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与人和谐

2021-11-27 21:20马明茹
魅力中国 2021年21期
关键词:人际公正诚信

马明茹

(中共滨州市委党校,山东 滨州 2566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24 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传统文化意蕴中的人与人和谐

中国传统社会家族本位的文化历来重视人际和谐,倡导“和为贵”(《论语·学而》),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要求“推己及人”,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等等;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主张慎用武力,重视教化抚绥。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传统文化中有关人际和谐的典故可谓数不胜数。

二、社会和谐与人际和谐的辩证关系

构建“和谐”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中国发展的动力、主题和目的应当体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的必然要求。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三处提到“社会和谐”,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的目标。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关系而言,两者密不可分。

首先,人与社会的和谐决定并影响着微观层面的人际关系和谐。只有人与社会和谐了,人与人之间才有可能是平等的、信任的、合作的、融洽的、体现公平正义的关系;但同时,也没有脱离了具体的人与人之间关系而抽象存在的社会和谐。人际关系渗透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它把社会上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人联结在一体,对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能够减少盲目竞争造成的资源无效损耗,带来社会效益或价值增值,同时还能强化人们的责任心、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促成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的发挥,从而创造更高的人与社会的和谐。

三、构建人与人和谐的路径

构筑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需要树立诚信友爱的观念。

诚信,顾名思义,即忠诚和信义。诚信的主要内容是真实不欺,讲信誉,重互信,即对他人不存在诈伪之心,不说假话,不办假事,开诚布公,恪守承诺,相互信任。在与人相处中做到以诚相待。诚信不仅可以增加社会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使社会的运行成本大大降低,使人与人的关系更融洽更和谐,使社会更健康,更文明。

“友爱”也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与稳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友爱,既尊重人,热爱人,理解人,同情人,帮助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扶助,可以纠正市场经济中的人性冷漠,使每个人都在关爱中感受做人的价值感与尊严,使社会充满色彩和活力,富有浪漫和温馨。

在构建人际和谐的过程中,要善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有关人际和谐的思想资源,提取有益于现代和谐的精华,彻底批判清理其中压制人的个性发展、盲目服从、泯灭独立人格的糟粕,以防止对现代人际和谐的构建产生反效果。比如,“仁”是传统文化中规范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它所强调的“爱人”的思想值得提倡和发扬,但“仁者爱人”的根基是封建家族主义,突出的是爱家人和亲人,强调亲疏之别,有明显的消极性,因此在宣扬传统“仁爱”的同时要着力打破血缘、家族的狭隘性,把爱与关怀扩大到社会成员之中去。

构建人际和谐还需要社会以制度公正作为保障。社会公正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全运行,关系到社会成员内心的平衡,关系到社会成员对未来的预期。公正的本意在于不偏爱,对人一视同仁,它体现了对一切人相同的尊重。社会公正为个人之间“诚信友爱”准则的遵守营造了一个基本的环境,如果社会公正缺失,那必然会导致个人的品德发生逆转而失去“诚信友爱”之德。因此,只有保证社会公正这个底线的坚固、有效,才能保护滋养人们“诚信友爱”的良好品德,才能使其自然地生长发育。

目前,由于城乡、地域、职业、阶层等差别的存在而引起的分配不公,以及长期存在的城乡、工农业、体制内外的二元结构,导致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身份”,进而使他们的实际权利不尽一致。如法律规定我国公民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偏远、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在设施、师资、教学质量等方面,与城市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同样,公共卫生资源的不公正分配也比较严重。这些诸多问题的背后,是地区、部门、行业和群体间的竞争机会不平等,竞争规则不公平,收入分配不公正。如果这些不平等的状况得不到有效调节,不仅会影响个人发展,也会加剧人际冲突,有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建立和谐社会及和谐的人际关系,贯彻遵循公正原则是很重要的。贯彻公正原则的主体应是国家与政府,关键是要实现制度公正,以公正的制度推进和维护公正的实现,使所有公民都具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解决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使广大人民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制度公正,从内容方面来说,具体包含了四个方面:首先,要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平等的,即权利公平,不论种族、职业、收入的差别而一视同仁;其次要实现发展机会平等,即机会平等,平等的发展权和受教育权得到实现,前程向所有人开放;再次是要按社会成员的具体贡献实行有差别的分配,即规则公平。在按劳分配的前提下,坚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充分激发社会各方面的潜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一切合法的利益追求和权利成果得到肯定和保护,将社会财富总量做大,进而推进先富带未富,先富帮未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最后,要对第一次分配后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调整,纠正由于市场竞争造成的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使全体人民都能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即实现分配公平。国家可以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扩大转移支付等措施,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通过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在政策上关注并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制度公正的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是一步步推进的,既有法律高层面的保障,又有现实中的切实实现;既肯定了按劳分配和市场竞争,又保证了共同富裕。有这样的社会公正制度,才能使全体人民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中形成各方面良性竞争、互动进取的状态,进而形成具有超越性的整体“合力”,最终实现全社会各方面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互惠互利、和谐相处。

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在现实中体现为合作与冲突并存,所以不论是寻求人与社会和谐还是实现人际和谐,都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要在双方之间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这就要求必须以“互惠”作为处理彼此之间关系的准则。它对于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稳定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互惠,既要求维护他人和社会的正当合法权益,自觉地约束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又注重保护个人的正当合法权益,也就是在充分考虑个人需求,充分表达自我的同时,必须替他人和社会做周到的考虑,使彼此之间取得平衡,也就是实现双赢。所以,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时,要强调发展自我与造福社会并举,权利与义务一致,既反对片面强调整体本位,又反对片面强调个人本位;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实现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统一,既不能损人利己,也不能损己利人,而是在双方相互妥协,求同存异的前提下,达到互利双赢。只有这样,才能在多元的社会中实现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摆脱人与人的疏离状态,化解社会关系的紧张,才能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人际公正诚信
第21章 艰难的抉择
Chapter 21 A dilemma 第21章 艰难的抉择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名家谈教育
人际自立特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关系研究
搞好人际『弱』关系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大公无私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