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视阈中的班主任工作与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

2021-11-27 18:37秦一萌玉林师范学院教育技术中心
品牌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培育核心

文/秦一萌(玉林师范学院教育技术中心)

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不仅需要师生的协调努力,也需要各项工作的衔接配合。在实现这一任务的过程中,班主任无疑是十分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工作。本文着重从班主任日常工作的角度,谈谈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一些途径或方法,以及班主任工作对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的综合素质的普遍提高,社会对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校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一人才培养中心,培养新时代背景下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就成了高校必然的历史使命。近年来,随着班主任工作在高校的深入发展,班主任工作逐渐成为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力量之一,这项工作不仅对教学管理质量有着直接影响,而且对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影响巨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站在德育的视阈中,探索班主任工作与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培育的方法、途径、意义等,有助于进一步厘清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优化德育教学内容和过程,为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一、关于德育与班主任工作及大学生核心素养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浪潮,加之自身思想和价值观的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类不良思想甚至一些错误、反动思想的影响和诱惑。因此,如何通过德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塑造健康向上的心理,就成为了学校各类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一项从小学一直到大学的工作,班主任工作具有一种特殊的教学地位和管理地位,它是一种育人与育知、塑形与塑心的内外结合的教育工作。就大学阶段而言,由于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竞争激烈,家校联系不紧密,学生个性张扬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欠缺等种种内外界因素,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就显得格外突出。如何将班主任工作建立在对大环境的深刻认识之上,建立在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之上,针对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特点,把握大学生年龄阶段特点,尽最大可能发挥大学生班主任工作的优势,就成了目前摆在德育教育和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精神世界也能健康成长,核心素养才能得到充分培育。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提出了以“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的学生核心素养框架,提出学生为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核心素养,并将学生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方面。但大学这一学段,大学生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较前面的学段有所不同,相关学者根据这一学段特点,归纳出了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大致分为以下六大块: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具体包含了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十八个基本点。这一分析归纳较好地说明了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质性内容,体现了对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深刻见解,也较好地折射出了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实然表征和应然诉求。同时,这也有利于明确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标准与要求,有利于促进包括德育工作在内的高校工作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因此,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应当根据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德育新途径,提高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思想性和道德性。

二、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德育途径

与其他工作和途径一样,大学生德育也是一个复合体系,需要社会、学校、家庭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只有这样,包括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班主任德育工作等各项工作才能在这一合力下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作为大学班主任,可考虑从以下几个途径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第一,情境创设。为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养成、价值观养成,班主任可将德育内容融入日常班级管理过程,创设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情境。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其所从事的职业在很多方面也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培育应当引起班主任的足够重视,通过合适的情况创设,班主任将大学生的生命观、社会担当、道德感等素养融入到诸如谈心、班会等各项日常工作中,让大学生在一种无压力的环境中成长为乐奉献、爱他人、善沟通的人才。在这一点上,班主任工作对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更具有一种直接的方向性。所以,为了改善传统形式的德育工作,需要纠正一些过时的做法,而情境创设更注意过程和方法,当然,结果也就更明显。通过深入分析核心素养的各项指标特征,寻找核心素养与班主任工作的契合点,寻找核心素养与其他教学管理工作的契合点,情境创设就可以将德育有机地融入其中,兼顾显性和隐性、长期和短期、本职和兼职,从而形成一种全员德育、全过程德育、全方面德育的德育机制,全面促进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全面提升。

第二,未来关注。任何一种教育,都应当关注未来,关注大学生的未来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未来社会对大学生的各项素养和技能,对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工作是大学人才培养和素养培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更需要深入进行未来关注,在继承的基础上了解时代新内涵、新要求。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素养,考虑新时代和面向未来的职业素质和学生胜任力,班主任德育工作应当考虑大学生未来的环境和心理调节适应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关注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和时代需求。为什么呢?因为对未来的关注,从长远角度来说,就是探讨和培育大学生陌生环境适应力和未来职业规划执行力,一种良好的核心素养就是让大学生能够将信息技术与自身的职业经验结合起来,跟上时代步伐,顺应近代潮流,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另外,从核心素养的内涵这一角度来说,未来关注,其实就是“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这三方面核心素养的有机衔接,包含了大学生核心素养的“人文积淀、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勤于反思、信息意识、自我管理、社会责任、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相关的素养基本点。未来关注,关注的是大学生对环境适应、职业规划、创新发展等各个方面的能力素养。未来关注,既要求班主任在德育过程注重对现有学生素养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吸收,同时,也要求班主任注重发展学生契合时代要求的能力品格,促进大学生素养的整体提高和长久保持。

第三,目标设定。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面对的对象是大学生,是活生生的人,需要循序渐进,讲究规律,德育目标的设定有助于班主任按部就班的将宏观教育目标具体化,为大学生学习阶段内的思想教育、核心素养培育设定切实可行的指南和参考。因此,大学班主任在设定德育目标时,可结合学生、专业、班级、院系、学校的实际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或工作计划,在德育目标中渗透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体现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具体要求。同时,通过与教学管理、学生活动、专业课程、公共课程、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学生在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方面素养逐步提升,在塑造高尚情操和思想道德的基础上健全人格,提升能力。当然,面对复杂的大学生生活实际,德育工作需要多课结合,内外结合,也就是说,德育工作在目标设定时,应当考虑与大学生课外课堂的衔接和融合,充分将德育目标通过班主任工作融入到课外课堂,甚至是专业课堂,充分拓展德育途径的多样化和课程化。但是,无论哪种途径或课堂,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在目标设定时,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将一些具体的德育目标列入设定,即教育引导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等等。

第四,角色定位。在德育过程中,如何充分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不仅需要情境、目标等方面的创新思考,还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有一个正确的角色定位。首先,班主任角色定位。“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教育的意义上,教师是一个主动者,一个授业者,但是,作为德育工作者,班主任这一个教师角色最好成一个“被动”者,一个“受业”者,也就是说,德育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将主体定位于学生,而教师是一个积极参与者,一个“解惑”者,注重倾听,注重答疑,注重说明,将德育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主动实践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通过触动大学生内心世界来培育核心素养。一种素养的积淀,本质上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需要大学生在内心上真正触动并接受。因此,教师应当自身就具备较好的素养和品德,以德行示范,以行动践行,德育真正渗透到尊重学生、奉献教育的教育过程中。其次,大学生角色定位。在社会角色上,大学生需经历两次重要转换,第一次是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第二次是由学生到社会工作者,两次角色转换,会给大学生带来各种问题矛盾、情感困扰、心理冲击,带来一系列巨大的心理压力。与此同时,大学学段又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学段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班主任工作和德育工作中,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作为一个主动者,一个诉说者的角色作用,让大学生从自身心理、年龄特点出发,深刻理解这一学段思想矛盾的深层原因,学会独立、自主地处理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遇到的问题。但是,学生“主动”,教师“被动”,并不意味着教师不作为,不积极,而是意味着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要尊重大学生的思想变化规律和年龄心理特点,讲究方法,变“提鸭”式、“倒灌”式的教育方法为启发式、激发式的教育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主能力,通过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实现德育目标内部外部环境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法创新,引导学生最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育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核心素养。

大学生是民族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加强对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德育工作的一环,大学班主任充分认识自身工作特点,发挥工作优势,反思总结,扬长避短,通过深入探究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必将极大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教育教学提供动力和思考,促进大学生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培养出更多的具有新时代德育思想的优秀人才,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注释:

[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N].人民日报,1998-12-27(6).

[2]王为民,赵国祥.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基于普通本科院校开学典礼寄语文本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8,0(4):18-26.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培育核心
公益性家庭教育服务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践研究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小学大德育工作模式的实践研究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