业”模式探索下,能立足资源优势,开拓创新实施资源发展战略,提高收益,助力乡村振兴。显而易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确实给大学生提供了很多新的机遇和契机。

(二)文献综述评析

综合上述文献研究发现,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方向比较单一,多集中在乡村振兴或互联网创业方面,对于“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的相关文献比较少,从“互联网+”“大学生创业”“乡村振兴”着手,搜寻到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振兴的一些理论探讨、返乡创业、创业意愿、创业机会;其中关于大学生返乡创业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个体的创业意愿、创业倾向为因变量了解其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些是针对某个影响因素来进行探究,如社会关系、创业融资、创业倾向。相较之下,范围比较小,只局限于某个影响因素或者视角,系统性不强。本文重点从整体入手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有什么意愿,从系统的角度深入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从而提出促进就业对策继而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最终能够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三、调研方案设计

(一)调研方法

调研主要采用市场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完成原始数据收集,通过文献调查法和委托调查法完成二手数据收集。

(二)调研范围

本次调研对象为各大高校在读的以及毕业三年内的大学生,我们主要针对“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调研,我们利用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相结合来进行数据的采集,最后将所调研的问卷数据做一次深入的数据分析和归纳。

(三)调研过程

调研过程主要包括六方面,一是制作研究的目的,二是文献回顾,三是问卷设计,四是资料整理,五是统计分析,六是结论建议。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结构分析

本次调研,我们采用自填式问卷,主要通过微信、QQ、微博等各大平台向在校大学生及毕业三年内的大学生发放问卷链接,共发放问卷629份,回收有效问卷629份,回收率100%。

一是性别。接受问卷调查的男女比例分别为20.99%、79.01%,性别比例不均衡,由此说明我们的调查人群中,对此课题更感兴趣的是女性,也可以看出当代社会创业不分男女。

二是所处乡村环境。在629位调研对象中,有252位生活环境处在农村,占40.06%;有176位生活环境处在城市,占27.98%;还有152位生活环境处在乡镇,占24.17%。另外,生活环境处在城中村、扶贫区域的分别占4.93%、2.86%。由此可知,调查对象中处于城市生活的人较少,与我们项目息息相关的是乡村,调查数据还是很有代表性的。

三是所在地区有何乡村资源。我们调研发现,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所处地区乡村资源最多的是特色农产品,达到31.32%;其他资源次之,占比27.5%;旅游资源占比25.2%;而民族文化、特色手工艺品所占比例虽不大,但也分别占10.33%、5.72%。据此,不管生活环境是处在乡村还是城市或是其他,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乡村资源,这为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二)描述性分析

大学生毕业后对就业及创业的考虑:优先考虑就业或直接就业。通过进一步的调研,我们发现,将近一半的大学生毕业后更愿意优先考虑就业,占比46.74%,将近一半;而39.9%的大学生则选择直接就业,以后有机会再创业;仅9.22%的大学生会选择边就业边创业;优先考虑创业的人少之又少,占4.13%。在国家经济下行、“就业难”的背景下,绝大多数大学生依旧是选择毕业后优先考虑或直接就业,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如何看待对农村的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和社会对乡村开发的重视度:农村的未来发展前景好,社会对乡村开发的重视度高。调研数据中,我们得出有438位大学生认为农村的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好,但对社会对乡村开发的重视度有不同的看法:有258人认为社会对乡村的重视度高,占41.02%,180人认为社会对乡村的重视度不高,占28.62%;也有191位大学生认为农村的未来市场发展前景一般,但对社会对乡村开发的重视度有着不同的看法:有90人认为社会对乡村的重视程度高,占14.31%,也有101位大学生认为农村的未来市场发展前景不高,占16.06%。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农村发展存在潜力,对国家政策充满信心。

对乡村发展的政策和支持手段了解或关注程度:普遍很低。不出意外的是,大学生对乡村发展的政策和支持手段了解或关注程度很低,在调研人群中,有306位大学生对现今乡村发展的政策和支持手段仅有0-25%的了解或关注程度,占总调研人数的48.65%,接近一半,还有242位大学生对乡村发展的政策和支持手段了解或关注程度达到25%-50%,占比38.47%,剩下70位大学生对乡村发展的政策和支持手段了解或关注程度有50%以上,其中高达100%的人只有11位。

在有机会的情况下,多大几率会选择返乡或从事与乡村服务相关行业:普遍几率较低,仅0-25%。数据显示,多数大学生小概率会选择返乡或从事与乡村服务相关行业,在有机会的情况下,仍然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仅有0-25%的几率会选择返乡或从事与乡村服务的相关行业,占比49.6%;还有36.41%的大学生有25%-50%的概率会选择返乡或从事与乡村服务相关行业;对比来看,占50%以上概率会选择返乡或从事与乡村服务相关行业的大学生仅有12.24%,其中,100%会选择返乡或从事与乡村服务相关行业的大学生仅有11位,占1.75%。

大学生选择乡村创业的原因和动机:原因多种,动机来源多样。在调研中,大学生认为选择乡村创业最大的原因依次是可以服务家乡,获得成就感;其次是大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在获得财富的同时还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动机的来源之一就是受大学创业课或成功人士启发。

大学生进行乡村创业的优势。大学生自身存在很多有利于乡村创业的优势,依次是大学生本身具备知识能力,又是互联网原住民,其头脑灵活,在乡村创业的选择上也比较多元。既可以充分利用家乡的丰富资源,还可以有效整合同学的乡村资源等。所以说大学生进行乡村创业会较其他人更具优势,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会让大学生进行创业时事半功倍。

影响大学生选择乡村创业的最主要的因素。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影响大学生进行乡村创业的因素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最主要的内在因素依次为大学生创业资金短缺、人脉资源局限、缺乏经验、家庭负担沉重会选择优先就业、对市场嗅觉低、不擅长挖掘乡村市场以及对乡村环境不熟等。外在因素依次为乡村的技术和市场不成熟、社会保障力度不足、经济环境复杂、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就业压力大以及亲朋好友不同意等。要克服以上影响因素,才能提高大学生选择乡村创业的几率。

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能力培训时,需要提升的方向。据统计,大学生们认为学校最需要提升的方向是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以往的课程过于单一、理论化,很难让大学生有创业的想法,加上学校的创业氛围较低,比如创业孵化项目平台不完善、相关的创业座谈讲座少等,另外,学校对学生创业支持力度较小,以上方面的原因希望学校可以加以改进。

“互联网+”模式对乡村创业的实际意义。传统的创业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今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了,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兴起,不少行业也在紧跟时代步伐。当然,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农村发展也成为了焦点。“互联网+”模式对乡村创业有很大的意义,比如,农村资源得以充分开发,解决以往滞留滞销的问题;可以快速打开农产品市场,市场广阔;吸引外出务工者返乡,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大学生们的创业模式多元;即使不返乡,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参与其中等。

乡村产业转变为“互联网+”型创业最主要的方式。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普遍认为,乡村产业转变为“互联网+”型创业的方式依次有:打造健康农产品、发展生态农业、发展旅游行业、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如:手工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所以,乡村产业的发展方向可据以上提到的方式进行,相信会取得一定的成效。

若选择乡村创业,会优先选择哪个地区:自己家乡。据调查数据显示,调查人群中,有330位大学生会选择自己家乡进行乡村创业,比例超过一半,占52.46%;有171位大学生会选择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进行乡村创业,占27.19%;会选择自己所读大学城市进行乡村创业的大学生也不多,仅76位,占12.08%;选择西部地区或其他地区进行乡村创业的大学生更是少之又少,仅占调研总人数的8.27%。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有一定的家乡情怀,在进行乡村创业时,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家乡。

大学生在乡村创业时最希望有哪些学校服务。大学生进行乡村创业时,需要很多外界的帮助。首先是学校方面:学校可以提供足量资金支持、同时优化创业孵化项目双选平台,可以加强校企合作、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培训,在校多提供创业指导课程、校内实战指导,多开展年轻创业者座谈、高端企业家讲座,还可以举办创意创业大赛。校园就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园,多提供以上的帮助,大学生会更加有希望有动力有信心进行乡村创业。

大学生在乡村创业时最希望得到哪些社会支持。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大学生若选择乡村创业,他们最希望得到的社会支持是国家政策的支持,占比高达84.1%,其次是乡村扶贫资金的支持,占比达79.81%,再次是扶贫企业的支持和农民百姓的支持,占比分别达66.93%和60.89%,其他社会支持不做一一列举,占比较少。社会可从这些占比较高的支持中做参考,充分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为大学生乡村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乡村振兴有何建议。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看法和建议也很多。如改变农产品流通方式,就能促使产销良性互动。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创新社会化服务。若形成乡村振兴合力,就能培养新农人队伍。创建城乡互动载体,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新生活模式,培养新生活价值观等等。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对“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有了基本的了解。针对我们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调研结果的分析以及各种文献资料的考察,对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调查分析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所处的环境都是农村,会比较熟知其所在地区的特色农产品资源、旅游资源等,若选择乡村创业,他们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家乡,利用家乡本身的资源,同时也会有效整合同学的乡村资源。作为当代大学生,除了自身拥有知识能力优势,可以发挥大学生专业特长外,还是互联网原住民,对于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会更有优势,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乡村创业模式的选择上会更加灵活多变。

二是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意愿并不明显,即使在面对如此大的就业压力之下,仍然有大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优先考虑就业,等有机会他们才会选择创业,非常少的大学生会选择毕业后就创业。大学生会考虑各种因素对自己造成的影响,经过深入分析自身优势、排除外部阻碍后再选择就业方向。

三是大学生对于助力乡村振兴的意愿相对较低,这其中肯定是有原因,在此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与限制,以至于他们在面对就业难的背景下仍然选择先就业。

四是调查结果显示,创业资金短缺是影响大学生乡村创业最主要的内在因素。大学生初踏社会的大门,人脉资源可以说是相对比较少的,同时自身也缺乏创业经验,对于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们来说,上述这些都是较为普遍的难题。在本次调查中,多数调查对象是出生于农村的大学生,有一定的家庭负担,基本上都是优先考虑就业而不考虑优先创业。

五是乡村的技术和市场不成熟成为了大学生最不愿意选择乡村创业最主要的外在因素。农村不管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跟不上城市的发展,是相对落后的,并且农村中大多数的农民都是自产自销的一个模式,销售的渠道非常狭窄,没有成熟的市场,这使得大学生们的乡村创业道路变得更加的困难。当今社会的经济环境复杂,随时会出现各种意外,比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减缓了乡村前进发展的步伐,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也越来越突出,经济环境的复杂性、社会的保障力度不够以及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这些外在因素让大学生们更不愿意选择乡村创业。

(二)建议

一是对国家的建议。国家需完善相关创业政策,支持保障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调查发现,大学生乡村创业非常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政府应该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健全体制机制,改革城乡二元制度,打通城乡资源合理流动的渠道,完善相关创业政策,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创业保障。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大学生及时知悉相关的创业政策。政府应该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信息高速公路能畅通无阻。在当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应该强化信息高速公路,充分运用互联网推进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流向农村,同时优化农村的环境,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二是对社会的建议。扶贫企业可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提高大学生乡村创业的成功率。扶贫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进行乡村创业,对大学生乡村创业给予一定程度的扶持,社会上的各大相关平台和企业积极协助政府扩大对乡村振兴的宣传,引导正确的舆论,提升各个行业各个层面人士服务乡村的意识。

三是对乡村的建议。改善乡村的环境,打破外界对以往乡村片面的认知,加大对农民的思想指导,提升农民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村委会应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吸引更多大学生投身乡村产业服务。农民还应该结合自身丰富的乡村生活经验,积极配合大学生共同实现创业。

四是对学校的建议。大学生们都认为学校设置的创新创业课程单一,比较理论化,创业氛围低。因此我们希望学校改革创业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多举办创意创业大赛,同时加强校企合作,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进而增加大学生的社会经验,有助于大学生拓展人脉资源。当然,学校如果可以提供足量资金、优化创业孵化项目双选平台、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培训等服务,那么影响大学生乡村创业的因素就可以解决一部分,不仅提高了大学生创业的意愿,而且还营造了创业氛围。同时,学校可以培养适应乡村振兴需要、有“三农”情怀的高素质人才。鼓励优秀大学生成为带领百姓致富的领头人,让优秀大学生成为乡村振兴、农业振兴的关键力量。

五是对家庭的建议。亲朋好友应正视农村的发展趋势,减少对农村的偏见,支持身边的大学生进行乡村创业,有条件的可以对他们的创业给予资金的支持。身边有乡村创业成功的案例可以多多分享给大学生们,总结经验,给予建议。

六是对大学生个人的建议。(1)对在校大学生的建议:在校大学生本人需要培养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服务农村的意识,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利用自身的优势,把握机会组建团队,参加各式各样的比赛。课余时间可以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同时扩宽自身获取资源的渠道。(2)对毕业三年内的大学生的建议:毕业三年内的大学生应该给予自身更多的信心,相信自己,不断优化完善自己的方方面面,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也可以向身边成功的创业人士学习,汲取经验,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创业路子。

相关链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

猜你喜欢
互联网+农村大学生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云屏引领大屏走向“互联网+”时代
醒醒吧,为什么你玩不好“互联网+”?
新农村 新一辈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