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与本科衔接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2021-11-27 18:37王连威袁其华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职职业高职

文/王连威 袁其华(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一、前言

经济飞速发展不断促进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这种需求更加迫切。李克强总理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发挥我国巨大人力优势,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之举。”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培养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高端技能的应用型复合人才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有原来的校企合作深化到了正在进行的产教深度融合阶段,由学生的能够胜任到职业成长全过程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由中职和高职分段培养到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综合式现代教育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因此,构建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的现代教育体系,不断探索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进一步推进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人才培养衔接的实践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衔接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必要性

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发展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不断地适应时代变化、不断迎接新挑战,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职业政策。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不断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不断加强与企业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空间广阔,大有可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可以帮助劳动者增强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从中职到高职到高职本科,这是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教育类型,也是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共同重要地位的公平举措[1]。

(一)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衔接模式人才培养有利于提高全球核心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将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的不断发展,各国各专业结合自身优势发挥各自特点,进一步提高国际核心竞争力。经济全球化同样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全新的挑战。实现职业终身化教育是世界各国对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的共同认识。英国在20世纪中期将职业教育与大学本科教育由国家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并实施职业教育资质与大学本科文凭等值制度,职业教育课程由国家教育部门和职业院校联合制定实现课程的有序衔接并最终实现职业教育终身化。德国“双元制”教育以企业和职业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两个基本培训场所,在学习过程中,受训者具有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在培养过程中具有学习同生产紧密结合、企业广泛参与、互通式的各类教育形式、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等显著的职业教育特点。在企业培训过程中受训者深入企业,与企业共同成长,通过实践更好地掌握“怎么做”的问题。不但全面掌握了职业基本技能,提高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了企业管理机制,促进了职业道德规范的养成,培养了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素质。我国积极探索由中职到高职、高职教育向本科以及更高的层次发展,系统地培养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备受关注的“3+2”模式的中高职教育衔接,“3+2”模式高职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等方式打破了原来教育体系中普通教育与高职教育分离,缺乏贯通机制的问题,实现了普职教育的“立交桥”。

(二)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衔接模式人才培养有利于形成终身学习能力

职业教育的对象是具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生产与管理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终身学习是职业教育素质的重要体现,是职业生存的基本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做事、做人和生存中实现人格、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是贯穿人的一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有不间断的学习,才能不断注入新的知识,不断更新思想,做到终身学习、终身就业。中职、高职和高职本科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人生中学习和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最佳阶段。根据终身教育思想,在中职、高职和高职本科教育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理论学习能力及适应社会的终身学习能力。

三、我国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各层次职业教育定位不够清晰

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衔接式人才培养中,前两个阶段应该在注重一线岗位工人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基本素质的培养,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兼顾理论知识的学习。高职本科阶段应注重加强基本原理的学习,加强工程设计及工程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培养[2]。但是,从我国目前职业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各层次院校对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开展得不够清晰,中、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而高职本科制定培养方案时过多的借鉴普通本科的培养方案,致使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缺乏清晰的定位,致使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衔接式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难以实现。

(二)对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各层次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及培养方案衔接性不够

从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再到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的培养,这是实现职业教育发展一体化的自我发展形势,也是职业教育具有上升的贯通教育的方法和思路,也体现了与普通教育有明显不同特色的教育形式。现阶段我国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存在交叉重复的问题,不能较好地体现中职、高职和高职本科在不同的培养阶段所体现的不同职业特色和侧重点。同时,中职、高职和高职本科教育三者之间衔接性存在问题,中职和高职的衔接相对较好,高职与高职本科之间由于素质要求差异性较大,二者之间的过渡与衔接存在障碍,学生很难顺利过渡。研究发现,各阶段培养层次之间课程体系及培养方案的衔接程度直接影响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效果和质量。在理论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方面,要根据各阶段的培养目标及不同的岗位需求进行合理设置,而不能机械地将课程内容进行简单叠加,同时在实践教学设置方面要结合各培养层次学生知识储备情况及不同阶段课程设置特点、学生不同职业规划综合考虑而进行设计。然而,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各层次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及培养方案等方面明显有衔接性不够的问题,这就限制了学生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学习,阻碍了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与探索,甚至会限制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不利于通过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实施措施

(一)科学构建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市场和行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坚持1个本位,2个方向,3个把握的原则,科学构建“123”人才培养体系。即立足高职层次的本位,面向中职层次,面向高职本科,精准把握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3个不同层次的定位目标。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三个不同层次的最终培养目标要统一,要凸显职业教育的特点,主要从职业道德、文化教育和技能素质等方面进行考虑。以职业能力为标准,中职阶段以重视操作技能和加强基本素质教育为重点,高职阶段在培养过程中突出职业技能学习的同时兼顾基本理论的学习,高职本科阶段在终身技能培训的同时加深基本原理的学习,注重工程设计及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为后续的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的培养打下基础。

(二)不断优化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

教学目标的设置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在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建立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发展。中职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预备教育,高职本科是中职教育的延伸和拓展[3]。为了避免课程内容重复设置,并体现出具有逻辑性的特点,须构建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确保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有序实施。在不同层次的学习过程中,技能培训、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有所侧重,避免重复,即节省了学校资源又降低了学习成本。理论教学体系的设置,以一体化教学平台为基础,采用知识信息模块化的方法进行课程构建。通识教育要以增强职业道德、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学课教育应体现专业学习的基础性和有效性,专业教育要注重基本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与统一,突出应用型教学的特点,凸显专业教育的特色。高职教育要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要考虑高职教育毕业之后就业和升本两种职业发展方向,合理控制与理论教学的关系,既能满足就业工作的需要,又能满足升学继续学习的理论基础。

(三)打造多维度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衔接教学模式

通过建立专业工作室、深入校企合作并组建科技学习协会(社团)等多种方式构建教学模式。积极推动专业工作室(站)的建设工作,以工程中的生产项目为载体,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实践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职业创新能力,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进入工作室。学院已建立“路桥设计”鲁班工作室,工作室由具有丰富设计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负责,以学生为主体开展项目设计工作,由专业教师进行全过程指导。该工作室的建立不但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在工作项目中,学生积极探索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导向成立科技学习协会(社团),组织并积极参与相关竞赛项目,以赛促学,进而促进良好学习习惯和自学行为能力的养成。不断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模式,根据企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既完成教学过程中的实习与实训环节,又积累了工作经验,使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四)建立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转段考核标准

在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实施递进式教育的过程中,要细化过程管理并建立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成立联合督导组,对教学质量全面控制,全面统筹监督与管理,构建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采用不定期抽查的方法进行监督与管理,加强教学质量、过程管控及考核情况的检查与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各层次教学质量。制定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各层次转段考核标准,并以此进行转段考核,符合标准的学生可进阶学习,对不符合进阶标准的学生必须符合对应阶段毕业标准的可获得对应层次的毕业证书。

五、结语

总之,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衔接式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它既满足了我国目前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注入新的活力。中职、高职及高职本科衔接式人才培养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各院校共同组织、协同共进、积极配合、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改善,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中职职业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