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培养的路径研究

2021-11-27 06:39赵丽丽
魅力中国 2021年52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思政

赵丽丽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81)

培养与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应将习总书记2016 年12 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2019 年3 月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相结合,充分领会会议精神,严格贯彻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的教育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使命感。高校教育应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重要任务,从完善学校顶层设计,助推学生内涵发展;深化思政课程改革,全面提升课程实效;发挥教材引领作用,助力学生素质提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实现预期育人目标等各个层面构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培养的重要路径,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的观念意识。

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培养的必要性

在伟大的新时代背景下,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增强青年使命担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要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培育有理想有信念时代新人的首要条件。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要求

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是凝聚奋进力量的精神纽带,与国家的发展强大有着密切的联系。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伟大共识,已深深刻入所有国人心中。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但是,在当前形势下,中国正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国际形势不容乐观,要想加快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亟需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重要支撑。大学生是中国的脊梁,是中国的希望,是中国的未来,更是中国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新时代大学生应将个人发展和国家、民族命运相融合,加强自身建设,保持政治定力。因此,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家国关系,提升爱国热情,厚植家国情怀,能够助力中国梦的实现[1]。

(二)推动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发展与变革的调整时期。文化软实力较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社会上各种思想潮流激荡,人们原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受到冲击。一些西方国家试图通过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定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西方试图通过影视、动漫、游戏、文学、书籍、宗教等方式瓦解我国文化历史根基、削弱我国文化主权意识,从而实现文化西方化,西方文化普世化等政治目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泛滥,流速加快,不同类型的网民信息接触渠道不同,对信息真伪的辨别能力不同,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程度也不同。非主流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严重影响着人们的“三观”和思想行为,淡化了人们对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的认知,阻碍了中国社会的稳定发展。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不仅可以给新时代大学生提供重要的价值引领,还有效抵制了错误思潮的冲击,是防止非主流文化渗透的重要精神力量[2]。

(三)培育有理想信念时代新人的首要条件

当今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青年人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所以,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年人才,关系到党的长期执政,关系到民族复兴的千秋伟业,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严格落实。青年人才对国家发展非常重要,国家对青年人才的需求也非常迫切。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培养时代新人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以饱满的爱国热情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投身到祖国现代化的建设中去。

二、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培养的重要路径

高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教育的道路任重而道远。高校应从加快教学制度构建、加强教学课程改革、创新教材内容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等不同方面对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培养路径进行深入研究,激发爱国热情,厚植家国情怀。

(一)完善学校顶层设计,助推学生内涵发展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培养的前期保障是完善的制度建设,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是系统性和复杂性较强的过程。高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高度,不断完善学校顶层设计,助推学生内涵发展。

高校应根据相关文件,将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的培养贯穿到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首先,高校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对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培养当前的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培养措施,创建权责一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优化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培养指导大纲,构建良好的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培养领导决策环境。其次,高校还需强化运行制度保障工作,高校相关管理人员应对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培养的政策和文件进行学习,对政策内容做到全面了解,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搭建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培养工作的正常运行。再次,设立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培养专项经费,保障经费投入,并严格履行职能,全面强化监督管理工作,以保证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培养专项经费使用的规范性。然后,引进先进的公共设施和硬件设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融入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元素,打造具有爱国特色的校园文化,助力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课程建设,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最后,加强规范性管理体制的建设,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切实把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培养工作抓紧抓实,落实到位,制定考核管理体制,细化考核项目,量化考核标准。遵循系统性、典型性、动态性、综合性等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成立专门的评价考核领导小组,对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培养成效进行全面、系统评估,以便于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能够有效解决问题[3]。

(二)深化思政课程改革,全面提升课程实效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培养的重要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此前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被迫放到边缘化位置,处于尴尬境地。2016 年12 月7 日至8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主席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9 年3 月18 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从此得到了高度重视,取得了新的成效。

思政育人的长远意义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关乎国家的伟大复兴,关乎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方向,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高校的思政育人工作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打开高校育人工作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的新局面,需要将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培养充分渗透到思政课程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国之兴旺,国之强大,更需要以思政育人为基础,全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是当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理念。高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道德情操,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首先,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不断优化课程体制,扩大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培养的覆盖面。同时借助互联网这一巨大优势,加强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运用,构建先进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培养线上线下相结合。其次,不断创新思政课堂教学模式,对传统的思政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将教师知识讲授与启发性教育有机融合,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和多样性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高校应不断挖掘教材中所体现的家国情怀元素。同时,有效利用教材之外的学习资源,包括含有家国情怀元素的时政资源和乡土资源,针对实践课堂教学情况,结合高校思想政治课自身特点,选择能够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具有较强感染力和实效性的各种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思政课的育人作用,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培养效果[4]。

(三)发挥教材引领作用,助力学生素质提升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培养的重要依据是教材。教材是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课堂教育的理论基础,发挥教材的引领作用,助力学生素质提升,是培养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的关键。首先,明确教材培养目标,充分发挥教材在思政课育人中的引领作用。其次,及时更新教学案例,融入时政新闻、社会热点等内容,深化爱国教育,助力学生素质提升。

(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实现预期育人目标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培养的关键因素是教师。高校教师,尤其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开展立德树人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这样学生才能信其师。只有教师自身信仰坚定,真信真懂,才能更好地传播信仰。其次,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教师有家国情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情感认同,才能以榜样示范的方式来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再者,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这样才能让学生喜其师。思政课教师创新教学思维和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才能实现预期的育人目标。

三、结语

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思政课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主阵地。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引领,学校高度贯彻落实,教师整体素质提升等多方保障,需要各方共同发力,形成合力,对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培养的路径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让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诗人的家国情怀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少女情怀总是诗